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2就業局半年工作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但是總結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2就業局半年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就業局半年工作總結1
在牡市就業局的指導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就業局全體機關干部共同參與和積極配合下,緊緊圍繞我市就業再就業的重點,以就業服務“新三化”建設為標準,圓滿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項。全市-月份完成就業再就業安置任務人,完成全年目標的%;勞務輸出已完成人,完成全年目標的%;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班期,已培訓了人,完成全年目標的%;《再就業優惠證》發放本。安置公益崗位人員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今年上半年主要抓了以下幾項:
一、抓素質建設,實現就業服務制度化。
一是失業人員登記和免費就業服務制度。完善失業登記制度。建立就業登記、失業登記與就業服務有機銜接的流程,通過勞動力市場、鄉鎮社區加強對失業人員的動態管理。
勞動力市場上半年求職登記人員人,已安排人就業。家政服務應聘人員人,已推薦成功人就業。發布各類就業信息條以上。接待各類業務咨詢人次以上。與各個用人單位建立用工及協作關系家。每周三定期開辦企業用工洽談會。
落實了覆蓋海林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和為下崗職工提供免費職業介紹機構網絡。
二是就業困難群體再就業援助制度。通過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平臺,對就業困難對象提供個性化就業服務和即時公益性崗位援助。根據牡丹江就業局確定的再就業援助任務要求,制定專門就業計劃。開發公益性崗位,統籌管理政府有關部門開發的公益性崗位,通過園林、城市管理、環衛等部門有針對性地開展崗位援助。上半年安置“、人員”就業人,完成計劃的%。
三是針對海林“”人員就業現狀,對就業競爭能力弱勢群體按照國家政策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加緊小額擔保貸款實施。小額貸款已與牡市主管部門及相關商業銀行取得聯系,貸款擔保由牡丹江市就業局擔保中心統一擔保,為有創業條件而無資金的單位及下崗職工統一提供資金但保。
四是政府出資免費培訓制度。完善職業介紹補貼和再就業培訓補貼政策。職業技能培訓班已培訓了人,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免費服務和培訓,形成政府購買就業服務和培訓成果的機制。已開辦的培訓班有治安員、園林管理員、家政服務員、保安員、收銀員、計算機、導游、交通協管員等。對下崗失業職工領取《再就業優惠證》人員進行就業前培訓。培訓一年以來得到了市局的充分肯定,獲得了××年市局先進單位。
二、抓行業職能建設,全面推動就業服務專業化
一是加大發證力度!对倬蜆I優惠證》關系到下崗失業職工切身利益和各項再就業扶持政策的落實,為了確保再就業優惠政策的享受對象不錯不漏,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按政策發證,上半年對符合條件的名下崗失業職工發放了優惠證。
二是加大宣傳力度。將再就業優惠政策和再就業優惠證申報辦理程序等印制成宣傳材料,通過鄉鎮、社區勞動保障站,發放給每一位失業下崗職工;定期上街設立勞動法規咨詢服務臺,現場解答失業下崗職工提出的問題;還通過電視、宣傳欄、咨詢服務等多種形式,進行全方位宣傳,使下崗職工、失業人員了解政策,掌握政策,轉變擇業觀念,安心走自謀職業、自主創業之路。
三是抓社區平臺建設,促進就業服務社會化。社區平臺建設是實現就業服務社會化重要途徑之一,社保員的日常就是勞動保障的延伸和具體體現,社保員的服務是就業服務社會化的最終衡量標準
自去年開展社區勞動保障平臺建設以來,在中推行城區周例會,鄉鎮月例會制度。對社保員開展中學習,實踐中進步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社保員業務素質有明顯的提高。對個社區保障員按街道辦事處及鄉鎮分成七個區分片考核。制定并下發了《海林市社區勞動保障員考核管理辦法(試用)》,并嚴格按“辦法”要求進行考核。
在七月份在上級部門的幫助下,組織社保員到牡丹江參觀學習先進社區的經驗及方法。通過學習交流增強了社保員的動力及方向,明確了的職責和目標。為加強社區辦公現代化建設,就業局為個社區購買了先進的品牌電腦及打印機,將使我市社區平臺建設登上一個新臺階。也是加強社區平臺“新三化”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
三、抓就業服務,促進就業再就業全面開展。
