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元旦的傳說與習俗
元旦,即公歷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元旦的傳說與習俗,希望有所幫助!
元旦的傳說
“元旦”的“元”,指開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線。“旦”即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開始。人們把“元”和“旦”兩個字結合起來,就引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元旦一詞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齡等人寫的《晉書》上載:“顓帝以孟春正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稱為元,初一為旦。南朝梁人蘭子云的《介雅》詩也云:“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
相傳在遠古時期,距今已有四千多年了,那時候還處于堯舜盛世,堯天子在位做了許多對百姓有利的好事,所以大家都非常愛戴他,不過因為他的兒子不成器,所以在退位的時候,他選擇了品德兼備的舜,并對他寄予厚望。
當然舜果然沒有讓他失望,接連做了許多好事,后來堯去世了,人民就把堯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
相傳自此以后,歷代皇朝都會在正月初一舉行類似的祭祀活動,就是為了緬懷堯舜二帝,也希望自己的國家越來越好,風調雨順。而民間則會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
元旦的習俗
在中國剛剛開始慶祝元旦時,其慶祝的風俗習慣當然大都是類似于春節,或者說是春節的縮小版。雖然沿用了部分傳統的慶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殺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們的心目中并不會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到了現代,元旦的慶祝習俗就更簡單了,現在比較普遍的就是由團體組織的活動,如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或舉行集體活動等。
保留著中國傳統的慶祝方式就在于民間了,尤其是在農村。每到元旦,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炮竹,殺雞宰鵝的,拜祭過各方神靈后,就是一家人團圓,聚一餐,共迎新的一年。
各國元旦的習俗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把每年1月1日作為元旦,但由于世界各國所處的經度不同,時間也不同,因此,有些國家的“元旦”日期也有不同。
中國
元旦原是農歷正月初一,在古代是紀念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中國紀念采用西歷,從此公歷的1月1日就變為中國的元旦,中國是世界上第12個開始新年的國家。
朝鮮
和我們中國一樣,在新年也有貼窗花、桃符的習俗。朝鮮人在新年時,家家戶戶貼對聯和年畫。有的人家在門上貼上壽星或仙女的畫像,祈求上天保佑,驅走鬼魅,賜給幸福。元旦黎明,人們把一些鈔票塞進了除夕預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惡,迎接吉祥福星。黃昏,人們又將全家人一年中脫落的頭發燒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新春佳節,朝鮮的婦女穿戴一新。元旦日少女們頭戴一種麻制的帽子,稱為“福巾”,身穿帶花紋的五色彩衣,進行蕩秋千比賽。她們以一處樹花為目標,看誰先踢到或咬到為勝。也有在高處掛上銅鈴的,以先碰響者為冠軍。新年期間,朝鮮人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還必須要做一種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棗泥和蜂蜜等,蒸煮成與我國的八寶飯相類似的甜飯食用,以預示家里人丁興旺日子過得象蜜一樣甜。
西方元旦:公元前46年,古羅馬凱撒把這一天定為西歷新年的開始,為了祝福雙面神“Janus”,這位羅馬神話中的門神,“Janus”后來也演化為英文一月“January”這個詞。
英國:元旦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余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的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
比利時:在比利時,元旦的早上,農村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畜拜年。人們走到牛、馬、羊、狗、貓等動物身邊,煞有介事地向這些生靈通明:“新年快樂!”
