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開的工作總結
在省委科技工委、省科技廳領導的高度重視下,陜西省科技廳政務信息公開工作緊緊圍繞全省科技工作要點,按照科技政務和科技業務兩條主線,建設科技信息服務樞紐,搭建政務環境下的網絡安全體系,發展多元化的宣傳手段,為全省科技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支撐。
一、主要工作
(一)打造架構先進的平臺環境
XX年委廳投入資金50萬元,進一步加強了信息網絡環境建設。一是建設了由東軟網絡防火墻、入侵防御系統(ips)、科來網管系統、瑞星殺毒軟件網絡版和雙機備份服務器等構成的防護體系。對中心機房重新進行網絡規劃,將服務器部署在隔離區 (dmz),進行虛擬局域網子網(vlan)劃分,提高了網絡的交換效率,確保了網絡的穩定性,提高了網絡的安全性。
二是根據“陜西省科技廳信息網絡安全應急預案(試行)”,購置了備份服務器及存儲系統,部署了業務應急保護系統,實現應用系統和數據庫的實時備份和應急容災。
三是構建了高起點的`陜西科技信息服務統一門戶。我們采用基于soa面向服務的架構體系,用基于標準的jms消息中間件synchromq作為底層消息通訊支撐,結合synchroesb與協同工作流,構建了先進的科技信息采、編、發體系和門戶平臺。門戶網站目前包括政府信息公開、辦事通道等 18個一級欄目、71個二級欄目,150個左右三級欄目,涵蓋了電子政務、公共服務、科技服務三大類信息,已發布信息近60000條,平均日訪問量近 10000次。XX年,發布各類信息5571,其中通知通告190條,科技動態961條,圖片新聞245條,送閱件26條,新增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等2條政策法規,以及政策解讀32條。
四是建設了以陜西科技網為龍頭的科技子網站群。以陜西科技信息網為中心,我們整合全省科技信息資源,建設了包括全國科技信息服務網-陜西節點、陜西省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行動網、陜西科技成果網等13個專項網站,和平臺,建設了15個數據庫,初步形成了以陜西科技信息網為主的科技信息服務平臺、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協作共用平臺、科技圖書文獻資源共享平臺、中藥現代化信息服務平臺、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等。全面展示我省科技工作的情況,為我省優化整合科技資源提供支撐。
(二)提供及時高效的信息保障
我們始終將如何充分發揮陜西科技信息平臺作用,為全省科技工作快速發展提供良好保障作為工作重點。結合委廳工作實際情況,我們以政務公開和科技業務為主線,以項目管理為核心,以處室為載體,建設科技信息平臺,提供科技工作“一站式”服務,實現了項目管理過程全面高效、科技信息發布及時準確、基層意見反映暢通迅速。
一是不斷完善陜西省科技業務工作支撐系統。我廳目前主要業務支撐系統包括科學技術獎勵管理系統和科技計劃計劃項目管理系統。科技獎勵管理系統投入使用于XX年,涵蓋從項目推薦到最終授獎的各個環節。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系統投入使用于XX 年,按照省廳、項目主管部門、項目單位的三級在線審批管理模式,實現了項目管理、科技專家征集、項目評審、資金管理等綜合管理的控制和信息資源的共享。這兩個系統的使用,大幅提高了我廳相關工作的效率和水平。XX年,在線受理各類計劃項目受理數據入庫2500余條,經審查,最終入庫1725余條。
二是建立了規范的信息采集和發布制度。我們一直高度重視相關流程管理的規范化建設。我們網絡政務信息發布的技術依托單位陜西省生產力促進中心于XX年通過了iso9000標準認證。機關內部先后制定了《陜西科技信息網網絡管理辦法》、《陜西科技信息網信息報送制度》、《陜西科技信息網信息采集發布獎勵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并嚴格遵循。日常工作實行目標計劃管理,月初制定計劃,建立完善日志記錄,月底進行通報。開發了較為先進的信息采編發系統并整合到科技門戶網站中,建立統一的信息管理平臺,做到信息發布分級管理,及時高效,實現了不同網站間的數據共享。
