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周記錦集10篇
時間飛快,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這一周內讓你有什么啟發呢?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并且記錄在周記里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周記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周記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周記 篇1
上個星期天,天氣真好!陽光明媚,秋高氣爽。我約了幾個好朋友一起去溫州大學城野餐。
早上七點不到,我興奮地起床了。吃過早飯,爸爸送我們到學校門口集合。不一會兒,大家都到齊后我們出發了。
到了大學城的學子廣場,我發現這里人來人往,好熱鬧呀!好不容易停好車,我們迫不及待地從后備箱里拿出準備好的東西。走進廣場,我們在一片樹蔭下鋪開餐布,媽媽們擺上精心準備好的食物。有蝦、肉、雞腿……還有各種各樣的美味水果,真豐富呀!大家爭先恐后地吃了起來,味道好極了。
吃飽后,我們自己去玩了。一會兒捉迷藏,一會兒丟手絹,后來還練習了廣播體操,廣場上到處充滿了我們的`歡笑聲,大家玩得真開心呀!
時間過得真快,傍晚的秋風悄悄地吹來了,我們只能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語文周記 篇2
星期天下午,教師和同學們在華潤萬家門前舉行了一次有趣的賣報紙活動。
活動開始了,同學們非常開心,而我和他們一樣。我和我班的同學首先在華潤萬家門口走來走去,不知道怎么賣才好。我走到一位叔叔身邊想問他買不買報紙,可是我卻害怕起來了,不知道怎樣開口。一會兒,我眼看那位叔叔就要走了,這時,我才鼓起勇氣,走過去問那位叔叔:“叔叔請問你要買一份報紙嗎?”我這次非常緊張,在我緊張的時候,這位叔叔說:“買,多少元一份呀?”我開心地對這位叔叔說:“只要一元錢。”這位叔叔從口袋里取出一張紅色的'一元遞給了我。當時,我非常興奮,因為我終于賣出了一份報紙。我沖到教師面前,把一元錢遞給教師,教師從手中又拿出一份報紙給我。我拿著教師給我的那份報紙,再次沖去人群中,繼續賣報紙。我去問了一個老伯伯,他小聲地對我說:“不買。”我又去問一位叔叔,他用幽默的語言對我說:“我不認識字。”我的信心被擊垮了,我開始想放棄了,可是我突然想起國家隊馬琳是經過非常嚴格的訓練才這么強的,他能堅持到最后,為什么我不能呢?我恢復了信心,向一位女士走去,我說:“請問你要買一份報紙嗎?”她地我說:“好,多少錢一份呀?”“一元一份。”我對她說。哦!我賣完報紙了。最后,教師和我們一起拍照留念。
今天我非常開心,我懂得了做人應該勇往直前,不應該退縮。
語文周記 篇3
語文是我們的母語,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語文是語言,語言是工具或交際工具。 語文是精神文化。所以語文既是交際工具,又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語文是與實踐性聯系在一起的。語文是母語課程,它與外語不同。不必像學外語那樣從零開始,花很多氣力去記憶大量的詞匯,掌握語法的規則。我們生活在母語環境中,生活中處處都是語文學習的資源,時時都有學習語文的機會。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在實踐中接觸大量的'語文材料,豐富語言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培養我們的閱讀與表達的能力。
在言語實踐活動中去自悟、自得,自己去獲得語言能力、自己鍛煉用語言去吸收、去交流的本領。
在語文學習中字要端端正正地寫,詞語要一個一個地積累,句子要一句一句地理解,課文要響亮流暢地朗讀,話要正確連貫地說,作文要通通順順地寫,該背誦的好文章要老老實實地背誦……當然更要重視做大量的課外積累,擴大知識面。
語文周記 篇4
一直以來,有一件事始終讓我難以忘懷,它讓我徹徹底底改變了對語文學習的態度。
一個碧空如洗的早晨,我開開心心地走向我學校。哇!多么優美動聽的聲音啊,同學們響亮整齊的讀書聲傳來,我的心情似乎沉浸在一個金色音樂廳里無比享受。
“砰砰砰”,咦,什么聲音啊?……陳澤鑫……你干嘛!我哭著說,原來陳澤鑫在我的桌子上使勁地垂了幾下。什么干嘛?我又沒有干嘛!陳澤鑫嬉皮笑臉地狡辯道。
“叮鈴鈴、叮鈴鈴……”,下課了。楊老師喊破了嗓子似地叫道:“下課、下課、下課”。但是,我毫不理會楊老師。我哭著,似乎要噴血的'兩眼直直地瞪著同桌陳澤鑫,恨不得把陳澤鑫“千刀萬剮”。我當時的心情簡直就是“怒不可遏”、“暴跳如雷”。
放學了,回到家后,我靜靜地想著。如果中午我回到學校進了班級后,楊老師會不會責怪我呢?會不會很生氣呢?會不會很傷心呢?也許,我應該去和楊老師道歉,但是……我說不出口,也不敢說?。哎,這也是我活該,是我自作自受。嗨,早知道就不要在楊老師的課堂上搗亂了,現在可麻煩了!
