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培養兒童安全意識
家長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既有養育孩子的義務,也有教育孩子的責任,在平日的生活中,除了要撫養孩子關心孩子以外,更要幫助孩子樹立相關的安全意識。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如何培養兒童安全意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通過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來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
什么是規則意識呢?規則,就是規定出來供大家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規則意識即是遵守這些制度或章程的良好態度和習慣。規則意識較強的人,自律精神也較強,較容易適應群體生活。
孩子的年齡小,自制力較差,但不能代表他們不能控制自己,有時他們只是不愿意控制自己,因為以前做錯事,家長只是批評一下就沒事了,時間長了,他們就不覺得有什么。現在孩子上幼兒園了,有許多規則需要孩子去熟悉和遵守,他們必須學習怎樣與他人相處、合作,學會適應集體生活。
我班的孩子很愛玩大型運動玩具,每次一聽去玩,便非常的興奮,一窩蜂的擠著、跑著、隊伍也排不好,有時還沒等老師說完注意事項,他們便已經搶著去玩了。所以我在活動前要和幼兒一起分析容易出現的危險情況,并共同討論應該怎樣玩玩具,不應怎樣玩,知道怎樣做才對,怎樣做不對,讓幼兒了解游戲規則,并要求孩子們要遵守游戲規則。以引起幼兒注意,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避免不安全事情的發生。
二、通過正面引導的方式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
由于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弱,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益采取正面引導。我們在教育活動中常常出現這種情況:一名小朋友把另一名小朋友推到了,就會有更多的小朋友跟著推擠起來,他們以為這樣很好玩,孩子們意識不到這樣做的危險性,如果這時老師對其中一位做的好的小朋友進行表揚,那么其他小朋友就會向受表揚的小朋友學習,會做得更好。安全教育也如此。如果我們只是反復強調危險的不良后果,難免孩子去模仿。但如果我們多舉一些小朋友注意安全的例子,這些正面材料會引導幼兒正確理解安全知識,避免盲目模仿。
三、選擇多種形式,促進自我保護能力的發展
1、個別教育,同伴影響。
在活動過程中要對個別幼兒進行隨機教育。如有的幼兒攀登架時,總喜歡從最上邊往下跳,這時我提醒他:從這么高的地方跳下來,不僅自己會摔倒,還會碰到在底下玩的小朋友,這樣很危險。教師的語言提示十分重要,他們只有在教師反復的指導下才能加深記憶,知道該怎么樣去參加集體活動,才能玩的開心,得到快樂。有時同伴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特別是看到別人遇到困難或危險,自己便會從中吸取教訓,而去摸索和探究另一種保護自我的方法,從而也增強了自己的保護意識,另外,在活動中,教師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全面關注每一個孩子,一旦發生險情或不安全的動作時應及時指出并幫助其糾正,這樣也提高了孩子們的自我保護的意識。
2、隨機教育,及時提醒
安全教育不僅要在集體活動中集中進行,還應在日常生活中隨機進行,應滲透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結合幼兒在活動中出現的問題,給予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教育。隨機教育及時提醒。如小朋友在喝水時,我提醒小朋友不推不擠不搶,一個一個的來,還編成兒歌:“小朋友排好隊,一人一個小茶杯,你不擠我不推,安安靜靜來喝水。”在選擇玩具時,把小朋友分成若干組,一組一組的來,這樣也避免了擁擠現象的發生。
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自我保護意識差,每次活動前的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做好幼兒在戶外活動活動中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增強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使保護與鍛煉同步,才能為幼兒形成健全體魄打好基礎。
如何培養兒童安全意識
1、當孩子開心的時候,告訴他們安全規則
我們剛滿足了孩子的一個要求,給他買了一輛滑板車,可以借這個機會向他介紹滑板車的安全注意事項,并告訴孩子,一旦孩子違反了相關的安全注意事項,就有權不讓孩子玩滑板車。向小孩講安全規則時,一定要詳細講,讓小孩明白。在這之后,讓他重復一次會更好。
孩子喜歡看動畫片,可以選擇一些包含了安全教育內容的動畫片,讓他在愉快的心情中學習基本的安全常識。對消防、溺水、交通事故等基本安全知識,人人都應該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識教育的內容包括常見標志的識別、安全意識的增強、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等。不得將兒童帶入無標識的海濱小河,到正規水域游泳,防止溺水。
2、事前提醒和事后總結相結合的方法
有一些危險的情況,發生的幾率特別高,例如,手被門夾住,熱水濺到身體上,走路亂跑摔倒,打碎杯子或盤子等等。在小孩不聽大人的勸告,把夾子夾來夾去之后,我們要把小孩抱起來,好好安慰一下。
