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時間:2021-07-11 11:24:09 900字 我要投稿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900字六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900字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900字六篇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1

  又到了端午節,又到了粽子飄香的時候。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想起家鄉的端午節,端午節的粽子。家鄉的端午節是在龍舟競渡中拉開序幕的。端午節前幾天,他們就擺開了陣勢。贛江兩岸,紅旗飄飄,彩旗獵獵。比賽那天,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千里贛江,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江邊泊著兩條龍舟——一條黃龍,一條青龍,它們龍頭翹一起,蓄勢待發。隨著一聲震天的鑼鼓響起,兩條龍舟幾乎在同一時間,同一秒鐘,向著同一的目標進發。船上鼓聲震天,船中坐著30名勇士,分列在船的兩側,每人手中緊一握劃板,一鼓作氣。

  河岸上,觀戰的人群高聲吶喊起來:“黃龍加油!”“青龍加油!”劃船的勇士聽著這激*情的吶喊聲,個個憋足了氣力,揮舞著劃板,身后激起的水花濺起一道道波瀾。寬闊的河面上,波濤滾滾,兩條龍舟劈江斬浪向著河對岸疾馳。一條百十米寬的河床,不到五六分鐘的時間就橫渡過江。

  一場比賽下來,雙方不分彼此。那種緊張激烈、扣人心弦的競渡場面,令人們嘆為觀止。比賽結束后,誰都不愿離開,大家站在岸邊回味著賽船的無窮樂趣……至于那些村姑、村婦們,幾天前就從市場上買來包粽子的箬葉、糯米,等到端午節的前一天,就把它們拿出來,用水浸一濕,洗干凈,然后把一張桌子搬到院子里包粽子。

  她們拿起一片箬葉,疊成一個錐形,隨后抓起一把糯米,放進疊好的箬葉里,壓緊,按平,折疊,最后用線捆住,就這樣一個粽子在她們的手上包好了。粽子包完后,她們就提著粽子放進鍋里,加上適量的水,燒起文火,讓它蒸煮。

  大約煮到一個時辰,廚房里就飄散出一股粽子的清香,深深地聞一口,沁透心脾。這時,饞嘴的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從鍋里抓起一個粽子,不管它是否煮熟,也不管它炙熱一燙手,就解一開線一團一,送進嘴里,用牙齒咬一口,滾一燙的粽子在嘴巴里跳起了芭蕾舞劇,牙齒根,舌頭嘴上頓時起滿了大大小小的泡泡,盡管這樣我們還是不肯吐出來,直到它冷卻后就咕嚕一聲吞盡了肚子里。那種饞勁常常被大人們拿來當作笑料的話題。至今想來還忍俊不禁呢! 家鄉的粽子品名多,式樣也不相同,三角形的,圓形的,尖嘴形的,五花八門,有肉餡的,蜜棗的,青豆的,比較常見的是清純的粽子,什么作料也沒有,盡是糯米煮的,隨你吃哪一種,味道都是很好。

  吃一個不夠癮,你還會想吃,直到你肚子裝不下了,方才罷休。端午節這天,一家人坐在桌前,一邊吃著粽子,一邊聽著老人們講述著一個古老的故事。相傳戰國時,屈原因仗義直言遭革職放逐。眼見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是有心報國而無力回天,憤然之下,抱巨石投汩羅江而去。

  這一日正是-陰-歷五月初五日。后來,每逢這一天,人們就在江河上賽龍舟,意在懷念屈原。時過境遷,人事物非,可端午節一直流傳至今,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和文化。家鄉的端午節,端午節的粽子啊,你時時勾起我兒時的回憶。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2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當這個節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棕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在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文學家與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親人在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在每年端午節,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在商州地下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她對我哺育與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范圍,在她精心呵護與愛撫下,快樂考試吧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回憶,尤其是端午節棕子與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年輕女子。

  是她在一個幼小生命需要奶水時候向我敞開了溫暖懷抱,我在她懷中貪婪地吸允、索取自己需要,在她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與上學,城里與鄉下距離把我拉離了她懷抱,但我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為她把母愛種子深深種在了我心里。于是,周末就成了我每天期盼,通往鄉下小路與小橋,奶媽家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圖畫。

  那時候每年端午節,我在睡夢中就能聞到棕子清香與香包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煮了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溫熱棕子,里面各種豆兒與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吃起來軟軟,甜甜,香香,我小肚皮也被棕子撐得溜圓。

