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時間:2021-07-05 09:45:38 1200字 我要投稿

實用的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3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3篇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清晨,熱鬧的街市熙熙攘攘,人來人往。街邊熱氣騰騰的鍋里飄出粽葉的清香,鄉下的老農們擔著一擔擔濕漉漉的艾葉走街串巷帶著古樸的音腔吆喝著端午的清晨。艾葉上顆顆露珠滾動著艾香,長長的艾香在都市的清晨縮短了都市人的夢,拉長了屈原的詩句,拉長了端午節濃郁的民間氣氛,也拉長了我們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民俗走廊。

  于是,滿街里充溢了艾葉獨特的香味。這是屈原的香味,這是端午的香味,這是我記憶的故鄉山里的香味。這香味曾經帶給了我一個又一個好奇的童年,也帶來了一個又一個充滿幻想的少年。如今,雖然我年過不惑,這香味又依然一路伴我走來,深深地深深地,回蕩在我的心間;長長地長長地,回蕩在我的記憶之中。

  時間過得很快,四十年的人生彈子一揮間。盡管如此,但我還依稀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的情節。似在眼前的艾香中,又似在昨日嘉陵江畔的龍船舵手的吆喝聲中。

  于是,我努力地向空中拋出一枚硬幣,記憶的光環便隨著那翻覆的銀光閃閃開始翻轉,翻轉成端午節中我苦澀而有趣的童年,翻轉成幾個世紀也揮之不去的故鄉的端午情節。

  其實,小時候我并不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盡管依稀的記得母親曾給我們講過屈原投汨羅江的故事。但那時,在我幼小的年齡里端午節除了艾蒿的香味外,只有粽子的香味最好。或者說在童年的記憶里是艾葉的香味才讓我有了粽子的香味,是艾葉的香味才喚醒了我對粽子的嗅覺和味覺感。

  貧窮的童年,帶給我印象最深的除了玩以外,莫過于對有好吃的東西最深情地記憶了。所以,我對于端午節的印象除了艾香外就是對粽子香味的印象了。就象我的童年對過年的印象除了爆竹硝煙的味兒外,只有家鄉香噴噴的臘肉的味兒了,其他的卻什麼也沒有。

  在那個特定年代的孩子,大都是餓著肚子在百無聊賴的玩耍中度過童年的。自然,能吃上一頓飽飯是最高興不過的事了。

  于是,我童年的端午節也是在盼望與守候中來臨的。只不過大人們對端午節的態度是在虔誠中迎來端午的;而象我一樣的孩子們呢,卻是盼望端午早早的到來,我們也好好的吃上幾個香噴噴的粽子了。

  說實話,那時每一年除了盼望春節早早的到來外,我始終是盼望著過端午節和中秋節了。

  因為在我們家里,平時初茶淡飯都有些不濟,更談不上吃山珍海味了。于是,父親母親平時積攢一些東西,在時逢佳節時他們才紛紛把這些平時舍不得吃的東西(但今天看上去卻是再普通不過的食品了!)拿出來招待客人或者讓我們幾個小孩子解饞。這,可能是一件讓今天能吃好穿好的小孩子們感到非常費解的事情了。然而,這確實是我童年的一部分真實寫照。

  過節,是孩子們快樂的日子。過節,卻是大人們最操勞和忙碌的日子。

  在端午節還沒有到來之前,父親和母親便忙開了。母親把珍藏的糯米從大瓷缸里倒騰出來,用米盅一盅一盅的計量,然后把盛出來的糯米倒入水中浸泡。父親呢,父親卻到煤礦附近的農家毛竹林里去采摘新鮮的竹葉拿回家來洗凈以備包粽子用、、、。

  端午節那天一早,父親便把我從睡夢中拉起來。于是,我背上背簍跟在父親背后朝我家屋后的那一片山坡走去。

  那時候,在我家鄉過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有在端午節的清晨去山坡摘割艾蒿的習慣。聽大人們講,端午節這天,大地上生長的百草都是藥,以艾蒿最佳。特別是天剛亮的時候,有夜露滋養過的艾蒿是最好不過的了。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小學作文關于端午節。“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這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的贊美。

