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中秋節的作文700字

時間:2021-07-12 10:02:02 700字 我要投稿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700字合集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描寫中秋節的作文700字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700字合集九篇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700字 篇1

  家里一直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中秋節的團圓飯家人是一個都不能少的。因為爺爺說每年的這一天,一家人在一起吃飯是他感覺最踏實最高興的事了。爺爺的話相當有權威,沒人敢不聽。

  擁擠的車站,每個人都急著回家團圓。有的人甚至想爬窗戶鉆進車里,被車站管理人員拖著腿往下拽。我站在售票口快被擠成了壓縮餅干。下午3點我終于買到了一張回縣城的車票。可是我又后悔了。到了縣城也得晚上8點多了,而縣城到我們鎮上只有上午9點和下午3點的兩班車。從縣城到我們村怎么也得2個小時吧。給父親打電話要不我把票退了吧,不回去了。父親請示爺爺,爺爺在電話那邊堅決的說“不行,我去縣城的車站接你”。晚風習習,吹得我打了個寒顫。縣城的車站行人已經很少了,我還沒下車就看到到爺爺和父親站在車站門口,爺爺的背有些駝了,連走到鎮上趕集都費勁。真不知他是怎么來到縣城的。更重要的是,我們還得走兩個小時的路程回家。一邊走著我一邊埋怨爺爺“何必呢,不就是中秋節嗎。害得我們都這么辛苦。讓我爸一個人來接我就行了,你走這么慢,還來干什么?”爺爺什么也不說,只管低著頭往前走。今晚的月真圓,皎潔的月光灑在鄉村小路上竟然有別樣的柔美。很長時間都沒有這樣的閑情雅致了。因為很忙,忙工作忙應酬,忙得沒有時間常回家看看。

  晚上10點回到家,奶奶和媽媽趕緊端上飯菜,叫醒熟睡的小妹。給爺爺和爸爸拿來了酒杯。那晚我們在爺爺的葡萄架下邊吃邊聊一直到半夜。爺爺微微有些醉了“是你奶奶她想你,經常半夜在那流淚。除了過節放假你才能回來一趟。平時更是很少回來。我……我也想你呀”我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

  這是20xx年我第一次去外地工作,回家過中秋節的那個夜晚。這么多年過去了,爺爺蹣跚的腳步,還有喝醉酒時那蒼老的眼角的一滴淚,深刻的烙在了我的記憶里。卻使我不能理解的是:什么樣的動力,讓爺爺來回走了四個小時的路程接他的孫女回家過中秋節。也許只有我們也做了爺爺奶奶之后,才能切身的體會兒孫繞膝,一家團圓是怎樣的一種幸福滋味。對兒孫的牽掛又是怎樣的一種煎熬。

  什么最重要?親人最重要。只要你心里有這種想法,即使你身在千里之外的異鄉,回家的路途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艱難。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700字 篇2

  中秋節的夜晚,我徘徊在月下,凝望著那輪皎潔的明月,竟悄悄地打開了嚴閉的心幕。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情不自禁地吟起這首詩來。所謂故鄉,我現在腳底踏著的這片土地,不就是我的故鄉么?可是身在故鄉,心中卻沒了兒時的那種美妙的感覺。

  那年花開月正圓,我們一家七口人一起坐在門前的櫸樹下,吃著甜甜的月餅,賞著圓圓的月亮。

  那時,我只有七歲,頗愛吃外公種的蘆粟。待我提出要求后,外公與父親立刻帶著彎彎的鐮刀出發,去河邊砍蘆粟,我則悄悄地跟在他們后面。當看到他們拖著一根根粗壯的蘆粟從河邊往家里走時,我就趕緊蹦蹦跳跳地跑回家去,嘴里還大喊著:“蘆粟來啦!蘆粟來啦!”

