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語錄合集95條
終日尋春不見春,我們每個人都在追尋,但都找不到真正或者恒久的幸 福,無論是否意識到什么動機,其實我們都是在追求自己的佛性,卻總是一 籌莫展,并無所得,"拔劍四顧心茫然"。只有在偶然的時候,看到窗外梅花 已悠然盛開,才發現原來春意就在枝頭上!其實禪理何嘗不是偶然所得,剎 那間若有所思、若有所悟,悄然而至,解開多年的心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庭教育的語錄95條,供各位參考。
1、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隋)智顴《摩訶止觀》卷九
2、無量無數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無念,如是見世間。《華嚴經》卷四十九,普賢行品
3、識性識相,皆不離心;心所心王,以識為主;歸心泯相,總言唯識。"唯"遮境有,執有者喪其真;識簡心空,滯空者乖其實。所以晦斯空有,長溺二邊;悟彼有空,高履中道。(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一
4、以戒凈故得心凈;以心凈故得見凈;以見凈故得疑蓋凈;以疑蓋凈故得道非道知見凈;以道非道知見凈故得道跡知見凈;以道跡知見凈故得道跡斷智凈;以道跡斷智凈故,世尊施設無余涅槃!吨邪⒑洝肪矶,《七車經》
5、一切諸法悉皆寂靜。不識自心現妄想,故妄想生,若識,則滅!独阗そ洝肪硭
6、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深佛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端氖陆洝
7、禪,就在自己與萬法應對之處,不能當下坦蕩,就會分別妄想、煩惱千差。 妄想起時,切莫用佛性對治,不執妄、不執佛,佛妄宛然,卻不礙我當 下之坦蕩,到此地步,即可與祖師同心。
8、君子不掠人之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當在和平年代,大多數人還算是豐衣足食之時,人心的不安便只能說明這個地球在發生質的變化。物質的豐裕終究掩蓋不住內心的虛浮,人類正用我們雖然微小卻又能毀滅世界的力量在改變著世界。
10、修忍辱行就是種相好,因為能忍辱,所以他的村1貌就莊嚴;如果一個人脾氣大,相貌就丑陋!先
11、小無名有了寶盒就不想勞動,想過飯來張口、錢來伸手的日子,結果失去了寶盒。坐享其成是人性的弱點,更是人的劣根性,很多人在取得一 點成就后,不是乘勝追擊,更上一層樓,而是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直到將自身的優勢消失殆盡,最終失敗。
12、為除三毒刺,專求智慧犁!度A嚴經》卷七十七,入法界品
13、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
14、以無勤為方便圓滿進度,身心勤怠不可得故!洞蟀闳艚洝肪砣,初分學觀品
15、嘗觀世之百工技藝之精,而造乎妙者,不可以言傳。效之者,亦不可以言得。況大道之妙,可以口耳授受,語言文字而致哉?蓋在心悟之妙耳!逗┥嚼先藟粲稳
16、幸福不在對岸,而在心底,幸福并不是高深莫測的哲學,而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心靈變化。
17、每一分鐘的我們都發生著微妙的變化,所以我們并不能活在已經成為過去的昨天,也無法透支宏大的未知的明日。宇宙每一瞬都在改變,我們只有一瞬,只活在當下。生活從來不在別處,只在眼前明明白白的每一分、每一秒。
18、"南無阿彌陀佛"是彌陀發給十方眾生的信息,我們聽到、口稱,即是收到了彌陀的信息,并回應了彌陀的呼喚。愚癡的眾生收到慈父的信息,茫然不知所以,下意識原樣返回一條信息,阿彌陀佛收到是如何地驚喜呀!
