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800字作文:中國60年來的變化(通用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800字作文:中國60年來的變化,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作文:中國60年來的變化 1
中華民族在歷史的長河里曾經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多少坎坎坷坷!千百年來我們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最終換來了新中國的成立。從那天起,我們中華兒女在這種逆境中毫不放棄,毫不松懈。正是因為我們有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有著執著的追求,使我們中國在這短短的六十年中,政治經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變,使人始料未及,激動不已。
建國六十年來,我國人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從原子彈、氫彈的.爆炸,到衛星的上天,標志著我們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再也不畏懼強國的凌虐。特別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人民大力發展國民經濟,“雜交水稻”試驗成功,舉世矚目的“三峽”水壩建成“神七”飛向太空,“青藏鐵路”的全線貫通,香港、澳門的回收,海峽兩岸“大三通”。這一個個重大創舉標志著我們國家強大了。我們不是東亞病夫,我們是鋼鐵巨人。我們中華兒女更是發揚我們的勤勞精神,不斷的造就輝煌,從鄉村到城市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人民生活水平,身體素質大大地提高了,我們又成功地舉辦了舉世矚目的奧運會、世博會,并在奧運會上取得了金牌第一的好成績。建國60年來,中華民族終于以嶄新的面貌與姿態,屹立于世界的前列。祖國,我為你的改革開放驕傲;祖國,我為你的堅韌不拔驕傲;祖國,我為你的無私奉獻驕傲;祖國,我為你的繁榮昌盛驕傲!
更讓我切身感受的是,爺爺奶奶經常說,你們現在是神仙過得日子了。還要經常去吃什么“肯德基”,過去他們常年吃的是窩頭,咸菜,遇到災荒,糧食減產,還不夠吃呢!到了我爸爸這一代飯雖是能糊上口了,但是菜主要是蘿卜,白菜。市里一個月每個人只供應250克肉,平常不舍得吃,逢年過節或家里來客人,才舍得弄一點兒嘗嘗!如今我們每天不僅能吃飽飯、吃好飯、吃出花樣來,還講究營養和環保呢!爸爸也經常說,過去做夢都想要一部“BB”機,現在連小學生都用起了手機,真是時代進步了。
但是,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只要我們團結起來,萬眾一心,任何大災大難都瞎不到我們。只要我們努力學習,就不怕攀不到世界的頂峰。
作文:中國60年來的變化 2
在這短短的六十年中,我們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矮矮的小平房,變成了高大的樓房;從窄窄小小的馬車,變成了在高速上疾馳的汽車;從彎彎曲曲的石子路,變成了平坦的高速公路;從孩子們肩上挎著的布包,變成了嶄新華麗的書包……當五星紅旗剛剛升上藍天時,心里一陣激動。突然感覺祖國是多么偉大,我很敬佩。敬佩他的真誠,他的寬容。
回想起祖國當年的情景和現在的情況,我心中燃起了熊熊的希望之火。想長大后,為祖國做一些貢獻,成為祖國的棟梁,讓祖國更加繁華。六十年前的祖國的人們過著現在想乞討般一樣的生活,很困難。我爺爺今年67歲,六十年前他是一個沒有讀完書便去工作的孩子。每天拉著石頭般重的箱子東奔西跑,為別人播放電影。很辛苦。再看看今天的日子,我覺得很幸福,現在我們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了,很奢侈,不像以前那么節約了。
隨著祖國的變化,爺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在這些變化的過程中,爺爺很努力的學習,就是為了報答祖國。現在爺爺是一名公務員,為祖國做了很多貢獻。在這六十年中有許多的光輝事跡,一幕幕感人的場面忽然閃現在我的那海里。改革開放,使中國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文明古國成為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淹沒了許多樓房,淹沒了許多人民,卻淹不滅中華兒女的.愛心;2007年年底,當春節來臨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雪災,阻礙了人們回家的道路,卻阻礙不了中華兒女救災的決心;2008年5月,里氏高達8.0級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牽動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樓房,震碎了一顆顆逝世者家人的心,卻震不倒中華兒女突破重重困難的熱情。我相信,再大的困難除以13億,會變成小小的煩惱,再小的幫助乘以13億,會變成大大的扶持。炎黃子孫會手挽手,心連心,克服一切困難!改革開放,使中國的航天事業迅速發展,中國在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成功,楊利偉叔叔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2008年,中國的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飛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訪嫦娥和玉兔;同樣是2008年,神舟七號升空,翟志剛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進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員。
中國的科技技術蒸蒸日上,為發展中的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祖國為我們做了如此多的改革,為我們創造了如此新的環境。我們更應該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回報社會,不讓老紅軍的血白流。最后我祝祖國更加繁榮昌盛,再次創造美好家園。祖國“生日快樂!”