一是建立了全市下崗失業人員基本情況檔案和再就業情況數據庫,對領取《再就業優惠證》的下崗失業人員實行動態管理,隨時掌握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和享受扶持政策的情況。二是積極協調各部門,做好名托管人員平穩有序的出中心,截止月日,為已辦理解除托管關系的人發放了三分之一補發工資。并協助他們順利地辦理好失業保險、養老關系的接
續手續。目前,余下的人也在積極辦理解除托管勞動關系事宜。三是并軌經過一年多的積極籌備,各項基礎資料已基本就緒。共有戶企業,名下崗離崗人員。海林市并軌方案已出臺,各項正在進一步開展。四是積極開展勞務輸出。勞務輸出已完成人,輸出人員范圍已覆蓋了全市各個鄉鎮,不僅下崗失業人員得到了幫助,而且各類待業人員也得到了就業幫助。我局已與深圳、北京、大連等地的就業局或就業中心建立了勞務輸出基地或簽訂了勞務輸出協議,初步建立了勞務輸出網絡,為以后年度完成勞務輸出任務奠定了基礎。
下一步打算。
就業是民生之本。解決就業問題,我們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確保今年各項責任目標的完成。下半年重點要抓好以下幾項:
。ㄒ唬⒓訌娕嘤柕幕A建設,完善培訓中急需的培訓設施,落實培訓基地建設。在保證我市基本培訓內容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利用培訓基地,加大培訓力度,一是把創業培訓作為下半年培訓新的突破口,認真學習借鑒外地的經驗,結合我市實際,把再就業培訓抓好、抓出成效。二是加強對勞務輸出人員的'培訓。針對我市勞務輸出的實際,下半年將增加培訓的內容,進一步提高輸出人員的素質,打造我市勞務輸出的品牌。
。ǘ、進一步加強宣傳,努力營造關心、支持就業和再就業的社會氛圍。要大力宣傳今年出臺的再就業優惠政策,特別是下崗失業人員組織起來就業的優惠政策。
(三)、進一步加大政策落實力度,扶持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加強與稅務、工商、城管、銀行等部門協調配合,把再就業優惠政策的落實到位。
。ㄋ模、進一步開發社區就業崗位。大力開發社區就業崗位。要運用優惠扶持政策,大力推動下崗失業人員組織起來就業,推進下崗失業職工實現再就業。
。ㄎ澹、健全服務網絡,大力推進勞務輸出。發展勞務中介組織,加強勞務輸出基地建設,通過開展創建勞務輸出服務標準化社區活動,全面實施“輸出勞務,引回人才;輸出勞動力,引回創業者;輸出生產者,引回經營者;輸出打工仔,引回管理者”。讓海林勞務輸出邁上一個新臺階
。、切實加強就業再就業人員的自身建設。要認真學習就業再就業的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要增強對本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積極主動,勤奮實干,善于摸索就業再就業的新思路、新方法,為我市就業再就業再筑輝煌!
續手續。目前,余下的人也在積極辦理解除托管勞動關系事宜。三是并軌經過一年多的積極籌備,各項基礎資料已基本就緒。共有戶企業,名下崗離崗人員。海林市并軌方案已出臺,各項正在進一步開展。四是積極開展勞務輸出。勞務輸出已完成人,輸出人員范圍已覆蓋了全市各個鄉鎮,不僅下崗失業人員得到了幫助,而且各類待業人員也得到了就業幫助。我局已與深圳、北京、大連等地的就業局或就業中心建立了勞務輸出基地或簽訂了勞務輸出協議,初步建立了勞務輸出網絡,為以后年度完成勞務輸出任務奠定了基礎。
2022就業局半年工作總結2
今年上半年我市勞動就業工作圍繞“落實民生政策、完善操作制度、創建服務模式、維護社會穩定”的總體要求,落實好就業扶持政策,加強人力資源市場、返鄉創業園、鄉(鎮)、街道勞動保障平臺建設和就業信息、網絡建設,完善公共就業服務基礎,積極推進城鄉統籌就業,加大就業培訓工作力度,促進農民工、就業困難群體、大中專畢業生穩定就業和創業,通過抓亮點搞特色,廣開渠道,努力提高就業服務機構破解難題與服務大局的能力。主要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1、城鎮新增就業人數4051人,完成全年任務的90%;
2、城鎮就業率96.4%,完成比率102%;
3、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1760人,完成全年任務的88.0%;
4、城鎮職業培訓補貼人數3960人,其中創業培訓補貼人數382人,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120.0%和91.0%;
5、城鎮登記失業率3.6%;
6、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人數7310人,其中工業園區定向培訓5040人,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85.0%和120.0%;
7、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9240人,其中市內新增轉移6545人,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110.0%和85.0%;
8、小額貸款發放1457萬元,其中支持個人創業1257萬元,中小企業融資擔保200萬元,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xx.3%和25.0%;
9、“4050”人員再就業人數344人,完成全年任務的81.9%;
10、零就業家庭安置率100%;