  我的家鄉在東北的山區。村莊的四周是連綿起伏的群山,山上“佳木秀而繁陰”。一條清澈的小溪在巍峨的山澗溢出,淌過炊煙繚繞,雞鳴狗叫的村莊。千百年來,古樸安寧的村莊就這樣靜靜的躺在大山的懷抱中,吸收著大地的靈氣,沐浴著陽光的光輝。

  野鵑花開過不久,就到端午節了。于是,我處在異國他鄉而又回憶起在故鄉過端午節的情景來

  家鄉的'端午節,很多風俗跟外地一樣系百索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凌晨3,4點鐘,母親起床,把事先準備好的五色小繩系在孩子的手脖子上。小繩是掉色的,沾了水,把手腕染的紅一色,青一色,好玩極了。

  端午節過了,等到第一場雨,孩子睡著后母親在悄悄的把小聲解下來,扔在水里讓雨水將其沖走。

  用五彩的紙疊了連環小寶燈掛在門楣上,象征著一年的五谷豐登,衣食無憂。

  記憶最深的是我8歲那年的端午節。那年,不知怎的,我身上起了又大又紫,腫的流膿的膿包,疼得我不得安寧,這時八一公公說“毛毛,你等著,我去弄些薆蒿來。”直到下午,他才回來。我聽人家說這玩意放在水里煮沸后,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后果真不疼了。第三天,就好了。

  事后我問八一公公緣由。他說“你這娃子走運,逢上端午節,不然,可夠你受得!”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于恰逢上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節日吧!

  家鄉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后,家家戶戶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酵。里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端午酒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如今,媽媽也如法炮制,材料一樣,但入嘴后口感卻不一樣。我提醒媽媽:“你用的是這里的酒,而不是家鄉自己釀的酒啊!”

  我同媽媽已離開家鄉多年,但故鄉的山山水水,人情風俗在我心屏上總不能抹去。今年的端午節已經過完,我多想問問:親愛的鄉親們,你們又釀端午酒了嗎?

  小時候,一到端午節,我就會讓奶奶做十幾個小粽子。可是,去年的端午節奶奶卻對我說:“小旭呀,你也不小了,該學會自己包小粽子了。”我高興地點了點頭,因為在我的眼里,包粽子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開始包粽子了,奶奶幫我準備好了粽子餡和粽葉,她就開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粽子。奶奶說:“包粽子首先要把粽葉卷成你想要的粽子的大小”。奶奶一邊說一邊給我做示范動作,“接著在卷好的粽葉里放上糯米,還要把糯米壓緊,這樣包出的粽子才好吃,然后在中間放上一個小棗,最后把粽葉包起來用繩子扎好。”這樣,一個可愛的小粽子就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粽葉,把粽葉先卷成了非常小的一個“窩”,然后就照著奶奶教我的步驟包起了粽子。可是在奶奶手里聽話的粽葉,到了我這里卻不聽使喚了,還沒等我拿繩子扎,餡就全散了,第二個,第三個,....... 一連包了好幾個,都是如些,我有點泄氣了。原來粽子好吃,卻這么難包呀!奶奶看出了我的變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什么事都會遇到困難,可不能在困難面前低頭。”聽了奶奶的話,我不好意思放棄,只好接著包。不知道是第幾個了,我包的第一個粽子終于“問世”了,它雖然沒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我還是很高興,我總算學會了包粽子。一個下午過去了,我包了好多小粽子,后來包的比前面包的就好看多了,奶奶看了,一個勁地夸我心靈手巧。奶奶還把小粽子串在一起,據說這樣象征著好運連連。

  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而且還懂得了要不怕困難的道理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端午,流浪至汨羅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國軍隊已攻破楚國郢都,他明白,支撐生命的最后一點亮光熄滅了。

  當他把“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詩句吟誦給江邊漁夫的時候,就已經決定,要將自己的清澈與江水的晶瑩合二為一了。我知道,這是屈子為保留個體純凈最無奈的選擇,也是迄今為止,文化祭壇上,最高尚的選擇。

