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作文

時間:2024-07-23 12:43:12 兵馬俑 我要投稿

(實用)兵馬俑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兵馬俑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兵馬俑作文

兵馬俑作文1

  從華山發,我們不一會兒就到達了目的地——秦兵馬俑。兵馬俑的雄偉壯觀,我曾在書上了解到。看兵馬俑,也是我此次旅游的目的。

  買了一張電瓶車票,我和翰澤坐上了電瓶車,坐在了最后一排(倒過來的座位),在風中興奮地大叫著:到了!我就要看到兵馬俑了!

  我們跟隨導游阿姨阿姨來到了兵馬俑展廳的門口。一進門,大家都看見,一個由鐵絲線吊著的兵馬俑木偶,厚厚的嘴唇上帶著微笑,有力的大手,拉著身邊的女孩木偶的小手。彌漫著古典和現代的氣息。

  “先參觀銅車馬。”我們走到昏暗的展廳里,發現了兩個銅車馬。一號銅車馬是復制品,真實的一號銅車馬正放在上海□的展廳里。 “一號銅車馬歷經兩天1500公里的長途跋涉,運抵上海后,再經過兩次重新裝配。這樣,國之瑰寶秦始皇銅車馬在□中國館與公眾見面。這是該銅車馬于1980年出土以來,首次離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遠赴千里之外展出。秦陵銅車馬在□中國館暫時“安家”后,將一直展出至10月31日閉幕。秦代的高級座駕————一號銅車馬出現在20xx多年后世界博覽會上,這本身就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奇跡之一。參觀者可以親眼見識被譽為“青銅之冠”的20世紀考古史上發現的結構最為復雜、形體最為龐大的古代青銅器,從中管窺20xx多年前中國古人的智慧。”

  導游阿姨說著,我不禁近距離地看著這一號銅車馬的復制品。在燈光下,銅車馬發出淡淡的光芒。銅車馬上的輿中部豎一獨桿圓形傘蓋,蓋徑1.22米,御官俑立于傘下偏右處,手執六轡,身佩長劍,臉上呈現出威武無比的表情。馬兒們神態自如,兩只高貴的眼睛里閃爍著熱烈的光芒,似乎在等著御官一揮馬鞭,就騰空而起。一號銅車馬上有著制作精美,形狀完整的銅盾牌,盾牌為“出”字形,四周彩繪幾何紋,中間繪變形龍紋。車馬裝飾物和一些小型構件由金銀制成。據說一號車是為二號車開道和起保護作用的,它的設計也是非常美觀實用的。圓傘可以隨太陽的照射自由調節角度,這樣站立于傘下的人就不用擔心雨淋日曬了。遇到敵害時,可以取下傘柄,那就是殳和矛了。設計巧妙精致,我不禁為我們的先人喝彩!導游阿姨說,有人看著這圓傘感嘆:越看越慚愧,越看越后退!我想不會的,我們曾經的輝煌,會讓我們更奮進的。

  車上的駕駛馬手面部被敷以白色,但唇與雙頰是粉紅的,白色的領子上還繪有朱紅色的菱形花紋。傘蓋精美而又華麗。

  導游阿姨告訴我們,銅車馬有兩件,是從秦始皇陵墓的木槨內發掘而出的,出土時兩乘銅車馬作面西一前一后縱向排列。從陵墓里出來的銅車馬便成了碎片,在經歷專家修復之后,才擺到了展廳里來。

  二號銅車馬的制作工藝也很精細,可以與一號銅車馬媲美。二號銅車馬是四馬鞍車,即可以坐乘的車。車馬全長317厘米,高106.2厘米,車輿上有橢圓形?母親櫻車廂分前后兩部分。此車的后半部分即主人乘坐的類似小屋子的地方,其設計相當于當今的空調,冬暖夏涼,旁邊開有小窗戶,前面開有小門窗,人在里面就像現在的起居室一樣自如。也可以說人類第一輛空調車就誕生于秦朝!二號銅車馬真是先進啊?

  我暗暗驚嘆,為先人的智慧!終于,我們來到了兵馬俑的一號坑外的拱形大廳內,向下俯視。我們隔著欄桿,觀看著一號坑奇妙的情景。

  車士俑站在戰車上,是戰車上除了御手(駕車者)以外的士兵。車左俑外披鎧甲,右手按著車,左手握住矛。而車右俑打扮與車左俑相同,神情肅穆,姿勢相反,莊嚴地守衛著。根據文獻記載,他們的職責與作戰方案毫不相同。