我愁眉苦臉、提心吊膽地向學校走去,啊,快到四(3)了,我心里忐忑不安,生怕楊老師會罵我。“惠描,過來。”咦,是誰呀?我轉過頭去。“楊老師,你……你——好。”我臉色發白,心里想,慘了,楊老師可能是要我過去打電話給爸爸媽媽。“今天早上是怎么了?來,跟老師說說吧!”楊老師和藹地說。我心想:咦,楊老師竟然沒有罵我。我的鼻子一陣酸,真想立馬撲在楊老師胸前號啕大哭起來。……于是我慢慢吞吞把這件事的來龍去脈都說了一遍。我擔心我講完以后楊老師會大聲罵我,但楊老師卻和諧地說:“惠描,如果以后在發生這樣的事,你可以下課來告訴楊老師,楊老師一定會公平的處理這件事的。”就這么簡單?我含著淚水點了點頭。
回到了座位,心想,天啊,我還以為楊老師會責怪我呢,原來這只是我的假想而已。
于是,我便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好語文。上課一定要好好聽講,專心一點。果然,果然通過我這幾星期的努力,終于我語文每次的考試都可以拿到八十幾分。雖然不算很厲害,但我覺得這對于自己來說,是個進步和飛躍。因為在還沒有發生這件事之前,我特別討厭上語文課,每次考試考得都不怎么理想,僅僅七十幾分而已。而現在,我漸漸地喜歡上了語文。每次只要我看到我那最心愛的語文書,我便會覺得好像有一股力量一直在激發著我。它就好像一把鑰匙,知識的鑰匙,在引導著我走向知識的彼岸,力量的高峰。這是我以前從來都沒有過的感覺。
正是件事讓我徹徹底底改變語文的態度,而這件事一直的保存在我的記憶之中,就像是被封住的盒子一樣,緊緊地封著這個記憶,讓我始終難忘。
語文周記 篇5
這個星期六,我住在上海最好的朋友,丁丁要來我家玩了,“你必須寫完作業,否則丁丁一家就不會來了!“媽媽警告我。聽了這句話,我馬上蹦到椅子上開始寫作業。
一開始寫的是語文,寫到作文時,我一只手插著腰,還有一只手摸著頭。那時,我就像一只猴子,有時,還發著呆呢!因為,想不出來要寫什麼?之後又被媽媽深深的`罵了我一頓。我決定先寫數學。在這一個科目我花了很多時間。我都會請爸爸或媽媽來教我,他們在教我時,腦子動的比海豚還要快,所以,這次數學作業希望能全對。英語對我來說不難,可是,這次考試卻沒有考到100分,真可惜!也怪我粗心大意。所以我比平時更用心了!
我光寫作業就花了兩個小時!接下來要完成作文,才能在星期天安安心心和丁丁玩!
這時,聽到了媽媽的聲音:“吃飯了!“,可我琴還沒練呢!我就和媽媽商量吃完飯後,再練。媽媽同意了,最後要去睡覺了!希望明天會是一個美好的一天!
