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網格化基層治理工作總結范文(精選5篇)
時間總在不經意間匆匆溜走,我們的工作又告一段落了,回顧過去這段時間的工作,收獲頗豐,我們要做好回顧和梳理,寫好工作總結哦。怎樣寫工作總結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網格化基層治理工作總結范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網格化基層治理工作總結1
xx區xx街道xx社區積極響應區委、區政府網格化管理的新要求,在開展社會網格化管理創新工作中,拓展工作思路,在加強社區硬件建設的基礎上,通過建立覆蓋社區內全體居民的社區網格系統和發放“便民服務一卡通”,把社區服務直接延伸到單位和家庭,實現了聯系群眾無盲點、網格管理溶于網格服務中的管理模式。
xx社區屬于“城郊結合部”,為了實現“排查全覆蓋,管理無縫隙,服務全方位,有問題要及時發現,有矛盾糾紛及時化解,有需服務及時到位”的網格管理要求,成立了網格領導小組,由社區書記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將轄區劃分為4個網格,兩委會成員任網格組長,每格網格配備4至5名工作人員,構建了以社區黨委為統攬,居委會為基礎、綜治辦為中堅,黨員突擊隊、社會志愿者隊伍等共同參與的網格系統,實現“社區有網、網中有格、人盡其責”的網格管理。
為了做到“排查全覆蓋、管理無縫隙、服務全方位”,xx社區建立健全了社區網格小組長每周例會制度、網格化工作例會制度、零上報制度、網格化管理責任倒查追究制度、入戶走訪制度等等,這些制度,有效的'保障了社區網格管理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社區對工作人員的考核,每周進行一次檢查督辦,每月考核評比一次,考核結果納入社區績效考評,為確保網格化管理順利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充分調動了社區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開展后,社區工作由以前的專人單項、一崗一責向一專多能、一崗多責轉變,網格責任人包攬責任區內的各項事務及信息采集、登記等多項工作,為了讓社區群眾“有話跟我說,有事找我辦,有難找我幫”,將網格負責人和信息員的聯系方式制作為展牌,安裝在網格醒目位置,還向轄區居民發放“便民服務一卡通”。xx社區“便民服務一卡通”內容涵蓋社區民政殘聯、計生婦聯、勞動醫保、退休管理、城管衛生、煤氣保修、火警等聯系電話。唐老太是xx社區的低保老人,近日因病住院,花去了很多醫療費。xx社區在網格排查中了解到情況后,向唐老太發了一張“便民服務一卡通”,并把情況向社區作了匯報,社區及時把她列入特殊困難群體幫扶對象,并為她申請了大病醫療救助金,“大病救助金雖解決不了你的全部困難,但我們將繼續對您進行幫扶。”20xx年5月8日,xx社區黨總支書袁樹國、網格工作人員帶著慰問品,來到五組居民唐立英家里看望,唐老太道:“我還沒來得及找社區,你們就已幫我解決了困難。”
xx社區在三月份網格化管理創新工作中,印發了”便民服務一卡通”20xx張。通過在排查中發放“便民服務一卡通”,搜集網格各類信息,合計排查和化解各類矛盾糾紛6起,解決民生問題10件,排查治安安全隱患8起,實現“小小一卡通,服務到家中”的網格精細化服務,更好的將社區管理溶于社區服務中,作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的網格管理要求。
網格化基層治理工作總結2
社區網格化管理是一項社會管理創新工程,為把網格化管理做好,做實,做精,做細,造紙社區通過健全服務網絡,強化服務功能,改善社區管理,提高工作效能,實現了社區服務管理的全覆蓋、全天候、零距離。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實施了管理區域網格化。按照“任務相當、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考慮居民的認同度和社區工作人員的狀況,社區設置了14個網格,形成居民委員會主任—社區工作人員--樓棟長為線條、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社區黨總支為核心的條塊結合的社區網格化管理模式。
二是實現了基礎檔案規范化。造紙社區自制居民基礎信息表,表內涉及計生、醫保、社保等28項內容,保證每家每戶信息采集的完整,同時全部輸入電腦。網格管理員又自制了每棟樓檔案的封皮,對樓長、單元長、流動戶、黨員戶等分別用不同顏色標記,做到重點戶一目了然,便于有針對性的開展管理服務工作。
三是實行了管理內容標準化。社區網格化管理主要以“三活”、“四清”、“五必報”為內容,“三活”即社區工作人員對責任網格的工作對象和工作資源準確掌握,成為本網格的“活戶籍、活檔案、活地圖”;“四清”是指每名社區居委會成員都要對所負責區域的情況掌握清楚,做到家庭情況清、人員類別清、區域設施清、隱患矛盾清;“五必報”主要是針對樓棟長的職責而言,是指他們能夠做到發現安全隱患及不穩定因素必報、新增孕婦必報、外來人員流入必報、居民房屋出租必報、公共設施損壞必報。
