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壯族花婆節的來歷
花婆節是壯族民間的傳統節日,花婆是紀念生育和守護兒童之神,壯族人們信奉花婆,能給他們帶來幸運,在這個節日里舉行慶祝活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壯族花婆節的來歷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壯族花婆節的來歷:
花婆節是壯族傳統節日。民間傳說,壯族始祖 六甲是從花朵中生出來的。后來主管賜花送子之事。所有的人都是從 六甲花園中的花轉到世上來,故其被奉為花婆神。農歷二月二十九為花婆神的誕辰日。壯族婦女舉行祭祀儀式,村寨里同一輩的婦女結異姓姐妹,湊錢備辦雞鴨從和香燭錢紙,供祭花婆神,然后成群結隊到野外采花來戴,祈求生育和保佑小孩健康成長。沒有生育的婦女,是日要到野外采花來戴,以求花婆神賜花送子。若日后懷孕,為使小孩出生后有靈魂,須請師公到野外念經求花,還要在路邊小溝做架橋儀式,把花從橋上接過來。小孩出生后,要在產婦床安上花婆神位,定期祭拜。
壯族花婆節的傳說:
花婆節又稱花王節、花王圣母節。流行于廣西壯族各地。據傳說,花王是壯族群眾的生育女神和兒童守護神。而壯族始祖母六甲在農歷二月初二誕生,專門主管賜花送子之事。
花婆賜給生育婦女白花,就生男孩;賜給紅花,就生女孩。所以,壯族地區有在村邊或山下修筑花王廟、塑立花王祖父神位之俗。
在壯族農村,結婚或生孩子后,都要在臥室床頭設立一個花婆神位,用從野外采摘來的花和花枝扎成“花盤”,祈求花王保佑小孩健康。新生兒出生還未滿月,也要天天供奉“花神”。
而在南寧市邕寧區蒲廟鎮,則有另一番演繹。相傳在蒲廟鎮五圣宮對面的大眾碼頭,有一位樂善好施的阿婆常常給過往的客商賣粥,如碰上窮人則免費施粥。阿婆過世后,鄉親們為了紀念她,建有一廟,并在每年農歷三月十二舉行紀念活動,逐漸形成當地特有的花婆節。
節日這天,當地壯族群眾備辦雞鴨魚肉到花婆廟祈福,并舉辦“花婆”施粥、放花燈、巡游等民俗活動,讓“花婆”積德行善的品質得以代代相傳。
【壯族花婆節的來歷】相關文章:
神秘的壯族中元節習俗08-06
壯族的作文12-07
吧婆經典散文09-30
二婆散文08-31
婆與媳作文10-08
婆太散文05-28
元宵節的來歷02-21
感恩節的來歷03-02
冬至節的來歷與習俗10-25
寒衣節的來歷及習俗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