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精選2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1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去西安游玩。想到能參觀到舉世文明的秦始皇兵馬俑,我激動得想插上翅膀立刻飛到博物館!
我們跟著導游走進博物館,放眼望去,無數的兵馬俑端端正正地站在一個很深的大土坑里,仿佛在迎接遠道而來的游客。導游叔叔告訴我們:兵馬俑由3個坑組成,一號坑最大,里面的兵馬俑最多,也最為壯觀。坑里的兵馬俑如真人一般高大,他們身穿戰袍,配有戰車,表情千奇百態、栩栩如生。
接下來,導游叔叔告訴我們一件好玩的事情:秦始皇自己是單眼皮,所以他要求所有的兵馬俑都必須是單眼皮。仔細一看, 坑里的兵馬俑還果真都是單眼皮!
可惜的是:兵馬俑有的缺了一只胳膊,有的連頭也沒有。聽導游叔叔說,這是因為兵馬俑的頭和手是分開制作的., 這樣比較靈活, 過了幾千年, 頭和手就自然脫落了。在1號坑的后面, 我們還看到了許多剛被挖出來的, 粘在一起的兵馬俑碎片, 原來一個個完整的兵馬俑就是靠這些碎片一點一點拼接起來的, 實在不容易啊!
這次參觀,讓我大開眼界。古代勞動人民多么聰明,他們用智慧和心血創造了這流芳百世的“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真是讓人欽佩啊!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2
今天是我們到西安的第三天,去參觀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因為西安是一座富有歷史文化的古都,曾經有十三個王朝在這里建都,所以秦始皇兵馬俑也算是秦朝的遺址之一了。以前聽去過西安的同學說秦始皇兵馬俑那么好,所以去秦始皇兵馬俑一直是我的一個夢,今天總算能見到它的廬山真面目了。
秦始皇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共有三個秦兵馬俑坑。我們首先進去的是一號坑,也是最大的一個坑了。一進門口,周圍被圍著水泄不通,等我擠進去的時候驚呆了,我被那形態各異的兵馬俑吸引住了。這些兵馬俑用“惟妙惟肖”來形容真不為過,兵馬俑千姿百態,好像一個個真人展現在你眼前,臉上的表情豐富多彩。在近距離看的時候兵馬俑頭上的頭發,縷縷刻出、他們的鞋底也被工匠們細致的刻畫出來,真是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一尊尊雕像。可是我發現前面是一排排整齊劃一的雕像,到了后面幾乎都被項羽的火焚燒過了,都是缺胳膊少腿,慘不忍睹。
接下來我們又去了二號坑和三號坑。二號坑雖然和一號坑差不多,但是它的兵種是最全的、布局也是最復雜的。不過還有大部分沒有開發出來。三號坑和一號坑更是沒有什么區別,但是它的兵馬俑幾乎變成了碎片。等我們出來后,有人說:“說不定我們腳底下還是四號坑呢!”秦始皇陵兵馬俑可真大呀!
秦始皇兵馬俑被世界譽為“八大奇跡之一”今天過去一看果然是名副其實。它為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也為世界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3
暑假里,爸爸媽媽帶我去西安旅游。西安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是十三朝古都,有許多歷史古跡。其中,秦始皇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許多外國元首來訪問中國,多數都要把參觀兵馬俑列入日程。
一走進博物館的大廳,我立即被里面恢宏的氣勢給震撼了,只見地下4米深的地方,整齊地排列著上千個像真人大小的武士,他們一個個威武雄壯,器宇軒昂,就像整裝待發的.戰士,正準備上戰場呢!真是氣象森嚴,令人望而生畏。
走近一看,兵俑身高在1米8到2米左右,全身呈古銅色。他們身穿鎧甲,手持兵器,有的拿著弩,有的舉著槍、有的持著劍,一個個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真是太逼真了。再看那一匹匹陶馬,有的4匹一組,拖著木質馬車,有的仰著脖子,似乎在仰天長嘯,有的舉著前蹄,似乎要騰空而起,好一幅萬馬奔騰的畫卷。
聽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介紹,兵馬俑是給秦始皇陪葬的地下軍隊,像這樣的陪葬坑還有20多個,由于現在的考古保護力量還不夠,其他陪葬坑還沒有挖掘出來,現在展出的僅僅是冰山一角。
我們的古人真了不起,為我們留下了這么多的歷史文化遺產。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4
去年的冬天,我來到了被譽為天府之國的西安。
在這里我參觀了許多景點,像秦始皇陵、兵馬俑、大雁塔等等,但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秦始皇陵和兵馬俑。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臨潼區,走進景區就看到一尊巨大的秦始皇雕像,那雕像神情莊重、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當年有著百萬雄兵、戰車千乘的`秦始皇站在那里。
進了景區大門,有好多岔路,我們在導游的指引下走進了傭坑。傭坑有三個,一號坑的面積、規模最大。這里游人如織,坑里還有許多的考古學家在這里考古。
走到近處,這些兵馬俑一個個栩栩如生,神態各異,有持劍的,有拿弓的,有駕車的……
兵馬俑非常逼真,他們的表情都非常嚴肅,但是又各不相同,有的微微頷首,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如何相互配合,戰勝敵人;有的眼如銅鈴,神態莊重,好像在暗下決心,誓為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緊握雙拳,勇武干練,好像隨時準備出征;有的凝望遠方,好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仿佛把我帶進來當時的戰場。
這次旅行,我感受到了古代人的聰明才智,這些兵馬俑,都是古人用智慧一個個雕刻出來的,他們給后人留下了如此壯觀的景觀,給后人研究歷史提供了很大幫助,真讓人欽佩,贊嘆!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5
8月18日,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參觀,它位于陜西省臨潼縣。
我們先參觀了一號俑坑,里面的兵馬俑都是考古學家把兵馬俑的碎片一塊一塊拼成的,除了跪射俑的發髻向左邊,其余俑的發髻都是朝右邊。一號俑坑發掘兵馬俑6000余件,而他們的面部表情卻各不相同。接著,我們又參觀了當年秦始皇座過的`馬車,一號車由3000多塊碎片拼成,二號車由1000多塊碎片拼成。
最后,我買了一本介紹兵馬俑的書——《蘇醒的秦代兵團》,并請當年發現兵馬俑的老爺爺——楊培彥在書上為我親筆簽名! 我覺得秦始皇很偉大,是他做出的修建兵馬俑的決定;秦代的勞動人民也很偉大,是他們修建的兵馬俑。秦始皇兵馬俑的修建,動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技術,集中了最優秀的人才。
