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個人總結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或工作情況作加以回顧檢查并分析評價的書面材料,它有助于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并運用這些規律,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個人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個人總結1
11月,我非常榮幸的參加了為期21天的山東省小學科學骨干教師培訓班的學習,這次培訓中給我們講課的有:齊魯名師李健梅老師、濰坊市高新區教研室的武際金老師、棗莊市市中區教研室的褚宏民老師、濱州市教研室的周新奎老師、平原縣教研室的姜燕老師、臨沂大學教育學院李中國院長、肥城市教研室的孔令強老師、臨沂大學蔣曉紅教授、臨沂大學李同勝教授、萊蕪教研室的張梅榮老師、臨沂大學心理學教授李樹軍教授、臨沂市教科室徐文達老師。從他們每一個人身上我都學到了很多。收獲很大,涉及的范圍很廣,思考了很長的時間也不知從哪些方面能全面的說出我的體會和收獲,下面就從一些專家那里,給我感觸最深的地方,談談自己的收獲。
一、李健梅老師――創建科學課堂中的思維場
李健梅校長是我們山東省的名師,在我們臨沂蘭山非常的有名,可以說是科學課堂的引領者。在這次培訓中,她提到的科學課堂,對我來說收獲很大。
1、科學課堂的基本思路:
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制定方案、實施探究、展示交流、拓展創新。
2、提出問題:
科學探究以問題解決為重點,問題是科學學習的關鍵。
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說:"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于解決了問題的大半"。引導學生認真進行觀察、思考,并在觀察、思考中引發問題,為探究活動做好準備,教師要依據教學目標、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有機結合學生生活中熟知的現象,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感知問題、尋找問題,并提出問題。
在提出問題這個環節,要精心設計問題情境,有三個要素:
一是情境要指向新的未知的事物。
二是情境要激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探究愿望。
三是情境要貼近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水平。
2、猜想與假設:
引導學生圍繞問題所可能發生的種種現象及結果進行預測或作假設性解釋。以小組或以全班為單位,針對要研究的問題,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預測或作假設性解釋,要注意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并在想象的基礎上讓學生暢所欲言。猜想與假設是研究者根據已知事實材料和科學知識對所研究的問題做出的一種猜測性陳述,是對問題中事物的因果性、規律性做出的假定性解釋。可分為兩個環節:一是猜想環節,二是假設環節。
3、制定方案:
引導學生圍繞猜想假設,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為科學驗證做好鋪墊。在具體操作中,一般要采取分組活動的方式,讓各小組針對本組要研究的問題,制定自已的計劃或方案。在本步要注意發揮教師引導、指導、點拔的作用。
4、實施探究:
是探究的重要環節:保證時間、效果。引導學生依據研究計劃或方案開展探究活動,驗證猜想假設,得出科學結論。依據方案開展觀察、實驗、制作、考察、調查、參觀、采訪、搜集、種養等探究活動,來驗證猜想假設。在活動中要注重小組合作,讓小組的所有成員都活動起來。
5、展示交流:
引導學生對探究的成果進行展示與交流,加深對科學結論的理解。一般先組織學生進行組內展示與交流,在統一思想、得出結論后,再組織全班交流。對探究成果的.展示與交流,一般分三個步驟進行:
第一個步驟是組內展示與交流。主要針對本組內共同進行的探究活動,對所積累的各種信息資料進行整理、分析、討論,獲得共識。(個體收獲)
第二個步驟是全班交流。是在各小組匯報各自探究成果的基礎上,對全班同學的成果進行整理、分析、討論,得出科學的解釋或結論,獲得更為豐富的成果,達到資源共享、成果共享。(學生主導作用)
第三個步驟是得出科學的結論。(教師主導作用)在展示與交流中,教師要鼓勵展示交流方式的多樣性,引導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展示與交流。
6、拓展創新:引導學生將學到的科學知識與社會生活進行密切融合。
操作要領:引導學生運用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進行改進、發明、創造活動,關注與本課研究主題相關的社會問題等。
二、孔令強老師――科學教學中的大節和細節
1、堅守教育的大節:應該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第一個杜絕負效:
不要給予孩子
有害的東西。不要將學校變成禁錮孩子發展的牢籠,不要把課堂變成缺少生命尊嚴的屠宰場,不要讓老師成為磨滅學生人性、扼殺學生創造力的屠夫。