德國:德國人在元旦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橫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似錦,春滿人間。他們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鐘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并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在德國的農村還流傳著一種“爬樹比賽”的過新年風俗,以示步步高升。
法國: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意大利:意大利的除夕是一個狂歡之夜,當夜幕開始降臨,成千上萬的人們涌向街頭,點燃爆竹和焰火,甚至鳴放真槍實彈。男男女女翩翩起舞,直至午夜。家家戶戶收拾舊物,將屋子里一些可打碎的東西,摔個粉碎,舊盆子、瓶瓶罐罐統統扔到門外,表示去掉厄運和煩惱,這是他們辭舊歲迎新年的傳統方式。
瑞士:瑞士人有元旦健身的習慣,他們有的成群結隊去爬山,站在山頂面對冰天雪地,大聲歌唱美好的生活;有的在山林中沿著長長的雪道滑雪,仿佛在尋找幸福之路;有的舉行踩高蹺比賽,男女老幼齊上陣,互祝身體健康。他們以健身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羅馬尼亞:元旦前夜,人們在廣場上豎起高大的圣誕樹,搭起舞臺。市民們一邊燒著焰火,一邊載歌載舞。農村人拉著木犁,上面裝飾著各種彩花,慶祝新年。
保加利亞:元旦用餐時,誰打噴嚏誰準會給全家人帶來幸福,家主將第一只羊、牛或馬駒許給他,以祝愿他給全家人帶來幸福。
希臘:元旦時,家家都要做一個大蛋糕,里面放一枚銀幣。主人將蛋糕切若干塊,分給家人或來訪的親朋好友。誰吃到帶有銀幣的那塊蛋糕,誰就成了新年最幸運的人,大家都向他祝賀。
西班牙: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夕,所有家庭成員都團聚在一起,以音樂和游戲相慶賀。午夜來臨,十二點的鐘聲剛開始敲第一響,大家便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鐘聲吃下12顆,便象征著新年的每個月都一切如意。
丹麥:丹麥人在元旦前夜,家家戶戶都要將平時打碎的杯盤碎片收集起來,待夜深人靜時偷偷地送至朋友家的門前。元旦的早晨,如果誰家門前堆放的碎片越多,則說明他家的朋友越多,新年一定很幸運。
我國民間元旦的風俗有哪些
1.吃餃子
元旦的時候北方地區都會有吃餃子的風俗習慣。因為元旦是新舊年的更新,也叫做交子之年,而餃子又和交子是諧音,所以到了元旦的時候,大家都會吃餃子,是希望有一個非常好的兆頭,能夠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
2.吃湯圓
每年1月1日的元旦節是大家團聚在一起的日子,所以為了慶祝這一天的來臨,于是老一輩人一早就會煮上一碗熱騰騰的湯圓給小輩們吃,希望吃了之后能夠迎接新年的到來,同時也是希望吃了之后,日子能夠幸福,團圓,甜蜜。
3.吃年糕
年糕是有年年高,蒸蒸日上的寓意,所以在元旦的時候吃年糕也是寓意著新的一年,能夠像年糕一樣,生活和事業都能像蒸蒸日上,取上一個好兆頭。所以在南方地區有元旦的時候吃年糕的習俗。
新中國成立后的元旦習俗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我國采用公元紀年法,元旦就是陽歷新年。元旦放假三天(今年放假改革,只放一天),元旦就成了我國重要的節日組成。元旦的喜悅一直延續到農歷春節。團圓、祭祖、吃餃子,賞花燈,成為每個中國百姓,每個家庭度過新年的習慣。
一、跨年晚會
元旦夜晚,各大城市會舉辦盛大的跨年晚會。這個活動充滿了歡笑、歌舞、煙花等狂歡元素,代表了一年的結束和新年的開始。人們在晚會上放飛自我,迎接新年的到來。這種狂歡的慶典,展示了中國人熱情、豁達、樂觀的精神風貌。
二、新年祈福
元旦是新的一年的開始,人們會在這一天祈福。前往寺廟、教堂或其他宗教場所,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幸福、順利。這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信仰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拜祭祖先
