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蘇軾的作文600字三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軾的作文600字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蘇軾的作文600字 篇1
唐詩宋詞,宋詞可以說是很有名的了。岳飛既是戰士,也是詞人,這讓我想起了“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告訴我們珍惜時間。婉約派詞人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可謂是巾幗不讓須眉。品讀“大江東去,浪淘沙……”不由得想起我敬佩的詞人蘇軾來。
蘇軾是豪放派詞人,他是一個樂觀的人,他的一生與詩詞相伴,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這句詞出自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也是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描寫三國赤壁之戰的詞。他所看到的赤壁并不是當時的赤壁,所以他說:“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這一點,他明白。他看到這雄偉壯麗的場面,怎能不想到當時的赤壁之戰,于是他詩興大發,寫出了這首詞。看!他是多么豪放,多么的有才華,我真是打心眼兒里佩服他。
大家都知道,他在異地為官,總是想念自己的'親人。中秋佳節,他不能與家人團聚,多么令人心痛!為了思念親人,他寫下了《水調歌頭中秋》。其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流傳千古,這首詞深受人們喜愛,為了便于傳揚,人們還特地把這首詞變成了歌曲。
當然,他寫的古詩更是馳名中外,就拿《題西林壁》來說吧!“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詩是既寫景又蘊含哲理。他熱愛大自然,連美景也寫的得這么豪放。
提到春天,就會想到《惠崇春江曉景》中一句詩“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這首詩寫出了春天的可愛與美麗,而“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寫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
看到西湖,人們不禁念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句話用了擬人手法,把西湖比作“西子”,而前兩句“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寫出了晴好天氣與雨天之西湖之美。
蘇軾,既是北宋文學家,也是書畫家,他與蘇洵、蘇轍稱為三蘇,他的人生歷經坎坷,但即便再苦,他都能樂觀的面對生活。
蘇軾的作文600字 篇2
蘇軾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其實他就是豪杰。
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書生,如今立于皇帝身旁。曾經稚嫩的臉上刻滿時間的歷練,只有那凌厲的眼神不曾改變,只是那躍于紙上的豪氣化為一手的力量,為天下蒼生造福,成為他唯一的信念。他鏗鏘有力的奏折,直言不諱的進諫,妙語連珠的回答,令皇帝耳目一新,令天下為之一振。蘇軾,迎來皇帝的寵愛,百姓的愛戴,仕途的輝煌,是當之無愧的一代豪杰。他胸懷抱負,心似江濤澎湃,欲大有作為。于是,那時的他便成為“弄潮兒”,光環圍繞。
蘇軾說:“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再亮的光環也被“烏臺詩案”吞噬,他被一貶再貶,經不起這般折騰,也經不起落差的打擊,蘇軾怕了。“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當出言不遜遇上巧言令色,當蘇軾遇到小人,蘇軾被拋棄了,如離群的鴻雁,他甚至感到了死亡的威脅。驚恐不安,心如死水,蕩不起一點漣漪,于是,郁悶中的蘇軾折射給世人的是灰黑的'模糊的影。
蘇軾說:“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衣任平生。”
如果蘇軾僅是仕途順暢,那么,隨著朝代顛覆,他僅成為歷史政客。如果蘇軾被貶后就一直郁悶,那世間只多了一只蜉蝣。可是,蘇軾卻以其豁達成就了永遠的楷模。這時的蘇軾應該想通了一個問題:快樂之道,不在于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在于喜歡自己不得不做的事。于是,便有了澤被后世的蘇堤,有了被人津津樂道的東坡肉,蘇軾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自勉,將三州江土改姓蘇。那穿芒鞋,執竹杖,戴蓑笠的老翁也將文學史開辟了新天地,搖身一變成為經典,實乃“文學之大幸”!這時的蘇軾,輕裝上陣,心如一泓清泉,倒映著那樸素的清新,平凡的偉大。
蘇軾一生,心境三變,人生三轉。
蘇軾的作文600字 篇3
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窗前,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是蘇軾為悼念他死去的妻子而作的。蘇軾的妻子王弗死后十年,有一次他在夢中與亡妻相會,醒后寫下了這首詞。所以,詞一開始就點明十年來兩人生死阻隔。首先,詞人通過兩個假設的情景寫極度的思念。第一個設想是,想和千里之外的孤墳中的亡妻,共同訴說死別后的悲涼,這是不可能的愿望,卻顯出了詞人的一片癡心;第二個是進一步的設想,縱然有一天與亡妻相見,也應該互不認識了吧?因為這些年來,自己奔波官場,歷經滄桑,以致灰塵滿面,頭發斑白,已不是過去的我了!
緊接著上半闋表達的情感,在詞的下半闋中,詞人則緊扣題意,圍繞“夢”展開描寫。詞人終于在夢中回到了家鄉,并在夢中見到了十年來日夜思念的妻子。他看見妻子正坐在小窗前,梳理著滿頭秀發。詞人只選取了妻子生前極平常的一個生活細節,而“梳妝”,正是他記憶深刻、永難忘懷的情形,抒情十分真切動人。而此時夢中相逢了,卻又對面不能言,只有淚千行。虛實相生,情境真實,的.確是千回百轉,無聲勝有聲。
在詞的最后,寫夢后之情,幽冷的明月,照著埋葬亡妻的長滿短松樹的山岡,這正是令詞人最為悲痛的時候。全詞以寫景結束,既顯得情意悠長,又照應了前面的“孤墳”,造成回環反復的抒情結構。
這首詞典型地反映出在蘇軾曠達樂觀的大丈夫氣概的后面,也隱藏著兒女情長的溫柔的另一面。真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蘇軾也是心情中人啊!
【蘇軾的作文600字】相關文章:
優秀作文:感悟蘇軾「詩歌」-蘇軾12-22
走進蘇軾作文08-09
走進蘇軾作文06-06
感悟蘇軾作文06-17
蘇軾高中作文10-17
蘇軾英語作文10-16
與蘇軾相遇作文09-26
我眼中的蘇軾作文09-14
我眼中的蘇軾作文01-31
我眼中的蘇軾作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