作文:中國60年來的變化 3
60年,光輝歲月彈指揮間,60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2009年,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她的60歲生日。
60年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只是彈指的一瞬間,然而,偉大的祖國母親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創造。從鉛筆到鋼筆;從口算到計算機;從馬車到火車、飛機;從破舊的呼機到手機;從黑白電視機到液晶電視;從古代四大發明到現代各種各樣的機器……
我記得放暑假時,我和奶奶一起回鄉下,走在寬闊的馬路上,望著兩邊一棟棟的樓房;望著田里的拖拉機在“耕”田。奶奶感慨道:“真是沒想到呀,農村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以前我們住的房子都是用土甚至稻草造的,夏天蚊子多的時候,我們就到外面砍草,回來燒著熏蚊子,熏的房子都是漆黑一片。一把破舊的小扇子,已是可以給予最大的`涼爽的物品。路都是坑坑洼洼的泥濘小路,到了下雨天,又沒有膠鞋穿,只能打著赤腳,一走一滑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這里摔倒過。
耕田又沒有牛,只能一個人在前面背犁,一個人在后面扶犁。那時候的人也受了不少苦,沒有吃也沒有穿,真沒想到現在居然過上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日子!真要感謝黨啊!”
聽媽媽講他們小時候,什么都是限量供應,什么都要憑“票”購買:食油要“票”、雞蛋要“票”、禽肉要“票”、買布也要“票”,竟然連火柴、肥皂都要“票”。在那個票證滿天飛的年代里,也是我們物質短缺的時代,媽媽說,那時候,只有在過春節的時候,人們才能憑票購買一只雞,過過癮。而現在,我們買東西只要有鈔票就行了,買任何東西都不用看票子的臉色了!而且,現在還有網上購物,不用出門,在網上看中自己想要的東西,用鼠標輕輕一點就可以買下,快遞公司的叔叔阿姨們會很快就把東西送到你家。
爸爸常會跟我說:“你們現在是很幸福的一代,上學條件比我們以前好得多,班上有電風扇。電視。還有語音廣播,上音樂課有音樂教室,上電腦課有電腦教室,在家也有電腦。復讀機,不懂的問題可以隨時上網查找。而我們以前,教室里只有幾張桌子,窗戶玻璃都沒有,冬天是特別冷,而且下雨天房頂還會漏水,上學連個書包都沒有,看到同學背個黃布書包都很羨慕。你看你現在再不好好學習,哪對的起你自己?”
同學們,我們現在的任務就是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獻上我們的一份力量,做一個對社會有利的人!