等到孩子情緒穩定了,給他示范一下為什么夾手,然后再告訴他正確的開門、關門的方法。當“意外”發生后,馬上講理,親手重復剛才的動作,讓孩子看清楚是怎么回事,往往可以讓孩子長記性,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教育不可忽視。
兒童寒暑假期間發生的事故比平時更多,一不小心就會引發危險情況,發生安全事故。但是,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應該多學習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識,防患于未然,避免自己處于危險之中,從而共同守護自己美好的人生。
3、防備家庭車輛或私人車輛
小孩被自家車撞的事經常發生。一家人幾個看護人,互相覺得有人看小孩,結果司機不注意,可能撞上小孩。出去之前,一定要有人抱小孩或牽小孩的手,以防小孩有危險。幼兒步態平衡不良,應全心全意地照顧幼兒,可帶他們到小花園或汽車較少的地方練習行走、玩耍,以減少發生危險的可能性。
安全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不容忽視。寒暑假期間發生的事故比平時更多,一不小心就會引發危險情況,發生安全事故。但是,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應該多學習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識,防患于未然,避免自己處于危險中,這樣才能共同守護自己美好的人生。即便父母在工作的時候不能經常照顧孩子,也要消除家里的安全隱患,教育孩子安全知識。
如何培養安全意識
1.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能有效地躲避傷害。例如,讓孩子不孩子不撿食不明來歷的食物,拒絕陌生人提供的食物,可防止被拐帶;有了飲食前吹一吹、摸一摸的行為習慣,可以避免燙嘴、燙手,防止誤吃東西;孩子養成靠邊走、跑、右行的習慣,碰撞同伴或受車輛撞碰的機會舊會大大減少;輕開門窗、輕拿、輕放桌椅的行為,能使幼兒避開門窗桌椅邊棱,可免遭磕碰的皮肉之苦。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家庭和幼兒園應相互配合,對幼兒進行教育,并長期堅持、反復強調。
2.培養孩子健康的體魄
擁有健康體魄的孩子,在遇到危險時反應會比較敏捷,靈活性強,能及時采取自救方法;對于那些體弱的孩子本身平時就不太愛活動,當遇到危險時反應慢,靈活性差,動作不協調,容易受到傷害?梢娫鰪姾⒆拥捏w能是提高孩子自護能力的重要途徑。
家長應常帶孩子加強體育鍛煉,以增強孩子的體質。如:帶孩子去野營、跑步、打球和跳繩。以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讓他們在各方面都能夠達到靈活、機敏、協調的動作,從而有效地避免意外傷害。
3.培養孩子的應變能力
日常生活中,家長也可以為孩子創設一些情景,來培養孩子具有靈活機智的應變能力。這些應變能力一般表現為:周圍環境的變、突如其來的事件等,教孩子要在這些環境中能夠提高警惕,靈活機智地應變。如:玩耍時不小心摔倒了應馬上請求他人的幫助;遇陌生人答話,大聲叫爸爸媽媽;在超市、公園等地方和父母走散了,可找那里的叔叔、阿姨或警察幫忙等?傊,家長應為人為地創設一些問題情境,引導孩子想出各種自救方法從而使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應變能力。
4.以多種形式促進自我保護意識的發展
家長可以通過報紙雜志、電視以及讓孩子親眼所見由于不注意安全而導致災難的事例,從而豐富孩子的社會經驗,向他們講述一些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1、幫助孩子樹立安全意識
家長們可以采用諸如電視短片、圖片、故事等形式向孩子進行安全教育,讓他們知道哪些東西是危險的,是會傷害自己的,該如何應對一些緊急情況。并教會孩子認識一些安全標志和急救情況下撥打的急救電話。
2、教會孩子交通規則
現在汽車數量眾多,交通安全問題也日益重要。好多家長也給孩子灌輸了安全過馬路的常識,比如“紅燈停,綠燈行”等等,孩子們也都背的會。
但是家長們切記不能只停留在“口頭灌輸”,必須讓孩子真真正正的體會到,平時過馬路的時候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給孩子起到帶頭作用。
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
第1、多跟孩子講安全
很多父母知道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說多了孩子不愿意聽,嫌嘮叨,于是就放棄了。其實,孩子的思想還不成熟,沒出事的時候他不會懂,等到能用到我們教給他的知識的時候,他會理解我們的。所以,不管孩子多么嫌棄,我們都要給孩子科普安全知識。
第2、不要聽從陌生人的話
兒童拐賣一直是一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許多人販子會瞄準獨行的小朋友,上前搭話。取得孩子的基本信任后,將其帶至偏僻的地方,最后強行拐走孩子。
為避免類似的悲劇,家長一定要教育孩子,不要聽從陌生人的話,更不要接受陌生人任何的恩惠。一個人時,盡量走人多的地方。如遇陌生人強行動手,告訴孩子學會大聲呼救。
【如何培養兒童安全意識】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兒童繪畫能力06-16
學生信息安全意識培養方案05-22
學生信息安全意識培養的活動方案04-28
幼兒園安全意識培養方案11-14
信息安全意識培養活動方案05-13
學生信息安全意識培養的活動方案02-29
如何培養孩子誠信?10-20
如何培養風度禮儀11-25
如何培養學生能力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