三是及時向上級機關反映科技動態。我們堅持重要信息第一時間向科技部、省委、省政府報送,XX年,向陜西省政府門戶網站部門信息報送公開目錄286條,政府網首頁廳局動態欄目采用72條。向科技部報送信息近100條,其中有31條被采用,有力地對科技工作開展起到宣傳作用。
(三)建成“省-市-縣”三級信息服務體系
XX年,在科技部信息中心的支持下,我們抓住承擔“全國科技信息服務網陜西省級節點建設”項目的機遇,大力加強服務能力建設,已初步構建起“省-市-縣”三級信息服務體系。
一是開發了特色鮮明的門戶網站。XX年開通的網站,內容包括符合總體要求的8個共性欄目、體現陜西區域特色產業的5個特色欄目。共整理本省科技數據資源近14萬條,形成15個資源庫。截止目前,累計向全國科技信息服務網總節點上傳信息近 11萬條,被采納有效信息7萬多條。
二是建設了市縣兩級基層服務站點。我們積極與市縣科技主管部門協商溝通,以服務促發展,共建設了漢中、榆林、寶雞、楊凌、安康、商洛等6個市級分站點,以及漢中市的城固縣、漢臺區、鎮巴縣、勉縣和榆林市的米脂縣、榆陽區等7個縣區級分站點,在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立了神木化工、榆林煉油廠、北元化工等企業分站點。我們與各站點都簽訂信息服務協議,積極開展科技信息服務活動。三年來,共向面向企業、高校、院所及農民開展宣傳活動25次。通過這些服務,積極宣傳全國科技信息服務網及陜西節點,擴大節點影響力,提高了科技信息的利用率。
(四)不斷拓展形式多樣的信息公開方式
近年來,伴隨著對政務公開要求的不斷提高,我們緊跟形勢,利用多種手段,針對不同宣傳對象,在繼續利用原有網絡和書面媒體,做好宣傳工作的基礎上,拓展出送閱件、簡報、電子雜志等多種形式的政務公開宣傳方式,有力地促進了全省科技工作的開展。
一是自XX年起,圍繞我省科技取得的重大進展,我們向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及有關部門起草報送了近80期送閱件。這些送閱件及時高效將有關信息反映給相關領導,得到了高度重視。初步統計,三年來,省級領導共批示送閱件40件次。
二是我們圍繞省委、省政府布置我們牽頭落實的重要工作,組織人力,不定期起草情況簡報,反映工作動態。XX年,我們圍繞“關中-天水經濟區”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設調研,從3月份起,截止11月底,共編制專題簡報100期。在省委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后,編制簡報近30期。
三是利用多媒體手段,圍繞全省科技重大活動,制作專題電子雜志。XX年,共制作完成30多期,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評價。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能夠被上級部門采用的重大信息比例偏少。近兩年,我省科技信息量有了較大幅度提升,但能夠被上級部門采用的信息只有10%,與兄弟廳局和先進省市科技部門相比仍然偏少。
二是數據來源單一。目前我們信息來自機關內部占66%,來自各地市的信息只有7%。
三是信息表現形式還不夠豐富。利用視頻、音頻等多媒體制作素材,以及通過電視、廣播宣傳科技工作方面與先進省市仍有較大差距。
三、下一步的工作設想
一是進一步加強陜西科技網和全國科技信息服務網陜西省級節點建設,重點是發揮平臺作用,拓寬服務形式。
二是抓住省科技資源中心建設的契機,進行細致規劃,高起點、高水平完成相關配套網絡平臺建設,力爭大幅提高我省科技信息服務能力。
三是繼續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和依申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規范信息公開的程序和方法,與業務工作形成有效銜接。
四是加強科技信息保密工作,完善制度和硬件條件,創造安全、可靠的網絡辦公環境。
【信息公開的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街道信息公開的工作總結08-09
信息公開工作總結08-01
信息公開工作總結11-11
信息公開總結01-18
關于小學信息公開的工作總結07-16
關于小學信息公開的工作總結09-03
信息公開工作總結15篇03-08
銀監局信息公開工作總結范文08-08
法制局信息公開工作總結精選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