作文:中國60年來的變化 4
時間飛速,天地輪回。歷史的長河緩緩流淌,60年,似乎不過是彈指一揮間。勤勞的中國人民利用他們的智慧,徹底擺脫了被壓迫的境地,中國,這頭沉睡的東方雄獅開始慢慢覺醒,僅僅60年里,中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歷史的風,吹翻起60年前的那一頁。在我的眼前,歷歷浮現出的是:煙云籠罩的日子,那悲痛歲月里噩夢。日本帝國主義的魔爪,在祖國母親的身軀上劃下一道道傷痕;我們的國土被侵略,四散飄零;被外國人冠上“東亞病夫”的頭銜,祖國的尊嚴倍受挑釁。我們的祖國,深陷于水深火熱之中。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總是默默期盼,期盼奇跡的誕生;在這樣的時刻,我們總是默默的祈禱,祈禱我們的民族,能夠走出困境。
而我們的祖國,沒有讓我們失望,沒有讓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失望!我們的祖國母親,她勇敢的向卑鄙的帝國主義宣戰!向怯弱的賣國者宣戰!向更美好的明天前進!
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洗雪百年恥辱,向未來前邁一大步,舉國上下,全民歡騰;2001年,中國邁進新千年,先是申奧成功,繼而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2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祖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祖國實力進一步增強;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0萬億元;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飛行圓滿成功,這是我國航空事業方面一個里程碑式的紀念;2008年,第28屆奧運會在首都北京舉行,世界目光再一次聚向中國,奧運會上,中國一舉奪冠,60年風雨路,一朝風采盡展!
60年的歲月,可謂滄桑巨變。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一條條四通八達的公路,一座座橫跨兩岸的橋梁……這些難道不是祖國富強的見證嗎?啊!愿我們偉大的祖國會更加繁榮,更加輝煌!
作文:中國60年來的變化 5
60年來,祖國的變化真是天翻地覆,道路變了,學校變了,學校變了,食品變了,衣服變了,交通工具也變了,唯一沒有改變的是億萬華夏人民對祖國深深的熱愛。今天我們祖孫三代要來說說祖國的變化。
爺爺說:“那個時候啊,山間只有雙腳寬的羊腸小道,這么高的.山,往下看一眼,心里那個慌啊!現在想想還怕著呢!”爸爸說:“我們那會兒路寬多了,可還是土道,—到下雨天,褲腿上全是泥,鞋子更不用說了,走起路來吃力得很,回家還要挨媽媽的罵。”我說:“現在,大街小巷都是柏油馬路,還有高速公路和立交橋出門越來越方便,祖國的道路建設越來越好了。”
“是啊!”爺爺接過話,“我們那會兒,總是吃不飽穿不暖,吃完上頓不知道下頓在哪兒。平時吃得最多的就是野菜,只有到了過年才能吃到一點兒肉。”“到我們這一代就好多了,雖然不能天天吃到肉,但我們還是有盼頭的。每逢過年,你奶奶就會做些好菜給我們解解饞!”爸爸說。而我呢?雞鴨魚肉天天有,可我都沒興趣,整天纏著爸爸帶我去吃肯德基
說起穿,在爺爺那個年代,一般人家沒什么穿的,幾件衣服大的穿了小的穿,衣服上沒有幾個補丁就是奇跡了。而我是獨生子,生活條件又好,那個大衣櫥里堆滿了新衣服,我是多么幸福呀!
爺爺那一輩,出趟門就靠步行,經常是起早出門,天黑了才能回到家;到了爸爸這一代,可就方便多了,因為有了自行車;而到了我這一代呢,家里買了小轎車,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別提多方便了!
