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期一年級班級工作總結

時間:2020-11-27 14:31:43 總結 我要投稿

第一學期一年級班級工作總結

  一段時間的工作在不經意間已經告一段落了,回首這段不平凡的時間,有歡笑,有淚水,有成長,有不足,是不是該好好寫一份工作總結記錄一下呢?那么問題來了,工作總結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第一學期一年級班級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學期一年級班級工作總結

  第一學期一年級班級工作總結1

  忙忙碌碌中,一個學期很快就結束了,回首一學期的工作,有成績亦有不足,現做一總結,以便積累經驗,改正缺點。

  一、重視習慣的培養

  一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自控力差,紀律渙散。我從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入手,課上進行趣味教學,盡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組織好學生的紀律。利用晨會課、思品課學習學校規章制度,提醒學生做好上課準備工作,并且在課后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為,根據學生的表現在學生中樹立榜樣。在日常學習中,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逐漸養成認真聽課、認真作業、下課好好休息、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剛開學的時候,我確實也把它當成了班級工作的重點。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開始,從坐姿、握筆的姿勢、課堂發言等看似細碎的小習慣抓起,早上到校后在教室內認真讀書、課間不要在教室亂跑、有閱讀課外書的興趣、能認真書寫、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教育學生不能隨手亂丟垃圾,要保持自己課桌和教室的整潔;要愛護我們的課桌椅,自覺打掃教室的習慣、看見垃圾就撿的習慣。但是,習慣的培養對于小孩子,尤其是才7、8歲的一年級孩子來說,需要的是一個不斷反復、不斷強調、不斷監督、鞏固、提升的過程,經過一個學期的反復、強調、鞏固,學生已經養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二、發揮班干部的主動權

  在日常的班務管理方面,我充分調動班委的自主權利,培養一部分學生干部,讓他們自己管理好自己,發揮絕對的民主。形成一個“健康、樂觀、向上”的班級氛圍,讓大家一起來管理自己的班。

  三、用愛做好轉化工作

  俗話說:“一母生九子,九子不相同。”更何況一個班聚集二十九個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背景的孩子,所以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后才能對癥下藥,用各種方法讓學生信任你、愛戴你,把你當作他的朋友,欣然接受你的批評、建議。按你的要求去做,克服自己的各種毛病。例如我班的一位同學因父母工作繁忙沒時間照顧他,一直以來都是由外婆照顧,由于老人的疼愛,使他缺少互幫互助的精神。自我約束能力比較差,不到三分鐘就開始坐不住了,打擾其他同學正常聽課,不停的制造麻煩讓其他同學注意他,有時還在教室里隨意的走動。面對這樣頑皮的學生我采取了三種方式進行教育。

  首先,與他交朋友。因為他的學習成績差,同學們都不愿意和他玩,導致他的行為產生了極強的逆反心理。演出一幕幕令老師傷透腦筋的“惡作劇”。因此,作為班主任的我,要以誠對待他,不歧視他,成為他的朋友和知己。要多給他一些關愛,經常摸摸他的頭和他的肩。每當我摸他的頭和他的肩時,他總是對我甜甜一笑。我抓住這有利時機,放下架子,與他進行心于心的交流,用真誠的愛去換取他的信賴。只有這樣,他的不良行為才可以漫漫轉化。

  其次,及時鼓勵。對他取得一點點的進步都應及時鼓勵,俗話說得好“數子十過,不如教子一長”如果他在一周內表現很好,無違紀現象,學習上也有進步,我就當著全班的面送他五顆星,讓全班同學與他共享快樂。這樣做無疑會使學生都非常高興,因為他們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所以他的不良行為也會隨著星星的增多而逐漸消失。

  再次,要及時家訪。如果家訪不得力,就會適得其反。還會讓學生誤認為老師只有告狀的能耐。所以,我對學生家訪的主要形式是:第一,讓家長確定面談時間;第二,家長、老師、學生三方面相聚一堂,開誠布公;第三,老師對學生的優點及其好的表現多向家長匯報,讓家長對孩子也有一種希望。也讓家長知道孩子在學校的不良行為,希望能夠得到家長的支持。