四是推進了管理人員責任化。在網格化管理中每位社區工作人員都將巡查作為日常工作,堅持每天巡查,實現人到格中去,在網格中察民情、訪民意、解民憂、促和諧,成為發現、受理、處置、協調、報告第一人。對于網格工作中的任何問題都由該負責人第一時間接手處理,對于能夠現場解決的問題現場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再與社區其他網格負責人碰頭,共同協商解決。
五是有效轉變工作作風。實行網格化管理以后,每位社區工作人員都有了自己的一份“責任田”,促使他們經常深入群眾,了解和聽取居民的意見建議,使社區工作重心下移,居務信息的來源更多,情況掌握更全面,更重要的是消除了機關化工作現象,把工作的觸角延伸到網格,延伸到一家一戶,及時了解居民的`需求,及時解決一些矛盾和問題,有效地避免了工作“盲區”和“真空”,實現了社區管理服務全覆蓋。
二、問題和不足
一是居民參與意識還需提高。由于城市社區居民素質層次不同,不少較注重隱私,居民在網格服務人員入戶走訪、采集信息過程中,經常會“避而不見”,往往無法采集到第一手資料。
二是團隊服務質量還需提升。每一個小的網格都承載著社區所有的工作,包括計生,社保、醫保、綜治等多項內容,這就要求社區工作人員要具備多方面,多層次的知識,熟練掌握各類政策法規,目前看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三是樓棟長的積極性還需調動。樓棟長作為網格內的重要成員,在社區管理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雖然他們都是熱心社區公益事業的愛心人士,但其主動性還有待于提升,作用的發揮和調動尚需要一定的資金和物質支持。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要進一步摸清家底,建冊立庫。網格化管理實際上就是精細化管理,要做到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社區的管理目的,人口信息不清是制約精細化管理的瓶頸。社區網格內人員應在轄區內更加深入地開展人口信息摸底工作,最終實現基本群體、特殊群體、流動群體三項詳實信息入庫工作,以詳實的基礎信息為網格化管理提供賴以生存的條件。
二是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為提高群眾知曉率和參與率,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在宣傳欄、公共活動場所、各樓棟等張貼宣傳材料,懸掛網格示意圖,公布網格責任人照片、姓名、聯系電話、工作內容和服務管理職責等基本信息,向每個住戶發放網格責任人服務聯系卡,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三是要加強學習培訓。要分層次、分類別地堅持經常開展學習培訓,不斷提高網格責任人的素質和能力,有計劃地開展政策法規、業務知識、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專題培訓。網格責任人要自覺加強相關政策、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完成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任務。
網格化基層治理工作總結3
隨著城市建設、發展,社區原有服務模式已不能滿足現在社會管理需要,不能承載新形勢下群眾需求。為正確引導群眾理性化表達訴求,為多樣化的群眾需求和個性化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我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化解社會矛盾為基礎,以“民主自治”為主線,進一步創新群眾工作機制,全面提升社會管理的能力水平,全面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現就社區網格化管理實施情況匯報如下:
一、夯實基礎,為網格化管理順利實施提供堅實的保障
1、建章立制。我鎮以社區職責為核心,逐步建立健全了鎮政府(每周)、社區(召集小組長)(每周)、協管員(每天)例會制,居民代表會議制度,民情收集和公示制度,居民議事代表制,社區對協管員的考核制度等,以完善的規章制度,為確保網格化管理順利施行,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2、摸清家底。網格化管理實際上就是精細化管理,要做到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社區的管理目的,人口信息不清是制約精細化管理的瓶頸。從20xx年開始,我鎮各社區全面開展轄區內人口信息摸底工作,建網格、建立人口信息冊、人口定位圖,最終實現基本群體,特殊群體,流動群體三項詳實信息入庫工作。以詳實的基礎信息,為網格化管理提供了賴以生存的條件。
