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春節的作文1500字錦集6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鄲腊桑韵率切【幨占淼拇汗澋淖魑1500字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的作文1500字 篇1
過些日子天,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了,關于春節,有許多美好的記憶,每一片記憶,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內心深處閃耀,尤其是每逢春節的時候,過著眼前的節日,腦海中閃過往昔的節日,交織成了美麗的、無窮的節日的韻味。
——春節的燈
春節的燈,最能烘托出節日的氣氛。很小的時候,家里面還沒有電燈,平日里點一盞小油燈。春節了,也是點油燈,但與往日的油燈不同,是那種很大的、帶有玻璃燈罩和白玻璃燈傘的能掛起來的油燈,燈上有一個旋鈕可以調節燈的亮度。記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親都早早的把那盞等拿出來,灌滿油,燈罩和燈傘擦的锃明瓦亮,掛在屋天棚的中間。天一黑,就把燈點亮,調的燈火大大的,照的滿屋通明。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這盞燈都亮起來。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這盞燈是最重要的春節的標志。
童年的春節,還有一種燈讓人難以忘懷,就是那些現在看來很簡單,當時卻帶來無窮樂趣的燈籠。父親的手很巧,每年的春節前,都要找來一些秸桿,用小刀削削刻刻,幾支秸桿做成了燈籠的骨架,再用五顏六色的糖紙把四面糊好(這些糖紙都是一年中慢慢攢下來的),就成了一個別致的燈籠。節日里,天一黑,就和弟妹們每人提著一只燈籠,出門和鄰居家的孩子們玩兒,那時別人家孩子的燈籠多數是彩紙糊成的,而我們的燈籠用糖紙,即透亮又鮮艷,引得別人好生羨慕。
現在的燈籠多是專業化制作出來的,比起過去的更精致更漂亮,但感覺卻少了些什么。
——春節的年畫
春節貼年畫,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童年的春節,幾乎每年都是新糊的墻紙,很多年畫貼在嶄新的墻上,看上去滿目清新而漂亮。有胖胖的男孩兒女孩兒抱著大魚咧嘴笑,有身著各種各樣衣服的人們在舞蹈,還有帶故事情節的象連環畫那樣的年畫,許多小幅的畫組成了一大幅畫,很喜歡這樣的年畫,不光可以看畫兒,還總是纏著母親給讀那些小幅畫下面的文字,知道了畫中的人在做什么。記憶最深刻的是一幅小女孩剪窗花的年畫,畫中的小女孩兒梳著兩條黑亮的辮子,穿著花衣裳藍褲子,坐在那里神情專注的剪著窗花,旁邊一只小花貓在耍弄著一個毛線團兒。小女孩兒細眉笑眼,臉蛋兒粉里透紅,翹起的嘴角流露出喜悅。常常盯著那幅畫兒出神,想變成畫中的人,或者是畫中的女孩兒從畫里面走出來,和自己成為小伙伴。
再大一點兒了,過春節也貼年畫,但都是些樣板戲的劇照,怎么看也喜歡不起來。
現在在自己的家里過春節,不再貼年畫,但卻非常想念那個畫中剪窗花的小女孩兒。
——春節供奉的家譜