  每年這幾天,我主食就是奶媽棕子,我一直到現在都認為奶媽棕子是最好吃,誰都比不上。

  裝棕子藍子上還掛奶媽親手做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小棕子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在脖子上在學校向女同學炫耀,高興,美……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也有那么幾次趕上在奶媽家過節,于是,包棕子就成了我最高興事,盡管我不會包,但還是象模象樣地挽起袖子,坐在大盆子邊上,拿棕葉包米與豆兒,拿草捆扎,每到這時候,奶媽都會高興一邊包手里,一邊教我,還把我包棕子也放入鍋里一起煮,結果可想而知,我棕子不是找不,就是里面成了稀飯,盡管這樣,她也從未責怪過我,還任我用手在盆里撈來撈去繼續搗亂。

  親愛媽媽,女兒現在仍然不會包棕子,不會纏香包,不是女兒不想學,而是女兒要把媽媽棕子與香包永遠永遠留在記憶中,那是什么樣棕子與香包都無法替代美記憶,美味道,美感受。

  就要過節了,不知道天堂里有沒有棕子,有沒有香包?

  女兒在這里為媽媽送上一份節日禮物,愿與您在夢中相會,親手為您剝棕子,戴香包,親口祝您端午節快樂!

  欣聞國家已經把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一起列為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雖然還沒有規定為法定假日,但重視傳統節日步子已經邁出,我想您聽到這個消息也一定會高興,因為您愛這個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3

  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五。”一個流傳了兩千多年的民俗節日“端午節”,走過了浩瀚歷史的煙云,傳承著一種歌唱民族和愛國詩章的文化氣息,在風風雨雨的歲月洗滌中,如一道絢麗的彩虹,映照著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最早記載于《荊楚歲時記》,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端午節還有很多的別名,如“浴蘭節”、“女兒節”、“菖蒲節”、“天中節”等,都是和民間習俗有關的一些生活細節而來。

  而“端午節”能在泱泱華夏流傳至今,最大的因素卻是因了一位受人民敬仰的偉大詩人——屈原。他的愛國憂民的情懷,他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及其“可與日月爭光”的巍巍人格與意志,使他成為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屈原,戰國末期楚國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他首開新詩體——《楚辭》,后人將其與《詩經》并稱“風騷”。“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他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一部部文學瑰寶在源遠流長的文化長河中如日月輝映,流光溢彩。在他有限的一生中,他始終以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為念,以楚國走上富強的道路為己任。當他的祖國面臨滅亡的時候,他悲憤難捱,于農歷五月初五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歷代的文人墨客,到了端午節都要寫詩作賦,以表達對屈原的緬懷。“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代文秀《端午》詩歌讓人在節日的扼腕嘆息中多了一份懷念。唐代褚朝陽也有“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的詩句,深切地表達了人們對一代愛國詩人的尊敬與紀念。

  而民間的紀念活動更加豐富多彩,逐漸形成了一種遍布全國的文化習俗。流傳至今的主要有“賽龍舟”,“吃粽子”等紀念活動。楚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江河蕩舟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故稱“賽龍舟”。而“吃棕子”,則是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后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演變為現在的每逢端午節“吃棕子”的習俗。“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也。

  “賽龍舟”和“吃粽子”,說明了中國人民對屈原的道德觀念和人生理想有著高度認同。因此“端午節”也是中華民族表達對優美詩歌、偉大詩人崇高敬意的一個節日。

  感時懷古,撫今猶嘆!偉大的詩人雖然在行走在遙遠的古代,但他的從小我”走向“大我”的思想及人生理念,他那壯麗輝煌的詩篇,卻穿越的時空,以一個濃郁的民族節日的形式,與我們相連千秋萬代。

  “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荷香暗度,臥聽江頭,畫船喧疊鼓。”

  穿越千古的荷風又吹過屈原故里,田野,麥黃杏熟,河畔,棕葉飄香。一個與詩歌有關的節日——“端午節”,又在疏疏的“黃梅時節家家雨”中向我們走來。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4

  中學生描寫端午節800字作文:家鄉的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栗蓉,棗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燒雞,蛋黃,干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沖破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十分突出了龍舟賽的宏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廣州也有在端午節劃龍舟的習俗,俗稱“扒龍船”。在端午節這一天村里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比賽。家家戶戶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劃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盡管下著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濕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是這點是不要緊的。再這關鍵時刻,贏了比賽才重要.......劃完龍船的男人會在中午的時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內吃一頓豐盛的“龍船飯,然而我們村里的`女人也是沒份參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為,我是女孩子。

  村里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端午節的獨特之處所在。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5

  我喜歡端午節,不僅僅因為在這一天,可以品嘗到美味的粽子,可以獲得短暫的假期,更在于它是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的間接縮影。