3、組建隊伍。創新社區網格化管理,暢通社情民意渠道,社區綜合協管員是關鍵因素,通過群眾推薦、社區考察、崗前培訓等方式成立了一支能勝任日常協管工作的高素質協管員隊伍。
二、注重實效,用“小網格”服務“大民生”
1、網格化管理的運轉方式。形成社區整體一張網,網中有格,按格定崗,人在格上,事在網中,力求做到:集中管理,條款結合,延伸服務,一崗多責,一員多能。最終形成三級聯動管理機制。三級即(1)綜合服務管理站(社區服務中心);(2)綜合服務管理網格(分片管理);(3)院落居民自治小組(具體到院落)。要求綜合服務協管員做到天天下院落,情況全掌握,門外一把抓,回來再分家。
2、實行三定一包責任制。定人即確定綜合服務管理員,定責即明確,細化的`社區工作職責,定崗即明確綜合服務協管員所在的人民調解員、法制宣傳員、信訪代理員等7個崗位和應負的職責。一包即包片,由綜合服務協管員負責自己所在責任區的所有民情事務,能處則處,不能辦理則逐級上報。
3、創新社區調解機制,及時化解矛盾糾紛。(1)上下調節:在人民調解網格構建上,形成“站、片、院”三級聯動,有利于矛盾糾紛早發現、早化解,將矛盾解決在院落中; (2)是“分流”調解,協管員在院落調解→社區調解→鎮調解中心;(3)是聯動調解,法院、法律工作者、社區民警明確專人,積極參與調解,形成社區矛盾化解的多方支持、聯動調解新格局。
通過網格化服務,進一步創新活動載體,開展個性化服務活動,進一步暢通社情民意渠道,引導群眾更理性化地表達訴求,進一步深化居民自治,培養群眾主人翁意識,在社區干部和協管員的努力下,做到鄰里友愛、鄰里守望、鄰里互助,達到鄰里和睦,最終實現大和諧、同快樂的目標。
網格化基層治理工作總結4
xx社區東起公路、西至、南起路、北至路,轄區面積xx平方公里,居住著漢、回、維、哈等7個民族,有總戶數xx戶,xx人,共有住宅棟,共分x個住宅小區,x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商業網點x戶,房屋出租x戶,重點行業。隨著東區城市的建設發展,轄區新建小區不斷增多,社區服務范圍廣,對象多而雜,安全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為使安全工作上臺階,xx社區在街道辦事處的領導下,在區安委會大力支持和指導下,社區黨支部帶領一班人積極探索了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實施了“網格化管理,精細化安全服務”的工作機制。
一、細化網格,責任到人
整合社區安全生產宣傳人力資源,建立組織網絡,建立規章制度,為 “堅持依靠群眾,推進工作落實”,在社區進行網格化管理以來,xx社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科學地劃分為xx個網格,社區主任為一級網格長、社區居委會委員為二級網格長,社區包片干部、安全生產信息員為三級網格長,各網格長轉變工作思路、轉變工作方式,堅持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為群眾服務。
二、網格長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服務質量。
為發揮好網格長的作用,社區加強對網格長業務培訓。網格長做為黨的政策在基層的“宣傳員”;做為發現各類問題的“信息員”;做為化解矛盾糾紛的“調解員”;做為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元”,網格長必須具備較高的業務能力,“一人多才”才能滿足居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才能高效率的為居民群眾進行幫困解憂。為此社區開展業務交流,對各個業務的.辦事流程,進行匯總、打印,網格長日常巡查時隨身攜帶“小冊子”,方便自身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時,網格長積極與下沉的部門對接,跟著老師學。
三、堅持日巡查制度和周碰頭會制度。
網格長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巡查所負責的片區,查看是否有非法生產、非法經營等六個重點領域問題;查看樓院有無安全隱患。通過日巡查,每天都能第一時間發現問題、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每周一上午召開碰頭會例會,由社區安全生產網格第一責任人或主管副主任主持召開,各個網格長對發現的不能解決的問題進行匯總、上報,大家共同商討解決疑難問題。
四、團結群眾,發動群眾,依靠群眾。
社區加大對網格化管理方式進行宣傳:制作網格長版面,公開各自負責的管轄區域,公布自己的聯系方式;走訪樓棟長,深入群眾,發放《xx社區便民聯系卡》;制作社區名片、網格長名片,送到居民家中,隨時方便居民群眾來電咨詢辦業務、反映問題。通過宣傳,網格長加強了與群眾溝通和交流,居民也對現在網格化管理模式表示支持和認可,居民發現問題都能第一時間反映給社區、給網格長聯系,暢通了民意。網格長在日常聯系和走訪中,工作由被動變主動,主動上門服務,服務送到家門口,捕捉到各類信息,更好了解了民意,知道了群眾需求,現在更多居民參與到社區網格化管理中來。