因此,兵馬俑建筑代表了當時建筑藝術的最高水平,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6
昨天,我們來到了西安,參觀秦始皇陵兵馬俑。
兵馬俑為秦人所造,目前挖掘出了三個點:最大的一號坑,二號坑和最小的三號坑。前來參觀兵馬俑的人真多!雖然已經臨近中午,但景區內外依然人流如潮,"后浪"拼命地推著“前浪”往前擠,好像生怕自己擠不進去似的。算啦,還是不和"浪兒"們擠了,安安靜靜地排隊吧。
我們這三朵"小浪"被別的"浪"擠來擠去,終于被擠到了大門口。兵馬俑坑到底是什么樣子呢?我懷著滿心疑問走進了大門。哇!展現在我眼前的是遼闊巨大的一個大坑。坑中整整齊齊地碼著一隊陶土做的兵馬俑,他們的姿勢各不相同:有的筆直地站著;有的半跪著;還有一些馬兒整齊地立著,放眼望去,沒兩個兵馬俑長得一模一樣。他們被雕刻的栩栩如生。細細的頭發,鎧甲上的鱗片,手上的的指紋都被雕了出來,仿佛他們是一隊身穿陶土鎧甲的士兵,隨時都可能沖鋒戰場。
現在這些完好無缺的.兵馬俑,都是在這兒工作的員工們用兵馬俑的碎片一點點拼成的。在我們欣賞美景的同時,也給他們點個贊吧!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7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參觀了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那雄偉壯觀的氣勢和它眾多惟妙惟肖的兵馬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們首先來到了文物陳列館,一件件精美的展品令我驚嘆不已。在玻璃罩中的大型彩繪銅車吸引了許多游人駐足觀賞。銅馬高70厘米左右,寬1.2米。主體為青銅鑄造,上面閃閃發光的飾品都為金銀制成。馭手駕馭著戰車目視前方,戰車上的車輪,華蓋,軸輪。車轍,韁繩……每一個部件都保存得十分完整。據說這在古代,叫高車。我想這就是出征時,將軍做的車吧。
走進一號展廳,它是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它在三個俑中是最大的一個。站在高處鳥瞰,坑里的兵俑,相間,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看上去真像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軍隊。站在最前面的'是中級軍吏俑,他高約1.8米,身披鎧甲,巍然直立,凝神沉思。后面跟著一排排武士俑,大都發髻向右,有的頭微微抬起,兩眼直視前方;有的緊握雙拳,好像隨時準備上戰場。形態各異的兵馬俑看得我眼花繚亂。
接著我們參觀了二號、三號俑坑,我發現這兒的兵馬俑明顯比一號大廳的少許多,正在我疑惑時,導游阿姨對我說:“由于現在的文物保護技術還不夠先進,兵馬俑在出土前是彩色的,一出土遇到空氣氧化、剝落,就變成了灰黑色。所以現在為了保護兵馬俑,就不挖掘了。”原來這一片黃土下,還有一個神奇的世界。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8
去年暑假,我跟小林阿姨一行去西安旅行,讓我最難忘的就是參觀秦始皇兵馬俑。
兵馬俑分為3個俑坑,一號坑以兵馬為主,車、步兵成矩形聯合編隊。他們千姿百態、神態各異;有的拿著長矛像是準備進攻、有的則是跪在地上,手拿長弓在發射、還有的握著劍在進攻。
第二個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號坑的東北側,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二號坑有陶俑陶馬1300多件,戰馬80余輛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傭、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
第三個俑坑被損壞的最嚴重,幾乎全部都不能復原;支離破碎、殘敗不堪。
兵馬俑中的”士兵“有高有矮,最高的有2米呢,我還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哦,兵馬俑中的馬,馬尾巴是一個透氣孔,這是因為古人在造他們的時候天氣非常炎熱,馬里面是空的,如果不經常排氣的話,馬就會爆裂開。我們現在看到黑色的兵馬俑并不是他們原來的樣子了,他們剛被挖出來的'時候都是五顏六色的,經過風吹日曬地底層有明顯的變化,非常好看呢。可他們為什么會變成現在的黑色的呢?那是因為兵馬俑剛從潮濕陰暗的地底下挖出來,就馬上受到了炎熱的空氣,他們的顏色在十四小時之內就會漸漸的脫落,變成了現在黑乎乎的樣子了,哎,我要是能看一眼五顏六色的兵馬俑那該有多好啊!
西安的秦始皇兵馬俑,你們去過了嗎?如果有機會你也去看看吧,一定會讓你大開眼界的。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9
暑假時,我來到了西安,有幸參觀了被人們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
7月19日上午,我與叔叔坐上了前往兵馬俑博物館的汽車,兵馬俑博物館位于西安的臨潼縣,離西安30多公里,它是秦始皇陵墓的一部分。沿途的秀麗風光,引起我和叔叔的贊嘆。
車子開到了博物館面前,來這兒參觀的'人可真多呀!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中國人、外國人,一群群,一隊隊,摩肩接踵,絡繹不絕。一進大門,“秦始皇兵馬俑”9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十分醒目。
我們首先走進了三號坑,我們扶著欄桿,邊看,邊走,邊聽。聽導游說,如此規模宏大的隨葬人俑在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有極高的文物價值與考古價值。一、二、三個坑里,三號坑最大,坑深五米,面積1426平方米,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面闊九間,四周環繞著回廊,四邊各有五個門道的地下大廳。兵馬俑不但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而且還是三十世紀考古吏上的偉大發現之一”,我仔細觀察起來,這些兵馬俑不但栩栩如生,而且形態各異。瞧!這些將軍俑頭戴頭盔,身披鐵甲,手握寶劍,威風凜凜。仿佛隨時沖鋒陷陣。還有的一個個,挺胸抬頭,精神抖擻,是武士俑,還有一個歌妓舞,一張笑嘻嘻的臉,它左手高舉,右手向后擺,單腳立地,另一只腳抬了起來,做出一副能歌善舞的樣子。看得我眼花繚亂,這些兵馬俑使我回到了秦代,一位位戰士正與敵人廝殺,號角齊聲的威殺聲。
下午,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我心潮澎湃:我們中華民族真不愧是一個有著燦爛文化遺產的偉大民族!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10
去年暑假,我們全家自駕游到西安市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參觀這世界第八大奇跡。
那天是個大熱天,頭上頂著大太陽,迫不及待參觀的心情及炎熱的天氣促使我們快馬加鞭,向室內跑去!
