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端午節的由來100字(通用11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端午節的由來100字(通用5篇)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由來 1
古代,有一位楚國的大夫叫屈原。被某國追殺,為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不惜自記的生命,屈原就跳進大江以死來抗爭。
果然,百姓合作吧追殺屈原的國家打敗了,百姓為了紀念屈原,把五月五日定為端午節。
端午節的由來 2
小朋友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關于端午節有很多種說法,流傳最廣泛的是屈原一說。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楚國的大臣。有一次秦國發動戰爭,屈原主張抗秦,有人強烈反對,還把屈原免職流放到一個貧窮的地方。后來秦國把楚國占領了。屈原傷心極了,最后抱著一塊大石頭跳河死了。
為了紀念屈原,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為了不讓小魚吃掉屈原的`尸體要扔米團,這就是我們吃的粽子。
端午節的由來 3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的來歷是,楚國的大夫屈原跳汨羅江,人們就去水里找屈原的身體,人們又怕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就包了一些飯團扔進河里,讓魚蝦去吃飯團。
為了紀念屈原,后來端午節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的由來 4
很久很久以前,屈原是楚國的大臣,秦軍侵略了楚國的京城。
屈原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國家被秦軍侵略,于是屈原寫下了《懷沙》之后抱石投江了。
老百姓們知道了,就包粽子投到江里希望江里面的魚蝦不要吃屈原。從此這個習俗流傳了下來,變成了現在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由來 5
端午節的由來,歷史悠久,源于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后因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人們為紀念他而逐漸演變成端午節。
此節日不僅與龍圖騰崇拜緊密相關,更融入了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的內涵,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的由來 6
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已有2000多年歷史。最初是百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后因楚國詩人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人們為紀念他而將此日定為端午節。
端午節有劃龍舟、食粽等習俗,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并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端午節的由來 7
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擁有兩千多年歷史。最初是古代百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后因楚國詩人屈原在該日投江自盡,被后人紀念。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習俗包括劃龍舟、吃粽子等,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端午節的由來 8
端午節起源于古代中國,具有2000多年歷史。
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后因紀念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在該日投江自盡,成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于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有劃龍舟、食粽等傳統習俗。
端午節的`由來 9
端午節由來簡述如下:
起源: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紀念:初為圖騰祭祀,后紀念屈原投江自盡,亦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習俗:端午節日活動豐富,包括劃龍舟、吃粽子等,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端午節的由來 10
端午節的由來可簡要歸納如下:
起源: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已有2000多年歷史。
傳說: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后因楚國詩人屈原在該日投江自盡,人們為紀念他而設立。
習俗:端午節有劃龍舟、吃粽子等習俗,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端午節的由來 11
端午節的由來:
起源:端午節起源于中國,始于春秋戰國時期,已有2000多年歷史。
紀念: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后因屈原在該日投江自盡,成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傳承:端午節有劃龍舟、食粽等傳統活動,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并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端午節的由來】相關文章:
端午節由來與習俗02-19
端午節的由來作文02-04
端午節的由來小學作文01-09
端午節的由來作文04-12
端午節的由來和粽子的做法05-04
五月端午節的由來06-16
關于端午節的由來作文08-16
端午節的由來意義英語作文10-12
端午節的由來作文(精選36篇)06-06
端午節由來的英語作文(精選25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