小時候在家過春節,每年供奉家譜是一項重要的儀式。除夕那天,父親都要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了一年的家譜請出來,掛在一面墻上,下面擺上供桌。供桌上兩邊各放一個大的蠟燭臺,很漂亮的紅蠟燭點燃后,把一面墻都照亮了;中間放上一個香爐,香爐里面插上香點燃,香煙裊裊升騰起來。蠟燭臺和香爐之間擺上裝滿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親做的,有雪白的饅頭,上面用麻果點出紅的花點兒;有切成大片的肉,擺成圖案;有油炸成金黃色的面魚,有染成彩色的寬粉,嫩黃的雞蛋餅……每當母親擺供品的時候,我在旁邊看著出神,想不出這么多好吃的放在這里,那些先祖們是如何吃,而且吃過了還看不出變樣。
供奉的家譜是三幅畫兒。中間一大幅,上邊是坐著的兩個人像,一男一女,年長而且很慈祥,下邊是許多站立的人像,各種姿態,空白的地方寫著家族先祖們的名諱;兩邊是條幅,畫有美麗的花卉和裝飾圖案。每到除夕夜吃年夜餃子前,伯父就帶領著堂哥們來家里和父親、弟弟們會合,那時爺爺還在世,由爺爺帶頭一起在家譜前磕頭跪拜。給先祖跪拜磕頭是家里男人和母親那樣的媳婦們的必修課,而女孩子們是不做的。有時候好奇問大人們,回答說是女孩兒膝下有黃金,不能下跪的,現在想來滿不是那么回事。
家人們每年的春節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對先祖們的名諱,默默的拜望。對于家里等女孩子們來說,結婚后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按祖上的規矩,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和家譜照面的,所以即使春節回父母家也是過了初三,那時供奉的家譜已經收起。在先祖的眼里,嫁出的女兒也許真像是潑出的水,不值得眷顧吧,F在的人們不再講究過去的老規矩了,在春節的時候,出嫁的女兒們都可以回家。但許多人還是遵循過去都做法,也許認為先輩們流傳下來的規矩還是很神圣的,不想去破壞吧。
春節的記憶有許多許多,有的年代久遠,有的就在眼前。一串串記憶都包含著濃濃的親情,散發著濃郁的節日氣息;一串串記憶,把一個個閃光的片斷穿起,匯成美麗的生活畫卷。
春節的作文1500字 篇2
春節,是我國最古老的節日,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也是我最喜愛的節日,沒有什么能比它更讓我覺得快樂的了。
今年的除夕,人們還在最后的忙碌,有的剖魚、有的殺雞,有的宰羊。大街小巷早已披上了紅色節日的盛裝,樹上掛滿了紅燈籠、中國結;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了大大的福字,對聯、窗花,把房子打扮得像一個個俏姑娘,祖國各地,沉浸在一遍喜慶之中。
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天蒙蒙亮,奶奶就開始忙著大掃除了。聽奶奶說,除夕的“除”字,原意是除去,家家都要在今天大掃除,把所有的窮運、晦氣統統掃出家門。我急忙搶過奶奶手里的抹布,把家里所有家具門窗抹得油光發亮,就像新的一樣,地也被我掃得干干凈凈,祈福明年有個好運氣。
吃過中飯要準備年夜飯了,我的老家是南通,年夜飯一定要吃團圓,寓意著團團圓圓。爺爺做團圓餡兒,爸爸揉米粉,我、媽媽、奶奶搓團圓。媽媽提議,我們三個來個搓團圓比賽,看誰搓得團圓又好又快,結果奶奶手藝最佳,圓子個個精神抖擻,而我做的團圓,就像泄了氣的皮球,扁扁的,我只好甘拜下風,媽媽說:“團圓里包個棗子吧,誰吃到今年就是最幸運的人,”說完她往團圓里包了個棗子,我心想希望吃到那一個的人是我。
到了晚上吃年夜飯了,爺爺這個特級大廚師早就做好了菜。一桌香噴噴的菜呈現在我們眼前,每個菜名都帶著吉祥的名字“年年有魚”“長壽粉絲”“步步糕”等可以說是山珍海味無所不有。吃團圓了,突然,我嘴里嘗到一股甜棗味兒,我驚喜地叫了起來,“我吃到棗團圓了”,大家都用羨慕的目光望著我,媽媽說:“祝賀你,你是我們家幸運的人!北绿嵛矣卸喔吲d了。