  端午節,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之一,已經與國慶節、勞動節等具有了平等的地位,因為端午節的這一天,也成為了國假。每到這一天,學校會給予我們一天的假期。這表明了我國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而慶祝民族節日,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因自己身處的國家——楚國被秦國所滅,他萬念俱灰,但不愿成為亡國之人,寧死也不辱節。就這樣,他以一死表明了自己的赤膽忠心——投汨羅江。當時的士大夫認為死是十分崇高的,以死方能明志。屈原投江之后,楚國人民十分焦急和悲傷,但心中仍留存著一絲希望,就坐船在汨羅江中不斷搜尋屈原。可惜已經太遲了,屈原的靈魂就此要長眠于湍急的汨羅江水之中。人們擔心無知的魚兒會啃食這位悲情的士大夫的肉體,就在江中投下了很多米團,供魚兒們食用。這樣,頑皮的魚兒就會“嘴下留情”了。發展至今,屈原投江的那天被定為“端午節”,當年搜尋屈原的船演變成了“龍舟”,產生了“賽龍舟”這項運動。青色外皮的“粽子”也是基于當年米團的原型。

  每到端午節這天,幾乎每家都要吃粽子。一般常見的粽子是三棱錐型的,碧青的蘆葉中包裹著的是雪白的糯米。糯米的口味大相徑庭,有肉餡的、蜜棗餡的,還有顆顆紅豆點綴的。在我小時候,最喜歡的是蜜棗餡的。因為我覺得帶糯性的食物如果和甜的味道相融合,就會很完美。如今長大了,但對于粽子依然很偏愛。至今,粽子似乎已經發展成了一種飲食文化,各種外形的粽子屢見不鮮,除了常見的三棱錐型的,別出心裁的四棱錐型、長方形的也進入了銷售市場。各種口味的一應俱全,包括水果系列的。迷你型的小粽子,最能吸引小孩子們的眼球了。由此觀之,粽子作為端午節這一節日的代表,其影響已經深入人心了。

  對于我們而言,端午節最大的特征非吃粽子莫屬。其實在很多地區,賽龍舟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運動。比賽開始,兩舟在河面競渡。伴隨著船槳的有力舞動,河面激起了白色的浪花,那爭先恐后之勢,實在激動人心。雖然我未曾親眼目睹,但僅從熒幕上就可以一覽參賽者們的風采,便也無憾了。

  有些地區在端午這天有喝雄黃酒的習俗。沈從文的《邊城》就有對這一情景的描繪。湘西人民在端陽這天喝雄黃酒,婦女孩子,還需蘸著雄黃酒在額頭上畫個“王”,目的是辟邪,保佑平安。

  端午節,是為了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設立的,這一點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無論是美味可口的粽子,振奮人心的賽龍舟大賽,還是辟邪的雄黃酒,都寄托著我們對于這一偉大愛國者的悼念。屈原的亡魂不會孤單,因為有我們這些活著的人為他祈福。我們更需要記住的,是他的愛國主義精神,這一點,我們應該具備。做到了這些,我們的紀念才會具有更深遠的意義啊!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6

  媽媽一邊準備等會兒要用的一邊對我說:“寶貝,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我點點頭說:“恩,我還知道屈原,知道他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呢!”“然后呢?”媽媽笑瞇瞇地問我。我不好意思的搖搖頭。便聽媽媽講起來:當年,屈原提出聯齊抗秦,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等地。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悲憤地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哦,原來端午節還隱含有這樣一個凄美的故事啊”!我不禁驚嘆道。

  媽媽的食材準備好了,我們也開始包粽子了。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可當我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調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排著隊地跳出來。媽媽見了,連忙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哈哈,經過重重困難,總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小KS,終于到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突發奇想。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然后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還覺得媽媽包的老土,不怎么好看。哈哈~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晶瑩剔透的糯米們好像掉了線的珠子似得,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只得按媽媽那“老土”的方法重新又做了一遍。媽媽說,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三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

  恩,我們大功告成,現在該煮了。媽媽告訴我,煮,也是有學問的。要先用大火,等到高壓鍋發出“磁磁”響聲時,然后關成小火再煮,過一個小時媽媽就把火關了。我迫不及待的看著秒針一圈一圈的轉著。三、二、一,高壓鍋里果然散發出了誘人的香味。粽子熟了,媽媽說,要等高壓鍋的氣漏完了才能拿出來。又過了十分鐘,香噴噴的粽子總算出籠了。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吃起來感覺就是不一樣。“媽媽,明年我們還要自己包粽子,”我說道:“因為只有自己努力取得成果才是最開心的。”

  啊!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朋友們,你們還知道端午節的故事嗎,那么也給我講講吧!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作文:端午節07-05

端午節節日作文_端午節作文03-05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_端午節作文03-05

端午節英語作文端午節作文03-24

端午節作文:快樂的端午節01-30

過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05

狂歡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05

端午節作文:快樂的端午節02-26

端午節作文:難忘的端午節08-08

快樂的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1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婷婷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 日本免费高清AⅤ乱码专区 亚洲欧美日韩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视频之中文字幕 | 亚洲字幕一级二级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 网友久久更新新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