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安全小知識
安全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它體現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如果不注意它們,可能會發生各種事故,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暑假安全小知識,希望有所幫助!
交通篇:要記住安全第一
假期里,孩子們外出的機會大大增加,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他們的交通安全格外讓人擔心。孩子們在騎車時被掛車輛撞傷的事情時而發生。每年假期,都會發生一些學生被撞傷、刮傷的交通事故,雖然一些事故屬于意外,并不是孩子的過錯,但如果家長們能在平時注重一下對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這些意外和悲劇完全有可能避免。
在假期里,我們經常可以見到一些小學生在街上騎飛車,有時還帶人互相追逐,在自行車道甚至機動車道上鉆來鉆去,而且車速很快,一旦遇到緊急情況,非常容易發生危險。還有些孩子過馬路時不走斑馬線,見到車流縫隙就跑著橫穿馬路,有時發現跑不過去,再突然掉頭跑回來,這樣的做法都非常危險。
為此提醒廣大學生家長,要對孩子加強交通安全教育,告訴他們橫過馬路,一定要走斑馬線,如果橫過大型路口走到人行橫道中間時,遇到人行橫道的指示燈變成了紅燈,千萬不要和兩側來往的機動車搶行,也不要急著后退,而是要站在斑馬線內的黃色三角形框內,這是行人二次過街的“安全島”,等綠燈亮了后再過街;騎車速度不能過快,更不要互相追逐,在沒有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強制隔離的馬路上騎自行車,注意不要任意越過白色的標線,如果遇到前方有障礙,需要借機動車道時,要先注意觀察后方有沒有機動車行駛過來,然后再借道行駛。此外,孩子們還應注意不要在馬路上相互追逐、嬉鬧,不要雨天打傘騎自行車。如果是乘坐公交車,一定要在車停穩之后,再上車、下車,千萬不要圖一時之快,搶上搶下,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游泳篇:野外游泳不可去
通過對少年兒童意外事件進行對比后發現,溺水成為這些意外事件中的“頭號殺手”。一些孩子貪圖方便,直接到河溝、魚池里去洗澡,還有一些孩子把河溝、魚池等當成天然的游泳池。因為身邊沒有大人照看,再加上泳技不佳、安全意識差,在意外發生后,又不懂得如何自救,結果釀成悲劇。所以,同學們無論在游泳池或者海邊等地方游泳,一定要有家長陪同。不會游泳的同學不要獨自下水,會游泳的同學也不能因為逞能而去深水區或水位很深的地方,以免危險。到公園或野外玩的同學,也要注意,不能去河溝、水庫等地方游泳。這些地方不是正規的游泳池,沒有完善的`保護設備,也沒有救生員。而且,水底情況也清楚,在這樣的地方游泳非常危險。暑假期間游泳一定要到正規的游泳池并有家長或老師陪同,無論水性好壞都要慎防溺水。
健康篇:小心外傷燒燙傷
暑假里,孩子穿衣單薄,肌膚裸露較多,容易造成磕碰傷和燒燙傷。據了解,夏季里,外傷和燒燙傷的小患者都比其他季節要多。萬一孩子放暑假時一個人在家被燙著了應該怎么辦?下面介紹一些處理燒燙傷的小常識。
由熱油、熱水等造成的小面積燙傷如未造成皮膚裂傷,應立即脫離熱源,并用冷水沖或用冰塊、冷毛巾冷敷20分鐘左右,這樣既可以減輕疼痛,又可降低損傷程度。在燙傷兩小時內,最好不要將油性外用藥涂在傷口上,以免阻止熱量散發。尤其要注意的是,如果表皮起泡,千萬不要將泡弄破,以免造成傷口惡化或感染。劉主任還指出,人們燙傷后,習慣將牙膏、大醬或醬油抹在傷處,豈不知這樣不但不會減輕癥狀,而且阻止了熱量散發,會使癥狀加重。一旦燒燙傷引起皮膚破裂或傷到眼睛,孩子應立即與家長取得聯系,及時到燒傷專科就醫。
防火篇:獨自在家別玩火
暑假期間,由于天氣炎熱干燥,容易引起火災。假期開始后,家長一定要告誡孩子,獨自一人在家時,千萬不要玩火。不能劃火柴,更不能擺弄打火機玩。一旦發生火災,孩子自己沒有能力撲救,千萬不要驚慌,要撥打119報警,然后想辦法逃離出去。不要自己逞強救火。如果煙霧嗆人,要用濕毛巾捂住嘴,逃離現場。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居住在高層建筑里,千萬不要選擇跳窗戶的辦法逃生,要盡量打開門逃生。如果打不開門了,要在窗口揮動白色毛巾或衣物大聲呼叫,等待消防人員營救。