11、參加失業保險人數24155人,完成全年任務的98.6%;
12、失業保險基金征繳額170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47.2%。
二、主要工作措施
1、為確保全年勞動就業工作目標任務的完成,及時制定了《20xx年工作目標考核方案和管理規定》,并將工作目標任務下達到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和局科室,建立了層層落實責任制。
2、今年2月1日在市文化公園舉辦了就業和再就業招聘洽談大會暨工業園區企業用工招聘大會。260家用工單位進場招聘,提供了1.5萬個就業崗位信息,現場達成求職意向人員9600人,現場錄用6200人,其中錄用返鄉農民工4500人。江西日報、贛南日報等省市新聞媒體高度關注了此次招聘活動。
3、成立了返鄉農民工就業領導小組辦公室,為市政府擬定《關于扶持返鄉農民工創業小額擔保貸款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康府發[20xx]2號)文件。
4、在市文化公園開展了全市范圍的返鄉農民工扶持政策咨詢和返鄉農民工法律援助行動,組織全市有關職能部門進行了入戶宣傳返鄉農民工和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困難群體新創業的扶持政策,發放《致外出務工農民工朋友們的一封信》10萬份,發放《返鄉農民工扶持政策問答》5萬余份。
5、建立了返鄉農民工信息登記制度。充分發揮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的作用,組織勞動保障事務所工作人員和村級勞動保障協管員上門入戶,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外出務工人員返鄉調查登記工作,切實做好返鄉農民工的回流原因、回流人數、技能培訓愿望和就業創業愿望的調查摸底。在浮石鄉的江口村、高洲村、龍嶺鎮的汪背村、樟橋村設立了返鄉農民工監測點。
6、為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搭建良好平臺。一是建立了市人力資源市場,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和工業園區的“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服務窗口”平臺;二是建立了以市農民學院為主體及民辦職業培訓機構參與的培訓平臺;三是建立了返鄉農民工創業孵化基地xx市鏡壩返鄉創業園。
7、開展了一次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吸納就業困難群體特別是“4050”人員的調查摸底,為落實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提供決策依據,幫助以安置殘疾人就業為主的.xx包裝彩印廠21名殘疾人員落實社會保險補貼3.5萬元。
8、建立了兩家帶動就業的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發揮了企業促進就業的作用,帶動300余人就業,并幫助企業落實就業扶持資金200萬元。
9、開展為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送崗位、送培訓、送政策”援助活動。3月份組織市工業園區重點企業在唐江鎮、赤土鄉、朱坊鄉、十八塘鄉、橫市鎮等圩鎮將就業崗位送到返鄉農民工家門口,將培訓政策送到返鄉農民工手中,將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直接送到返鄉農民工手中。
10、強化了失業保險基數稽核工作,上半年重點稽核了房管局、西華衛生院等十個單位的失業保險基數,提高征繳費基數平均達到150元。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出現下滑。
2、城鎮新增勞動力加上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壓力重,受經濟危機影響,企業用工需求減少,到目前為止仍有少部份外出務工人員返鄉。
3、返鄉農民工認定界定較難。
四、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1、開展“千企萬崗”幫促就業百日服務活動。一是開展就業崗位的信息收集;二是搞好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的宣傳咨詢;三是落實困難企業的“五緩四降三補貼”政策;四是組織開展暑假就業招聘大會。
2、開展市場中介、組織服務和收費行為專項治理工作。
3、加大小額貸款擔保基金和放貸額度的比例,力爭達到1:8比例放貸,進一步擴大放貸規模。
4、召開一次鄉(鎮)、街道勞動保障工作會議,重點落實《江西省就業和失業登記管理辦法》,加強失業人員的登記工作。
2022就業局半年工作總結3