哇,一號坑足足有五六個籃球場那么大!坑里站滿了密密麻麻的兵馬俑,數量龐大,令人震撼,它們就像一支軍紀嚴整、裝備精良的軍隊!你看:步兵、騎兵沖鋒陷陣,戰車則可以把敵軍撞得人仰馬翻,而跪射兵發射弓箭,給敵軍一擊斃命。正當我在思考為什么要擺成這樣的方陣時,一旁講解的導游給我了答案:因為秦始皇想在他死后也有這樣戰斗力強大的軍隊來保護他!聽著導游對兵馬俑的講解,我恍惚感覺他們都活了過來,組成方陣向我們走來,簡直是一支龐大的.冷兵器時代作戰部隊!看著這些兵馬俑,我立刻感到了秦帝國當時一統六國、氣吞山河的氣勢!
正當我驚嘆之時,人流劇增,無奈中,我被人流擠上了二樓。
二樓有些單獨展示的將軍俑、士兵俑和跪射俑。雖然年代久遠,但是從將軍俑身上殘留的色彩和多樣的花紋中,可以想象出當時它們的色彩一定很鮮艷!而士兵俑就不一樣,因為它的地位沒有將軍俑高,所以它的線條顯得單一,色彩有些單調。所有兵馬俑的身高幾乎與真人一致,五官和表情栩栩如生。甚至它們盔甲上的鱗片和流蘇也是細致入微,活靈活現!
參觀完畢之后,我回望著“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幾個大字,不禁感慨中國古代工匠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技藝,就是他們用偉大的智慧造就了這一件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11
今天,我來到了西安去參觀傳說中的兵馬俑,看看他有多么的壯觀。
到了那兒,導游先帶領我們來到一號坑瀏覽參觀。一號坑的面積最大,里面陳列著不計其數的兵馬俑。剛走進一號坑陳列室,迎面而來的就是成千上萬的兵馬俑,他們排列著整整齊齊,浩浩蕩蕩的隊伍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導游告訴我們,這么多的.兵馬俑既然沒有一個兵馬俑長得是一模一樣的,我仔細的看了好久確實找不到一模一樣的兵馬俑,個個都是神態各異。真是神奇啊!我們延著參觀路線一直往后走,發現后面的兵馬俑就不那么整齊了,越到后面倒下的兵馬俑就越多,缺胳膊缺腿的兵馬俑也越來越多。到最后還有好多貼滿黑膠帶的兵馬俑,聽了導游的介紹我才知道,那些貼帶的兵馬俑是正在修復的兵馬俑。怪不得,后面坑里出現了好多現代的工具,一條條坑道,原來那是文物學家的工作室啊!
參觀完一號坑,我們來到了2號坑。2號坑比1號坑小了許多,陳列的兵馬俑也不多。在2號坑邊多幾間兵馬俑的模型室可以讓我們游客上前和兵馬俑拍照留念。我們拍完照,來到3號坑。3號坑是看不到完整的兵馬俑的,只能看到一個坑的外型。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呀3號坑里的兵馬俑非常珍貴,那里的兵馬俑是彩色的。以前剛開發時挖出的彩俑顏色非常鮮艷,可是遇到空氣不久會慢慢的氧化,彩俑就會變得灰暗失去美麗的外衣。后然,文物學家就決定不在對3號坑進行挖掘,所以我們只能看到寶藏的外殼。日后,等我們的科技發達了,能找到在空氣中保存彩俑的方法了,也許會把寶藏開挖出來展現在我們面前。
這次參觀兵馬俑博物館,讓我了解了許多關于秦國時后的歷史知識,也讓我對歷史產生了興趣。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12
秦始皇陵兵馬俑秦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園東側1500米處。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左右兩側又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現稱二號坑和三號坑。俑坑布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墻,兵馬俑排檔的過洞中。
出土武士傭800件,木質戰車l8輛,陶馬l00多匹。按兵馬甬現有排列形式推算,這三個坑的`武士傭可能有7000件,戰車l00輛,戰馬l00匹。由模擬的軍陣,可以想見二干多年前橫掃六國,統一全國,所向披靡的秦國軍隊的威武強大。陶傭身材高大,般在1.8米左右,形態各異,表情逼真。體現了秦代高超的雕塑技藝水平。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臨潼區城以東的驪山腳下。世界經度109.2733 緯度34.3853 。據 《史記》記載:秦始皇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筑時間長達38年。
兵馬俑的個有個的姿勢:車兵、步兵、騎兵列成各種陣勢。整體風格渾厚、健壯、洗練。如果仔細觀察,臉型、發型、體態、神韻均有差異:陶馬有的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有的閉嘴靜立。兵馬俑除了兵馬神態不一,一、二,三號坑的發掘來歷均不一樣。
除了兵馬俑的做工復雜,修建時間長,它也有“青銅之冠”的美譽。其實,可能還有更多的兵馬俑,如果有,只是“有寶不挖” 罷了。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13
一直以來,我都想親眼看看秦始皇兵馬俑。今年寒假我和姐姐一起坐著前往西安的高鐵,去親眼看看出土于西安以東30多千米的臨潼出土的在我國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舉世無雙的秦朝兵馬俑。
不看不知道,一看還真的嚇一跳。一、二、三號兵馬俑坑都分別埋葬了大量的馬車和陶俑。3座俑坑內共有馬車140余乘,架車的陶馬560余匹,騎車的鞍馬116匹,以及各類武士俑7000多件。
導游向我們特別介紹了一下二號坑,聽說1976年4月,在一號俑坑的東端北側20米處,發現了二號兵馬俑坑。二號俑坑的平面呈現出曲尺形,東西長124米,南北寬98米,面積約6000平方米。依據試挖情況推斷,二號兵馬俑坑雖說不大,但內埋葬著陶俑,陶馬1300件,內涵更為豐富,所以很多專家認為這里大部分都是皇家貴族或者高級將軍,是3座俑坑中的精華。導游還介紹說,古代的馬和現代的馬不同,現在的馬稍微懂點的行家就可以說是好馬還是壞馬,而古代則要把玉戴到馬頭上,如果是好馬,那玉就很白,如果是壞馬,玉就會變黑。