  回想著這些往事,一股股暖意在我心中涌起。故鄉的蘆粟、故鄉的河、故鄉的明月掛樹梢……所謂故鄉,這里我曾經熟識的一切,不就是我的故鄉嗎?可是不知為什么,心中總覺得自己與這一切已經有些疏遠了。

  心幕緩緩地拉開著,忽然聽見外婆的呼喊聲,恍過神來,原來是要吃月餅了。只見一大家子都走了出來,已經不再是當年的七口人,而是九口人了,因為多了我的表妹與表弟。

  表妹抱著毛絨兔兒在樹下奔跑,表弟則追逐著他的姐姐,小小的手里還拿著一塊大大的月餅。外婆捧出兩盒月餅,媽媽端出茶杯,舅舅和舅媽忙著搬竹椅到場地上……看著這么一幅其樂融融的景象,我不由自主地會心一笑。

  如此一個中秋之夜,怎能少了我最愛的蘆粟?只見外公與父親早已拿好了鐮刀,我也趕緊跟了上去。這次與往年不同的是,我也幫上忙了。天空涂上了墨色,我幫著外公照著手電筒,外公砍下一根根蘆粟,交給了父親。等外公砍完足夠的蘆粟,我們仨拖著長長的蘆粟,蘆粟葉在田埂上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音,像一首動聽的中秋夜曲。就這樣,我們一起拖著蘆粟回家,走在高低不平的小路上,滿載“故鄉”而歸。

  月兒終于露出了倩影,家人們的笑聲住滿了小院。我嚼著甜甜的蘆粟,望向那輪圓圓的明月,心中感嘆道:“所謂故鄉,我現在所擁有的、所沉浸的,不就是我的故鄉嗎?”終于,我找回了屬于我心中的那個故鄉。

  月兒的周圍微微泛起光暈,今年的中秋節令我分外著迷……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700字 篇3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騷人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

  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明清之后,因時代的關系,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愿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中秋節,有許多的游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700字 篇4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來了,它給人們帶來快樂;帶來興奮;帶來各種各樣歡歌笑語,我愛中秋節。

  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剎那間,已經是xxxx年了,今年又是我們祖國xx歲生日。在這每一年中,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它們代表著不同意義,給人們帶來無限喜悅,給時間增添一絲微笑,就讓我們盡情地歡樂吧!

  中秋節——我的最愛。今年,我特別高興,因為有姐姐的陪伴,讓我感到溫暖,月亮圓圓的,隨著皎潔的月光,我更加歡樂,在這歡樂的節日里,我懂得了親情的含義,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擁有了親情的幸福,我甜絲絲的笑了。

  15那天,媽媽去上街,我和小妹、大姐在家,等待著落日的消失,這樣就可以吃團圓的月餅了,落日終于消失了,媽媽到家了,這時我的嘴好讒呀,逼著媽媽要吃月餅,媽媽無可奈何地答應了,我見媽媽拿出一個又大又圓的月餅來,切成五半,我便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塊,笑瞇瞇的走了,那時我的心里無比的高興,因為那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節日,親人團圓了,中秋啊中秋,你到底蘊涵著什么?

  當年,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后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實際上,中秋節只是一個節日,它主要是讓每一家的親人團圓,月餅是圓的,人也應該像月餅一樣圓罷了,今年的中秋節,我真的感到好高興,好幸福,我擁有了人生第一次幸福的節日,我高興得歡蹦亂跳,歡樂的—中秋節。

  讓我們張開雙臂去迎接下一年的中秋節吧!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700字 篇5

  圍繞著中秋節,自古以來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其中既有各地普遍接受的流行風俗,也有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情的習俗。

  吃月餅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據說唐朝時期已經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但是月餅作為食品名稱并同中秋賞月聯系在一起,則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南宋文學家周密在《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的名稱。傳說元末,人們還利用月餅來傳遞反元信息,說明當時月餅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長期以來,我國人民對制作月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明清時期,餅師已經把嫦娥奔月等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和現在的月餅已頗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專門制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制作更加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還分成平式、蘇式、廣式、臺式等不同風味。月餅作為吉祥、團圓的象征,寄托著人們的美好愿望,而吃月餅和送月餅的習俗也一直延續至今。

  賞月

  我國自古就有祭月和賞月的習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活動。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跡。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鐘,他們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除了賞月和吃月餅之外,不同地區的人們也都根據自己的`地域傳統和社會風情來歡慶中秋,形成了帶有濃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風俗。如南方許多地區盛行中秋賞桂和觀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兒爺,此外還有廣州的樹中秋、安徽一帶的燒塔、香港的舞火龍等等,很多少數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習俗,這些活動大大豐富了我國傳統節日文化。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700字 篇6

  中秋,是一個令我們耳熟能詳的詞,中秋博餅,相信大家也并不陌生。當然了,今年中秋我也有博餅。就讓我來跟大家講講吧!