爺爺那會兒生活是最苦的,但是他們的心里是甜的。他們相信,只要憑雙手去努力,祖國一定會強大起來。爸爸那會兒,生活條件好多了,他們開始搞科研。于是,祖國的科技突飛猛進。通過兩代人的共同努力,我們的祖國壯大起來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上代人勞動的結晶,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三代人,見證了偉大祖國的復興;三代人,凝聚了對祖國的悠悠之情。
作文:中國60年來的變化 6
六十年了呀!”當一個人用充滿了回憶的語氣說出這句話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已經有六十年了。這六十年充滿了多少風風雨雨呀,發生了多少驚心動魄的事呀!在這六十年內,所有的一切都在默默的變化著:
第一“變”:衣
六十年前,新中國成立了。可當時的中國底子薄不富強,大多數人只有很少的衣服。一人有兩件就不錯了,一件棉衣,一件單衣。從夏初開始穿單衣,熱了,要不挽挽袖子,要不赤膊,一直到秋天,冷也不能穿棉衣。到冬天,穿上了暖暖的棉衣,一直穿到春暖花開,就算再熱,也得穿。這叫“寧肯穿得晚,不能脫得早”。可現在那?每人四季的衣物,都能把一個四層的衣柜塞得滿滿的,有人竟一天換一件!每季都有自己的衣物,自己的特色:春天的毛衣、毛褲;夏天的短袖、短褲;秋天的單衣、牛仔褲;冬季的羽絨服、厚棉褲。真是數不勝數、星羅棋布啊!
第二“變”:食
食,是重要的。從幾千年前的生吃,到現在更講究飲食的時代,是有了多大的演變啊!以前吃肉,現在還吃肉,只不過多了些花樣:獅子頭、假雞湯、烤肉、熏肉……以前吃菜,現在還吃菜,也是多了些花樣:漢堡包的菜、三明治的菜、生吃的菜、下火鍋的菜……五花八門,看得人眼花繚亂。
第三“變”:住宿
說起住宿,我可就有話說了。過去的草屋、泥屋,一碰就倒,遠沒有現代的鋼筋水泥房堅固。而且過去的房子總是很便宜,可先但那?每平方米要幾千幾萬,一棟房子要幾十萬、幾百萬耶!前幾年的豆腐工程越來越多而害了許多人,現在漸漸少了,平房沒了,道題她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有的還裝上了電梯,真是太奇妙了!
第四“變”:電器化和通訊工具
建國時,中國幾乎沒電,可現在,電燈、電話、電腦、電冰箱、空調……基本每家都有。通訊工具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前,大家是寫信,現在是寫E-mail;以前用手搖電話,逐漸的,程控電話、笨重的大哥大、小巧的手機、小靈通普及了我們的生活,這給我們帶來多大的方便啊!
第五“變”:景
景色還是那些景色,但路上一次性飯盒多了,冰棒紙多了……哎,看來我們還要好好的保護環境啊!
中國的人、路、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學們,你說這變化是好,還是壞哪?
作文:中國60年來的變化 7
新中國成立6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體現在各個方面,宛如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在歷史的長河中徐徐展開。
在經濟領域,60年前的中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老百姓過著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艱苦生活。而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農村到城市,到處是一片繁榮的景象。農村進行了大規模的土地改革和現代化農業建設,曾經的小農耕作變成了機械化、規模化的農業生產。糧食產量逐年遞增,不僅解決了十幾億人口的溫飽問題,還能大量出口。城市里,高樓大廈鱗次櫛比,現代化的工業園區遍布各地。中國制造走向世界,中國的高鐵、5G技術、電子商務等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無數的跨國企業在中國投資建廠,同時中國企業也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展現出強大的經濟活力。
在科技方面,60年前中國的科技水平相對落后。但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實現了從跟跑、并跑到部分領域領跑的偉大跨越。航天事業便是最好的.例證,從“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到神舟系列載人飛船遨游太空,再到嫦娥探月工程取得的豐碩成果,中國航天不斷書寫著輝煌篇章。在信息技術領域,中國的超級計算機連續多年位居世界前列,互聯網的普及更是讓中國進入了信息高速時代,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等創新應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交通出行的變化也是巨大的。60年前,道路狀況差,交通工具匱乏。如今,高速公路、鐵路縱橫交錯。中國的高鐵技術讓人們的出行變得快捷舒適,朝發夕至成為常態。城市里地鐵網絡不斷擴展,公交線路四通八達。民用航空也日益發達,航線覆蓋國內外眾多城市,讓人們的出行有了更多的選擇。
教育領域同樣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新中國成立初期,教育資源匱乏,文盲率較高。現在,九年義務教育得到全面普及,高等教育也走向大眾化。各類高校不斷涌現,培養出大量優秀的專業人才,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文化方面,中國傳統文化得到了更好的傳承和發展。各地的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新時代重新煥發光彩。同時,現代文化產業蓬勃發展,電影、音樂、文學等領域佳作頻出,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60年來,中國在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革,這些變化是中國人民勤勞奮斗、勇于創新的結果,也是中國共產黨正確領導的必然體現。中國將繼續沿著這條發展道路穩步前行,創造更加燦爛的明天。
作文:中國60年來的變化 8
60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對于新中國來說,這60年卻充滿了波瀾壯闊的變革,見證了一個古老國家從積貧積弱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征程。