  我最喜歡的是武士俑。武士俑的雕刻令我驚奇。他高1.8米左右,身上穿著戰袍,套著鎧甲,腳上蹬著前端向上翹起的戰靴,頭發大多挽成了偏向右側的發髻。他們有的握著銅戈,有的擎著利劍,有的拿著盾牌。分為兩類:鎧甲武士與戰袍武士。兩者相比,鎧甲武士氣質昂揚,雙眉之間充滿了武士的激昂,分布于陣中。而戰袍武士分布于陣表,靈活思維敏捷。在一號坑內已經發掘出武士俑500多件,面部神態、動作各不相同。這支隊伍陣容齊整,裝備完備,整裝待發,是一支精良部隊,氣壯山河,是秦始皇當年浩蕩大軍的藝術再現,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除了武士俑令我喜歡,我還喜歡將軍俑,也就是高級軍吏俑。他們在秦兵馬俑的隊列里十分稀少,不超過十件。身材高大魁梧,氣質出眾超群,具有大將風度。戰袍將軍俑衣著樸實,在領口上繡了一朵花。而鎧甲將軍俑的前胸、后背以及雙肩,都繡上了美麗的八朵彩色花結。我可以想象,在風中,彩色花結飄逸非凡,襯托著武士在軍中的威望,地位。

  一號坑的兵馬俑十分多,壯觀極了。有身穿胡服,外著鎧甲,頭帶軟帽,足登短靴,一手牽馬一手提弓的騎士;有頭帶長冠,兩臂前伸,雙手握髻,技術熟練的御手;有頭戴長冠,穿戰袍,著長甲,手執無鉤的下級指揮官;有頭戴冠,身穿彩色魚鱗甲,雙手扶劍,氣度非凡的將軍。這栩栩如生的千百個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態、個性的刻畫方面,顯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氣。我們聽完導游阿姨的介紹后,走向了兵馬俑二號坑。

  一路上,來來往往的人群中有著很多老外。他們深深欽佩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難怪法國總理希拉克說:“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兵馬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我的心中不自覺地溢滿了自豪感。

  到了兵馬俑二號坑了。二號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號坑的東北側和三號坑的東側,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總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坑內建筑與一號坑相同,但布陣更為復雜,兵種更為齊全,是3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它是由騎兵、戰車和步兵組成的多兵種特殊部隊。二號坑建有1.7萬平方米的陳列大廳,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現代化遺址陳列廳。二號坑有陶俑陶馬1300多件,戰車80余輛,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

  先說騎兵俑吧。騎兵俑兵種特殊,用于戰前奇襲。他們頭上戴著一頂圓形小帽子,腳蹬長靴,鎧甲顯得短、窄小。一手牽馬,一手持弓。行動敏捷。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跪射俑。跪射俑立于陣心,腳蹬方口直頭翹尖履,左腿彎曲,上體微向左側轉。“在跪射俑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針腳被工匠細致地刻畫出來。這是難能可貴的一點!”導游阿姨說道。

  立射俑在陣表。他們身著輕裝戰袍,腰系著革帶,做出要射擊的動作。說明秦始皇時代射擊的技藝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站在這里,歷史的'往事似乎歷歷在目,我步步緊跟著導游阿姨,生怕哪個歷史細節被我錯過。導游阿姨笑瞇瞇地摸摸我的頭:“小朋友,這么好學啊!”

  我們又來到了三號坑。三號坑由南北廂房和車馬房組成,車馬房中有一輛駟馬戰車及四件兵馬俑,三號坑共可出土兵馬俑68個。從3號坑的內部布局看,應為一二號坑的指揮部。三號坑是三個坑中唯一一個沒有被大火焚燒過的,所以出土時陶俑身上的彩繪殘存較多,顏色比較鮮艷。春秋戰國之前的戰爭,指揮將領往往要身先士卒,沖鋒陷陣,所以他們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戰爭規模的增大,作戰方式的變化,指揮者的位置開始移至中軍。秦代戰爭將指揮部從中軍中獨立出來,這是軍事戰術發展的一大進步。指揮部獨立出來研究制訂嚴密的作戰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揮將領的人身安全有了進一步的保證。他們手上持著防身的兵器,沒有殺傷力,是兵馬俑總數最少的一個俑坑。

  導游阿姨滔滔不絕,繪聲繪色地講解著。我不知不覺沉醉了。望著兵馬俑,滿心的贊嘆,欽佩,自豪!

  兵馬俑原先出土,是彩繪的,與真人一樣。肉色的皮膚,黑眼珠,白眼球,鎧甲粉紅色。因為適應了地下的溫度與空氣,一被挖出來彩繪就馬上風化了。所以現在還很多坑沒有開放。在今年十月一日,將有藥水研制出來,那時候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彩繪兵馬俑了,那場景肯定是多么壯觀。

  “可惜,我們來得早了一些!”同行一個大人嘆息道。“沒關系的,日后我們再來!”媽媽笑著說。

  “一定要再來哦!媽媽!”我和媽媽拉鉤約定。那時,當我重新站在這里,看到的是美麗的彩繪兵馬俑!那又是一種怎樣的情懷呢?