  今年中秋,我隨著爸爸媽媽來到好清香飯店,嘿嘿,這個飯店我可熟悉了,過年、生日、中秋……我都會和爸爸媽媽來這與他的好友及妻兒一起共聚。今年也不例外。大家吃完了一桌豐盛的美食后,面帶微笑,準備開始接下來的博餅。我幫著媽媽把禮品都放到桌面上,開始博餅!我們從晨陽哥哥輪起,因為他創造了一個奇跡!從學校中的倒數幾名,變成了一中全校唯有的一名可以到北京人民大學文科的學生。報紙上、電視上,都有報道呢!希望它能為我們大家開一個好頭。

  結果不太理想,噢,什么都沒有。接下去大家一直都沒有什么好起色。過了不久,再次輪到了我,我閉緊眼睛,雙手抓起骰子用力放入碗中,骰子在碗中歡快地跳躍,眼看就要跳出碗了,我的目光頓時灰暗下來,移開視線,心想:前面博了一個二舉,一個一秀,這次更慘,什么都沒有,一會兒會不會還是這樣?過了一會,四周頓時寂靜無聲,不知是誰大喊了一聲:“對堂!”我不可置信地轉過頭來,“一、二、三、四、五、六!”真的是對堂,我高興的歡呼起來。就這樣,我為我們家博了一瓶酒。接下去就是我媽媽博了,大家吶喊著:“狀元!狀元!”只聽幾聲骰子與碗碰撞出的清脆的響聲,又一個對堂出現在大家眼前。大家“嘖嘖”地贊嘆著。

  眼見著桌上的東西越博越少,只剩下兩個四進與狀元了,大家目不轉睛地盯著,仿佛下了天大的決心要博過來。一個四進被我博了,又一個四進被葉伯伯博了,開始博狀元了!幾輪無果的博餅后,葉伯伯說了句:“唉,今年的狀元架子還真大呢!”大家都笑了起來。輪到我了,我滿懷希望的投下去,額,四個一兩個四,真是的,一和四都反了!,到我媽媽了,媽媽含笑著扔下去,三個四和五、一都已經停住了腳步,還有一個骰子歡快的舞蹈,只見那個骰子精疲力盡了,慢慢停住了腳步。“啊!狀元帶六”我大聲歡呼著,是啊,按照規矩,可以再輪一圈搶狀元,如果都沒有,狀元就歸我們家了呢……哈哈,果然不出我所料,狀元是我們家的了!媽媽不好意思的笑著說:“呵呵,都是我買來又都被我們家給博走了。”大家都笑著說沒事。

  隨著骰子在碗里跳躍的聲音越來越疏遠,我知道,中秋拖著她的長裙慢慢走遠了……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700字 篇7

  月到中秋分外明,圓圓的月餅濃濃的情。一個月餅,可以把思念表達,也可以把親情凝聚。團聚在一起吃的月餅,每個都是一種祝福。可是我……

  這個中秋,我留在學校,沒有回家。在空蕩蕩的宿舍里,覺得凄涼,于是我鎖上門,想在外面尋找一分熱鬧。我來到喧嘩的街上,這才想起自己連月餅都還沒有吃,于是在街邊的小店買了一個,本來是想去超市買的,可是我不愿感受那種溫暖,超市里都是很溫馨的,我不想用別人的快樂來安慰自己,敷衍自己。小店里月餅的價格也瘋竄,一只蓮蓉月餅賣到了六塊錢一個,這不是存心坑人嘛,我摸摸褲袋里只省下三個一元硬幣,使勁往衣袋里再掏,掏了半天也只掏出六個一角的。

  突然感到自己很窘,可是總不能虧待自己,于是就厚著臉皮和老板娘討價還價,費勁唇舌,老板娘才很不情愿地答應了,嘴里還嘟囔著:唉,看你是孩子,只好賠本賣給你了。我聽了心里酸酸的。

  月餅算是買到了,心情仿佛也順暢多了,于是帶著月餅,走到廣場邊,坐在一處賞起了月亮。

  照理說,中秋的月應該是一年中最圓最大最亮的,旁邊賞月的人也都這么說,可是我卻不覺得,不知道為什么,總覺得月亮有缺口,好象被蟲子噬去了一塊似的,甚至我還懷疑今天是不是天狗食月。

  月在深藍的天空中高高懸掛著,黑色的云在它的周圍繚繞著,月亮穿梭在薄薄的輕紗似的云之間,它的光忽明忽暗、若隱若現地呈現在眼前,難道說它是在逃避什么嗎?還是在偽裝什么?或是像我一樣在掩飾自己的淚水,埋藏自己的孤獨嗎?