語文周記 篇6
邁進校園,登上階梯,一陣陣濃濃的書香味撲鼻而來。兩雄偉高大的教學樓巍然屹立在你的面前,走近教學樓,透過光滑的玻璃,看到的是一間整潔明亮而又神圣的學習殿堂。下午的陽光顯得十分壓抑,但在校園里看到的卻是一種蓬勃向上、奮發圖強的精神。從這一刻開始,我深知,我將在這里進行3年的刻苦學習,克服種種困難。
開學的'第二節語文課,在知識淵博的孫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學習了第一篇課文——《在山的那邊》
作者由于童年時光生活在山區,神往山那邊的新天地。媽媽告訴作者,山那邊就是海。就這樣,媽媽指點了理想,喚起了作者的想望,然而童年的認識畢竟是膚淺的,以為一座山的那邊就是海,一旦望不見海,望見的依然是山,于是大失所望。
長大了,詩人領悟了,媽媽所說的海,是信念凝成的海,海很遙遠,但是并非虛無縹緲。理想和信念,使人不畏長途跋涉,“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這首詩表達了一種信念,表達了一個哲理。詩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象征美好的理想,用群山象征重重困難,意象壯闊,意蘊豐富。一個“山”字,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無數座山,由一個意境翻出一個新的意境,詩意在跌宕中推進,感情也波瀾起伏,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詩人把自己的人生感悟,把自己的堅定信念,告訴人們,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斗,理想境界終將實現。
語文周記 篇7
星期一的早上,開學第一天,我們班的同學都迫不及待地等著新語文老師來上課。上課的鈴聲響了,語文老師大步走進教室。
我的語文老師是個男老師,他的眼睛很小,他非常地幽默,課堂上總是開一點兒小玩笑,就能把我們笑得前仰后合。他姓于,是二實小轉來的。
他的每一堂課都講得十分具體,他也非常嚴厲,要求我們掌握每一個知識點。他有時還夸獎自己,因為他會作詩,經常用詩來贊美自己。我覺得他只會夸自己,有些光說不做,但隨后發生的一件事,改變了我對他的看法。
星期三課間操,學校要檢查衛生,要求每個班的老師帶著學生打掃衛生區。我們班的'衛生區是學校的花壇,那里有許多的雜草需要我們拔除。語文老師就帶領我們去拔草,我們每個同學都使勁地拔草。沒想到語文老師竟然也蹲下來開始拔草。我們同學都大吃一驚:老師怎么能干這種粗活呢?我們急忙把老師拉起來,不讓老師拔草。老師卻說:“我們都是一個班級的,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人人都要付出,人人都要給這個家庭出一份力,因為人人都是平等的。”老師的一席話教育了我們,對呀,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應該為班級出力。
通過這件事,我們班的同學都對語文老師豎起了大拇指。
語文周記 篇8
語文課就像一只小精靈,生動美麗。瞧!這只小精靈,飛到了我的家里!
“不會時,問老師”是我的爸爸最常對我說的一句話,可我膽小的性格總是讓我改不了這個壞習慣。有一次,我的語文成績考了一個史無前例的低分,我的爸爸又拿那句話來教育我,他又嚴肅地說:“你這個成績,至少有5分是沒有及時請教老師造成的。你一定要不恥下問地請教老師!”
天啊!不恥下問地請教老師!我立刻向爸爸說:“不恥下問地請教老師是不對的。”
我的爸爸滿是疑惑,便問:“不恥下問地請教老師怎么是不對的呢?”
我說:“爸爸,我給您上一堂語文課,講一講‘不恥下問’的用法吧。‘不恥下問’不能向您剛才那樣用。”
我的爸爸立刻轉變了態度,和善地對我說:“嗯,可以。那快給我講一講吧,正好還能給你改掉膽小的習慣”
我立刻來了興致,清了清嗓子,開始了我的講課。
“‘不恥下問’的`意思是把向學問、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當成可恥的事。形容謙虛、好學。所以當然不能對老師用這個詞咯。”
“哦,那你能告訴我這條成語出自哪里嗎?”爸爸說。
“沒問題,‘不恥下問’出自《論語·公冶長》。”我得意地說。
“哦,我明白了。那我再考考你。意思是勤奮學習,不懂的就問,比喻善于學習的成語是什么呢?”