通過這次參觀我知道了秦俑的臉上為什么有胡須了,因為秦人非常鐘愛自己的胡須,而只有犯罪的人才會被剃須,秦代武士的.胡須可以分為絡腮胡、長須和八字胡幾大類。
秦始皇兵馬俑惟妙惟肖的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的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存的。讓我不禁豎起了大拇指。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14
“一派誠心護帝靈,誰言土偶不無情。龍騎北去咸京遠,陣勢東臨渭水明。芝罘射魚服毒蟒,岱宗封石惹雷霆。何甘為鬼九泉下?抖落黃塵舉世驚!”這是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所吟詠的兵馬俑。
秦始皇陵兵馬俑坐落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是我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兵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結構建筑,即從地面挖一個深約5米的大坑,在坑中間筑起一條條平行的土隔墻。墻的兩邊排列木質立柱,柱上置橫木,橫木和土隔墻上密集地搭蓋棚木,棚木上鋪一層葦席,再覆蓋黃土,從而構成坑頂,坑頂高出當時的地表約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磚墁鋪。
兵馬俑現在已發掘了4個俑坑。1號坑在南,東西長216米,寬62米,面積13,260平方米。2號坑東西長124米,寬98米,面積6000平方米。3號坑面積520平方米。4號坑有坑無俑。共出土武士800件,木制戰車18輛,陶馬100余匹。經過推算,這三個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件,戰車100輛,戰馬100匹。
陶俑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種類繁多有:立射俑、跪射俑、武士俑、軍吏俑、騎兵俑……而個性最為鮮明、栩栩如生的就要數軍士俑了。一艘戰車上有20名軍士,分為車左俑和車右俑。車左俑身穿長褲,外披鎧甲,脛著護腿,頭戴巾幘,左手持矛、戈、刀、戟等長兵器,右手作按車狀。車右俑與車左俑裝束相同,而姿勢相反,他們都是戰車作戰主力。
秦兵馬俑是人類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寶,走在兵馬俑坑旁,熱血在沸騰,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15
秦始皇陵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因此,秦俑被世界譽為第八大奇跡,目前已經挖掘出了三個俑坑。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千米的臨潼區城以東的驪山之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五米,總面積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左右兩側都有,都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簡稱二號坑和三號坑永康布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五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墻,兵馬俑排列在過洞中。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秦始皇陵定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62年考古人員繪制出了陵園第一張平面布局圖,陵園范圍有56.25平方公里,相當于近78個故宮引起考古界的轟動,1974年7月15日,省文物局派出了秦俑考古隊發掘,隨后,西北大學考古專業的師生前來支援。他們在965平方米的試掘方內清理出與真人真馬相仿的陶俑500余件,陶馬24匹,木質戰車六乘和大批青銅兵器車,馬器陶俑,陶馬約6000件武士俑,平均身高1.8米,體格健壯,體形勻稱,他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蹬前端向上翹起的戰靴,手持兵器整裝待發。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慣例開始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筑時間長達39年之久,兵馬俑是修筑清零的同時制作,并埋隨葬坑內。秦子贏元年,也就是前206年,秦始皇陵遭遇了第一次,也是最大一次劫難。項羽攻入關中后大規模破壞秦始皇陵,地面建筑毀于一旦,并且挖掘了帝陵,兵馬俑在這場浩劫中損毀嚴重,1987年,秦始皇陵兵馬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并譽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秦兵馬俑令全中國人自豪,令全世界驚嘆!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16
在暑假里,我們一家和我另一個弟弟他們一家,一起去了陜西西安秦始皇兵馬俑,下面讓我當小導游為大家介紹一下這里吧:
秦始皇兵馬俑坐落在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兵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1978年,法國前總理希拉克參觀后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跡,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跡了。”從此秦俑被世界譽為“八大奇跡”之一,目前已挖掘出3個俑坑。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
現在來到一號坑,它是長方形的,規模最大的一個長210米,寬62米,距原地表深4.5米—6.5米,面積約14260平方米。里面用土陶俑1000余件,戰車8輛,陶馬32匹。根據統計現在一號坑共埋葬兵馬俑6000余件。他們個個軍容嚴整,氣勢雄偉,勢不可擋,仿佛見到了真人似的。剎那間,你們會感覺到歷史距離消失。真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接下來是二號坑,二號坑的面積約6000平方米。它是由是個方陣有機組合,由戰車、騎兵、弩兵混合編組,進可以攻,退可以守。
三號坑的面積約為520平方米,整體呈凹字形,三號坑同可出土兵馬俑68個。三號坑是唯一一個彩繪殘存比較多的。
接著我們來到展廳,我們會將看到兩輛陶馬車,一輛是真的,一輛假的,真的是從地里挖出來的,而假的就是我們現在最先進的技術做的,我們現在的.技術和古代手工技術相差0.1毫米的差距。看來我們精準的科技還沒有人家古代時的手工藝術精準。可真是:“社會在進步,人類在退后。”
通過這次參觀我體會到了古代勞動人們的聰明智慧,我們也應該多多學習、多動腦,不要成為社會中的敗類!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17
在中國北部陜西省臨潼縣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有一世界奇跡,這,就是世界聞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歷時整整39年建成。正是這漫長的歲月,才使它規模龐大,精妙絕倫。
一提起秦始皇陵,大家最先想到一定是兵馬俑了,兵馬俑坑總面積達兩萬余平方米。光1號坑就有兩個足球場那么大,而它只是整個陵墓的冰山一角,可見整個陵墓有多宏偉、壯觀。
秦始皇陵不僅規模宏大,兵馬俑坑中的俑也是獨具魅力。兵馬俑最大的特點是“千人千面”,故名思義,這些兵俑面部表情各不相同,工匠制造它們時,大從體格,小到須發眉毛,都是一絲不茍,活靈活現,仿佛從古代穿越而來的兵士,讓人看了贊嘆不已。陵墓中的青銅物也很不錯,最有名的那當數銅車馬了。
當時的工匠技術非常精湛,這銅車馬就是現代技術也難以建造出來,可以稱得上是世界奇跡。你瞧,每匹馬神態不一,有的昂首,有的`面朝前方,還有的張大了鼻孔,好像在奔跑喘息。工匠們為了使馬的皮毛感真實,還根據馬的不同部位進行了銼磨,連瓔珞用的銅絲都和頭發一樣細。銅車馬上的御者,每根手指的關節、指甲都特別逼真,目光向前凝視,嘴微微抿著,既恭敬謹慎又有一絲得意,似乎在說:“我是親王的御者,連秦王都對我刮目相看,我可要好好表現自己!”活脫脫一位高級司機的形象。工匠們的技術真是巧奪天工。
秦始皇陵中的兵馬俑代表了秦代雕塑藝術的最高成就,它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我為我的祖國有這樣的奇跡而驕傲,為我是中國人而自豪。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18
今天我和徐維佳來到長沙市博物館參觀兵馬俑,那雄偉壯觀的泥身,使我想起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辛苦。
莊嚴的兵馬俑佇立在我的眼前,它經過了多少的風風雨雨,鑄造了它堅忍不拔的身軀,我佩服那些鑄造兵馬俑的人,正是他們創造了這個世界奇跡,也正是他們讓我們領略到中國的過去是非常繁榮的。
我們同在一個地球上,為什么全球的人都知道兵馬俑?就是因為兵馬俑是我們中國文化歷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打個比方吧:假如古代文物是喜馬拉雅山,那兵馬俑就是珠穆朗瑪峰!我為什么要這樣稱贊兵馬俑,因為它是萬古流芳的。也許在數百年以后,我們早已經變成一堆幽幽白骨,可是兵馬俑不會,它永遠靜靜的坐在天下奇觀的寶座上,因為它是我們華夏兒女的驕傲,也是我們做中國人的自豪。
看著前來觀看的人們贊不絕口,他們從心眼里在佩服,在欣賞!我不好再怎么說,因為我想,贊嘆兵馬俑的人,實在是多得舉不勝數。我的贊嘆,也許兵馬俑應該會聽見吧?
我,在茫茫人海中,只是一粒細沙,而兵馬俑是那滾滾波浪,用它的歷史,它的文化,它的氣息將我卷如了它的懷抱,我被它吸引著,我想要去保護它,不顧一切的保護它,讓它不受到傷害。可是,我們的敵人——時間,卻將我們磨損得不堪一擊。
我是那么的柔弱,那么的渺小,它完全不認識我,不認識我的.舉動。它驚訝的看著我,看著我為它做出的犧牲,可是,我,卻無怨無悔,就讓我做一顆細小的沙子,只能默默的看著它吧!也許我在它的心里,也只是一個沙子。
兵馬俑呀!多少年來的歷史集于你一身,使你能散發出無比燦爛的光輝,在我們的歷史里,你是不朽的化身!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19
秦始皇13歲起便在驪山為自己修建陵墓,統一六國后,他又征召了七十萬人繼續修建。
古代,有仆人為主人做陪葬品的陋習,直到秦朝才廢除這一陋習。秦始皇燒制了無數陶俑,替代活人為自己陪葬。
1974年,陜西省臨潼縣村民發現了秦始皇陵兵馬俑——世界第八大奇跡。
我來到秦始皇陵。甬道是土黃色,一旁的土丘是土黃色,“品”字形排列的兵馬俑也是土黃色。四周的土黃色仿佛在與我們述說著當年的故事,所向披靡的秦國軍隊,八面威風的秦國,硝煙四起的戰場……人們靜靜地欣賞著,默默地贊嘆著古人的智慧和力量……
我仔細端詳這些陶俑。陶俑甚是威武,卻表情各異:有的武士丹鳳眼、臥蠶眉;有的武士一字眉、高鼻梁;騎在駿馬上的將軍,瞪著雙眼,目視前方……匹匹膘肥體壯的“駿馬”規矩地站著,仿佛將要聽令,奔向戰場……“唧唧”一聲鳥叫,打斷了我的'思緒,我抬頭望去,一只麻雀站在窗臺卻又不時跳動,仿佛在說:“秦始皇陵兵馬俑不愧是世界第八大奇跡,氣勢恢宏、壯觀瑰麗!”