  天空中的月亮好象我手中的月餅,我狠狠地咬下一口,很難吃,是一種咸咸的、澀澀的味道,突然感到有種冰涼的液體滑過我的臉,像珍珠般落進月餅里,不知是眼淚的味道,還是原本就是這種味道。

  也許,月亮也是這種味道吧,因為,天空中除了慘淡的愁云,一顆星星也沒有看見,它和我一樣孤獨。也許我猜的是錯的吧,星星只是我沒有看見罷了,說不定,它們正躲在月亮身后呢!可是我卻真的只有一個人。

  這個中秋,過得真寂寞!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700字 篇8

  “月!”一個“月”字脫口而出。孤寂、凄涼卻上心頭。好一個冰涼寒心的月字,好一個孤寂凄清的夜晚。

  舉頭望明月,突如其來的孤單陣陣襲來。

  我輕聲詢問:孤獨的嫦娥啊,此刻你在孤冷的月宮做些什么?在想后羿嗎?在開啟承封的記憶嗎?想當初你們的生活過得是何等的幸福美滿,而如今卻落到了各居一方的地步,彼此都承受著孤獨和相思的煎熬。都是靈藥惹的禍,你后悔過嗎?這么多年你在月宮閉門思過得怎么樣了?

  孤獨的氣氛總是給人壓抑的感覺。

  看著那輪在高空懸掛的月亮,我忽然發現它似乎也不如平常的活潑愛動。緩緩的,漫無目的的在夜空徘徊。因為今天是中秋節。所以它也孤單嗎?也許吧。

  月孤單了就以徘徊的方式來消磨時間,那我孤單的時間又用什么樣的方式來打發呢?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時間啊,就像流水一去不返,但時間仿佛就停留在了這一刻——中秋節。世間高興與快樂都被凍結了么?我幾乎找不到熱鬧遺留的半點痕跡,留下的只有孤單與落寞。整個夜空、整個世界只有孤單。

  “孤”從何來?是因為月的孤獨?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月要孤獨的時間是很豐富的。可為什么偏偏就選擇這一夜呢?是嫦娥她激發孤獨感的降臨?還是她看不慣別人因為團聚而興奮,不甘心自己獨守月宮的孤獨。因此,將月調得更大、更圓?還是她……

  也罷,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月之孤獨卻賦予了詩人的無限靈感。

  自古詩人多孤傲,孤傲必孤獨。于是,李白呤出了千古名篇《月下獨酌》。你看他“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很想排譴一下胸中積郁,可是“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知音難覓,怎不感到孤寂,怎能不醉。

  蘇東坡的人生失意,也就借酒發揮,對月傾訴“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欲乘風歸去”又恐“高處不勝寒”。每讀蘇公此詞,我總會不免的一笑:在月下即使是發一通牢騷,竟也能發出如此美妙的詩意來。試想,如果沒有了這些與月色相關的千古文章,中國的古文化將枯燥成何等模樣?

  至今,中國老百姓歷來都鐘情著月亮,每年八月十五月最圓,這一天是名副其實的月亮節(即中秋節)。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人人看月亮、吃月餅。

  拿著一個難以哽咽的月餅,終于我走進了那間連月也不愿光顧的屋子里……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700字 篇9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中秋前夕,人們都盡可能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八月十五又叫“團圓節”。

  中秋節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民間傳統節日。早在三代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游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很少了。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古時還有祭月和拜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有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地方,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餅與中秋節的聯系是在明代。具有關資料說,當時,北京城市里出現了一種以果做餡的月餅,而人們在中秋節這一天自己制作月餅,用于自身和贈于親朋好友,以表達團圓和祝賀之意。那時的月餅大小和形狀很不規范,差別甚大,其名稱也頗特別。比如,山西省介縣一帶在中秋節這天,當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圍坐分食團圓月餅的習俗其制作的月餅名堂多且有趣,如有專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餅,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蘆月餅,還有特別為小孩們準備的“孫悟空”,“兔兒爺”之類的月餅,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節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700字】相關文章:

中秋節作文描寫中秋節 描寫中秋06-02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07-19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07-19

描寫中秋節作文12-06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06-11

精選描寫中秋節的作文02-23

描寫過中秋節的作文-中秋節作文03-10

描寫家鄉中秋節的作文09-07

描寫快樂的中秋節作文11-05

描寫中秋節的高中作文08-2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久爱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 伊人久久中文大香线蕉综合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 欧美日韩中文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