有關周記初中模板集合五篇
時間不知不覺,我們后知后覺,轉眼一周又結束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周記里。可是怎樣寫周記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周記初中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周記初中 篇1
今天,我們來到了黃山。
我站在飛來石的正前方看飛來石,看見飛來石四周全是云海。他們在飛來石周圍翻滾著,如潮水般地圍繞著飛來石。而飛來石則單獨地聳立在那兒,簡直就象一艘帆船一樣在波濤中航行。飛來石是一塊淡棕色的花崗巖,它似乎是平行四邊形又似橢圓形。在云霧中我隱隱約約看到了飛來石上的三個大字“飛來石”。飛來石就像從天上飛來的天書一樣。我想:正因為如此,所以這塊石頭才叫飛來石吧?我又從右邊看飛來石,發現飛來石的樣子可真有趣。它就像被神仙咬了半口的仙桃一樣,正正地呆在那里。看了這個情景,我想:是哪路神仙吃的桃子?怎么才吃了半口就扔了!那路神仙可真浪費呀!假如把這個“巨型桃子”帶回去吃,還真不知道可以吃上幾年呢?還不知道這桃子味道如何呢?我又從左邊看飛來石。這時候的飛來石,就像一個美麗的姑娘坐在那。那個姑娘是穿著連衣裙的,她的頭轉向身后,眼睛直視前方,似乎是在欣賞黃山的美麗景色。我想:她看到這景色,一定十分激動吧?在下山的路上,我又轉向飛來石。我看了此時的飛來石,感覺無比壯觀,此時的飛來石就像一個巨大的雞蛋直直地插在那兒,那個雞蛋長得胖胖的、圓圓的。而地上的欄桿組成了盤,把雞蛋托了起來。我想:一個圓圓的托假如有一天,這蛋倒下去了,那可怎么辦?
爸爸說,“迎客松”是黃山松的代表,在黃山1670米處。高10米左右。它的樹枝一側向外伸展,很像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展雙臂,熱情歡迎八方游客。同行的導游叔叔介紹,迎客松已有1300多年樹齡了。它的生長方式很奇特,都扎根在石縫里,土少石多,以頑強的'毅力存活了上千年。我當時很奇怪,就問:“那它們的水分從哪里來呀?”導游叔叔說:“從云里霧里呀,黃山一年四季大部分時間都是陰雨天。”我又問:“那冬天下大雪會把它壓壞嗎?”“不會。這里會有工作人員為它清除積雪,這樣它才能以這么美好的姿態來迎接游客啊。”聽了導游叔叔的話,我放心地笑了。
送客松在玉屏峰的右側道旁,黃山十大名松之一。此松虬干蒼翠,側伸一枝,形似作揖送客,與名揚世界的黃山“迎客松”遙相對應。故名“送客松”。有詩贊曰:“巖前倩影側枝伸,青翠容顏滿面春。黃海大夫真好客,天天揮手送游人。”
由于迎客松樹齡老化、生命力下降,所處立地條件惡劣、連續幾年持續干旱以及木腐菌的危害,導致樹勢逐年衰退。這株極珍貴的松樹沒有挽救成活。專家及游客對此均表示非常惋惜大自然的生老病死實屬正常現象。其實迎客松也是又擇樹命名的,據資料顯示,最早記載迎客松、送客松的見于1635年明代許楚寫的《黃山游記》,稱作迎、送松。由于自然因素,送松于1799年死亡,迎松于1832年死亡。現在黃山上的迎客松、送客松是1859年重新擇樹命名的。明代黃山有九大名松,惟一存活至今的只有始信峰上的“接引松”。
從20xx年8月開始,黃山風景區派人上山尋找所有古樹名木的“未來替代者”,送客松等名木的替代樹已經找到,“迎客松”的“替身”幾乎和原樹一模一樣。新迎客松位于由玉屏樓往蓮化峰方向的立雪臺旁,距迎客松約50米,壽200歲左右,較原迎客松年輕,其外形與原送客松基本一致,樹干挺拔、分枝合理、呈旗形樹冠,與原送客松形神相似、體量略大,長勢旺盛;該樹依托的背景與原樹相同,均為蓮花峰;該樹所處的地形適合游人觀賞和拍照留影。
“醉溫泉”坐落于黃山腳下,周圍盡是山水,我們邊泡溫泉邊欣賞風景。這里的溫泉還有很多種類——有紅酒的,白酒的,高溫的,旋轉的,看得目不暇接。我跳進水中,一種溫柔舒適的感覺油然而升,好像有一雙柔和的手輕輕的撫摸著,舒服極了。再到旋轉池去看看,瞧!水順著圓形的池邊流動著,人坐在里面仿佛有什么東西在按摩著,如果躺在水面上,還能和水一起轉動,十分有趣。在泡的同時還可以品嘗熱騰騰的菊花茶,欣賞四周的山色、美景,感覺簡直就像在人間仙境。我和爸爸又一起到了下面的水上游樂場去玩了個痛快。那里有水上滑梯,還有一些有治病作用的中藥溫泉,我們都去體驗了一下。雖然外面很冷,但泡了溫泉就溫暖多了,而且這樣一來身體的抵抗力也增加了。
周記初中 篇2
這是最后一個學期了,我會好好珍惜現在,走出這個校園就會踏入艱苦的初中生活!