20xx年,XX區繼續堅持以“統籌城鄉、全域發展”戰略總攬全局,以“開發就業、平等就業、素質就業、穩定就業”為目標,以園區建設、產業經濟發展和國家重點扶持項目為重點,緊緊圍繞服務民生、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進一步強化工作措施,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建立健全經濟發展與擴大就業的聯動機制,通過政策宣傳、開發就業崗位、搭建服務平臺、落實補貼政策等措施,全面推動了就業創業工作持續發展,確保全區就業形勢大局穩定,各項目標任務均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一、工作成效
1-6月,全區城鎮新增就業4794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050人,其中就業困難對象390人;職業技能培訓1021人(含青年勞動者技能培訓556人),其中創業培訓232人、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769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5671人,其中:縣內轉移就業6023人,縣外轉移就業49648人;失業保險參保19435人,失業保險費征繳737萬元;扶持成功創業115人,其中扶持高校畢業生成功創業4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95%;“零就業”家庭和農村無業家庭實現了動態清零。
二、工作措施
。ㄒ唬┘訌娬咝麄,努力營造良好氛圍
以“兩心”工程為契機,以公共服務平臺為載體,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網絡、板報等形式廣泛宣傳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和工作動態;深入鄉鎮、街道、社區(行政村)、企業和在綿高校宣講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發放了各類宣傳資料2.5萬份,發表各類簡報、信息51篇,其中市級以媒體發表19篇,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凝聚民心,不斷擴大了就業創業政策的覆蓋面,提高了社會知曉率,營造了良好宣傳氛圍。
。ǘ┳龊靡庠刚{查,強化工作針對性
加強農勞實名制入庫及動態管理,切實掌握農村勞動力資源狀況,充分了解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創業愿望和服務需求,做實做細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服務工作,為實現更高質量的農村勞動力就業奠定基礎。在此基礎上,為切實推動我就業創業工作良性發展,先后3次組織力量深入社區、行政村開展就業失業調查,扎實開展培訓意愿、就業意愿調查、基礎信息調查,準確掌握全區的勞動力基本情況,全面為科學謀劃就業創業工作奠定了基礎,全面提升了就業促進工作的針對性。
(三)提升培訓質量,積極促進就業創業
科學確定培訓機構。為確保我區職業技能培訓工作順利實施,3月19日—25日,區人社局在涪城政務網上發布了20xx年度職業培訓定點機構遴選公告,按照遴選公告,向區就業局提交遴選申報資料的職業培訓學校21所,通過初審,有19所培訓學校符合入圍條件,同時在涪城政務網上對初選結果進行了公示。公示期滿后,由區人社部門牽頭,抽調業務精、能力強的工作人員組成10人考評小組,從教學場地、設備設施、師資力量、培訓質量、就業情況、財務管理、違規違紀、以前年度開展培訓情況、單位或個人取得的榮譽等方面對入圍學校進行項目評審和實地考察,量化打分。實地考察后,參加遴選的學校按照抽簽順序依次進行了遴選展示。考評小組本著公開、公正、公平、誠實守信、合理布局、擇優認定的原則,對參加遴選的學校進行了綜合評審,按得分高低順序最終確定前12所培訓學校為我區20xx年度定點開展職業培訓的機構,并在涪城政務網上對遴選結果進行了公示,全面接受社會監督。
合理分解目標任務。市上下達青年勞動者技能培訓目標任務后,我局根據各定點培訓機構的培訓質量、培訓合格率、培訓后就業率等情況,合理分解目標任務,向各定點培訓機構下達了培訓任務。
強化培訓全程監管。采取明查與暗訪的形式,對培訓全過程進行有效地監管,整個培訓檢查不少于3次,確保培訓質量。
提升培訓質量,積極促進就業。以產業發展和企業用工需求為重點,強化培訓與鑒定有機結合,大力開展訂單、定向培訓,提升職業技能水平,增強就業競爭能力,努力促進城鄉勞動者實現素質就業。
抓好高校畢業生、失地農民等重點群體培訓工作。整合培訓資源,組織辦學條件好、師資力量強的培訓機構對有創業意愿的高校畢業生和失地農民開展創業培訓,提升創業能力。
1-6月,組織城鄉勞動者開展培訓25期,培訓城鄉勞動1021人(含青年勞動者技能培訓556人),其中創業培訓232人、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789人,開展職業技能鑒定438人,合格358人,合格率82%。
。ㄋ模⿵娀ぷ髋e措,不斷擴大就業規模
強化就業援助。積極開展就業援助工作,使援助對象充分享受就業扶持政策,我區在大力開展就業援助服務的.同時,嚴格執行援助對象認定程序,嚴把資格審核關。1-6月,認定持《就業失業登記證》的就業困難對象660人。
積極開發就業崗位。結合基層平臺建設和涪城實際,大力開發基層勞動保障服務、社區公共管理、保潔、綠化、治安巡邏、保安等公益性崗位,實施有針對性的政策援助、崗位援助工作,重點解決“4050”等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拓展了就業渠道。1-6月,開發公益性崗位393個,落實崗位補貼153.31萬元。
