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作用

時間:2022-12-24 13:35:05 家庭教育 我要投稿

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作用

  過去的認識里,家庭教育通常認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作用,希望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作用

  家庭教育的作用體現在促進個體發展、支持學校教育和促進社會文明等方面。

  (1)家庭教育對人的一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首先,家庭教育是個體成長的奠基性教育。家庭教育是人接受的最初教育,它開始于胎教。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胎教的科學性逐步被證實,胎教在現代科學的基礎上逐步得到了完善。新生嬰兒降臨到人世間,最早接受的也是家庭教育。在每個人的人生之初,他都是作為一個對外界一無所知、基本生存能力極低的生物個體離開母體來到世間的。

  剛剛出生的嬰兒,僅僅是一個還缺乏社會性的頭腦,像一張白紙一樣無知的生命個體,之后逐步學會走路、說話,初識人間煙火,逐步懂得了一些最基本的生活知識和社會規范,并參與范圍越來越廣的社會活動和社會交往,不斷認識社會。這些是人生發展中最基礎的知識。

  可以說家庭是人們接受教育的搖籃,也是人們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在教育這個由淺人深的過程中,對于任何人來說,最淺顯、最基礎的教育都是通過家庭、特別是通過父母來完成的。如果沒有家庭教育所傳授的那些基本知識、本領作基礎,人是很難順利接受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

  家庭教會在教育體系中,就如打基石,底子打得好,才能建優質的高樓大廈,家庭教育搞好了,才能為培養優秀人才打好基礎。這種伴之以深厚濃烈的親情之愛和細致入微的體貼方式而進行的家庭基礎性教育,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不能取代的,它對任何人一生的成長都起著奠基作用。

  其次,家庭教育是個體全方位和終身性接受的教育。家庭教育不像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那樣,主要是以科學文化知識為主體及一些專有知識為主體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教育內容最為廣泛。它對人的教育,從最基本的生活本領,即吃、喝、拉、撤、睡、說話、走路、喜、怒、哀、樂,到勞動、社會交往、文化知識、人情世故、世態炎涼等無所不包,凡是父母掌握的知識和社會生活經驗,都會毫無保留地、無私地通過家庭教育傳授給自己的子女和其他后人,同樣,凡是家庭成員所獲得的新知識、新經驗,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感染、影響其他家庭成員。

  家庭教育也是一種終身性教育。家庭教育不像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那樣,總是以一定的時間段規定人必須完成的學業,獲得畢業或結業證書。家庭教育卻沒有畢業證可拿,對每一個人來說,只要不離開家庭而生活,也就永久地接受著家庭教育,有時即使是暫時離開家庭而生活,也要通過書信、電話、網絡等進行相互了解、鼓勵和教育。在家庭這所學校里,教育沒有時間限制,它是人終身接受教育的重要場所。

  因此,作為內容最廣泛、持續時間最長的教育,家庭教育具有其他類型教育不能替代的作用,特別在人的未成年時期和老年時期,教育和影響作用最為重大,關系著人的成長方向和晚年生活質量。在人的一生中,家庭教育使人全面接受知識,熏陶品性,實踐人生。

  (2)家庭教育對學校教育具有支持作用

  將近一百年前(1914年),美國的斯特娜夫人對中國的發展有一個大膽的猜想:“中國是最早開設學校的國家,盡管如此,他們的文明落后了。這是由于他們沒有認識到婦女教育的必要性。過去,中國人認為婦女不應受教育,因此,中國大多數婦女是文盲,也不進行家庭教育。受不到母親教育的國民絕不能成為偉大的國民。”現在看來,這個美國人的猜想并不周全,因為中國婦女受教育的狀況已經不斷改善。不過他的猜想似乎也有著道理,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能夠給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甚至處事習慣,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3)家庭教育對社會文明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19世紀德國學前教育家福祿培爾曾說:“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操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的手中。”家庭教育對社會的現實利益有重要影響。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大廈的基石,其一但失敗意味著一個人可能一輩子無法從動物人向社會人轉變,這可能會致使一個人變成無用之物甚至變成危害社會的角色。家庭教育的缺失將導致人格缺陷、性情偏頗,對自己的行為沒有更改判斷能力,對自己的情緒沖動沒有自己控制能力,于是做出害人害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反之,家庭教育的成功,則可奠定一個人走向成功的人格基礎,使之不但能夠自立于世,而且能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文化的載體之一,家庭教育對社會文明的傳承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從本質而言,人類文明的終極價值無不是引領人類精神世界日趨豐盈,促使人類靈魂獲得安寧和永生。家庭教育關注的核心便是人的靈魂的奠基和塑造。1995年,聯合國在“國際家庭日”發表的紀念文告中指出:“家庭作為最活躍的社會細胞,把個人和社會聯系在一起。它必須適應全球性的變化。這種變化是深遠的,它不僅影響人類的物質生活,還將影響人類的價值觀念和信仰。”當今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非常重視家庭建設,重視樹立正確的家庭價值觀,創造美好的家庭生活,為建設一個文明、富裕、繁榮的社會奠定基礎。