對于小孩子來說,最好玩的就是放炮仗,吃過年夜飯,南京城早已淹沒在鞭炮聲中,炮竹聲,煙花聲不絕于耳,密密麻麻的火光和一盞盞絢麗多姿霓虹燈,把南京城打扮成一副妖艷的畫卷,照亮著夜空,我早已安耐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趕緊拉著爸爸媽媽到我家旁邊的空地上放焰火,爸爸從紙箱里拿出一個“飛毛腿導彈”放在離我們七八米遠的地方,找出導火線,用煙頭往上一點,只聽“哧哧”2秒導火線就把火引入“飛毛腿導彈”,突然“嘣”一響,驚天動地,一發炮火射出了十幾米高的空中,緊接著又是一聲巨響,“啪”一朵朵金燦燦的“大金花”像一張張笑臉羞答答的盛開了,只見銀白色的花瓣慢慢地向四周伸展,如同萬條瀑布散下天邊,漸漸地,花瓣由粗變細,魔幻般的變成了一支支垂落下來的柳條,好一個“萬樹垂下綠絲絳”的優美畫面。我只覺得絲線離我越來越近,似乎伸手可及,我忍不住伸手想抓住它,可是它們就像狡猾的精靈,一轉眼,變成俏皮的“金雨點”從半空中消失了。接著我們放了鞭炮、轟天雷、大雷公、開門炮等等,望著天上五顏六色的火樹銀花,心中不由得想起我學過的一首宋朝大詩人王安石的詩—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多美的一首詩啊!
要說過年,春節聯歡晚會也是不可缺少的視覺盛宴,放過煙花,我們全家一邊吃瓜子一邊喝紅棗茶,一邊欣賞春節聯歡晚會,一邊享受春節的快樂,郭冬臨和牛莉的小品《一句話的事兒》,讓晚會進入了高潮,現場觀眾雷鳴般的掌聲彼此起伏,全場沸騰了,劉謙的的魔術又一次讓晚會進入高潮,太神奇了,接著王非美妙的歌聲《傳奇》在我心里蕩漾,我陶醉了,心里流淌著濃濃的甜蜜。
大年初一,一次又一次的炮竹聲喚醒了我,推開門,外面白茫茫的,仿佛一片雪海,“下雪啦!下雪啦!”我驚呼,雪下得很大,整個大地銀裝素裹,個個神采奕奕,粉妝玉砌,樹枝蓋滿了一層毛茸茸軟綿綿的雪末兒,像一根根彎曲的銀條,而那些冬青樹上的積雪像似掛滿了一粒粒綠白相間的寶石,一棵棵樹木,在潔白的雪花襯托下,好像一個個仙女下凡,風一吹,輕輕搖晃的枝條,猶如仙女舞動著的玉手,散下了顆顆珍珠,我不自主想起唐朝詩人岑參的一首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場大雪更增添春節的氣氛,我從地上抓起一把雪向爸爸砸去,爸爸躲閃不及,“啪”正好打在背上,“哈哈”我頓時興奮起來,又從地上抓起一把雪,扔了出去,擊中媽媽的頭上,滿頭都是雪花,我們三個打起了雪仗,雖然手被凍得通紅,但心里很開心,
不知不覺七天很快過去了,春節的快樂讓我久久不能平靜,伴隨著新年的漸漸遠去,我又憧憬著新的希望,期盼著新的一年的到來。
春節的作文1500字 篇3
小年到了,大年還會遠嗎?不遠,馬上就到!小年到,祭灶忙,衣食無憂保健康。今天是小年,我寫了一篇文字,祝親愛的朋友們:心中的希望與夢想馬上實現!小年吉祥!——題記
今天是農歷臘(十二)月二十三日,東北民間稱為過小年,南方是十二月二十四日過小年,這一天是祭灶的日子。它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小年,一年里最后一個驛站,馬上就要迎接新春佳節的到來。淡妝素裹牽住了我的手,感嘆時如流水,年年都有不一樣的感覺和感觸。