一些家庭會在元旦這一天前往祖墳或祖堂,拜祭祖先。這是對祖先的尊敬和傳統家族文化的延續,也是表達對先輩們的感激之情。
四、聚餐聚會
中國人喜歡在節日聚餐,元旦也不例外。家人團聚、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共同分享美食,拉近彼此的感情。這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家庭、友誼、和諧的價值觀。
五、登高望遠
元旦時節,一些人會選擇登高遠眺,以展望新的一年的美好前景。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迎春登高”活動,寓意著迎接新的一年,迎接新的希望、新的夢想。
六、文化演出
一些城市會在元旦舉辦文藝演出、文化展覽等,展示各種藝術形式,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這代表了中國文化的自信和傳統的傳承。
七、健身運動
元旦時節,一些人選擇參加體育比賽、健身活動。這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健康、向上、積極向善的價值觀。
元旦作為中國及全球的重要節日,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家庭、友誼、健康、藝術等多個方面的價值。
人們通過舉行慶祝活動、祈福、拜祭祖先、聚餐、登高等方式迎接新年的到來。這一節日不僅代表了中國人對新年的祝愿,也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豐富多彩、和諧共生的生活態度。
古代元旦習俗
民以食為天,在中國古代,完成了莊稼的收割,勞作一年的人們會準備豐厚的食物來迎接春天,即“五谷皆熟為有年”,俗稱“年”。在宋代就有燃放鞭炮,逛年會,吃團圓餐的記載。
北宋呂原明《歲時雜記》中提到:“元旦,京師人家多食索餅,所謂年馎饦,或此之類。”說明當時汴梁百姓會準備面條之類的食物來過年。元旦的習俗逐漸形成。
中國古代元旦飲食豐富多彩,在《荊楚歲時記》中有著詳細的描述。
習俗1:椒柏酒
椒柏酒在東漢《四民月令》中已經出現。
椒是花椒,古人說椒是玉衡星之精,氣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輕耐老;柏是柏樹葉,古人視為仙藥,可免百病。椒、柏可分別浸制酒,也可一起放入酒中飲用,飲椒柏酒可去病長壽。
“正旦辟惡酒,新年長命杯。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南朝庾信在《正旦蒙賚酒》中如此說道,描繪了元旦朝賀受到賞賜椒柏酒的喜悅心情。
而唐代詩人武平一寫出了“愿持柏葉壽,長奉萬年歡”的詩句,表達以健康長壽之身服務萬年天子的愿望。飲椒柏酒也在民間一直流傳下來,明代山東歷城、浙江嘉興均有此俗。
習俗2:桃湯
桃湯即取桃之葉、枝、莖三者煮沸而飲,古人以桃為五行之精,能厭伏邪氣。制百鬼,故飲之。
習俗3:屠蘇酒
唐人韓鄂《歲華紀麗·進屠蘇》記載:“俗說屠蘇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歲除夜遺閭里一藥貼,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飲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日屠蘇而已。”
韓鄂還在他的另一部著作《四時纂要》中披露了這一預防瘟疫的屠蘇酒方:大黃、花椒、桔梗、桂心、防風各半兩,白術、虎杖各一兩,烏頭半分。他說將以上八味切細,裝入深紅色的口袋里,年三十的傍晚,把它放在井中。初一早上,拿出來連口袋浸在酒里。全家從小到大,依次稍許各喝—些,一年沒有病。
習俗4:膠牙場
隋杜公瞻注釋《荊楚歲時記》膠牙的含義是“使其牢固不動”。實際上此俗寄托了長壽的美好愿望,因為牙齒堅固,能吃能喝,自然身體健康。隋注還說“今北人亦如之”,可見此俗的廣泛性。
自居易《歲日家宴戲示弟侄等兼呈張侍御殷判官》有“春盤先勸膠牙易”之句,反映了唐代元目的食俗。不過膠牙場在南宋以后作為送灶的供物,慢慢地從元旦食品中消失。
北方的元旦習俗