  四、培養良好的班集體

  孩子是班級的一份子,他們的心靈就像一塊塊綠洲,需要陽光雨露,需要關懷與溫暖,這樣才能健康成長,學生的個性才能百花爭艷。集體活動,最能培養學生的凝聚力、集體榮譽感。在班內,我重點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的精神,培養他們彼此團結、互助友愛、具有責任心。有了這樣一個良好的集體,學生生活在其中十分愉快。當我接到一(1)班時我總是努力在集體中豐富學生的感情生活,使集體變成“理想的家園”。我班的每一個成員在集體比賽中都能奮力拼搏,你追我趕,每天的眼睛保健操都能認真做,每次的校活動比賽都能獲得很好的成績。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對班級持久的愛匯成優美的激蕩人心的交響曲,看著自己的學生在一天天健康成長,看著他們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我感到無比欣慰。

  第一學期一年級班級工作總結2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語文、品德的教學及班主任工作。開學初我感覺到我班學生朝氣蓬勃,他們有思想,有感情,自我表現欲極強。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我想用愛心去打動孩子們的心靈。所以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我喜歡和孩子們教朋友,用我的真愛去教育他們,去感染他們。

  一、“潤物無聲” 良好的班風自然形成。

  “為人師表” ,“言行育人”是我多年來的`工作準則。在教書育人的實踐中,師愛猶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點滴滲透,沁人心脾。時刻做學生成長的導航燈,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這是一個教師對學生的責任,這種責任是師愛的核心。

  學期初,學校的男廁所,幾個便池被堵塞,屎尿水四溢,我班幾個男同學在去廁所時,不慎滑倒,尿水濺了一身,許多同學捂著鼻子,不愿靠近,甚至不愿去為他們打一盆水。看到這一切,我心里非常不舒服。于是,我親自幫他們脫掉外衣,打來水幫他們清洗。學生們看到這一切后,不再捂著鼻子了。

  “潤物細無聲”讓學生的思想在我言行的影響下,在師愛的感召下發生良性變化,良好的班風自然形成。

  二、播一份關愛,收一縷陽光。

  常言說“娘不嫌兒丑”,我總把自己班里的學生看成自己的孩,去關心,愛護每一個人。喜歡聰明,聽話的孩子是人之常情。但對那些智力、性格條件差的孩子進行特別的關愛,我認為這才是人性中母愛的偉大。

  我班有個女同學家庭條件差,性格孤僻,上課回答問題不積極,。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學習跟不上,同學們沒人和她玩。看著這個才7歲的小姑娘臉上竟沒有那應有的天真和笑容,總孤獨地坐在教室后角落,我的心被刺痛了。我悄悄找來幾個女同學,給她們講道理,讓她們玩時叫上她,我也主動和她說話。發現她沒有本子,我就把自己沒用完的筆記本整理、訂好送給她。她寫的作業即使無法辨認是什么字,我也給她寫一句鼓勵的話語,給她打一個笑臉。一學期來,她變了,臉上有笑了,性格開朗了。

  類似這樣的孩子,他們的心靈更需要我們去呵護,這時我總會用這縷“母愛”的陽光去照亮學生的心靈,使我們班里的學生互幫互助,讓我們的班集體總是保持團結向上的精神。

  三、真愛、真情 染一片和諧藍天

  努力成為學生的朋友,這是我的工作追求。學習中,和學生共同合作,共同探究,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游戲中,做他們的玩伴,和他們一起游戲,一起開懷大笑;生活中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互相傾訴心中的想法。讓我這份友愛天天伴隨著他們的生活、學習。

  新課改后,我的語文課堂更讓學生真正做好學習的主人,使學生面對教材,面對老師,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還記得那節寫字課上,我在范寫“驚”時把“忄”的筆順寫成“點、豎、點”,學生當時就提出應該是“點、點、豎”,我當場查證后馬上糾正過來。雖然我心里直嘀咕:這個筆順什么時候又變了呢?可我沒有為自己開脫,只是當時感謝同學們提醒老師,還得繼續學習。在教學中,我和學生總處于這種十分和諧的共同學習的氛圍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質疑頻繁,同學們相互傳遞著聰明才華,學生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學習。

  活動中,我放下老師的架子,深入到他們中間,讓他們把我看作一個與他們一起玩的大朋友。師愛這條常青藤時刻纏繞在我和學生心間。班上一位女同學,最近上課老走神,我多次提醒他下課了她主動跟在我身后,來到我的辦公室。我微笑著問他:“有什么事要老師幫忙嗎?”原來,她弟弟因為患有疾病住院了。聽完他的話,我連忙安慰她說:“不會有事的,讓我們用愛為你弟弟祝福吧!”