小年,是中國傳統文化民間祭灶、掃塵、吃灶糖的日子。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肮偃袼拇椅濉钡恼f法,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中國地域廣闊,南北過節的習俗總是有很大差異的。東北的小年,普通百姓很當回事的。過小年,祭灶。東北有首民謠:“糖瓜祭灶,新年來到”。祭灶君,希望“灶王爺”保佑全家平安。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臘月二十四,為掃塵之時,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芭D月二十三、灶君爺爺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這是關于過小年兒的民謠。小時候媽媽教我的,如今,我又給小外孫念叨了。
今天是小年,再過一周就是春節了,這不馬上就要過大年了,真的讓人感受到時光老人的腳步匆匆了。小時候,我的夢想就是能天天吃到過年時吃的東西。在那個貧困的年代,平時沒有好吃的東西,便把過年當成了自己能美食幾天的她日子。現在想小時候吃麥芽糖的情景,禁不住暗自浮想:如今都倡導與時俱進、健康生活了,不知灶神是否也會嫌糖瓜過于甜膩想嘗試點新鮮玩意呢?“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是過去民間關于灶公的一副對聯。自從人類懂得用火之后,灶就成了人們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個部分。如今,城鎮居民很少有用老爐灶的了,幾乎都用上了天然氣了,自然帖這樣對聯的也就少了或者說是沒有了。但是過小年的習俗還不會離開我們,這也是民俗的一種延續。真心希望有著中國民俗寓意的臘月二十三的小年,能馬上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寒過后是小年,大寒時候,寒潮南下頻繁,是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冰天雪地、天寒地凍。20xx年的小年就在大寒后兩天,這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今天是四九的第五天了,俗語說“三九四九冰上走”,現在的路有許多積雪和寒冰,讓人感受到的是寒冬臘月的透骨之寒。行走在風雪中,零下27、8度的氣溫,讓路上的行人加快了行走的速度。每當我走在寒冷的路上時,會想起昆曲《林沖夜奔》中的“大雪飄,撲人面,朔風陣陣透骨寒”,《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應該就是發生在這樣的時候。不知道那時“最憐萬死逃生地,真是魁奇偉丈夫”的林沖在風雪山神廟是否也過了小年?我真奢望能在夢中與林沖做一次對話,聽他給我講述草料場那驚神泣鬼的一幕。這個想法也許真的是我永遠的夢了!無論能否做一個這樣的夢,這是我的夢想。我希望馬上能實現,但我知道人生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小年,自然要吃灶糖,這也是一種習俗了。早晨在早市買了200克灶糖。拎著買的菜和灶糖往回走,看看手里的灶糖,想起小時候吃灶糖的情景了。記憶中的灶糖可真是好吃啊!那時候爸爸會把買回來的灶糖放在棚子里,晚上放過鞭炮后,爸爸就從天然冷庫一樣的棚子里取來那長長的、扁扁的、冰涼冰涼的糖給我。那時的灶糖才咬下去的時候是酥酥的并不覺得甜,到嘴里就化了,化得軟軟的,黏黏的,粘在舌頭上,牙齒上,突然就感覺到了滿嘴的甜味。那糖的甜味卻深深地烙進了我的記憶,今天那甜味已變成了對故去的父親的永遠的思念……
小年到了,大年還會遠嗎?不遠,馬上就到!馬上,是立即的意思。作時間副詞,表示時間很短的意思,也是非?斓囊馑。今天是小年,灶王爺又要“上天言好事”去了,晚上我也會在灶臺邊兒擺上粘他嘴的糖,盼著他述完職,年三十兒能“下界保平安”!當然這個美好的愿望也得馬上變成文字送給我的朋友們。小年到,祭灶忙,衣食無憂保健康。祝親愛的朋友們:心中的希望與夢想馬上實現!小年吉祥!