積極引導轉移就業。堅持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支柱產業來抓,以“政策促動、政府推動、宣傳帶動、城鄉互動”為著力點,多渠道引導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幫助農民增收致富。1-6月,全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5671人,其中:縣內轉移就業6023人,縣外轉移就業49648人。
。ㄎ澹┐罱ü┬杵脚_,促進就業發展
以公共就業與人才服務專項活動為載體,為有轉移就業意愿和創業愿望的城鄉勞動者、返鄉農民工、有招聘需求的各類用人單位和其他有就業創業意愿的勞動者搭建就業供需平臺,促進各類人員就業。2月,利用青義等場鎮的“逢場日”,扎實開展就業援助月等系列活動。3月,20xx年“春風送崗位—四項承諾”系列招聘求職暨創業服務洽談會在區人力資源市場隆重舉行。各類專項活動組織了警輝保安服務有限公司、嘉禾王通訊、雪寶乳業等110家區內外企業參加現場招聘,為求職者提供了行政管理、平面設計、市場營銷、家政服務、保安、廚師、電子操作等437個工種,7304個就業崗位,到現場進行求職、政策咨詢人數達2100余人,與用工單位達成了意向性用工協議521人。設立了就業、創業、勞動保障維權、失業保險、社會保險等政策、法律、法規宣傳與咨詢服務點,免費發放各類宣傳資料8000余份。1-6月,全區城鎮新增就業4794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050人,其中就業困難對象39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95%以內。
。┖粚嵼d體活動,助推創業發展
夯實基礎,搭建服務平臺。我區充分利用轄區閑置資源,積極打造社區創業服務平臺,為勞動者開拓更加廣闊的創業就業空間,為創業者提供更優質服務。1-6月,配合有條件的社區新建社區就業創業服務中心2個,依托“126文化創意園”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1個,目前正積極申報市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園”。
扎實開展返鄉農民工創業摸底調查。1-6月,組織區級有關部門先后3次深入返鄉農民工較多的鄉村開展創業意愿調查,召開座談,宣傳涪城創業優勢,建立完善了返鄉農民工創業臺賬。同時組織部分創業條件較為成熟的創業者參加了“XX市創新創業政策推介會”,拓寬創業思路。
大力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以實施“兩心”工程為契機,積極組織志愿服務團隊,深入在綿高校開展“創業服務進高!被顒,激發大學生創業意識,鼓勵更多大學生參與創業。深入大學創業園開展“送政策、送服務”活動,就在校大學生和高校畢業生申請見習補貼、創業補貼給予指導和建議。
充實創業指導專家志愿服務團隊。組織創業指導骨干力量,深入轄區56戶企業和在綿高校,摸排各個行業中的企業家和高校專家相關情況,篩選創業經驗豐富、服務意識較強的知名人士加入“創業指導專家志愿服務團”,鞏固提升創業服務能力,目前,我區創業指導專家志愿服務團隊伍擴展至24人。
突出特點,扎實開展爭創活動。結合我區實際,扎實開展爭創活動相關工作。在全區進行了廣泛宣傳,營造了濃厚的爭創氛圍;回訪全市第一屆、第二屆創業明星和創業能手,詳細掌握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組織企業參加了XX市“春風行動”暨XX市爭創創業明星和創業能手啟動儀式,展示了企業風采,并進行了經營項目推介,激發了勞動者創業熱情,形成鼓勵創業、支持創業、創業光榮的良好氛圍。1-6月,扶持成功創業115人,其中扶持高校畢業生成功創業45人。
。ㄆ撸┏浞掷觅Y源,切實做好藏區“9+3”免費教育計劃學生就業促進工作
為促進藏區經濟社會發展,培養藏區建設人才,實現藏區廣大農牧民子女就業愿望,按照省委、省政府及省、市藏區“9+3”免費教育計劃學生就業促進工作要求,按照全區一盤棋的思想,積極主動與教育部門溝通,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加強與有用工需求的單位進行對接,合理開發就業崗位,重點安置藏區“9+3”學生。截止6月底,20xx年在我區就讀的128名20xx級藏區“9+3”學生已就業91人,完成目標任務71%。
。ò耍⿺U大失保覆蓋面,提高保障水平
以民營企業為重點,切實做好失業保險新增擴面,確保參保單位、人數、實際繳費人數、基金征繳額和月人均繳費額同步增長,充分發揮失業保險促進就業和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功能。加強實地與書面稽核,強化失業動態監測,準確掌握參保企業失業的客觀因素,為健全失業預警機制提供依據。1-6月,失業保險參保19435人,失業保險費征繳768萬元。發放失業保險金1378人次,發放金額179.91 萬元;為領取失業金期間的488名失業人員參加(接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金額57.55萬元。