回首60年前,新中國剛剛成立,當時的中國面臨著諸多嚴峻的挑戰。工業基礎薄弱,大部分地區的基礎設施近乎于無,人們的生活水平極低。老百姓住在簡陋的房屋里,物資極度匱乏,購買日常用品都需要憑票供應。然而,就是在這樣艱苦的起點上,中國開始了它的崛起之旅。
在經濟發展進程中,中國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從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到沿海經濟特區的崛起,從西部大開發到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中國的經濟布局不斷優化。如今,中國的制造業門類齊全,小到生活用品,大到航空航天設備,都能自主生產。眾多的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中國也從一個單純的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大國,并且正在向工業強國邁進。
科技水平的提升是中國60年變化的又一重要體現。60年前,中國在科技上的建樹屈指可數。現在,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以核能為例,中國從最初的.引進技術到如今自主研發的三代、四代核電技術,為能源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在基因技術、量子通信等前沿科學領域,中國科學家也在不斷探索創新,取得了一系列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
民生改善是中國60年發展的核心體現。住房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從曾經的土坯房、簡易瓦房到如今的高樓大廈、現代化住宅小區。醫療衛生事業不斷進步,過去常見的一些傳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均壽命大幅提高。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覆蓋了養老、醫療、失業等多個方面,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在國際舞臺上,中國的地位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60年前,中國剛剛在國際上站穩腳跟,如今已經成為國際事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應對氣候變化、維和、國際貿易等諸多國際事務中發揮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中國60年來的變化是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這些變化凝聚著無數中國人的心血和智慧,也昭示著中國更加輝煌的未來。
作文:中國60年來的變化 9
新中國成立60年來,這片古老的土地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宛如鳳凰涅槃,在世界的東方煥發出耀眼的光芒。
60年前,中國積貧積弱,飽經戰火的洗禮。人們的生活水平極低,廣大農村地區的百姓們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那時的房屋多是破舊的茅屋或土坯房,一遇到風雨天便搖搖欲墜。交通更是極為不便,公路少且路況差,鐵路里程有限,許多地方甚至連像樣的道路都沒有,人們出行大多依靠步行或者極為簡陋的畜力車。
然而,在新中國成立后的60年里,一切都發生了巨大的變革。
在經濟領域,中國從一個落后的農業國逐步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改革開放政策猶如一陣春風,吹遍了中國的大地。大量的工廠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中國制造的產品遠銷全球。如今,我們擁有現代化的農業、發達的工業和繁榮的服務業。人們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消費能力也不斷增強,從滿足基本的溫飽需求到追求高品質的生活。
科技方面的進步更是令人矚目。60年前,中國的.科技水平相對落后,但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中國的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神舟系列飛船的成功發射到嫦娥探月工程的穩步推進,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高鐵技術的發展更是成為中國的一張亮麗名片,高速、安全、舒適的高鐵連接起了中國的各個城市,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出行效率。
教育也發生了深刻的變革。新中國成立初期,教育資源匱乏,文盲率較高。如今,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也實現了大眾化。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從校園走向社會,成為推動中國不斷發展的動力源泉。這些人才在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為科技創新、文化傳承、社會建設等注入了無限的活力。
在文化方面,中國傳統文化得到了更好的傳承與發展,同時現代文化也呈現出多元、繁榮的景象。古老的戲曲、書法、繪畫等藝術形式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現代的電影、音樂、文學等也不斷涌現出優秀的作品,向世界展示著中國文化的魅力。
60年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一個被列強欺凌的弱國,發展成為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全球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應對氣候變化、全球貿易等眾多國際問題上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新中國60年來的變化是全方位的、深層次的,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的結果。這種變化不僅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命運,也對世界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作文:中國60年來的變化 10