兵馬俑作文2

  秦始皇兵馬俑,又稱秦始皇陵兵馬俑、秦陵兵馬俑、秦兵馬俑,位于中國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國第一個規模宏大、布局講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寢,現存陵冢高76米,陵園布置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

  1987年,秦始皇陵墓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秦始皇即位后便開始興建自己的陵墓,修建過程經其一生。

  在建造過程中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有歷史學家認為最多時有70萬人參加建設工程。秦始皇陵墓兵馬俑并未在史籍上有所記載,故未被人知,也因此歷經二千余年而能保存原貌。在人們初次見到兵俑時,兵俑衣著、武器的顏色還十分鮮艷,非常好看,歷經兩千年威武不減;但是在考古學家挖出土時,受空氣氧化影響,數分鐘內即漸漸剝落消失,只剩下一般大眾印象中的陶土色。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開始向國內外參觀者展出。

兵馬俑作文3

  在我的紀念品中,我最喜歡的是媽媽送我的兵馬俑模型和我在西安旅行時買的兵馬俑公仔。

  先說兵馬俑模型。我最喜歡的是將軍俑,他兩只手緊握在一起,站得比直,凝視前方。他的頭上戴著一頂將軍帽,下巴下打了個結。他睜大眼睛,眉毛有一點向上翹。他的戰甲上,一共打了五個結,前面的甲一直垂到衣服邊。

  接著是文官俑。他的頭上端正地帶著官帽,穿著一件大衣,外面在要害處還穿了一層戰甲。我有個疑問,為什么文官還要穿戰甲呢?

  下面這位是跪射俑。他頭上面沒戴帽子,而是斜扎成一個發髻。他的嘴巴下留了一點胡子,瞪著眼,活靈活現。他的脖子處,圍了一條布。甲片上似乎發著光。他右腳跪地,左腳蹲著,在身體右側好像還握了一把劍。

  現在出場的是兵馬俑公仔。他的原型是將軍俑,但他沒有像將軍俑那樣嚴肅,反而笑瞇瞇的,他的眼睛瞇成了一條縫。他的`帽子很有特色,前面是向后卷的,在系帶后帽子像羊肉卷一樣卷著,但中間分開了。他的頭異常的大,臉像我妹妹一樣鼓起,可愛極了。帽子上的系帶打了個結,特別像紅領巾。他的手臂上和身上的戰甲,都有幾個小球,大概意思是身份的象征吧。

  兵馬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我們要守護他,愛護她。

兵馬俑作文4

  去年暑假,我和媽媽、妹妹、小姨一起去了歷史古都--西安。大家應該都知道西安的兵馬俑吧,那可是非常有名的中國名勝古跡呢!

  我從西安帶回了一套兵馬俑模型。分別是四匹馬和它們拉著一輛普通的馬車和一輛載著秦始皇的豪華馬車。這兩輛車和四匹馬都是金色的,在陽光下閃閃發光,象征著好運,我可喜歡它們了。

  要說這套兵馬俑的來歷,就更不平常了,它們可不是我花錢買來的,而是我去西安參加全國少兒硬筆書法比賽得來的獎品,來之不易呢。

  我從幼兒園大班開始練習寫字,到現在已經快5年了。我從那時寫字歪歪扭扭,到現在大家都夸我字寫的.漂亮工整,我也付出了不少努力。在上學期間,我每個周末上兩堂課;假期里,我也每天堅持去老師家練字,風雨無阻。從一筆一劃的偏旁部首開始,一直耐心的聽老師教學。到去年暑假,我已經取得了硬筆書法四級證書。

  練習硬筆書法好幾年,功夫不負我的努力。在去年,經過老師的推薦,媽媽帶我去西安參加了全國少兒硬筆書法大賽,我獲得了金獎。當我興奮的站在領獎臺上時,手里捧著閃閃發光的獎杯和獎品兵馬俑套裝時,我激動不已,心里充滿了自豪感。

  這套兵馬俑是我的榮譽,也是我的驕傲,在學習書法的路上,我也會更堅持。

兵馬俑作文5

  今年五一小長假媽媽帶我去西安參觀兵馬俑。雖然兵馬俑是我們中國的文化瑰寶,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但在去之前我一點兒也不想去,因為我知道那里是秦始皇的陪葬坑。