  最終,三閭大夫坐在了汨羅江邊,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陽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懷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著自己冰涼的心,走進旋流之中的。而那些“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的詩句,留在了岸上,留給了端午。一條江因為成就了一個詩人最后的心靈歸屬,而聲名鵲起。一個節日,因為收留了偉大詩人的高尚魂魄,而內涵充溢。

  端午,把緬懷和敬仰裹成了節日的粽心。

  節日的壽命當然要比人的壽命長久許多,所以,三閭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給了這個節日。在結束自己物理生命的同時,也打開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濯洗的靈魂,恍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視線和思想。我知道,這種深入骨髓的隱痛,來自時間深處的召喚,一個背負著深重苦難,行走了兩千多年的節日,其實是在為自己的存在,尋找一個答案。所以,端午節帶給我們的,應該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詩人余光中所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

  以我們現在的視角來看,用一個詩人的隕落,攀附上文化的崛起,或許是物有所值的。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國,卻用死成就了《離騷》一樣。忽然覺得,端午節其實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葦葉了,它把所有的內容和精髓,密密細細地包藏起來,讓我們極具耐心地一層層打開,最后領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時,葦葉汲取了糯米的黏質,糯米滲透著葦葉的清香,似如端午與屈子之間的浸染,節與人的統一。

  對端午節的最初認知,完全來自于粽子。那時候的小學課本,還沒有涉及到“楚辭”或者《離騷》的片言碎語,文化不高的母親也無法給我們講述端午節的由來,好在粽子并不因為我們的無知而改變所蘊含的味道。所以,我總會把端午節和甜香黏軟的糯米聯姻起來。這使得整個貧乏的生活,還能透射出星星點點的光亮,就像枯枝間的苞蕾,滲漏出些許隱秘的春意。

  現在看來,那些夾雜在一年日歷中為數不多的能改變我們飲食向往的節日,早已成為精神層面抵擋艱難生活的盾牌。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應該為擁有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閭大夫叩謝的。對童年而言,這是一個多么充滿人情關懷的節日啊!那種甜膩的感覺,一直泛舟舌津。

  后來知道了屈原和楚懷王,知道了《國殤》和汨羅江,知道了每年這一天,人們蜂擁江岸,插艾蒿、掛菖蒲、吃粽子、競龍舟,把一種悲情的懷念渲染成了歡悅的行為,既熱熱鬧鬧又轟轟烈烈。

  歷史會在很多場合,拐出一道彎來,就像屈原投江時所選擇的河泊潭一樣——它是汨羅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彎曲處。這種彎道,對河流而言,只是改變了水的流向和速度;對三閭大夫而言,卻是以生命為筆,填充了歷史的章節,引領了情感的走向。許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彎道,這些遠航至此的細節,因為承載了有溫度的夙愿,使得堅硬的歷史,柔軟了許多。所以,更多的時候,是生命的結局,讓歷史的敘述更具悲情。明白了這一點,再品嘗粽子時,心的分量,會沉重許多。

  事情往往是這樣,在分享一種傳統時,我們更多的時候只在關注它所帶來的結果,而其中蘊含的真諦,卻很少探究了。因為時空的距離,讓來源變得愈加縹緲和混沌。好在歷史給了我們最好的解決方式,它讓時間淡化了一個國家的破碎的同時,卻強化了一種品質的高貴。它讓我們站在兩千三百年的高度,來聆聽一條河流的潮汐。這時候的端午,或許更像是一縷陽光,從汨羅江的源頭流淌過來,映照著江邊每一位過客的內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無法僭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鏡,端放在我們必經的路口,讓人們從歷史影像中,找到現實的倒影。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作文:端午節07-05

端午節節日作文_端午節作文03-05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_端午節作文03-05

端午節英語作文端午節作文03-24

端午節英語作文:端午節06-14

端午節作文:過端午節06-09

端午節的期待-端午節作文09-21

端午節的作文:端午節的回憶05-01

端午節作文:端午節與粽子04-22

過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0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文字幕一本精品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蜜桃 | 日本久久久久中文视频字幕 | 欧美AⅤ资源在线播放 | 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网国产在线 | 偷窥国产女洗浴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