當我們回首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歷程,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徐徐展開,中國大地上處處洋溢著變革與發展的生機。
60年前的中國,城市和鄉村都彌漫著貧困與落后的氣息。城市里,工業基礎薄弱,高樓大廈寥寥無幾,街道狹窄而擁擠,公共設施簡陋。大部分城市居民居住在狹小的棚戶區內,生活物資短缺,買東西需要憑票供應,糧票、布票等各種票證是那個時代生活的重要特征。而農村的情況更為艱難,生產力水平低下,農民們依靠傳統的手工農具進行耕種,收成微薄,許多人面臨著饑餓的威脅。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在這60年里發生了滄海桑田般的巨變。
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中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曾經,中國的交通網絡十分落后,但如今高速公路四通八達,縱橫交錯地貫穿于城市與鄉村之間。橋梁建設更是讓世界驚嘆,像港珠澳大橋這樣的超級工程,不僅是交通上的樞紐,更是中國工程技術實力的象征。在能源方面,中國大力發展水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逐步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既滿足了國內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又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積極貢獻。
中國的醫療事業在60年里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新中國成立初期,醫療衛生條件差,傳染病肆虐。現在,中國建立了完善的醫療衛生體系,從基層的社區醫療到高端的專科醫院,醫療服務覆蓋到了全國各地。醫療技術不斷提高,許多曾經的疑難雜癥如今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療。人均預期壽命大幅提高,這是中國人民健康水平提升的最有力證明。
通信技術的發展更是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60年前,通信手段非常有限,人們主要依靠書信來傳遞信息,長途電話都極為罕見。而現在,互聯網的普及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智能手機的`出現使人們隨時隨地都能獲取信息、進行社交、購物、娛樂等。移動支付的興起更是讓中國成為全球無現金支付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出門只需攜帶一部手機就能滿足各種消費需求。
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中國也在不斷努力。曾經,由于過度開發和工業污染,部分地區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近年來,中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對河流、森林、草原等自然資源的保護,積極開展植樹造林、治理污染等行動。如今,藍天白云逐漸增多,綠水青山又回來了,許多地方成為了生態旅游的好去處。
60年來,中國的變化是一部偉大的奮斗史。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開拓創新的精神,實現了從貧困落后到繁榮富強的偉大跨越,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不斷邁進。
作文:中國60年來的變化 11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的60年間,中國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逐步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一過程不僅見證了中國綜合國力的顯著提升,更體現了中國人民自強不息、勇于探索的精神。
60年前,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結束了長期戰亂和動蕩不安的歷史。那時,國家經濟基礎薄弱,工業體系不健全,人民生活困苦。然而,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以頑強的毅力和智慧,開始了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從1978年開始,中國逐步放寬了對外經濟交往的限制,吸引了大量外資和技術,促進了國內產業的快速發展。農業、工業、服務業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的高新技術產業、互聯網經濟、新能源等領域異軍突起,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中國的社會事業也取得了長足進步。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城市化進程加快,城鄉差距逐步縮小。此外,中國還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和國際合作,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60年來,中國不僅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更在邁向強起來的道路上堅定前行。中國的發展模式、發展經驗和發展成就,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寶貴借鑒和啟示。展望未來,中國將繼續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強社會治理創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作文:中國60年來的變化 12
