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評價的自我功能

時間:2025-01-13 10:44:56 秀雯 自我評價 我要投稿

關于自我評價的自我功能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們需要用到自我評價的情況非常的多,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一種體現形式。怎么寫自我評價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自我評價的自我功能,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自我評價的自我功能

  關于自我評價的自我功能

  自我評價的功能首先表現為自我功能,就是說,它對人的自我發展有著特殊的意義。按照伯恩斯(burns)的看法,自我概念對人自己有著重要的心理作用。這些功能包括:保持內在一致性、決定個人對經驗怎樣解釋和決定人們的期望。個人怎樣理解自己,是其內在一致性的關鍵部分。個人需要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動。事實上,已經有不少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對自我評價的這種特殊自我功能有所關注。他們認為,自我評價具有個人行為定向的功能。認為,自我評價的自我功能從性質上可以分為兩種:積極的和消極的作用。每一種功能如果不能得到正確發揮,就可能變成消極的作用。而自我評價的消極功能將不利于個人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實現。因此,需要通過教育等恰當的方式引導人們的自我評價功能發揮。

  自我評價的自我功能至少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自我發展功能

  自我評價會促使人們進行自我驗證,從而為自我發展提供動力。根據心理學的有關研究成果,一旦人們有了自我評價,就會努力確證他們的自我概念。特別是當自我評價是否定性的時候以及跟維護肯定性的自我評價的愿望相沖突的時候,人們就會進行自我校驗(self-verification)。我們甚至喜歡跟那些能夠維護我們的自我評價的人生活在一起。有的人之所以能夠跟那些讓自己并不快樂的人在一起,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自我評價是正確的。懷特(white)和哈金斯(harkins)經過研究發現,白人更愿意聽取的意見是黑人的而不是白的,因為他們要尋求來證明自己不是種族主義者。如果大人說小孩很壞,這些孩子就會表現很壞。顯然,自我驗證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人對自我評價的自我證明。這樣的自我驗證過程對于主體自身的發展來說會有意義,因為如果主體的自我評價是正確的,自我驗證會促使主體去表現自己,通過實踐證明自己,而實踐可以給主體提供發展的機會。即使主體的評價不正確,通過自我驗證的過程可以提高主體的自我反思能力,在自我反思中主體會得到自我提高。

  自我評價在很大程度上還會自我敦促,促使主體維持自我的一致性。人們通常會竭力在自己的各種信念和自我評價中間維持一致,不至于彼此沖突,這樣就會經常導致我們的自我評價和實際行為之間的差異。因為自我評價一旦形成,我們就容易堅持自己的自我評價,而實際行為卻必須符合環境的變化,環境會迫使我們采取的行為跟我們自我評價所預期的行為之間就會出現區別。也就是說,評價中的自我和行為中的自我不會始終一致。當實際的結果低于人們自以為能夠達到的目標的時候,人們就會感到沮喪、不滿意以及產生其他各種郁悶感。當實際的結果低于人們自以為應該達到的目標的時候,人們就會感到害怕、擔憂以及產生其他各種焦慮感。善于自我敦促的人會采用各種方法來減少自我評價和實際行為之間的這種差異(self- discrepancy)。這樣就有可能消除自我評價中不正確的因素,從而使自我評價更加正確。在自我評價的意義上,自我發展是指不斷提高做出正確自我評價的能力。

  (2)自我實現功能

  跟自我驗證功能密切相關的是自我評價能夠促使主體進行自我證實,并為自我實現提供動力。根據心理學的有關研究成果,一旦人們對自己形成了相對完整和定型的評價,就會想方設法通過證實自己的能力來減少對這種自我評價有威脅的各種負面影響。例如,若在一個方面一個人的自尊受到損害,他/她會尋求從另外一個方面來彌補。也就是說,人們會努力不斷地反思自己,并證實自己的價值。這種自我證實的功能已經有科學證據的支持。例如,石特樂(steele)等人做了一個實驗,他們讓學理科和商科的學生到指定的地方去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專集,然后對他們選擇清單進行檢核。其中,有一部分學生發給實驗室工作服。結果發現,除了穿實驗室工作服的理科學生自外,其他學生都對自己的喜好有所夸大。因為實驗室工作服對科學人格有提醒作用:真理比個人尷尬更重要。許多理科學生由于在實驗室的科學工作,逐漸會形成一種對追求科學真理的崇敬感和高尚感。一旦穿上實驗室工作服,這種感覺會起作用。在這種感覺的作用下,他們會更加愿意說真話。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這種方式來自我證實。例如,如果你說我唱歌不行,我就會用我更擅長的彈吉他等等方法來證實自我。在這里,自我評價對自我實現起著非常重要的動力作用,因為為了自我證實,主體必然會將自己的自我能力以某種方式表現出來。在心理學里,自我證實跟前面的自我驗證是從不同側面來說明自我評價的自我功能。自我驗證體現的是主體從反面去驗證自我評價;而自我證實是從正面證明自己的自我評價的正確性。由于這種差異,自我驗證更加有利于自我發展;自我證實更加有利于自我實現。當然,自我實現的過程中也會對自我發展有促進作用;反之亦然。只是兩者的主要功能不同而已。