一旁的跪射俑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單膝跪地,手呈射箭姿勢,眼神不猙獰卻犀利,身上的戰甲輕卻硬,弓已拉開,時刻準備射殺敵軍。突然,我發現跪射俑的戰甲上有點點斑駁的色彩,在展示燈下,微微閃耀,它所蘊藏的歷史燦燦生輝……跪射俑不僅完美保留了最初的形體,還保留了它最初的色彩。
據統計,秦始皇陵已發掘出武士俑800件、木質戰車18輛、陶馬100多匹。按兵馬俑現有排列形式推算,一二三坑的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件,戰車100輛,戰馬1000匹呢。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20
暑假里,我去西安參觀了秦始皇兵馬俑。這可是我期盼已久的呢!我無比地雀躍。
跟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們走進了兵馬俑博物館的一號坑。據導游介紹,原來它是農民打井的時候偶然發現的,真是神奇!一眼望去,整個坑非常大,很壯觀。里面有許多“大泥人”,千姿百態,都和一般人一樣,最高的有兩米,最低一米七,個個人高馬大的,很威武。一號坑的前三分之一都是整齊排列、氣勢威武的`士兵俑。導游介紹了一下這些兵馬俑的來歷,我總結了一下大概有兩個原因。第一種是復活傳說。秦始皇把墓建造得固若金湯,希望有朝一日能復活。一旦復活了,秦始皇就要呆著這些“兵”和“馬”去打仗,繼續統領天下。第二種是靈魂傳說。人死了,靈魂就會去陰間,秦始皇要帶著這些“兵”和“馬”去打仗,統領陰間。坑里有些完好無損的俑都是現代人修復好的。據說剛出土的俑都是五彩繽紛的,應該很漂亮!可惜的是他們一旦接觸空氣就氧化了,真可惜呀!所以,現在專家們不再挖掘,而是研究如何保護這些珍貴的兵馬俑。
進入二、三號坑,它們是考古學家們挖掘發現的,它們可比一號坑冷清多了,只有幾個兵馬俑,有些可能是被拿去修復了吧!這兩個坑規模明顯要比一號坑小很多。但是我在坑里看到了一副完整的車馬俑,四匹高頭大馬拉車,幾名士兵俑趕車,看著很雄壯。想象一下整個車馬坑里埋了數不清的這樣的車馬俑,氣勢該有多么恢宏啊!在二號坑一旁,我看見了跪射俑、將軍俑和騎兵俑,還有銅車馬呢!
除了兵馬俑坑,我還參觀了兵馬俑陳列館,這一趟真是豐富了不少秦朝時期的歷史知識,真是有收獲呀!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21
兵馬俑位于陜西省西安市。
兵馬俑建于公元前246年,秦始皇陵修建過程徑其一生,歷時39年。于公元前208年建成。
兵馬俑的數量已經達到了7000件。而總面積也已經達到了20780平方米。
兵馬俑大多都是用陶治燒制而成的,首先需要用陶模做出大概的初胎。然后再用細泥進行加工和畫加彩。有的兵馬俑是先燒后接,而有的是先接后燒。他們的火候均勻,色澤十分的單純。
兵馬俑中的一號坑,最為壯觀,而且也是最大的。
一號坑的形體為長方形,是一個以戰軍和步兵相結合的主力戰軍。從1978年開始開放,長為210米,寬為寬為62米,坑的深度乃為4.5米至6.5米。一號坑的面積為14260平方米,坑內有著十道寬為2.5米的隔墻,從而把一號坑從南北兩面分成九間。現在已出土兵馬俑1000余尊。而戰車也已經有八輛,陶馬有32匹。各種各樣的青銅器也已經都達到了近萬件。現在根據出土的兵馬俑的排列密度已估計出一號坑,一共埋了6000余件的兵馬俑。
兵馬俑中的一號坑東端三列步兵俑每列各有68尊,它們乃為軍隊的前鋒;后面又接著為戰車和步兵之間的38路構成軍隊的主體;而坑的南北兩端和西邊各有一列分別面對西南,西北和面西的三個隊。他們乃為軍隊的翼衛和后衛。他們是一個2000年前的一個古代的大軍隊。
而兵馬俑的`二號坑在一號坑的北側,平面略呈曲線形,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二號坑是由車、步、騎這三種兵馬俑混合組成的。
兵馬俑的三號坑在一號坑的西北處,一共出土了兵馬俑68個,而且是唯一一個沒有被大火焚燒過的坑。
雄偉壯觀的兵馬俑真是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的第一大奇跡!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22
這次休假的時候我和家人來到了中國的文化古都——西安。在秦始皇陵周邊的俑坑原址,我們親眼見到了曾深埋在地底下2000多年的秦始皇兵馬俑,它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觀。
為什么這些陪葬品會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觀之一呢?原來一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7000多個兵馬俑他們的表情、眼神、外貌、身材、都不一樣,你找不出任何一模一樣的兵馬俑。兵馬俑的手還和人類的手一樣有關節,清晰得看到每根發絲,甚至是腳上鞋扣的勒痕,多么精致啊!令人嘆為觀止!
38年前楊爺爺在打水井時偶然發現了兵馬俑殘片,之后考古學家們對陪葬坑進行了發掘,費盡心思拼裝兵馬俑,可是保留了形狀,卻保留不了顏色。所以在技術還達不到的情況下有許多兵馬俑都被密封起來,以免氧化掉顏色。
說到兵馬俑就不得不說秦始皇。秦始皇的名字并不叫秦始皇,而叫嬴政,嬴政的父親去世后,年僅13歲的他就登上了王位。但是嬴政當時還小,國事需大臣辦理。但是嬴政22歲時開始親政,花了十年的功夫將韓、趙、魏、楚、燕、齊六個國統治起來,并自稱始皇帝,希望他的王朝能千秋萬代。秦始皇自認為有雄才大略,統一了六國,建立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君主制國家,但是他并不滿足于此。所以他生前一邊尋找長生不老藥一邊建造了龐大的`地下王國和千軍萬馬。如果不能長生,即便死后他也要有替他繼續開疆擴土的軍隊。他認為這些兵馬俑并不是普普通通的泥娃娃,而是裝有靈魂的陪葬品,是實現他死后繼續他的王朝統治的必須品。可惜的是他的殘暴讓他的王國僅持續了12年,他千秋萬代的夢想終究只是泡影,只留下這些陶俑訴說著他的不甘。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23
七月,是旅游旺季,各地的名勝古跡的數不勝數。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更是人滿為患,讓我們一起開始兵馬俑的奇妙之旅吧!