回首過去的60年,中國經歷了從封閉到開放、從貧窮到富裕的歷史性轉變。這一轉變不僅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也深刻影響了世界格局。
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的是一個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的爛攤子。在那個時代,中國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對外經濟交往受到嚴格限制。然而,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國內發展的需要,中國開始探索改革開放的道路。
改革開放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偉大轉折。它打破了舊有的'經濟模式,引入了市場競爭機制,激發了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從此,中國開始積極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吸引了大量外資和技術,促進了國內產業的快速發展。這一過程中,中國不僅實現了經濟的高速增長,還成功實現了經濟結構的優化和產業升級。
與此同時,中國的社會事業也取得了顯著進步。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加快,城鄉差距逐步縮小,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60年來,中國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貧窮走向富裕,這一過程中充滿了艱辛與挑戰。但中國人民始終保持著堅韌不拔的精神,不斷追求進步與發展。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展望未來,中國將繼續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作文:中國60年來的變化 13
時間的長河緩緩流淌,新中國成立至今已有60余年。在這60多年里,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窮二白到繁榮昌盛,從百廢待興到世界強國,每一個變化都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奮斗與崛起。
60年前,新中國剛剛成立,國家積貧積弱,經濟基礎薄弱。那時的中國,工業幾乎為零,農業生產落后,人民生活困苦。許多家庭吃不飽、穿不暖,住的是簡陋的茅草屋和土坯房。交通也極為不便,道路崎嶇不平,出行主要靠步行、馬車和人力車。然而,中國人民并沒有被困難嚇倒,他們在黨的領導下,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建設之路。
在經濟建設方面,中國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發展政策。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激發了經濟的活力。中國大力發展工業,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從鋼鐵、煤炭到汽車、電子,從傳統制造業到高新技術產業,中國的工業實力不斷增強。農業也實現了現代化,機械化生產提高了農業效率,糧食產量大幅增長,解決了十幾億人口的溫飽問題。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外貿易總額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們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樓房,開上了汽車,享受著現代化的生活設施。
科技領域的變化更是令人矚目。60年前,中國的科技水平遠遠落后于世界發達國家。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國在科技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從“兩彈一星”的成功發射到載人航天工程的順利實施,從高鐵技術的世界領先到5G通信的廣泛應用,中國的科技實力不斷提升。中國的科學家們在各個領域勇攀高峰,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如今,中國在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等領域也處于世界前沿,成為推動全球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
教育事業也得到了蓬勃發展。60年前,中國的文盲率很高,教育資源匱乏。如今,中國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普及了高中教育,高等教育也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人才。教育的發展為國家的建設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
在文化方面,中國傳統文化得到了傳承和弘揚,同時也吸收了世界先進文化的精華。中國的文學、藝術、影視等領域涌現出了許多優秀的作品,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中國的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在世界舞臺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60年來,中國的變化是全方位的、深層次的。這些變化不僅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也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的發展為世界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了積極貢獻。
展望未來,我們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將繼續創造新的輝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讓我們攜手共進,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斗!