六年的小學生涯,努力過、付出過、放棄過,最終還是堅持走完了這累累的學習生涯!在我的記憶中和我朝夕暮處的老師們,對你們我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謝謝你們我在幼小的心靈里播種下美好的種子——不過,有些人我會把他徹底地從我記憶中永遠的抹去,就算以后相遇也會裝作不認識。
畢業以后我會經常到學校去看看的。看到那個以前與現在截然不同的我,那時我會傻笑一下,我以前是多么的。
再見了,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我們以后一定會再見面的!
周記初中 篇3
春節是我們大家的節日,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有許多的事,在今年我就干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貼對聯。
由于爸媽都在外地干活,就沒有回來過春節,爺爺奶奶又不方便爬高上低的,自然這件事就非我莫屬了。
二十八那天,我騎著三輪車去東院把梯子拉回來,拉回來以后,就開始正式準備貼對聯的工作,我把對聯平鋪在桌子上,把桌子角撫平,撫平后用手按著,接著在四個角上貼上膠帶,中間也貼上膠帶。
這些工作準備完后,我把梯子扛到大門口,放穩后,就拿著粘好膠帶的橫批上去了,大門上的瓷磚滿是灰塵,我怕它不粘,就用手又把它擦擦,擦好后,我才小心翼翼地把橫批貼上去了。
照這樣的方法前后把左聯和右聯也貼上去了,陸陸續續把廚房,堂屋都貼上了。
貼完后,本來是想休息一下的,忽然想到東院的對聯還沒貼,就馬不停蹄的帶上對聯、膠帶、梯子趕往東院。
這東院的對聯可不好貼,因為兩邊的墻沒有粉水泥,所以貼起來十分費力。我把梯子放好,爬上梯子貼,剛貼上這個角,那個角就掉了,貼了半天也沒有貼上去。“這可怎沒辦啊”我心急火燎的說。突然想到漿糊也可以粘對聯,就急忙回家取漿糊,我把漿糊均勻地抿在對聯上,再貼,誰知這樣也不行,還是貼不上去。
我坐在大門口接著想辦法,可是,這是腦子里十分混亂,實在是想不出什么好辦法。俺靠著墻,猛地一抬頭,想到了——釘子,我轉念一想:為何不用釘子試一試,上去一試,它還是掉,我再釘上一個厚紙,這次果然釘了上去。
整幅對聯釘上去以后,我早已累的氣喘吁吁,筋疲力盡。雖然貼的很辛苦,但是我覺得這一天過得十分充實,愉快!
周記初中 篇4
周末,媽媽帶我去田野觀賞油菜花。
來到田野,遠遠望去,田野像一幅色彩明麗的水粉畫,遠處的山坡上一片翠綠,與藍天相接發。走在田埂上,花兒開得顏色可真多呀!有紅的、黃的、藍的、紫的,漂亮極。兩旁有許多叫不出名的小花兒,那些花兒吹起小喇叭,好像是為我們準備的。
放眼望去,油菜地就好像一片金黃的地毯,我情不自禁地大叫起來:“啊,油菜花,我愛你!”說著,我就直奔這片金黃的花海里。走近油菜花,油菜這一叢,那一簇,有的還是花苞;有的長出花骨朵兒,還有的含苞欲放。看著看看著,就仿佛我自己就是一朵花,一陣風吹過,我們就翩翩起舞。這時,蜜蜂飛到我的耳邊嗡嗡地叫著,仿佛在告訴我采蜜的快樂,蝴蝶也飛過來告訴我傳播花粉的幸福。
突然,前面一個人大聲喊到:“哇!好漂亮啊!”使我從夢境中醒來,這時,我才明白我是在看花呀。
春天的田野是美麗的,春天的田野是充滿希望的,我愛春天的田野。
周記初中 篇5
和媽媽一齊去西安看了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兵馬俑。在兵馬俑博物館里,一樓和二樓就是一些陪葬品如:陶器、劍、人的骨頭、金器、瓷器等。在這中間有一把2米長的劍在一座將軍俑,將軍俑重兩噸多,當工作人員把它抬起來時,這把青銅劍瞬間繃直了,人們說這就是一個奇跡!那里,我還看見許多無頭無手的陶俑。之后才明白那就是百戲俑,秦始皇見他們沒穿衣服以為就是怪物便把它們砸了。之后我們又到了1、2、3號坑。看,這一排排齊整威武的武士俑,宛如一支由幾千名真人組成的“秦之三軍”,氣勢磅礴。形象地再現了秦始皇威震四海“滅六國,天下一”的雄壯軍容,令人肅然起敬,望而生畏。然而那里的兵俑有步兵、騎兵、車兵三大類。十分壯觀!l坑號已挖掘了總面積達20(刃平方米,共出土陶俑1087件,陶馬32匹,戰車8乘.鼓3面。如果,l號坑全部挖掘后,陶俑、陶馬當在6。
(又〕件以以上,足見規模之宏大。看,那些身高1.8米什么俑,體格健壯,體形勻稱,身穿戰袍,披掛愷甲,手持兵器的就是什么俑對,就就是武士俑。誰明白身著短甲,下穿緊口褲,左手握弓箭,右手執僵繩的又就是什么俑對.就是騎兵俑。你們看.每一個兵馬俑都就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
【有關周記初中模板集合五篇】相關文章:
有關初中周記模板9篇03-20
有關周記初中模板匯編7篇02-01
有關初中周記模板匯編六篇03-23
有關周記初中集合5篇02-21
【必備】初中周記模板集合7篇02-12
【推薦】周記初中模板集合六篇02-09
精選周記初中模板集合五篇03-22
關于周記初中模板集合5篇03-22
【精品】周記初中模板集合7篇03-16
【必備】周記初中模板集合8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