 。3)自我完善功能

  自我評價有利于主體的自我完善。根據心理學的有關研究成果,當人們形成自我評價之后,有的時候會感到自我評價的某個方面受到威脅(挑戰)。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她就會加倍努力地尋求對這種自我評價的社會承認。例如,高爾威澤(gollwitzer)做了一個實驗:選擇一些自認為有前途的舞蹈人員,要求其中一半人描寫他們最好的舞蹈老師,而另外一半描寫他們最差的老師。然后,再問他們何時可以在公眾面前進行舞蹈演出。結果發現,那些描寫他們最差的老師(因而感到自我評價受到威脅)的舞蹈人員認為自己可以在公眾面前進行舞蹈演出的時間比自我評價沒有受到威脅的人員平均早2個星期。因為他們感到描寫自己最差的老師是對自我評價的某種威脅:要是說自己要晚些時候才能夠演出,其他人會以為自己的舞蹈能力不行,因為其他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老師差。所以,在尋求對自我評價的社會承認的動力下,這些人會傾向于把自己能夠演出的時間說早些。在實際生活中還有類似的很多例子:比方說,如果一個人在考試中失利,她/她會尋求某個人說他/她仍然很聰明,從而堅持自己是一個有才華的人的自我評價;他/她也可能跟某人去爭辯來顯示自己仍然比別人聰明。實際上,這也是要追求社會承認。竭力追求社會承認的人通常都有明確的自我評價。不過,這跟追求自我驗證和自我證實不一樣:自我驗證和自我證實都會有表現自己能力的行為(正面或反面表現),而追求承認僅僅是追求名,而不一定追求實。

  心理學的有關研究成果還表明,自我評價對自我完善的促進作用還表現在它有利于主體的自我提高(self-enhancement)。人們通過自我評價來進行自我形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為了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形象,人們會經常自我檢查(自我評估),并有意識地對他人關于自己的印象進行管理。也就是說,人們會運用自我提高機制來完善自我,例如通過得體的衣著、言語等。同時,這也是為了使他人最自己感覺良好的,例如獲得他人的恭維,因此自我提高實際上是改善他人對自我的印象。這也反映出,人們的自我評價不是孤立的,而是跟他人的評價密切不可分的。善于自我評價的人會利用他人的評價來反思自己、修正自己的評價,并努力爭取讓他人對自己獲得更高的評價。

  不過,在心理學中,因自我評價導致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和自我完善與哲學中的相應概念似乎還有區別。在心理學中,這些概念是更加個體化的概念,因為心理學中,人是以個體為實體性存在的。社會、文化等只是個體的存在的環境。而哲學中的這些概念跟人的社會性是緊密相關的。在哲學中,人是社會的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所以,自我發展、自我實現和自我完善都跟社會的需要聯系在一起。而心理學中,人是以個體為實體性存在的。

  自我評價的社會功能及社會意義

  自我評價不但具有特殊的自我功能,還具有特殊的社會功能,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也影響一個人對待他人的態度。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會有一種自我評價維護(self-evaluation maintenance )的意識。人們在形成自我評價之后,就會關注別人如何對待自己。如果別人(例如朋友、同事、上級)說一些不讓你感覺舒服的話,你就會感到自己的自我評價受到了威脅,就會遠離這些讓你不舒服的人,盡量讓他們的行為和態度跟你不相干起來,從而維護自己的自我評價。在這種情況下,有的人如果善于自我反思,就會努力自我改進,從而促進自身的發展,但有的人也可能自我封閉。這表明,人們的自我評價影響著他們跟別人的交往方式。

