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上初中前必須養成的六種習慣
童年時期是一個人人生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各種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因此,父母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和熏陶,包括生活習慣、待人習慣、學習習慣等。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孩子在上初中前必須養成的六種習慣,希望有所幫助!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一定要培養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從小事開始,自己的襪子自己穿,自己選擇上學時穿的衣服,自己檢查作業的完成情況。遇到事情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判斷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孩子從小就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
孩子的人生早晚都是他自己的,所以讓在他很小的時候有著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有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當有一天你放手的時候就不會過于擔心,他自己也不會恐懼。
參與家務勞動,培養責任感
家長們可以從小就給孩子分配固定的家務活。比如:媽媽負責做飯,爸爸負責洗碗,小朋友負責倒垃圾。這樣孩子就會習慣看到垃圾桶里垃圾多了就自己去倒。
而且每次家里要置辦大的物件都會開會,比如買電視,買汽車,都可以讓孩子參與一份意見。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會一直對家里有一份責任感,覺得自己是家里的主要成員,這是我們的家,而不是爸爸媽媽的家。
很多家長都喜歡把孩子看作是無知的,什么事情都要為孩子做主,都要替孩子著想,一直呵護著。其實這樣反而讓孩子失去了鍛煉的機會。
養成閱讀習慣
很多家長都知道,我們經常在文章里面強調:一定要讓孩子大量閱讀,閱讀是重中之重。
大量閱讀收獲到的好處是:積累詞匯,增強語感,提升寫作能力,擴大知識面,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孩子12歲之前,是閱讀能力(即學習能力的基礎)發展的最佳時期,尤其是小學階段,這六年可以說,什么都沒有比大量閱讀、提高閱讀能力的發展更為重要。
可能有些家長會說,我家孩子就是不喜歡看書。那是因為孩子從小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家庭環境中也沒有看書的氛圍。
家長們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愛讀書的好榜樣。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書,不用限定孩子必須看經典名著,先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只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能夠靜下心來看書就可以了。
學會選擇,懂得取舍
家長們帶孩子去超市之前,可以事先做好約定:我們這次去超市,你只能選擇一樣東西,薯片或者玩具。如果你選擇了薯片,很好,你吃到了很美味的東西。如果你選擇了玩具也不錯,因為玩具可以玩很久。
我們的人生不可能同時擁有很多東西,人長大的過程就是要一次次面對取舍,培養孩子的選擇能力,也是培養他的一種思考習慣,這對他以后的人生中,在重大選擇的時候就會有自己明確的目標。而越早有自己目標的人,成功的幾率越大。
有規律的生活
幫助孩子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比如每天幾點起床,幾點吃早飯,幾點做作業,幾點閱讀,幾點睡覺。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堅持下來并不容易。但是如果孩子能習慣了這樣的生物鐘,不僅對孩子的身體成長有好處,而且對他長大以后做事的規劃性和統籌安排性都是有極大好處的。
有規律生活長大的孩子,做任何事都會自發地制定計劃,而且比較有耐力。
對于孩子能堅持制定和完成計劃,家長一定要從小就給予極大的肯定和鼓勵,甚至獎勵,這會是難能可貴的優點,在長大后,有計劃并能堅持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學會傾聽,樂于助人
每個孩子在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及對世界的認識時,都會急于要與人分享,聰明的父母永遠懂得細心和耐心地聽孩子說話。傾聽孩子說話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
家長傾聽了孩子說話,也要告訴孩子耐心傾聽別人說話,你要告訴孩子:別人的想法聽起來也會有趣的。
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的意見,讓孩子懂得幫助別人,這樣的孩子誰都會喜歡的。長大后,懂得傾聽別人、樂于幫助別人的人,在人際交往方面也會有較高的人氣,會擁有更多人脈。
如果你家孩子還沒有養成這些好習慣,那么,從現在開始,請“逼著”孩子養成這6個好習慣,孩子想不優秀都難,因為優秀就是一種習慣!
【孩子在上初中前必須養成的六種習慣】相關文章:
教育隨筆:孩子的習慣如何養成02-25
引導孩子養成好的習慣的幼兒教師教育隨筆06-28
養成好習慣 梁實秋11-19
如何養成早起的好習慣07-28
養成好習慣梁實秋寫的11-20
我的好習慣養成作文01-08
關于養成好習慣作文03-25
【精】養成好習慣作文01-11
養成好習慣作文【熱門】01-11
養成好習慣作文【薦】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