第二個:
刪除無效。
第三個:
減少低效:不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浪費孩子的生命。一節課40分鐘,而每個40分鐘都是從孩子生命鏈條中截取出來的,浪費孩子的時間,就是浪費孩子的生命。我認為應該從這樣的高度來認識我們的教學行為,認真反思每節課,是否讓孩子確實學有所得,確實讓孩子學有發展,確實讓孩子學有提高。
第四個:
追求高效:要教給孩子終生發展有益的東西,追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2、確立高效的目標
"一舉多得,一箭多雕"。體現在全面育人方面,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五雕"。在智育里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是第二個層次的"三雕",然是整我。天哪!我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根本就不知道豬草是什么,我又沒有養豬的書,能不能找貧下中農請教呀?又不行!想來想去,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好了,有辦法了。第二天不到一個上午我把豬草打回來了。其實方法很簡單:把豬趕出去,看豬吃什么草,就打什么草,吃什么菜,打什么菜,不就行了嗎?顯然,豬吃的草是豬草,豬吃的菜是豬菜,這是邏輯關系。這是一種思維方式。我們的科學教學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變得更聰明。從這兒,我知道了我們的老師在關注教學的時候,我們更應關注孩子的思維,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自己思想的行為。
我的收獲還有很多很多,上面兩條是從兩位專家那兒學到的一點知識,我會在以后的工作認真的實踐。當然,我還會對其余專家的講解內容進行認真的總結,并用于我以后的而教學教研當中,通過自己的實踐和創新,探索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
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個人總結2
教育局教研室組織的暑期語文骨干教師培訓活動,內容充實,安排有序。通過講座、課例展示、評課交流等活動,對如何上好閱讀課,轉變教育觀念,搞好教學研究進行了深入探究,提高了廣大骨干教師的專業素養,對骨干教師的成長,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我校五名骨干教師參加了培訓,在學習與交流活動中,大家增長了知識,提高了認識,實現了假期中學習充電、自勵自強的目標。
朱老師的講座,立足實際,針對廣大一線教師在課堂操作、落實教學策略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遇到的難題做了翔實的解讀。特別是中高年級在品讀環節的教學實踐,存在著誤區和難點。朱老師結合課例,引導大家以教學策略為指導,關注學生的課堂體驗,培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目標。
陳忠杰科長高屋建瓴,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如何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做了清晰的闡述。深入解讀文本,抓住中心內容、重點句子和關鍵詞語,引領學生體驗語文,培育綜合的語文素養。在文本的解讀方面,陳科長作了細致的分析。不但要掌握分析文本的能力,還要掌握引領學生分析文本、體驗情境的能力。教學中避免空洞的內容和繁瑣的形式,緊緊圍繞中心,結合文章內容,組織合理的教學。以學生的語文素養增長為契機,精心設計,實現課堂的優質高效。
本次的學習,內容豐富,與工作實際聯系緊密,對學校教學與教師的業務發展有著直接的指導意義,教師參與熱情普遍比較高。經過三天的學習,與會教師在教學理論知識、課堂構建理念、解析文本的能力諸方面都有了不小的收獲。對于在教育教學中的`疑難困惑,有了一個交流解決的平臺。
這個炎熱的暑假,因為有了這次培訓而顯得豐富、有意義。作為青年的教師,不但要會學習,而且要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的工作實踐中。我們要認真梳理學習到的知識,積極完善自身素養,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扎實落實臨沂市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時刻牢記骨干教師的責任,帶動大家探討交流,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長足發展。
【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個人總結】相關文章:
骨干教師個人培訓總結04-26
骨干教師培訓個人總結06-11
骨干教師培訓個人總結10-09
小學骨干教師培訓總結11-11
小學骨干教師培訓總結05-11
小學語文骨干教師個人培訓總結(精選5篇)02-26
小學骨干教師個人培訓總結(通用5篇)05-13
農村骨干教師培訓個人總結06-13
骨干教師培訓個人自我總結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