。ň牛┕芎糜没钯Y金,發揮資金作用
按照《進一步加強就業專項資金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綿財社[20xx])8號)要求,我區積極協調財政、監查、審計等部門,對全區就業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進行監督檢查,對查出的問題提出了整改建議并對整改情況進行了追蹤。同時,為把就業專項資金用好、用活,真正地把黨和國家溫暖送到就業困難人員心中,我區多渠道籌集資金,千方百計兌現各項補貼。1-6月,就業專項資金支出270.12萬元。其中:崗位補貼153.31萬元,社會保險補貼89.7萬元,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補貼9.12萬元,農村勞動力實名制登記入庫17.99 萬元。
三、存在問題
。ㄒ唬┐龠M就業創業扶持政策不夠完善。
一是按照綿財社〔20xx〕08號文件,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可按規定給予一定標準的社保補貼。但很多就業困難人員在企業吸納前未辦理就業失業登記證或未進行就業困難對象認定,且進行了就業登記,導致很多企業不能申報。二是小額擔保貸款支持對象沒有考慮農村創業者。三是培訓補貼與培訓工種不相適應,導致部分老百姓想培訓的工種難以實施。如部分工種培訓學時較長,但培訓補貼標準較低。四是按照《XX市職業培訓管理辦法》(綿人社發〔20xx〕57號文件)規定的四類人員未含在崗職工和已成功創業者,導致技能提升培訓和iyb培訓無法實施。
。ǘ┗鶎庸ぷ魅藛T嚴重不足且不穩定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就業失業登記和統籌城鄉就業工作的進一步深化,就業創業服務范圍不斷擴大,而工作人員沒有增加,導致基層工作人員嚴重不足。基層工作人員多為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的勞動保障協理員,收入較低且受就業扶持政策的影響,人員更換較為頻繁,嚴重影響了就業創業服務隊伍建設。
(三)創業服務指導力度欠佳
創業服務團隊工作開展相對困難。雖然組建了全區創業指導專家志愿服務團,但由于沒有活動經費,致使指導工作沒有做到經常性,與我們的預想和創業者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匯報,完善城鄉勞動者就業扶持政策,努力實現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
二是夯實平臺,完善服務功能。整合公共服務資源,著力打造村級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臺建設,提升統籌城鄉就業創業服務能力;加強創業孵化基地和社區創業服務中心建設,擴大創業帶動就業能力。
三是繼續利用公共服務平臺、網絡等載體,努力使創業明星和創業能手的工作穩步推進,確保我區“雙爭”工作圓滿完成。
四是健全創業服務體系。加強創業導師團隊建設,發揮導師作用,助推有創業意愿的城鄉勞動者成功創業;繼續實施“大學生創業園”打造計劃,引進社會組織或專業人士管理和運作大學生創業園。
五是完善就業援助機制,充分利用社保補貼、崗位補貼等就業扶持政策,引導用人單位優先解決“4050”等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和管理力度,重點解決大齡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六是繼續開展公共就業與人才服務專項活動,為高校畢業生、城鎮失業人員、農村富余勞動力、返鄉農民工、退役軍人和用人單位搭建勞務供需平臺,促進城鄉勞動者就近就地實現轉移就業。切實整合培訓資源,完善培訓機制,充分發揮培訓促進就業的功能。
七是按照《進一步加強就業專項資金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綿財社[20xx])8號)精神,嚴格業務流程、審批程序和補貼標準,全面落實各項補貼。
2022就業局半年工作總結4
年初以來,我們按照省、市就業再就業工作會議精神的要求,精心運作,開拓創新,整體推進,確保了上半年各項就業再就業工作目標的完成,F將上半年工作完成情況及下步工作安排匯報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況、
1、積極對上爭取資金。在我們的積極溝通和大力協調下,截止目前,對上爭取資金已達300萬元。
2、勞務職業介紹工作。我們通過與哈爾濱、北京、大慶等地的用人單位聯系,收集了大量用工信息,并通過電視、社區及鄉鎮勞動保障服務平臺及時發布用工信息,截止目前,職業介紹成功人數已達到1582人。
3、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對就業困難人員實施就業援助。我們通過保潔、保綠、保安、托老服務等公益性崗位安置了516名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4、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針對亞麻企業的用工需求,我們加大了對亞麻編織工的培訓力度,積極與各鄉鎮進行協調溝通,將培訓課堂開設到了村屯。截止目前,共培訓學員1160人。同時,還開辦了2期創業培訓班,培訓學員59人。