春節的作文1500字 篇4
在我們湖北潛江,春節和各地區過的一樣,習俗也差不多。我們一般在老家過春節。面是我們的春節大約在立冬之后的臘月就開始了……
立冬之后,我們就要開始準備過年的用品了,也就是準備“年貨”,這可要大費些時間,有很多東西都要提前準備好,要“動用”全家成員,老人去菜場買腌制臘制品的材料,菜場被擠的水泄不通。家里到處都是蒸鍋、碗、壇、罐等等一大堆的“雜物”,因為我們要做過年的好吃的呀!腌肉、魚、鹵菜、打糍粑等。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腌臘制品,不過我不太喜歡咸的,呵呵!接下來就是我最喜歡的“好玩的自制品”了,我總是幫助她們做這些那些東西:灌香腸,我可喜歡吃了;打糍粑,黏黏的很好玩;炒炒米,浮在碗里可有趣了,還有打魚糕,做肉圓子,打豆餅等等,在農村,他們還會把自己家的豬、雞殺掉來過年……
在我們這兒臘月二十四過小年,表示就已經進入了過年的時期了。大家也都已經進入了春節的氣氛中,年味兒漸漸的變濃了。到了這幾天,街上賣對聯的、賣年畫的滿街都是,來買的人絡繹不絕,廣場兩邊也都紛紛掛滿了燈籠,到處紅紅火火。還是必須把年貨準備好:零食、餅干、水果、糖……都缺一不可呀。因為街上店鋪在正月初一就關門了。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大掃除,把房子的里里外外打掃得干干凈凈,讓整個房子煥然一新,準備迎接新的一年。這一天,到處都顯出一派忙碌而歡樂的景象。
而在過春節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除夕。喜歡它那熱鬧、喜慶的`景象。每逢的春節如期而至,人們都“鬧騰”起來了,年味兒是十足的。紅紅的春聯載著滿紙的祝福貼上了門框;“倒福”貼上了門板;燈籠也掛在了門前屋檐下;還要去祭祖點燈,鞭炮聲也噼嚦啪啦響個不!搅诉@時候,就要把之前提前準備好的年菜放入鍋中,做出一盤盤美味可口的團圓飯,團圓菜。一大家子圍坐在大圓桌前,吃著“鋪”滿了一大桌子的團圓飯阿,相互說著祝福的話,敬著酒,桌上的飯菜令人垂涎三尺,色香味美。而小孩子總是耐不住性子,總是先搶著把菜放到碗里“壘起來”。我們還是要和家人們一起一邊看著每年一次的《春節聯歡晚會》一起守歲,為家人保平安?赐甏和砭偷搅肆泓c,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了起來,仿佛也在為人們祝福,大家的臉上都帶著擋不住的興奮,甚至激動,會心的笑容也情不自禁的從人們臉上流露出了……這天晚上必須洗大澡,辭舊迎新,把過去一年的污穢全洗走,要穿上新衣服迎接“年”的到來。還必須燈火通明,不許間斷。
到了正月初一,街上靜的出奇。各個店鋪都關了門,沒有多少人走動,這天是要拜年的。跟著爸媽去同族人那里去。拜年道喜,每個人都喜氣洋洋的。小孩子們這時候總是最高興的了,只要你的小嘴兒甜一點,向老人們磕頭辭歲,就會得到自己的夢寐以求的壓歲錢,除老人外的長輩也要給小孩子們壓歲錢,小孩子們一拿到渴望已久的壓歲錢就會興奮的笑開了懷,心里樂滋滋的,不過,最終還是要給爸爸媽媽,拿了回去,說是“保管”,這也是讓小孩子們過會兒癮罷了。還有這天是不能掃地的,不然會把喜氣掃走的,不能洗澡、換衣服。不過到了晚上,大家在一起放鞭炮、放煙花。好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色,歡樂極了。正月初二初三亦是如此。正月初二時要給岳父母拜年,一起吃頓飯。正月初三后,就要開始走親訪友了,大家歡聚在一起,好不熱鬧!到了初五、初六時店鋪才陸續開門,就這樣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