19、諸苦所因,貪欲為本!斗ㄈA經》卷二,譬喻品
20、邪見者,起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是向邪者,違于法,不樂于法。《雜阿含經》卷二十八,第787經
21、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法界一相,無所不遍!堵鈳熇П矍Ю彺蠼掏踅洝肪戆
22、妄念不生為禪,坐見本性為定。
23、所謂同體慈悲,便是如實的了知,一切眾生和己身無二無別。
24、父母唯一應為孩子做的`就是找到孩子的熱情所在,并鼓勵全力以赴地去追求,并發揮得淋漓盡致。找出熱情所在是一個辛苦又玄奧的過程,需要很大的自由空間,父母若施加壓力只會適得其反。父母只要告訴孩子做選擇時不要考量地位或收入,要問心中的真誠與共鳴。
25、莫扎特鋼琴曲與巴洛克式音樂每分鐘有60次節拍,它可以同時激活左右腦,使人記憶能力達到最佳狀態。研究發現,接受音樂教育的孩子擁有更好的聽覺記憶。在各種類型的音樂中,純音樂更有助提升記憶。此外,旋律簡單悅耳的古典音樂還能提高注意力,對任何年齡段的人都有效。
26、無論什么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罵而改過,卻不大容易。而小孩子尤其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惡言,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總是用嚴厲的語言。嚴肅的面孔,讓教育如同冰刀霜劍,容易刺傷孩子的心靈。家長不妨巧用心理效應,讓教育變得平與親切,容易接受。
27、心理調適:避免任性與以自我為中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同樣地重要,父母在育兒過程中應該注意與孩子多溝通,了解他的日常生活,幫助他解決遇到的困難,防止抑郁癥等心理疾病的產生。同時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性,避免養成任性與以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
28、幫助別人,成就自己]很多父母總怕孩子幫別人自己會吃虧,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瓦爾納研究發現:那些在成年后個性堅韌不拔的人往往在幼年時就樂意照顧別人,為他人提供幫助。幫助別人的同時會發現自身的能力,提高自信心與獨立意識。如果一個人可以幫別人改變生活,那一定有能力改變自己的生活。
29、女孩子每年要抽時間出去旅游一趟,一個人去最好,結伴也最好是閨蜜,這樣不依賴,獨立思考決斷;有錢走風景區,窮游走山河。旅游讓你跳出自己的身體或心里的小圈子,讓你明白你的世界可以很大,你的心境可以很高遠,沒必要陷入自己的小九九中莫名地小憂傷。
30、筒子們,不要以為夫妻之間的爭吵對不懂事的嬰兒沒影響。心理學家發現,當父母吵架時,8個月至2歲間的孩子都會變得非常著急,并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間的沖突。2歲以上的孩子在目睹吵架場面后,會很快模仿大人氣勢洶洶地說話與爭斗哦。別沖動哈,粑粑麻麻們。
31、無法掌控權利的人將被權利毀滅。!
32、幫忙的要求一般都不是隨隨便便提出來的。
33、你對你所愛的人不能隨便說"不"字,也不能常常說,這就是訣竅。當你說"不"字時,你得把"不"字說的聽上去就像"是"字一樣悅耳。另一個辦法就是你得設法讓他們說"不"字。你得耐心,還得不怕麻煩。
34、在社會普遍不講規則的時候,誰講規則誰倒霉。"
35、現在的某些學校是官場、市場、名利場……"
36、萬丈高樓平地起是表象,萬丈高樓地基起才是本質。"
37、中央黨校一個教授在發言時說,實踐證明理論之樹常青。這是啥玩意兒啊,你們聽一下。"
38、只有在進步與發展狀態下的社會,才能給老百姓帶來希望。"
39、工科是給自己學的,理科是給國家學的,文科是給黨學的。"
40、把孩子的生命安放在天地自然之中。
41、學校是一個社會化的場所,家庭教育不能轉嫁給學校。
42、經歷即財富,休驗即學習。
43、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為讀書型的父母,那就從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靜地看書。如果你不能在書桌前坐半個鐘頭,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從早到晚堅持五六個小時的艱苦學習呢?
44、同一個班級,孩子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家長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平時不聞不問,考差了大發雷霆,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45、對于教師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于家長中。當大家都動起來,群策群力了,這個集體才叫厲害呢!"有人說老師帶的不是一個班,而是兩個,一個是學生班,一個是家長班。我非常贊同。
46、其實,無論是基礎知識,閱讀還是寫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徑都是課外閱讀。
47、身心以自性為見。自性本來清凈,湛然空寂,與空寂體中,能生此見,心無所染,妄心不生,我所心滅,自然清凈,以清凈故,能生此見。如明鑒中雖無像能見一切像,明鑒無心故。
48、體寂湛然,無有去來,不離世流,世流不能流,坦然自在。
49、一切諸法中,心相寂滅,畢竟不生,名為無相行。
50、迷現量則惑苦紛然,悟真性則空明廓徹。
51、境來便掃,掃即放過,善惡之心,隨心轉變。
52、境無自性,由見而有,不見即無。見無自性,由心有動,不動即無。動無自性,獨由不覺,覺則不動。
53、菩提心轉勝堅固,成無上道,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悟。
54、摩訶般若,非取非舍,若人不會,風寒雪下。
55、法身自在無方,觸目無非正覺。
56、水能性淡為吾友,竹節虛心是我師。
57、佛心豈有他,正覺覺眾生。
58、迷則人隨于法,法法萬差,而人不同;悟則法隨于人,人人一致,而融萬境。
59、無住心體,靈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該攝內外,能廣能深,非有非空,不生不滅,求之不得,棄之不離。
60、由心凈故得身凈,非身凈故得心凈。
61、同在一個班級,教是一樣的教。如果你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沒有盡到做家長的責任,不要向孩子提學習要求,更沒有資格責備他們。
62、在概括形成發展的同時,判斷能力也隨著發展起來,例如當他看到爸爸的鞋時,就會指著鞋說:"這是爸爸的"。漸漸地能判斷數量、類屬,并會找出物體相同的和不同的特征。
63、一天一小步,一周一大步,一月長一截——一學期就在全然不同的兩個檔次了。資質相同的孩子,攤上不同的父母,其發展也不一樣。
64、如若米蘭昆德拉所說,"美是被背棄的世界",生活教育了我,它頻頻害我跌倒,我得自己爬起,但也謝謝它,讓我清醒的意識到,生命的冷酷與無情。
65、您的恩情讓我們永生難忘,恩師節日快樂!