到了大門口,我們便請了一位導游進行講解。一進大門,放眼望去,右為銅車馬博物館,右前方為一號坑,正前方為二號坑,三號坑在二號坑后面。
讓我們先走進銅車馬博物館,那兩臺車馬令我深深折服。第一輛為第二輛的開路車,其中一匹馬上有一個似矛一樣的'黃金柱。那是皇室車才具有的。后面一輛車更加傳奇,上有一種令人困惑的物品就是相連的鏈子是中間空心的金銀做的;更加傳奇的是,車頂上的銅車篷只厚2mm!最傳奇的是,還有可以調節溫度的窗戶,拉開可以加熱,關上可以變冷,堪稱“世界上第一臺空調車”。
出了博物館,然后就到了一號坑,一號坑長230多米,寬62米,里面共出土了六千多件陶俑。當然,陶俑并不都是十分完整的,很多都是由考古學家修復而成,而且這些修復所用的土都經過非常嚴格的篩選。
現在進二號坑。二號坑并不大,因為一號坑的發掘對陶俑的破壞太大,二號坑就沒怎么發掘,只發掘了幾件供大家觀賞。在看二號坑的時候,會發現右上角有一口井,是發現人楊老先生挖的。挖了井之后發現井壁上有一個陶俑。他們認為很不吉利,就吊在房梁上抽打,直到打碎為止。就這樣,陶俑向世上發出的第一個求救信號消失了。
三號坑,很不規則,很小。只出土了六十幾件陶俑,有七件將軍俑,是唯一出土將軍俑的坑,三號坑相當于指揮部。當然啰,這坑里沒有最高指揮官,因為秦始皇不愿意將自己放入陪葬品之中。
秦始皇雖然你一手締造了世界奇跡的兵馬俑,但依然改變不了你是暴君的歷史事實!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24
大家好!我是大港一小四年五班的一名學生,我叫許寶洋。很榮幸,今天能帶領大家一起去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兵馬俑坑游玩。那我們現在就出發吧!
秦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號、二號、三號坑組成。現在已經建成博物館。兵馬俑排列成陣,氣勢壯觀。兵馬俑分將軍俑、騎兵俑、武士俑、陶馬等。館內還展出了大型彩繪銅馬車。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兵馬俑展示了古長安往日的輝煌。
那么現在我就帶領大家一起去看看類型眾多的兵馬俑吧!請大家在游覽過程中不要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破壞公共文物,也不能……
現在我們來到的目的.地是一號坑。一號坑在三個俑坑中面積最大,東西有230米長,南北有62米寬,總面積有14260平方米呢!坑里的兵馬俑也最多,有6000多個呢!
看!這就是將軍俑。它身材魁梧,頭戴鶴冠,身上披著鎧甲,手里還握著寶劍,看它那若有所思的樣子,好像在考慮如何讓大腿匈奴大軍呢!那個兵馬俑交武士俑。它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上還穿著前端向上翹的戰靴,手里還拿著兵器,瞧他那神氣的樣子,準能把敵人嚇得屁滾尿流!
看這個身披鎧甲騎在馬上的青年,就是騎兵俑,他手持弓箭好像在等待將軍一聲令下,就去與匈奴大軍作殊死拼搏!
這個兵馬俑是陶馬,它的大小跟真馬差不多,哥哥形體健壯,肌肉豐滿。看它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哩!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這里,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與信任。拜拜!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25
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坐落于陜西西安市臨潼市驪山北麓。于秦朝丞相李斯修建,歷時三十九年完工。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更是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
要說這兵馬俑的建筑為何如此壯觀,原因就在與它的建筑結構奇特。先從地面挖一個深約5米的大坑,在坑間筑起一道道土隔墻,墻的兩邊再排列木質立柱,上置橫木,再像漢堡包疊羅漢一樣鋪上棚木、葦席、黃土,就構成了坑頂。坑頂高出地表約2米。坑底至坑頂內部空間有3。2米高。由此看出防范之嚴密,工程之浩大。陶俑放入后,封住門道,就形成了一座封閉式地下建筑。
兵馬俑不僅建筑結構奇特精巧,陶俑也是各具特點。兵馬俑僅一號坑就有8000多個,可是每個陶俑的裝束、神態都不一樣。人物的發飾就有很多種,手勢也各不相同,面部表情更是各有差異。只要看裝束、神情和手勢就可以判斷出是官還是兵,你說妙不妙吧?
剛說到兵馬俑的.分類,我就來講講。兵馬俑從身份上分類,可以分為士兵和軍吏兩類。也是你遠看沒有什么區別,仔細一看,可是大有分別:有的頭戴雙卷尾長冠,身著戰袍和魚鱗鎧甲,手按寶劍的將軍俑;有的頭戴單卷尾長冠,披戴鎧甲或胸腹甲,手做指揮狀的武官俑;還有頭戴圓幘,身穿窄短袍和齊腰鎧甲,立于馬旁邊的騎士俑,還有射水俑、車兵俑……最有趣的還是神情了:一個帶著中幘,外貌嚴肅,好像所有所思;一個左側挽著一個發髻,左眼瞇起,仿佛在觀察什么;一個柳葉眉,丹鳳眼,生龍活虎……我不禁感嘆:“技藝精湛啊!”