元宵節,是春節中的又一個高潮,也是春節的最后一個項目了;粽褂[,樣式繁多,讓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舞龍舞獅,那一截截一段段的龍、獅,繞來繞去、黃中帶紅、紅中帶綠,又讓人眼花繚亂了;劃彩龍船,一個隊伍又一個隊伍在門前不倦的表演著,也是一種驅除邪氣的習俗;這天兒廣場上到處都能見到煙花的影兒,煙火不斷,那一朵朵沖天綻放的“花朵”,形態各異,五彩繽紛的;放許愿燈的人也不少呀!那一個個不同大小,不同色彩的孔明燈都載著相同的新年祝福飛向天空,載著人們美好心愿飛天而去,遠遠看去,像滿天的星星,真漂亮!……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項目。到處“鬧騰”著,雖然雜音多,但也扼殺不了人們歡騰的氣氛和又一次“出現”的年味兒!既然是元宵節,又怎么能不吃湯圓呢?一想起那個甜味兒,一個字兒,饞……
元宵節一過,潛江的春節也就正式結束了。人們該干什么的都干什么去了。一眨眼,時光緩緩流去,春節也又遮上了她的面紗,悄悄地隱去了……
春節的作文1500字 篇5
春節是中國人特有的傳統節日,象征著新春的開始,代表著團圓,是中國人最重視、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我記得小時候,一到過年,大人小孩都露出幸福的笑容,春節味很濃。但隨著歲月的消逝,春節味道似乎越來越淡了。
記得小時候,只要快過年了,家里大人們就開始忙活了。甚至從臘八開始,只要吃過臘八粥,大人們就要為過年做準備了。淘麥子,打面(即把麥子磨成面粉)為蒸饅頭做準備。買菜如:大蔥、蘿卜、白菜、粉條、等等。最主要的是每家都要買上幾十斤的豬肉,因為平常人們是不舍得吃肉的,所以過年了要過過肉癮?傊,不管在忙什么大人們就是沒停過,而且每次逢集必去。每次去必要買東西,稱之為“辦年貨”。 差不多臘月二十以后,人們就開始蒸饅頭、炸丸子等為過年準備了。小時候,鄰居之間都會互相幫忙,也有幾家和在一起蒸饅頭、炸東西的。因為每家都要蒸好多饅頭、炸好幾樣吃食,所以鄰里之間幫來幫去直到臘月二十九才能忙完。我最喜歡家里蒸饅頭的時候了。奶奶、嬸嬸及鄰居在我家要忙碌一整天。早上她們要和面,以保證面能發酵?粗脦着璧拿鎴F由小變大、由瘦變肥,真有一種難以言表的喜悅。中午她們還要再翻動一下面,以利于發酵。午飯過后她們就要開始做饅頭了。她們有人分面團、有人整形、有人包餡??忙的不亦樂乎。而我們小孩子就在旁邊搗亂,爭著要面團,有時還會挨訓的?粗粋個飽滿的包子被整齊的放在篦子上、一個個圓圓的饅頭像一排排士兵筆直的站立在案板上。還有棗饃、口袋饃、油燈饃、大饃??不過我最喜歡的是油燈饃,蒸熟后,在里面倒入一些香油,用一根棉線,用火就可以點著了,就像油燈一樣閃著耀眼的紅光。等香油熬完燈滅了,就可以吃香噴噴的油燈饃了。我們小孩子會比誰的“油燈”亮的最久,誰的最香、最好吃。那是我們過年常玩的游戲,也是蒸饅頭時我們最期待出鍋的饃。婦女們忙著做各種饃,男人們要一直待在廚房燒鍋,蒸熟一籠籠的饅頭。小孩們則各人手拿一個饃,一邊玩耍一邊吃。我記得那時我們打賭看誰吃得最多,結果我吃了六個包子加饅頭、堂弟竟然吃了七個,小妹也吃了五個,鄰居家的小男孩也吃了七個。我們是從中午吃到晚上且一邊玩一邊吃所以才能吃那么多的。直到晚上各種饅頭才算蒸完。大人們也都累了一整天。