煤氣篇:使用煤氣要謹慎
煤氣使用不當,會引發非常嚴重的事故。對于暑假獨自在家的孩子,家長更應該對煤氣的安全使用加強教育。應告訴孩子,在用煤氣熱飯熱菜的時候,不要走遠,更不要熱上飯菜又去做別的事,因為這樣容易忘了正在熱飯菜,一旦火被風吹滅或被水撲滅,漏出的煤氣就會造成中毒或引起火災。用完煤氣之后,要仔細檢查閥門是否關好,關好閥門之后,不要再隨意開關。另外,家長要事先檢查煤氣管道是否嚴密,尤其是注意靠近爐灶的軟管是否脫落。
有關人士提示,孩子獨自在家時,一旦發現煤氣泄漏,要打開門窗通風,并迅速撤到室外,千萬不要在屋內使用明火或開關家用電器。
自然篇:注意防雷擊
室內防雷:如有雷鳴閃電時您正巧在家里,將門窗關閉,不要冒險外出。不使用無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電視、音響等電器,最好拔掉電源線、電話線及電視閉路線、外接天線;不接觸天線、水管、水龍頭、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筑物外墻、電線等帶電設備或其它類似金屬裝置;減少使用電話和手提電話;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淋浴;不要出去收晾曬在金屬線上的衣物,晾衣用的金屬線不要拉進室內;不站在門前或屋檐下,不站在電燈泡下,最好在遠離門窗、電燈泡1米之外的室內休息。
室外防雷:遇雷雨天氣,應進入有避雷裝置的室內,千萬不要使用金屬骨架傘,不要把鐵鍬、高爾夫球桿等扛在肩上;打苗時不可大步跑,最好就地蹲下,遠離高煙囪、鐵塔、電線桿,絕不能在大樹下避雷雨,如找不到適宜的避雷場所,應盡量降低重心和減少人本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千萬不要躺在地上、壕溝或土坑里,如披上雨衣,防雷效果更好;雷雨天不中從事水上作業,不要游泳、釣魚;打雷時不要去山頂、坡頂、樓頂;出門時最好穿絕緣鞋,不要開摩托車,騎自行車,在野外的人群之間應拉開幾米的距離,不要擠在一起,在汽車內不要把頭、手伸出窗外。
警惕“三電”綜合癥
暑假期間,不少學生把時間都耗在玩電腦、看電視、玩電游上,專家提醒,這樣極易患上“三電”綜合征,不但損害視力,而且易產生心理疾病。
所謂“三電”綜合征也可稱為視疲勞綜合征,它是由于長時間接觸電腦、電視機和游戲機引起的。這種病癥主要包括干眼癥、角膜損傷、結膜炎、眼壓升高、青光眼和近視,其癥狀表現為眼疲勞、眼皮沉重、眼干澀、異物感、畏光流淚、眼酸脹疼痛、視線模糊等。
近段時間,因患“三電”綜合征前往醫院就診的學生比平時有所增多。緊張學習了一個學期的學生們,終于在暑假得到一個放松和休息的機會。但由于絕大多數孩子的父母都忙于工作,對孩子的生活也沒有妥善的安排,而孩子們又缺乏自制能力,因此,他們不是成天玩電腦和電子游戲,就是守著電視機,時間一久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三電”綜合征。
心理咨詢醫生認為,最嚴重的熒屏綜合征是心理障礙,經常接觸“少兒不宜”的暴力恐怖片、網絡游戲等會產生情緒障礙和攻擊行為,模仿武打動作,甚至模仿自殺。同時,孩子長期被動地接受熒屏傳出的信息,想像力變得貧乏、性情孤僻、失去創造力,由此也妨礙孩子與父母在語言、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影響口頭表達能力。患上這一綜合征,一旦不能上網、玩游戲,就會情緒激動,產生心理強迫現象。
【暑假安全小知識】相關文章:
幼兒安全知識小故事04-05
消防安全小知識(9篇)03-04
消防安全小知識9篇03-04
交通安全小知識廣播稿12-01
安全小知識順口溜3篇03-16
消防安全小知識匯編9篇03-04
最新版交通安全小知識01-19
安全小知識廣播稿集錦7篇01-13
交通安全小知識廣播稿范文12-01
暑假安全知識教育心得體會(5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