這條成語和“不恥下問”有相似之處,我左想右想抓破腦袋也沒想出那條成語究竟是什么。
“你想不出來了吧?”我的爸爸得意地說。
“是啊是啊,您快告訴我那條成語究竟是什么吧。”我迫不及待地說,臉上滿是疑惑。
他說:“就是勤學好問啊。”就在這一瞬間,我的爸爸成為了“老師”。
哎呀!我怎么沒想到呢。原來是這樣!
我的爸爸順手拿起桌子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之后,他講:“‘勤學好問’出自《朱子語類·論語》,用法是作謂語、賓語;指虛心好學,褒義成語。”
“哦,我懂了,謝謝‘老師’。”我會心地笑了,心里十分高興。
這也是一堂語文課。前半節課,我成為了“老師”,爸爸成為了“學生”。而后半節課,爸爸卻成為了“老師”。我通過這節課不僅學到了與一條成語相關的知識,而且還改掉了我膽小的習慣。真是既長知識,又有樂趣!
語文周記 篇9
轉眼間,新學期已經過去兩個星期了,這兩個星期看似很短,卻如此飛快,還未來及品味,卻以散去余音。所以,還是記一下這一周的學習生活,保存記憶。
上了初一,再有的感覺便是緊張。在中學里,尤其是優秀的中學,學習的競爭相當激烈,從而也會有一定的壓力。稍不留神成績拉在隊伍后面,所以絲毫不能放松,要時時都處在學習狀態。我們必須要適應這種緊張的氣氛才能在三年取得好成績。
第二天,來到學校,不想以前那樣嬉皮笑臉,浪費了早上的大好時光,課上課真聽著老師講的每句話,絕不會漏掉一點兒;告別精彩的電視,我開始努力學習,認真地過好初一的每一天,我向著自己的夢想堅定,一步步的走著,總會步入成功的'大門。
因為上了初一了,我感覺自己被一種壓抑所包圍,空間在不斷地變小,但是,我不會介意,為了自己所期待的學校,所以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我也要想一辦法來解決,在以后的日子里,等著我的還有一份考驗,一份辛苦;我要有一份執著,一份勇氣,一份汗水……
語文周記 篇10
在提倡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高中的語文需要在如何提高學生素養方面給予更多的思考。擬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并有效地落實到實際的課堂教學和實踐中,因而,我們所要追尋的應該是也只能是在保證學生對語文有足夠重視,并有一定語文基礎與寫作基礎的前提下,怎樣有的放矢地傳授對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大有卑益的教學內容和寫作訓練方法等。以此為基點,高中語文教學迫切需要在教師、教材和學生這最基本的教學三環節中進行認真檢驗的基礎上,探尋一種有別于其他學科的不同的教學原則,從而有力地促進高中語文的素質教育,實現高中語文課改。現就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談兩點反思:
一、必須更新教育觀念,深化課堂教學。當前的中學語文教學,我們不難發現仍然存在著許多舊的觀念,無法擺脫舊的思想、習慣勢力、舊的傳統的影響,注重45分鐘課堂知識的講授傳播,而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智力的開發和語文素養的提高。語文科的本質屬性,就是語言的學習和應用,而語文課是多種因素的綜合,聽、說、讀、寫、用等等,每節課就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講授,只有集中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符合學生的學習習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學生的“要我學”為“我要學”。這樣才能讓學生獲得語文素養。
從初中進入高中的學生,普遍存在語文基礎知識薄弱的現象,由于初三的中考使許多初中語文教學在應試的束縛中,熱衷于大量的詞、句、篇的所謂“基本知識訓練”,迫使學生陷入漫無邊際的題海中,僅囿于語文課本中應試知識的重復演練,純粹的死記硬背,看似“雙基”知識訓練,而實際效果卻降低了學生的語文能力乃至語文素養。造成有的學生語法混亂,表達不清,錯字、別字成堆等,有的甚至連最基本的思想素質都沒有,這樣,對學生的發展就有明顯的影響。
新編的高中語文教材和本次課改,就明確地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那么,高中語文新課程的變化體現在哪里呢?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課程目標和內容的調整;學習方式的變革,從而帶來教學和評價方式的變化;高中語文課程結構和實施機制的調整。高中語文課程改革也要解決最突出問題,那就是 “學科中心”問題。“知識本位”問題和“技能訓練至上”問題。這些建立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 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遵循共同基礎與多樣選擇相統一的原則,構建開放、有序的高中語文課程新理念之上。其中,語文素養是涵蓋三個維度目標的概念。