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開展以來,xx社區建立了“安全生產、事故隱患”等重點領域臺賬。堅持邊檢查、邊整改,以檢查促整改。在檢查中要認真查找事故隱患,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解決:對不具備基本安全生產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和場所要堅決實施停產、停業整頓:要堅決取締非法生產經營單位和場所。在上級部門幫助下,解決安全出口等多件疑難問題。網格長的工作得到了群眾的信任,在社區群眾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適應群眾的需求,有利于社區的和諧和穩定。
網格化基層治理工作總結5
20xx年,認真貫徹落實區委7號文件精神,全力推進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學習培訓,統一思想
先后召開街道工委召開(擴大)會議;上地街道工作大會;工作推進會和社管通培訓會。同時,迎接徐永全副區長到上地西里社區調研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工作;邀請區社會辦陳剛主任就“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工作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對街道副科以上全體領導干部進行培訓。通過以上措施,為做好網格化工作深入推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實施意見,統籌協調
制定《上地街道關于落實海淀區<關于深化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加強街、鎮統籌協調能力,深入推進網格化工作的實施意見>的實施方案》。
一是精確12個網格、56個網格單元劃分,確定包格領導、格長和格員。
二是健全和調整了地區民主管理和監督委員會、地區管理委員會,并成功召開了兩個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
三是落實司法所、統計所屬地管理等相關工作。
四是組建街道聯合執法隊,并開展聯合執法工作。
五是調整十大工作組,并與社區網格實現無縫銜接。
六是確認區委辦局、街道科室部門、各類協管、社區自治等下沉力量,并在年底前制作展示櫥窗。
三、系統運行,穩步推進
一是社區網格微循環運轉正常,網格平均數值均排在全區前列,曾受到區有關部門的表揚,目前解決了部分社區居民反映的.問題262件。
二是街道網格小循環運行正常,目前街道網格小循環共處理14個案件,基本解決了部分社區網格反映的問題。
三是區級大循環保持暢通,目前還沒有案件需要上報解決。
四、績效考評,落實督導
完成了對所屬格員、社區網格、對屬地專業部門派駐機構和對相關委辦局的績效考評工作。10月8日,公布了對22個街道網格化綜合績效考評結果及排名情況,我街道排名第二。
五、存在問題和不足。
一是對網格化工作認識程度還有待提高;
二是充分發揮整體聯動作用還有待提高。
20xx年,針對問題和不足積極整改,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進一步規范完善體制機制建設。進一步落實領導包格,主管科室包片、十大工作組和三級網格力量等工作制度,真正實現“入格、管格”,重點整合各類協管力量,并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
二是在原有上地街道城管監督與應急分中心的基礎上組建上地街道城市服務管理指揮分中心。
三是進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發揮社管通的作用,同時穩步推進“一個系統,五個中心”的上地街道綜合管理信息E系統建設。
四是全力做好全年的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績效考評工作。
【網格化基層治理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基層治理網格化方案05-12
基層治理網格化實施方案04-03
基層治理網格化方案(精選10篇)05-11
基層治理網格化方案(精選16篇)08-09
基層治理網格化方案(精選7篇)05-11
基層治理網格化方案(精選8篇)05-11
基層治理網格化管理方案(精選16篇)05-12
基層治理網格化方案(通用8篇)11-22
基層治理網格化管理方案(精選13篇)05-11
基層治理網格化管理方案(精選13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