5、全面落實就業政策。在積極做好今年小額擔保貸款發放準備工作的同時,積極回收到期的'小額擔保貸款,截止目前,已回收貸款260多萬元。同時,我們還為204人發放
了新的《就業失業登記證》。
6、加大失業保險收繳力度。為了確保按時完成收繳任務,我們主動與地稅進行協調,互相配合,共同協作,上半年共收繳失業金35萬元。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1、積極開展創業培訓,推動全民創業再上新臺階。我們要聘請優秀的創業培訓教師,對有創業愿望的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創業者素質,增強創業人員自主能力。
2、開展社區就業援助活動。要充分發揮社區勞動保障平臺和鄉鎮公共服務中心的職能作用,定期走訪就業困難人員,跟蹤了解其就業再就業情況,及時為就業困難人員提供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服務,組織推薦其參加就業和創業培訓。
3、加大小額擔保貸款發放工作力度。要按政策規定,為符合條件的城鎮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殘疾人及軍隊退役人員辦理小額擔保貸款發放手續。同時要把小額擔保貸款發放工作與創業培訓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為有意創業的人員提供資金和技術方面的支持,力爭全年發放小額擔保貸款300萬元。
2022就業局半年工作總結5
在牡市就業局的指導下,在市委、市的領導下,在就業局全體機關干部共同參與和積極配合下,緊緊圍繞我市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重點,以就業服務“新三化”建設為標準,圓滿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項工作。全市1-6月份完成就業再就業安置任務5115人,完成全年目標的52%;勞務輸出工作已完成6230人,完成全年目標的63%;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班13期,已培訓了812人,完成全年目標的51%;《再就業優惠證》發放8496本。安置公益崗位人員99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3%。今年上半年主要抓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抓素質建設,實現就業服務制度化。
一是失業人員登記和免費就業服務制度。完善失業登記制度。建立就業登記、失業登記與就業服務有機銜接的工作流程,通過勞動力市場、鄉鎮社區加強對失業人員的動態管理。
勞動力市場上半年求職登記人員3845人,已安排1191人就業。家政服務應聘人員103人,已推薦成功95人就業。發布各類就業信息784條以上。接待各類業務咨詢5350人次以上。與各個用人單位建立用工及協作關系853家。每周三定期開辦企業用工洽談會。
落實了覆蓋海林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和為下崗職工提供免費職業介紹機構網絡。
二是就業困難群體再就業援助制度。通過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對就業困難對象提供個性化就業服務和即時公益性崗位援助。根據牡丹江就業局確定的再就業援助任務要求,制定專門就業計劃。開發公益性崗位,統籌管理有關部門開發的公益性崗位,通過園林、城市管理、環衛等部門有針對性地開展崗位援助。上半年安置“40、50人員”就業991人,完成計劃的86%。
三是針對海林“4050”人員就業現狀,對就業競爭能力弱勢群體按照國家政策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加緊小額擔保工作實施。小額工作已與牡市主管部門及相關商業銀行取得聯系,擔保由牡丹江市就業局擔保中心統一擔保,為有創業條件而無資金的單位及下崗職工統一提供資金但保。
四是出資免費培訓制度。完善職業介紹補貼和再就業培訓補貼政策。職業技能培訓班已培訓了812人,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免費服務和培訓,形成購買就業服務和培訓成果的.機制。已開辦的培訓班有治安員、園林管理員、家政服務員、保安員、收銀員、計算機、導游、交通協管員等。對下崗失業職工領取《再就業優惠證》人員進行就業前培訓。培訓工作一年以來得到了市局的充分肯定,獲得了20xx年市局先進單位。
二、抓行業職能建設,全面推動就業服務專業化
一是加大發證力度!对倬蜆I優惠證》關系到下崗失業職工切身利益和各項再就業扶持政策的落實,為了確保再就業優惠政策的享受對象不錯不漏,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按政策發證,上半年對符合條件的886名下崗失業職工發放了優惠證。
二是加大宣傳力度。將再就業優惠政策和再就業優惠證申報辦理程序等印制成宣傳材料,通過鄉鎮、社區勞動保障站,發放給每一位失業下崗職工;定期上街設立勞動法規咨詢服務臺,現場解答失業下崗職工提出的問題;還通過電視、宣傳欄、咨詢服務等多種形式,進行全方位宣傳,使下崗職工、失業人員了解政策,掌握政策,轉變擇業觀念,安心走自謀職業、自主創業之路。