始終重視語文課程的特點、性質,語文課程一定要充分發揮好它的“育人”方面的功能,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高中語文課程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共同點。它們在語文能力方面的要求目標又是不同的。高中語文課程目標有五個方面,就是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由此看來,現在的語文教學必須力求一個“新”。對于教師只有更新教育觀念,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深化課堂教學,才是提高高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前提。
二、必須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變被動為主動。長期以來,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注重了語文知識的傳授,始終讓學生在課堂上都是被動的接受,而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對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的認識和實踐,完全是處于一種膚淺的認識狀態。有時在思想上雖有所認識,但一到實踐中,就縮手縮腳,擔心打破原來的定勢模式,引起課堂混亂,不可收拾。這樣學生根本無法體現自己在學習中的自主性、創造性。這就無法實施素質教育,更無法實現高中語文課改。
要提高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就必須在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和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課堂和課外上有自主的學習與思考的時間與空間,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
比如,文本課堂教學。我的一般做法是:
在講讀課文的教學中,每節課讓一兩個學生上臺發言演講,然后再請一兩個學生上臺針對同學演講發言,發表評價。在自讀課文的教學中,盡量以問題形式讓學生充分討論,共同解決。這樣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有主體參與的感覺,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充滿著活躍的氣氛,個個踴躍討論,積極發言。
又如, “寫”的'“積累梳理”習慣培養的教學。我的一般做法是:
首先,養成做筆記的習慣。在書上加圈,加點,劃線,當然只限于自己的書。在書上作眉批、旁批或注解,當然也只限于自己的書。摘錄重要的信息和精彩的語句、文段。對于非常精妙的短文,還可以全文抄寫下來(也可以剪輯)。如筆者所教的某個學生在閱讀了比爾蓋茨的大量事跡之后,他就摘錄了一句話:“在學校,老師會幫助你學習,到公司卻不會。如果你認為學校的老師要求你很嚴格,那是你還沒有進入公司打工。因為,如果公司對你不嚴厲,你就要失業了”……這樣,大部分學生養成了“積累梳理” 的習慣,為自己能力提高奠定了基礎。
其次,養成寫隨筆(周記)、寫讀后感、寫文學評論的“積累梳理”習慣。在教學時,教師要求學生平時要注意觀察、感悟生活。然后有感而發地寫隨筆(周記)、寫讀后感、寫文學評論,和同學、老師交流。這樣的“梳理”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有很大幫助,哪怕是只言片語,“不求長短,但求真情”。
第三,養成認真完成作業的“積累梳理”習慣。做作業時,教師要求學生應先梳理課堂教學的重難點,然后才做作業。要求學生平時不要過于依賴市場上良莠不齊的教輔書。告誡學生放棄思考,抄襲答案只會讓你的語文學習能力下降的后果。提醒學生做作業時,書寫要清楚,如犯錯誤一定要認真訂正,切不可忽視。
總之,在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和實踐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培養學生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要領,改變舊的學習習慣,不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應主動地去掌握和運用知識。只有這樣,所教學生就會掌握科學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融會貫通,終身受益。
【語文周記】相關文章:
語文周記12-06
語文周記范文06-05
語文實習周記05-04
(薦)語文周記范文09-14
關于初中語文周記09-26
關于語文周記9篇10-20
精選語文周記模板6篇10-25
精選語文周記模板5篇11-03
實用的語文周記五篇11-07
語文周記合集八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