  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還做過許多研究,來看自我評價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如何影響人與人的社會關系。研究發現,當一個人為另外一個人幫了什么忙的時候,他/她在以后就會更加喜歡給這個人幫更多的忙。因為他/她會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證明自己對自己能力的評價:我有價值,我能夠幫助別人。這樣的現象在心理學里被稱為富蘭克林效應(ben franklin effect)。同樣地,如果一個人第一次開始恨(討厭)另外一個人,他/她就會越來越恨/討厭他/她。杰克爾(jecker )和蘭蒂(landy)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來證明這一點。他們讓一些學生參加一個智力競賽,學生可以從中獲得一筆不菲的錢。然后,獲獎的學生分成三部分:1/3的獲獎學生(a組)由研究人員去把獎金要回來,理由是獎金來自研究人員自己的科研經費,由于經費不夠,所以要拿回獎金;另外1/3的獲獎學生(b組)則由秘書去把獎金要回來,理由是獎金來自系里的辦公經費,由于經費不夠,所以要拿回獎金;其余的1/3的獲獎學生(c組)則沒有人去要獎金,由學生自己歸還。最后,研究人員對全部獲獎學生進行調查,問他們是否喜歡研究人員。結果發現a組學生比b、c兩組學生更討厭該研究人員;b組學生也比c組學生更討厭該研究人員。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獲獎的學生由自我評價主導他們的行為:他們認為自己有能力而且應該獲獎,而拿回獎金導致了學生的自我評價受到威脅,進而就會對有關人員產生恨意。在實際的社會交往中,這樣的情況就會導致巨大的人際障礙。相反,如果獲獎學生沒有這樣的自我評價,例如他們認為自己本來就是憑運氣或者偷看獲獎的,因此拿回獎金回被認為是取走了本來不應該拿到的東西,會感到自我評價并沒有受到威脅,就不會怎么討厭有關人員了。更重要的是這里有富蘭克林效應在起作用,拿回獎金本身就威脅到了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對此會產生對研究人員出爾反爾的恨意;而誰拿獎金,學生就必然對誰多一份恨意。由于研究人員親自去要獎金,學生就把多的那一份恨意直接加在了研究人員身上,所以由研究人員去拿獎金的那組學生最討厭研究人員。本來因自我評價受到的威脅而產生的恨意在三個組中間是一樣的,關鍵是第二次恨意導致該組學生加倍地討厭研究人員。

  自我評價還影響對他人的評價。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人一般也不大會正確評價別人。而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研究發現,人們如何評價別人,就會以什么樣的方式對待別人。也就是,人們的評價決定態度。而不同的態度就必然有不同的行為,從而導致不同的人際關系。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自我評價與三個因素有關,一個是評價別人,另一個是他人對自己的評價,還有就是他人的自我評價。它們與自我評價一起構成了“自我感覺”的“壓力表”。從整個社會的心理健康角度來說,正確的自我評價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他人評價對一個人的心理有重大影響。當一個人對別人的評價正確、適度,從別人那兒獲得的對自己的評價跟自我評價相吻合時,其自我感覺就會良好,內心處于平穩正常的心理狀態之中;反之,如果一個人所期望得到的別人的評價和對別人的評價與自我評價不相一致、或高或低時,就會產生心理失衡,導致自我評價障礙的發生。其次,評價別人對心理也會有影響。如果一個人能夠正確評價別人,他會感到自己有良好的評價和認識他人的能力。就是經常說的“看人很準確”。這樣,他會增加人際交往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最后,他人對他們自己的自我評價也對我有心理作用。如果一個人的交往圈里都能或者大都能做出正確的自我評價,對此人的自我評價必然會有幫助,在觀察和潛移默化中此人也會不斷學會自我評價。反過來,如果一個人的交往圈里都不能或者大都不能做出正確的自我評價,此人若能夠做出正確的自我評價,他會感到很自豪,心理非常得意,從而更加愿意繼續同這些人交往;此人若不能做出正確的自我評價,他也不容易悲觀。不過,在一個大多數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交往圈里,會表現出兩種傾向,繼續交往(因為我感到不悲觀)和減少交往(因為我感到跟這樣的人在一起沒有長進)。

  自我評價對人生價值選擇也有重要的影響。人生的自我評價和人生價值選擇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人生價值包括人生的自我價值和人生的社會價值!叭松淖晕覂r值從本質上說就是人生在世對于人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的滿足;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是社會的基本需要,人生的社會價值從本質上就說就是人生在世對于社會的存在和發展的滿足。社會是由人和人的實踐活動組成的。個人離不開社會,社會也離不開一個個具體的個人。從社會方面來說,社會需要實質上不過是一個特定環境內人的需要之外化;如果沒有人的需要,社會的需要就失去了根據!币粋人的自我評價往往折射出他/她對人生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認識和態度。從正確樹立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角度來說,沒有正確的自我評價是不可能的。因為不正確的自我評價會導致主體不正確的自我追求,導致對自己和他人、和社會的關系不能加以正確認識,從而導致不能做出正確的人生價值選擇。正確的自我評價的社會意義就在于它幫助人成為社會人,有健康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人,使社會充滿了人生的正氣。

  總之,自我評價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它不僅影響社會中人與人的交往方式,而且影響社會中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影響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合理程度。

【自我評價的自我功能】相關文章:

自我評價的自我功能詳解12-04

自我認知與自我評價07-10

經典自我評價02-09

高中自我評價范文-高中自我評價03-28

團員評價自我評價02-04

評價手冊自我評價01-13

自我認識與自我評價06-17

教學自我評價03-15

通用自我評價03-15

人事自我評價03-1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丝袜屁股在线国产 | 亚洲2021AV天堂国内精品久久久 |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伊人久久五月天综合网 | 违禁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美女牲淫视频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