三是抓社區平臺建設,促進就業服務社會化。社區平臺建設是實現就業服務社會化重要途徑之一,社保員的日常工作就是勞動保障工作的延伸和具體體現,社保員的服務是就業服務社會化的最終衡量標準
自去年開展社區勞動保障平臺建設工作以來,在工作中推行城區周例會,鄉鎮月例會制度。對社保員開展工作中學習,實踐中進步的工作方法,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社保員業務素質有明顯的提高。對29個社區保障員按街道辦事處及鄉鎮分成七個區分片考核。制定并下發了《海林市社區勞動保障員考核管理辦法(試用)》,并嚴格按“辦法”要求進行考核。
在七月份在上級部門的幫助下,組織社保員到牡丹江參觀學習先進社區的經驗及工作方法。通過學習交流增強了社保員工作的動力及方向,明確了工作的職責和目標。為加強社區辦公現代化建設,就業局為29個社區購買了先進的品牌電腦及打印機,將使我市社區平臺建設登上一個新臺階。也是加強社區平臺“新三化”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
四、抓就業服務,促進就業再就業工作全面開展。
一是建立了全市下崗失業人員基本情況檔案和再就業情況數據庫,對領取《再就業優惠證》的下崗失業人員實行動態管理,隨時掌握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和享受扶持政策的情況。二是積極協調各部門,做好1650名托管人員平穩有序的出中心工作,截止6月21日,為已辦理解除托管關系的827人發放了三分之一補發工資。并協助他們順利地辦理好失業保險、養老關系的接續手續。目前,余下的577人也在積極辦理解除托管勞動關系事宜。三是并軌工作經過一年多的積極籌備,各項基礎資料已基本就緒。共有126戶企業,13436名下崗離崗人員。海林市并軌工作方案已出臺,各項工作正在進一步開展。四是積極開展勞務輸出工作。勞務輸出工作已完成6230人,輸出人員范圍已覆蓋了全市各個鄉鎮,不僅下崗失業人員得到了幫助,而且各類待業人員也得到了就業幫助。我局已與深圳、北京、大連等地的就業局或就業中心建立了勞務輸出基地或簽訂了勞務輸出協議,初步建立了勞務輸出網絡,為以后年度完成勞務輸出工作任務奠定了基礎。
下一步工作打算。
就業是民生之本。解決就業問題,我們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確保今年各項責任目標的完成。下半年重點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ㄒ唬、加強培訓工作的基礎建設,完善培訓工作中急需的培訓設施,落實培訓基地建設。在保證我市基本培訓內容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利用培訓基地,加大培訓力度,一是把創業培訓作為下半年培訓工作新的突破口,認真學習借鑒外地的經驗,結合我市實際,把再就業培訓工作抓好、抓出成效。二是加強對勞務輸出人員的培訓。針對我市勞務輸出的實際,下半年將增加培訓的內容,進一步提高輸出人員的素質,打造我市勞務輸出的品牌。
。ǘ⑦M一步加強宣傳,努力營造關心、支持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的社會氛圍。要大力宣傳今年出臺的再就業優惠政策,特別是下崗失業人員組織起來就業的優惠政策。
。ㄈ⑦M一步加大政策落實力度,扶持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加強與稅務、工商、城管、銀行等部門協調配合,把再就業優惠政策的落實到位。
。ㄋ模、進一步開發社區就業崗位。大力開發社區就業崗位。要運用優惠扶持政策,大力推動下崗失業人員組織起來就業,推進下崗失業職工實現再就業。
。ㄎ澹、健全服務網絡,大力推進勞務輸出。發展勞務中介組織,加強勞務輸出基地建設,通過開展創建勞務輸出服務工作標準化社區活動,全面實施“輸出勞務,引回人才;輸出勞動力,引回創業者;輸出生產者,引回經營者;輸出打工仔,引回管理者”。讓海林勞務輸出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
(六)、切實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人員的自身建設。要認真學習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要增強對本職工作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工作積極主動,勤奮實干,善于摸索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為我市就業再就業工作再筑輝煌!
【就業局半年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就業局個人總結05-14
就業局創業工作總結范文(精選8篇)12-06
就業局年度工作總結03-20
就業局工作人員工作總結(精選10篇)08-12
就業局幫用人單位面試總結03-23
電工半年工作總結|電工半年工作總結01-02
半年工作總結后半年計劃05-25
半年工作總結08-08
半年的工作總結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