  我用我的情感去點燃學生的情感。讓師愛、母愛和友愛匯成一條小溪,涓涓流入學生心田,塑造一批又一批具有愛心和良好品質的人,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人的培養。

  愛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劑、潤滑劑和粘合劑。素質教育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須全面地愛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這要求每一位教師胸懷一顆愛心,用心靈去耕耘心靈,讓每一位孩子都得到應有的愛。讓含苞欲放的花蕾在我們的真情、真愛、真教育下茁壯成長。

  第一學期一年級班級工作總結3

  一個學期匆匆結束,這個學期特別短暫,今年接受了一個新的挑戰,帶48個剛剛從幼兒園出來的小魔頭,作為一年級班主任,多少有些苦,有些累,但我下定決心,不管如何辛苦,我也要將普通而又平凡的班主任工作做好,今年我注重的是習慣的培養。

  1、一般學習習慣的培養。

  低年級學生的一般學習習慣包括:上課習慣、課前準備習慣、作業習慣、預習和復習習慣以及文具的整理習慣和使用習慣等。我根據學生的特點,首先對學生進行具體的學習行為訓練。

  如在訓練學生上課發言舉手時,告訴學生為什么上課發言要先舉手,再進行示范練習,要求人人掌握規范的舉手姿勢(舉左手,略高于頭,不要碰撞桌子發出響聲)。發言的體態及聲音的高低。其次,以編兒歌的形式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養成習慣。如在訓練學生課前靜息,按時上學和認真做作業時,把要求和方法編成兒歌指導學生。兒歌的內容是:“上課鈴聲響,快步進課堂,悄悄靜息好,等著老師把課上。”“本子到,墊字板,拿起筆,細心做作業。”又如,在訓練學生擺放和整理學具時,把一般順序和方法利用晨會,班會讓學生演示說步驟,同時我把文具擺放的位置,也通過兒童的形式教給學生作為指導,兒歌內容是:“書包左邊放,圈筆刀放右上,今天用的各科書,放在右下好取放。”其三,注意了良好習慣形成后的鞏固。這是一項重要環節,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生對技能的形成會產生遺忘,因此反復抓,抓反復,成為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在這一階段,多以比賽、競爭、奪紅旗等方式來鞏固學生的良好習慣。學生在師生雙邊活動中,學習行為和學習習慣得到了及時提醒,督促和大量系統的訓練,使之形成行為遷移,養成良好習慣,人人都有良好的習慣,班風班貌自然得到了發展。

  2、特殊學習習慣的培養。

  各個學科有學科的特點,因此,教學的方法,學習的方式各不相同。那么學習這些學科的習慣也就不同,我把它們稱為"特殊的學習習慣。"就拿語文學科中的書寫習慣來說,這是低年級學生一項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學習習慣。我不僅指導學生如何握筆、運筆,而且教會他們寫字的順序,嚴格看書、寫字的姿勢,做到“一拳”、“一尺”、“一寸”。書寫姿勢及習慣對兒童自制能力及穩定的心理品質的培養具有一定的意義。其它學科的老師有哪些要求,作為班主任老師就該了解并配合養成。在和科任老師長期相處中,我逐步知道了各科老師的具體要求。如,體育老師要求他的學生上體育課必穿運動鞋,提前通知學生,體育課上要求人人穿好,確保安全。再如,其它美術等學科的老師需要什么,有什么要求,我都做到心中有數,周末布置,回家準備,課前檢查。慢慢地學生也養成了習慣。我認為,班主任善于抓"特殊習慣"的培養,有利于與各科教師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學習良好習慣的養成,從而也助于班風班貌的整體發展。

  因此,新生入學,我都把抓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作為班風班貌建設的一個突破口。我深感一個具有良好班風班貌的班集體,一定具有凝聚力,吸引力,一定會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習慣養成的環境氛圍。

  我就是通過抓一般學習習慣與特殊學習習慣的養成,使我班的班風班貌得了整體發展,每位學生都能把班集體的榮譽與自己的行為緊密結合,都想為集體爭光。因此,學生不但成績和學習習慣好,而且學生的能力也得到了發展。在各種比賽中都取得優異成績。由此可知,抓學習習慣培養,能促進班風班貌整體發展。

【第一學期一年級班級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托班第一學期的班級總結03-11

中班第一學期班級工作計劃范文03-11

最新小學第一學期班級工作計劃總結03-19

第一學期五(1)班班級工作計劃范文03-11

中班下學期班級工作總結04-12

第一學期學校工作總結04-07

第一學期藝術組工作總結02-07

幼兒大班上學期班級工作總結04-07

第一學期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03-30

班級學期教學總結12-0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 日韩区欧美区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dvd日本欧美精品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不卡 | 亚洲一级淫片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