接下來就是炸各種東西了,有:馓子、丸子、油果子、油條、麻葉??這也要幾家人的幫忙,也要忙活一整天。我們小孩子只可以吃,是不準待在廚房的。因為大人們怕小孩子亂說話,如說“少了”,大人就認為說“油”了很多,認為是不吉利的。諸如此類的話是最忌諱的。所以最好的法子是不讓小孩子待在廚房。
貼春聯也是很受人們重視的。那時候還沒有賣印刷的春聯的,所以每家每戶貼的多是自家手寫的,也有找寫字好的代替的。那時我家的春聯都是爸爸寫。盡管我爸只上過小學,但他寫的字還是很好看的。大概是怕字太難看貼出去被人笑話,才刻意練習的吧。我當時看爸爸寫,就想我也要好好練字,等我大了我就可以寫春聯了。可以讓來拜年的人都看看我的“好字”,那時我會聽到父母說那時誰誰寫的,然后鄰居們夸獎一番,而
我躲在一邊偷偷的樂。一般,都是二十九寫春聯,年三十早上貼春聯。吃過午飯是不允許再貼的,因為只有家里有人去世了才在下午貼一種純色的紙,有紫色的、白色的、綠色的等。好像每年貼的不一樣,要貼滿三年,即親人去世后三年,才能換上大紅的春聯,這個我不太懂。
年初一,人們會起得很早。小孩子也是興奮的睡不著,外面還是一片漆黑呢,小孩就到處跑著拜年了。拜年,那可是真真實實的磕頭。有的大人會逗小孩子說:磕得不響不算。于是童真的孩子們牟足了勁磕一個響響的頭,大人這時又會心疼了;琶鸷⒆油麄兌道镅b瓜子、花生糖果等好吃的,最主要的是壓歲錢。孩子們會一家家的拜年,摸著漸漸鼓起來的口袋,數著兜里漸漸加厚的錢,甭提多高興了。
而現如今呢?春節味變得越來越淡了,有時都過完年了還感覺年還沒過呢。饅頭不蒸了、馓子不炸了、春聯不寫了??若要問這怎么過年呢,一個字“賣”。錢多了,人懶了。年初一,也不起早了,拜年也不磕頭了,問為什么會這樣呢,說那已經out了。春節味淡了,人情味也漸漸淡了。
我還是喜歡小時候的春節,忙碌的春節,充滿節日味道的春節。我記憶中的春節還是那么美、那么吸引我。
春節的作文1500字 篇6
在我們湖北潛江,春節和各地區過的一樣,習俗也差不多。我們一般在老家過春節。面是我們的春節大約在立冬之后的臘月就開始了……
立冬之后,我們就要開始準備過年的用品了,也就是準備“年貨”,這可要大費些時間,有很多東西都要提前準備好,要“動用”全家成員,老人去菜場買腌制臘制品的材料,菜場被擠的水泄不通。家里到處都是蒸鍋、碗、壇、罐等等一大堆的“雜物”,因為我們要做過年的好吃的呀!腌肉、魚、鹵菜、打糍粑等。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腌臘制品,不過我不太喜歡咸的,呵呵!接下來就是我最喜歡的“好玩的自制品”了,我總是幫助她們做這些那些東西:灌香腸,我可喜歡吃了;打糍粑,黏黏的很好玩;炒炒米,浮在碗里可有趣了,還有打魚糕,做肉圓子,打豆餅等等,在農村,他們還會把自己家的豬、雞殺掉來過年……
在我們這兒臘月二十四過小年,表示就已經進入了過年的時期了。大家也都已經進入了春節的氣氛中,年味兒漸漸變濃了。到了這幾天,街上賣對聯的、賣年畫的滿街都是,來買的人絡繹不絕,廣場兩邊也都紛紛掛滿了燈籠,到處紅紅火火。還必須把年貨準備好:零食、餅干、水果、糖……都缺一不可呀。因為街上店鋪在正月初一就關門了。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大掃除,把房子的里里外外打掃得干干凈凈,讓整個房子煥然一新,準備迎接新的一年。這一天,到處都顯出一派忙碌而歡樂的景象。
