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科技的作文300字四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xiàn)。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技的作文300字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技的作文300字 篇1
在未來,科技有了迅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中出現(xiàn)了高智能、三棲汽車等高級產(chǎn)品,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到的。
在未來,車輛不但能在陸地上跑,還能在天上飛和在海洋中游動。車輛在飛的時候,首先在車身的后面會變出一對似翅膀一樣的東西,然后翅膀轉動起來,車子就可以一飛沖天了!車子最高還可以飛到5000多米的高度。潛入海洋時在車身后面會變出一個推進器,在輪胎下也會有推進器,這樣,車子就可以在水中自由的游動了!車輛最高還能潛水1000多米!在車子里還有一個太陽能機器人,誰時誰地為我服務。未來的'車輛還有最實用的一點,那就是可以自動駕駛,只要輸入你想去的地方就行了。
未來人們的房子里還會有許多的高智能機器和家具。房子里的床還可以隨時變化柔軟度,最硬還可以硬的像水泥鋼筋一樣。房子里的飲水機,可是全自動的,不用你去倒水,它自動會把水倒在杯子里并送到你手中。那時侯書架很高很大,可以放很多書,一些書放在高處,你根本夠不著。所以,科學家還發(fā)明了自動書架,你只要輸入書的編號,書架就會把書交到你的手中。
未來的科技十分發(fā)達,它可以使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我真盼望著那一天的到來。
科技的作文300字 篇2
我們在一個晴朗而明媚的天氣里,舉辦了一場難忘的科技節(jié)。
在早晨我們做了小古箏與氣球車。我覺得吹氣球的剎那間我們都變得哄鬧起來,請看鏡頭回放,當梁老師說可以開始做氣球車了,有的吹起了又大又鼓的打氣球,有的認真地問梁老師怎么做,還有的男生站在凳子上數(shù)著“1、2、3”說了聲放,剎那間我們的教室立刻變成了氣球的海洋,也變的五彩繽紛,絢麗多彩。
在下午我們做的是小孔成象盒,也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作品。經(jīng)過同學們的認真思考,終于做好了,小孔成象盒外面有著精美的圖案,有畫著美麗家園的,有畫著中國歷史的,還有畫水果蔬菜的`。在他的底部有一個小洞,然后我從洞內(nèi)看見我的手指象一個天梯,有點象巨人。
這個科技節(jié)既讓我們玩了個痛快,又學到了更多的知識,真是開心極了。難忘,難忘呀!
科技的作文300字 篇3
1月12日我和哥哥去參觀科技館,我們座的地鐵10號線到北土城,然后又乘座8號線到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門。到了科技館我們先來到了大廳,在大廳的天花板上掛著許多氣球,氣球上下來回飄動組成各種各樣的`圖案。接著我們走向了華夏之光館,先看到了鄭和下西洋船的模型,接著看見了鄭和下西洋的路線圖,鄭和帶領著他的手下坐著二百多艘船到了許多國家,把我國的文化也帶到了許多國家。過了一會兒我們來到了另一個展廳。那里能玩到三種益智玩具有九連環(huán)、七巧板和華容道。還有過山車,先把自己想要玩的路線在電腦上拼好,再把拼好的路線傳到卡里再刷到彈簧座椅上就能玩了。很好玩!最后我們來到科學與探索館這個館我最喜歡的就是小球歷險記和磁懸浮列車……這一天我過得很開心!
科技的作文300字 篇4
今天下午,我們學校舉行了科技小實驗的比賽。大家都興致勃勃。
到了三樓體育館,我們找位置坐下來,等待著比賽的開始。比賽開始了,首先是五(1)班表演的“瓶子扁了”,接著是五(2)班的表演,過了一會兒,到我們班上場了,同學們都為辛博超他們吶喊助威。辛博超和康有華做的小實驗叫做:“氣壓的魔力”。需要的材料是:一碗清水、一個盤子、一個玻璃杯、一瓶墨汁、一根蠟燭和打火機。實驗開始了,辛博超負責解說,康有華和辛博超的媽媽負責操作。
首先,康有華先把清水倒進盤子里,插上一根蠟燭,并點燃它,接著,到幾滴墨汁進去,然后,把玻璃杯蓋住蠟燭,一會兒,水竟然上升了,奇了!同學們個個目瞪口呆,接著,辛博超胸有成竹,振振有詞地說:“我們做的`這個試驗的原理是蠟燭燃燒時,需要氧氣,當杯子蓋住蠟燭時,杯里的氧氣很快被蠟燭消耗,導致杯內(nèi)的氣壓比杯外的氣壓小,所以水就會上升。”話音剛落,康有華還小心翼翼的端著盤子給評委展示氣壓的魔力。接著,我們還看了六年級的小實驗,精彩極了……
看了這次比賽,我知道了:科學來源我們的生活,只要以探究的目光對待事物,就會發(fā)現(xiàn)更多有趣的事情!
【科技的作文300字】相關文章:
關于科技的作文:科技700字科技作文01-18
關于科技的作文:科技05-24
未來的科技作文-科技12-22
科技話題作文:科技創(chuàng)新02-02
感受科技觸摸科技作文06-23
科技作文09-07
科技的作文11-26
科技的作文01-15
科技想象作文:關于科技幻想02-02
科技話題作文:科技在我身邊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