66、用歲月,編撰人生;用熱情,澆灌花朵;用無私,鑄就精彩;用奉獻,燃燒生命。
67、老師是海,帶你在知識的海洋中翱翔。
68、別對你根本不了解的東西妄加評論,包括我,雖然我是人,不是東西。但是最好不要以自己的理解胡亂評價人們——雖然,這總是免不了。
69、真正最強大的人,是不會依仗自己的強大去欺壓別人的,他也不需要用這個來證明自己的強。甚至不一定需要社會評價一致說他強。
70、如果你還在為了不公平而郁郁寡歡,覺得你明明比別人強卻得到不公正的待遇,那說明你還沒有強到毫不費力的避免這些爛事的地步。
71、自己是要放到第一位,但并非是最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說,先保證自己獨立不拖累別人,再說幫助別人。
72、說到底,靠到最后靠自己,處到最后要真誠。
73、所以會有人陪伴,應當感激;也有人離開,可以理解;更多的,有人也許僅僅是,不在那里——非主觀因素。
74、人生苦悶而漫長,所以要找有趣的人共度。
75、家庭教育立足身教。父母通過對自身行為的規范,用榜樣和環境的力量來影響和熏陶孩子,而不是父母放縱自己的欲望和情緒,通過粗暴的訓斥,打罵等方式來管教和塑造孩子。
76、共情、換位思考等。溺愛恰恰相反,是父母只從自己的認識出發,把孩子當成自己心愛的寵物,而不是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生命來理解和尊重。
77、我們初學自行車的時候,恨不得使出渾身的勁來握住車把,可還是會摔倒,后來,我們有時還想不握車把試試。會者不難、熟能生巧!
78、大愛童成成天驕之路,上善德行行若水之道。
79、我們做家長的其實做到——像孩子尊重我們那樣的尊重孩子,像孩子理解我們那樣的理解孩子,像孩子原諒我們那樣的原諒孩子,像孩子愛我們那樣的愛孩子就夠了!
80、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沒有兩個孩子是一樣的,是人就有優點和缺點。如果我們的孩子具備了所有孩子的優點,他就不是人了。
81、沒有時間教育兒子,就意味著沒有時間做人。
82、教育,是要學會如何思考;生活,是要懂得尋夢的美好。然而,往往我們只學會了如何接受,卻不知道怎么尋找。
83、清華離世界一流大學有多遠?出清華西門往前走500米!
84、太陽燦爛輝煌,是靠自身內在的巨大熱情,而非反射外來的光線!猩酱髮W古南永
85、用心關注孩子,用心接納孩子,用心體會孩子。愿我們的老師在創造性工作中理解教育的真諦,愿我們的孩子在自主性學習中享受童年的快樂。給孩子一個多姿多彩的童年,讓他們在一頁頁翻飛的書頁間起飛,在湛藍如洗的天空下,無憂無慮地飄飛。
86、嚴是愛,寬是害。寬嚴適度,和詣永遠。教著,感受著;走著,快樂著!投入心靈才能聞到生命的醇香!用我們的辛勤勞動托起明天的希望。教學是發現,是分享,是成長,是興奮和愛。
87、將快樂傳遞給每一個孩子,讓孩子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精彩。教育的過程有艱辛,也有快樂,我卻樂得其所。在過多地要求孩子的同時,也應該盡可能地尊重他們。母愛的偉大之處在于可以容納孩子最可譴責的行為。
88、以德感人,為人師表。視責任為美德。教書育人,功德無量。職業道德是做人之本,為師之本。在教學上,要做教師兼學者;在寫作上,要做學者兼教師。堅持啟發式,避免注入式。博學、耐心、寬容,是教師最基本的素質。
89、這可真教人為難了!童大哥,想當年在太行山之時,潞東七虎向我圍攻。其時我練功未成,又被他們忽施偷襲,右手受了重傷,眼見得命在頃刻,若不是你舍命相救,做兄弟的又怎能活得到今日?
90、任教主,這部《葵花寶典》是你傳給我的。我一直念著你的好處。
91、生活就像一箱子手榴彈,你永遠不知道哪一顆會送你見上帝。
92、人可以不斷犯錯,但絕不能犯要命的錯。
93、每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向上的,都是熱愛學習的,都是具有自信的,這些品質都是孩子成長必備的。――楊廣德
94、那個人總是走的太快,太前了,不會停步。而我只能一直在這里徘徊。
95、沒有它,就遇不到你,各自在沒有接合點的平行線上結束一生。
【家庭教育的語錄合集95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