  家庭教育的方法與禁忌

  1、孩子不聽話教育之分析原因

  很多孩子不聽話有時候和家長的教育也有一定的關系。家長應該要分析為什么寶寶不聽話,比如了解孩子心理受了什么委屈,是不是自己什么事誤會孩子了,或者是其他小朋友欺負他了等等,要讓孩子釋放心理的委屈。也有些孩子鬧脾氣是因為生病不舒服,而家長沒有意識到,還兇孩子,這樣孩子就會特別不聽話。所以家長應該要耐心誘導,不能和孩子僵持著,也不能就滿足了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2、孩子不聽話教育之轉移注意力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有一定的逆反心理,而且會比較固執,說不要就不要,不然就會鬧。此時家長應該要嘗試耐心的說服,如果實在說服不了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做點其他事情來轉移孩子的注意,等以后孩子不那么固執了,再重新說,那樣就會比較有效果。

  3、孩子不聽話教育之立下規矩

  有時候孩子不聽話,不愿與家長配合,是因為他不了解或忘記了行為的規則。再一次的提醒孩子,可以讓孩子體會和了解,但要注意表情和聲調,不要用喊叫的方式,要用堅定、溫和的聲調來對孩子說明或提出要求。這時我們家長要切記

  在人多的地方講話要小聲點,這樣既不會妨礙別人,也容易讓孩子接受。如上街購物時,我們可以對孩子說:“我們今天上街是要給奶奶買禮物,其他東西一律不買”。家長在向孩子解釋規則時,應該避免預先就認定孩子不聽話。例如,“你要我說幾百次,才會聽話”。這會讓孩子更加的任性和固執。

  4、孩子不聽話教育之耐心糾正

  孩子的行為是累積而來的,好的'行為累積就變成好的習慣、好的道德,反之亦然。行為的養成和教育都是長期性的,所以不聽話的行為也需要長時間的糾正與教育。孩子對人不禮貌或有其他不聽話的行為,父母不能“充耳不聞”,要隨時負起糾正的責任。如果我們缺乏這個耐心,實際上就是在姑息孩子更不禮貌、更不聽話。

  家庭教育的原則

  1、以人格塑造為目的。性教育不僅是為了避免受到傷害,最終的目的是把孩子教育成人格健全的人。所以應該強化自尊自愛和責任教育,讓孩子能夠辨識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并有能力去掌控。

  2、明確本能。應該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是有性欲的。出現一些生理和心理的反應都是正常的。這可以讓一些青春期初期的孩子減少因性生理發展而帶來的焦慮和恐懼。

  3、避免性丑化。性本非惡。應該讓孩子明白,一切因性產生的不良后果,錯誤不在于性,而在于人。引導孩子明白,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而不是任由他人操縱或者嘗試去操縱他人的。

  4、柔性教育。不要對孩子一本正經地進行強硬的“教育”。應該把相關的知識和理念貫穿于日常生活之中,在不知不覺中向孩子“滲透”你的主張。

  最毀孩子的教育方式

  1、當孩子口出污言穢語時,總是譏笑他。這會讓他的詞匯越來越不成體統,說出話來把人氣個半死。

  2、當孩子與鄰居、老師或其他人發生沖突時,家長堅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邊,這容易讓孩子認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對的。

  3、永遠不對孩子進行精神、道德教育,讓他自己混到成年時再說,讓他自己去決定一切。

  4、孩子犯了錯誤不指出來,免得孩子會感到內疚。這樣他將來出去偷東西,或者因為其他原因犯罪而被逮捕的時候,會感到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對,他反倒成了受害者。

  5、把孩子隨手亂扔的一切東西都替他收拾好,不讓孩子自己動手。這樣孩子會養成好逸惡勞的習慣,遇事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別人。

  6、不論書刊好壞,任其自看,不聞不問,更不予以干涉,不管孩子的腦袋里裝了多少垃圾。

  7、父母經常吵架,惡語相向,根本不顧忌孩子在場。

  8、孩子要用多少零花錢都照給不誤,不注重培養孩子的節儉意識。

【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作用】相關文章:

家庭教育對于孩子成長的作用11-25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作用11-13

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影響12-15

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作用11-16

家庭教育對于孩子性格的影響11-05

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有什么作用11-26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作用和影響12-10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作用06-25

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作用11-2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地区 | 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 | 色成年激情久久综合 |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在线看片国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