作文:中國60年來的變化 14
60年,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是短暫的一瞬,但對于中國來說,卻是一段波瀾壯闊、翻天覆地的歷程。從一窮二白到繁榮昌盛,從封閉落后到開放自信,中國以驚人的速度和巨大的成就,向世界展示了東方巨龍的崛起。
60年前,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那時的中國,經濟基礎薄弱,工業幾乎為零,人民生活困苦。許多家庭吃不飽、穿不暖,住的是簡陋的茅草屋和土坯房。交通也極為不便,大部分地區都是泥濘的小路,出行主要靠步行和畜力車。然而,中國人民并沒有被困難嚇倒,他們在黨的領導下,以頑強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建設之路。
在經濟建設方面,中國實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和發展戰略。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激發了經濟的活力和創造力。中國大力發展工業,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從最初的以農業為主的國家逐步轉變為世界制造業大國。如今,中國的高鐵、5G通信、電子商務等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科技創新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同時,農業現代化也取得了顯著成就,糧食產量連年豐收,農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社會面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教育事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和發展,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醫療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人們的健康水平顯著提高,人均壽命大幅延長。此外,文化事業蓬勃發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傳統文化得到了傳承和弘揚。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更是創造了無數的奇跡。高速公路、鐵路縱橫交錯,連接著祖國的每一個角落。現代化的機場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國內外航線日益密集。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公園、廣場、購物中心等公共設施一應俱全。農村的面貌也煥然一新,水泥路通到了家門口,自來水、電力、網絡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60年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曾經的被列強欺凌到如今的.世界大國,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得到了眾多國家的積極響應,為沿線國家帶來了發展機遇,也展示了中國的大國擔當和責任。
回顧中國60年來的變化,我們感慨萬千。這一切成就的取得,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離不開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展望未來,我們充滿信心。在新時代的征程上,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讓我們攜手共進,為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奮斗!
作文:中國60年來的變化 15
時間的長河奔騰不息,新中國成立至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里,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窮二白到繁榮昌盛,從百廢待興到世界強國,每一個變化都見證了中國人民的奮斗與拼搏。
60多年前,新中國剛剛成立,國家一窮二白,百廢待興。那時的中國,工業基礎薄弱,農業生產落后,人民生活困苦。許多人吃不飽、穿不暖,住的是簡陋的茅草屋和土坯房。交通也十分不便,道路崎嶇不平,出行主要靠步行和馬車。然而,中國人民并沒有被困難嚇倒,他們在黨的領導下,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建設征程。
在工業方面,中國大力發展重工業和輕工業,建立了一批大型工業企業。鋼鐵、煤炭、電力等行業迅速崛起,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同時,輕工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紡織、食品、日用品等行業的產品不斷豐富,滿足了人民的生活需求。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業國家之一,“中國制造”走向了全球。
農業方面,中國實行了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隨著科技的進步,農業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糧食產量大幅增加。如今,中國不僅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還向世界輸出了大量的農產品。農村的'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水泥路通到了家門口,農民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樓房,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交通領域的變化更是令人驚嘆。從過去的泥濘小路到如今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縱橫交錯,從自行車王國到汽車大國,中國的交通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高鐵作為中國的一張亮麗名片,以其速度快、安全性高、舒適性好等特點,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贊譽。航空運輸也日益發達,國內國際航線不斷增加,人們的出行更加便捷。
科技領域的進步也是日新月異。中國在航天、核能、信息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神舟飛船一次次飛向太空,實現了中國人的飛天夢想;嫦娥工程讓中國的探測器登上了月球,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篇章;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全球用戶提供了高精度的定位服務。在核能領域,中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信息技術方面,5G技術的應用讓中國在全球通信領域占據了領先地位。
教育和文化事業也蓬勃發展。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不斷提高,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人才。文化產業日益繁榮,電影、音樂、文學等作品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傳統文化得到了更好的傳承和弘揚,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了世界的關注。
60多年來,中國的變化不僅僅體現在經濟、科技、教育等方面,還體現在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上。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消費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旅游、健身、娛樂等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他們更加自信、開放、包容,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回顧中國60多年來的變化,我們深感自豪和振奮。這些變化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團結奮斗、拼搏進取的結果。展望未來,我們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將繼續創造更加輝煌的成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作文:中國60年來的變化】相關文章:
中國的變化作文03-28
中國的變化作文07-04
新年來臨作文(精選60篇)01-09
中國五年變化的作文07-03
中國變化作文11-18
[精華]中國的變化作文07-04
中國的變化作文優秀06-27
40年來通訊方式的變化作文(通用17篇)02-26
中國的變化英文作文(精選26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