而在過春節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除夕。喜歡它那熱鬧、喜慶的景象。每逢春節如期而至,人們都“鬧騰”起來了,年味兒十足。紅紅的春聯載著滿紙的祝福貼上了門框;“倒福”貼上了門板;燈籠也掛在了門前屋檐下;還要去祭祖點燈,鞭炮聲也噼嚦啪啦響個不!搅诉@時,就要把之前提前準備好的年菜放入鍋中,做出一盤盤美味可口的團圓飯,團圓菜。一大家子圍坐在大圓桌前,吃著“鋪”滿了一大桌子的團圓飯阿,相互說著祝福的話,敬著酒,桌上的飯菜令人垂涎三尺,色香味美。而小孩子總是耐不住性子,總是先搶著把菜放到碗里“壘起來”。我們還要和家人們一起一邊看著每年一次的《春節聯歡晚會》一起守歲,為家人保平安。看完春晚就到了零點,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了起來,仿佛也在為人們祝福,大家的臉上都帶著擋不住的興奮,甚至激動,會心的笑容也情不自禁的從人們臉上流露出了……這天晚上必須洗大澡,辭舊迎新,把過去一年的污穢全洗走,要穿上新衣服迎接“年”的到來。還必須燈火通明,不許間斷。
到了正月初一,街上靜的出奇。各個店鋪都關了門,沒有多少人走動,這天是要拜年的。跟著爸媽去同族人那里去。拜年道喜,每個人都喜氣洋洋的。小孩子們這時候總是最高興的了,只要你的小嘴兒甜一點,向老人們磕頭辭歲,就會得到自己的夢寐以求的壓歲錢,除老人外的長輩也要給小孩子們壓歲錢,小孩子們一拿到渴望已久的壓歲錢就會興奮的笑開了懷,心里樂滋滋的,不過,最終還是要給爸爸媽媽,拿了回去,說是“保管”,這也是讓小孩子們過會兒癮罷了。還有這天是不能掃地的,不然會把喜氣掃走的,不能洗澡、換衣服。不過到了晚上,大家在一起放鞭炮、放煙花。好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色,歡樂極了。正月初二初三亦是如此。正月初二時要給岳父母拜年,一起吃頓飯。正月初三后,就要開始走親訪友了,大家歡聚在一起,好不熱鬧!到了初五、初六時店鋪才陸續開門,就這樣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
元宵節,是春節中的又一個高潮,也是春節的最后一個項目了。花燈展覽,樣式繁多,讓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舞龍舞獅,那一截截一段段的龍、獅,繞來繞去、黃中帶紅、紅中帶綠,又讓人眼花繚亂了;劃彩龍船,一個隊伍又一個隊伍在門前不倦的表演著,也是一種驅除邪氣的習俗;這天兒廣場上到處都能見到煙花的影兒,煙火不斷,那一朵朵沖天綻放的“花朵”,形態各異,五彩繽紛的;放許愿燈的人也不少呀!那一個個不同大小,不同色彩的孔明燈都載著相同的新年祝福飛向天空,載著人們美好心愿飛天而去,遠遠看去,像滿天的星星,真漂亮啊!……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項目。到處“鬧騰”著,雖然雜音多,但也扼殺不了人們歡騰的氣氛和又一次“出現”的年味兒!既然是元宵節,又怎么能不吃湯圓呢?一想起那個甜味兒,一個字兒,饞……
元宵節一過,潛江的春節也就正式結束了。人們該干什么的都干什么去了。一眨眼,時光緩緩流去,春節也又遮上了她的面紗,悄悄地隱去了……
【春節的作文1500字】相關文章:
家鄉的春節作文_春節作文03-18
春節作文500字《家鄉的春節》_春節作文03-05
春節800字作文:難忘的春節_春節作文03-10
春節作文800字:家鄉的春節_春節作文03-10
家鄉的春節 - 春節作文08-16
快樂的春節春節作文10-09
春節作文:過春節01-13
關于春節的作文:春節01-30
家鄉的春節作文-春節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