我國的北方冬季天氣寒冷,晝短夜長。從元旦開始,農閑的百姓殺豬宰羊,盤腿坐在土炕上,聊聊家常,不干活,不出門,直到正月十五才結束。因天氣寒冷,東北元旦飲食主要以凍品、腌菜、亂燉為主。像凍餃子、酸菜燉粉條、腌雪里紅等都是元旦必備的食物。
北京小孩子新年要吃冰糖葫蘆,象征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文俗方面:扭秧歌、踩高蹺,東北二人轉,都會在廟會上接連表演。天津剪窗花,貼對聯,文娛活動應接不暇。山東在元旦這一天學生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以期待來年金榜題名。
南方的元旦習俗
較之于北方元旦習俗之“俗”,南方元旦的習俗則偏向于“雅”。在江浙一帶,元旦時節把竹竿束于草上,點火燃燒,稱為“慶田蠶”。紹興元旦會用“茶碗茶”待客,有的還要放入橄欖和金桔,稱為“捧元寶”。
在福建,閩音“春”與“剩”相同,元旦吃飯時要在米飯上插上紅紙做的花,俗稱“春飯”。春飯是“年年有余”的象征。在廣東,元旦拜年時,長輩會以紅包或柑橘賞給晚輩,也是吉祥如意,來年結余的象征。
中國元旦吃什么傳統食物
餃子
出現時間:明清時期
綜合簡介:餃子是由餛飩轉化而來的,每到元旦佳節,北方人都會吃餃子。但是元旦節吃餃子的習俗,興盛于明清時期的北方。
歷史記載:《宛署雜記》說,北京郊區的宛平縣元旦拜年“作扁食,奉長上為壽”。
年糕
出現時間:南北朝
綜合簡介:年糕,又叫粘粘糕,有年年高的寓意。年糕這一食物歷史悠久,但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時代,尤以南方流行。主要在江浙的蘇州、嘉定等地方。
歷史記載:明末《帝京景物略》,正月元旦,“夙興盥激,吃棗糕,日年年糕”。
雞蛋
出現時間:吳晉時期
綜合簡介:元旦吃一個雞蛋的習俗,在吳晉時期就已經有了。據說當時吃雞蛋是為了長生,不過到了梁武帝在位的時候就沒有了,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梁武帝信奉佛教。
歷史記載:正旦,當生吞雞子一枚,謂之練形。
椒柏酒
出現時間:東漢時期
綜合簡介:椒柏酒,是由花椒和柏樹葉浸跑而成的。據古書記載,飲椒柏酒可去病長壽。而元旦節飲椒柏酒的傳統習俗,主要在山東歷城、浙江嘉興一代。
歷史記載:正旦辟惡酒,新年長命杯。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
湯餅
出現時間:后魏時期
綜合簡介:湯餅在古代指的是小麥面制品用水煮的食品,也就是類似我們現在吃的面條。
歷史記載:元旦,京師人家多食索餅,所謂年馎饦,或此之類。
名稱釋義
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一詞通常指歷法中的首月首日,歷法規定什么時候是元月(即正月),元旦就在那個月的第一天,如陰歷“正月一日”、陽歷“1月1日”等。在中國歷史上,“正月一日”有許多稱謂,如元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春、上日、元朔等,但在諸多稱謂中還是以稱“元旦”最普遍,時間最長久。
慶祝元旦的方式:
1、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很多國家都把元旦定為法定節日,在元旦這天放假,新中國成立后,也規定元旦為法定節日,放假一天。
2、現在比較普遍的就是由團體組織的活動,如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或舉行集體活動等,以前有組織敲鑼打鼓、集體跳民族舞的,現在在電視紀錄片上還能看到,到科技發展的今天,就演變為聯歡晚更是有旅游、聚會等節目。
3、保留著中國傳統的慶祝方式就在于民間了,尤其是在農村。每到元旦,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炮竹,殺雞宰鵝的,拜祭過各方神靈后,就是一家人團圓,聚一餐。至于更為濃重的慶祝方式暫時還沒見過。
【元旦的傳說與習俗】相關文章:
習俗作文:冬至的傳說01-27
填倉節的習俗與傳說02-10
中元節習俗與傳說01-26
中秋節的傳說及習俗09-07
七夕的傳說及習俗08-20
春龍節的傳說及習俗介紹02-21
萬圣節的由來習俗與傳說01-28
有關元旦的古詩或傳說12-27
新年傳說作文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