幾千件魁偉英武的大型陶塑,整齊排列在兩萬方里,其磅礴氣勢使人心靈震撼,體現了藝術家藝術創作的卓越才能。我贊嘆!我崇拜!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26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俑坑布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向西的承重墻,兵馬俑排列在墻間空檔的過洞中。秦陵內共有3個兵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陵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平均身高1.80米左右,最高的1.90米以上,陶馬高1.72米,長2.03米,戰車與實用車的大小一樣。但兵馬俑并非按原比例還原,據記載秦國人的身高在165cm左右。秦俑大部分手執青銅兵器,有弓、弩、箭鏃、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青銅兵器因經過防銹處理,埋在地下兩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鋒利如新,它們是當時的實戰武器,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彩線挽成的結穗。軍吏頭戴長冠,數量比武將多。秦俑的臉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齡都有不同之處。
秦朝統一六國之后秦國實行全國征兵制,兵源來自全國各地,這恐怕是他們在臉型、表情、年齡上有差別的主要原因。工匠們用寫實的藝術手法把它們表現得十分逼真,在這個龐大的秦俑群體中包容著許多顯然不同的.個體,使整個群體更顯得活躍、真實、富有生氣。縱觀這千百個將士俑,其雕塑藝術成就完全達到了一種完美的高度。無論是千百個形神兼備的官兵形象,還是那一匹匹栩栩如生的戰馬塑造都不是機械的模仿,而是著力顯現它們“內在的生氣、動力、情感靈魂、風骨和精神。”絕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滿了個性特征,顯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氣。
兵馬俑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不可低估,而兵馬俑更是全世界的一個奇跡。他讓外國人驚嘆讓中國人驕傲。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27
在這個暑假里,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西安,在西安游玩的這幾天,讓我感受到了它厚重宏大的城市魅力。
在去西安之前,我了解了西安的問好。它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西安擁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它已有兩項六處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讓我對它充滿了好奇。西安的秦始皇兵馬俑、大雁塔、明城墻、白鹿原、歷史博物館,還有延安的壺口瀑布,都是聞名于世。其中讓我印像最深刻的是西安的秦始皇兵馬俑。
“唯有寢陵兵馬俑,潼文渭水歷千秋。”秦兵馬俑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那些看起來灰撲撲的人馬俑,不僅使我們感受到金戈鐵馬征戰沙場的震撼,更使我們陷入滾滾浪花淘盡英雄的沉思。在秦俑一號坑我們就看到了規模宏大,被列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兵馬俑。我心里想:古人居然有這樣的手藝,真是有鬼斧神工的本事啊!你看他們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有的.緊握雙拳,神態莊重,好像在暗下決心,必要為秦國報仇;有的遙望遠方,好像在懷念自己的家人;有的手指前方,微微頷首,好像在說:“前方就敵人,沖啊!”走近他們,似乎還能聽到他們的話語和呼吸聲。兵馬俑是靠古代勞動人民靠雙手建造的,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才能和智慧的結晶。
離開一號坑,我們又來到了新發掘的二號坑和三號坑,雖沒有一號坑宏偉,但走進里面你就能感受到有戰場的氣息,因為里面是秦軍作戰指揮所,首領都在商量著如何與敵作戰,積極獻言獻策。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懷著戀戀不舍的心情離開了兵馬俑,我希望兵馬俑能永遠地保存下去,讓更多的外國朋友來目睹中國古人的才能和智慧,讓中國的歷史文明源遠流長。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28
今天天氣很好,天空碧藍,還飄著朵朵白云。我和幾個同學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去參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博物館一共有三個展館,我們在導游的帶領下一個一個的參觀。
第一個展館是銅車馬展館。進入展館,首先進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個大概有三層樓高的兵馬俑,這個兵馬俑是世界上最大的兵馬俑,但它是復制品,在北京奧運會參展過。隨后我們參觀銅車馬,一號銅車馬是四匹銅馬拖著一輛銅車,聽導游講解,俗話說的“駟馬難追”最早就是來源于此;二號銅車馬的車棚就像個龜殼蓋著,因為烏龜是長壽的象征,由此看出來秦始皇希望自己能長生不老,永統江山。
第二個展館就是展覽著舉世矚目的兵馬俑,我興奮地來到俑坑前,心想:“我平時都只在電視上看過兵馬俑,今天終于能看到真實的兵馬俑了!”眼前的情景壯觀極了,每個兵馬俑都和真人一樣大小,栩栩如生,真不知道古人是怎么做到的,連頭發絲都雕刻的'很精細。導游說:“兵馬俑每個都不一樣,如果你仔細的去找,一定能找到像自己的兵馬俑。”我多么希望能找到和我長相相似的兵馬俑啊!
最后我們來到第三個展館,參觀了單獨列展的兵馬俑,這些兵馬俑形態各異,有將軍俑、跪射俑、仆射俑……導游告訴我們一個有趣的事情,原來鞋尖翹得越高的兵馬俑象征的地位也就越高,難怪他們都是“趾高氣昂”的。我們還從導游那里得知,這些兵馬俑剛出土的時候是彩色的,但是一接觸空氣就氧化成灰色,多么可惜呀!
參觀完兵馬俑,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這些兵馬俑身上有多少神奇的故事啊,只能讓我們去猜、去想像了!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29
歡迎來到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的秦始皇陵。我是導游,今天讓我來帶你們深入了解秦始皇陵和兵馬俑吧!
瞧,我后面的就是秦始皇陵了。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陵墓,面積達8平方千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博物館,再往東行150米就可以看見兵馬俑坑了。兵馬俑是仿照人用陶土做的,外面還涂了彩繪。由于出土時氧氣氧化,導致顏色消失。
好的,現在我們到兵馬俑所在的'位置了。可以看到兵馬俑坑一共有三個,分別是在陵墓東西方向的一號坑、位于一號坑東北側的二號坑和在二號坑西側的三號坑。我們先講講一號坑吧!
一號坑的形狀大致是個長方形,約長230米,寬62米,面積約14260平方米,四面共有五個門道。這個坑以車兵為主,你們看:在一群兵馬俑中,有的穿戰袍,有的披著鎧甲,中間都配著一輛戰車;它們一手拿著武器,一手垂在腰間,雄糾糾、氣昂昂地十分壯觀。
再往那邊看:二號坑的建筑與一號坑大致相同,只是里面的兵種繁多,有十幾種。看完二號坑,再往那邊看就是三號坑了。 面積是一、二兩號坑的兩倍左右,雖然里面大,但兵馬俑的個數卻少的可憐。只有幾組三五成群的小兵。正是因為空間大,所以三號坑保存的兵馬俑相對完整些。
正是這等壯麗情景,所以在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兵馬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并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秦始皇陵與兵馬俑都是古今歷史上的一大奇跡,為中國歷史添上了濃墨的一筆。我為中國的文化歷史而感到自豪、驕傲。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相關文章: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12-29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作文(精選38篇)05-13
參觀秦始皇陵兵馬俑作文06-06
參觀秦始皇陵兵馬俑作文02-06
【薦】參觀秦始皇陵兵馬俑作文10-15
【精】參觀秦始皇陵兵馬俑作文07-20
參觀秦始皇陵兵馬俑作文1300字02-12
參觀秦始皇陵兵馬俑作文精選[9篇]07-20
參觀秦始皇陵兵馬俑作文(集錦9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