  到了兵馬俑我們先從南門向北走就到了一號坑展館。一號坑有很多俑,但大部分已經損壞,只有個別的是完好的。其中一號坑最大啦!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12米。平均深度5米左右,總占地面積14260平方米。傭坑分長廊和11條過洞,坑內埋有如同真人真馬一般高大的武士傭以及車馬傭。走近兵馬俑細細看,它們的裝束、表情也都不一樣。有些身披鎧甲,戴著頭盔;有些身著短袍,腰系束帶。有長著胡子,久經沙場的老兵;有意氣風發,初上戰場的青年;有身材高大,凝視沉思的將軍,也有身披鎧甲、手拿長矛的武士。

  不僅如此,它們帶給人的感受也是多樣化的'。時而覺得它威風凜凜,時而覺得它在注目沉思。

  怪不得法國前總統希拉克說:“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秦傭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

  從一號坑向東走就到了二號坑。二號坑大部分俑都保存的很好,基本都是跪射俑。其中有一個俑保存的非常完好,上面的彩繪還清晰可見。只見他身披鎧甲、系著紅色腰帶、跪在地上,好像時刻準備著發射手上駑中的箭。還有一個拿著長矛的軍長俑,它的眼睛炯炯有神,手里的長矛大約有四尺之長,身上的盔甲看上去很厚實,它長得很高,大約有一米八九。

  從二號坑向北走就是最小的三號坑。三號坑非常小,大約只有一、二百平方米,但它卻是一個地下軍事指揮基地,排兵布陣,類似于現在的司令部。

  從三號坑向西去就到了四號坑。四號坑還沒開發,只是畫了一個位置。我在上面跳了跳,證明到此一游。

  邊走邊看,我不禁驚嘆于幾千年前大秦帝國的黑科技,此刻深深地吸引了我。在這里不僅有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俑;更有至今都無法破解如何把金、銀焊接在一起的技術;還有武器上的含鉻化合物……

  從最初的不愿意來,到兵馬俑給了我太多的驚喜。離開時,我依依不舍的回頭望去,一眼千年,我仿佛看到了大秦帝國的繁榮與強盛;看到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勤勞。西安是一支歌。它將黃土高原的豪邁、關中平川的坦蕩和秦巴山區的婉約融匯在自己悠揚而久遠的旋律之中。

  我期待兵馬俑可以挖掘出更多的文物,我一定會再來一睹古代人民的偉大創造。

兵馬俑作文6

  今天,我去看兵馬俑了,秦始皇陵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那里有彩色的兵馬俑,更多的是只有一個顏色的兵馬俑,特別是彩色的兵馬俑真好看。

  聽說兵馬俑最初都是彩色的,只是那時候的'技術不好,挖出來很快被氧化了,就變成土灰色了,隨著現在技術的完善,以后會有更多彩色的兵馬俑出土。

兵馬俑作文7

  初春三月的一天,二姑帶著我、媽媽、越哥去參觀黑龍江省美術館,下面我來說說我的所見所聞吧。

  黑龍江省美術館共有三個展廳,不過,我只見到過兩個展廳,一號展廳主要展示的是抽象的兵馬俑,展覽的標題是“對話兵馬俑,歐盟與中國雕塑作品——中歐巡展”。這些兵馬俑和雕塑作品看不出是什么,因為這是抽象的,但不過只要用自己的思想把它想象成你認為的什么東西,那就是正確的答案。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三扁四不圓還有幾個像零形的長方形組裝在一起,上面還有好多的白色按扭,我認為就是一個超級的電話,媽媽認為是一塊大石頭、二姑認為是一個飛蝶,而越哥卻認為是一個顏色機,其實我們幾個的認為都是對的,因為它是一個抽象的作品,就是讓人去發揮想象的。二號展廳在二樓,墻上有各式各樣的.油畫,有人物的、有景色的、還有動物的,畫得都相當逼真。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幅畫是畫馬的。喜歡這幅畫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為我屬馬的,對我有親切感,第二就是因為作者無論是畫完整的馬兒還是半頭的馬兒都畫得栩栩如生,和真的馬兒一模一樣。我還和二姑一起約定喜歡哪個,有時間時我倆就畫哪個。

  在展廳旁,還有一個小型的書畫店,在書畫店里,我入迷的看著每幅畫、每本書,我邊看著還邊思考,要想把畫上面的植物、動物畫得逼真,就得多觀察植物、動物。二姑還給我買了一本花鳥畫冊,說回家后我倆照著它畫。雖然畫不好,但可以多練、多畫。練多了,自然就可以畫好了,說不定還能自己背著畫下來哩!

  這次參觀黑龍江省美術館,得到不少知識,還看到了這么多的油畫和抽象作品,而且給我了許多畫畫的靈感,如果有時間的話,我一定還要看看三號展廳是什么樣的?我期待著下一次的參觀,那將又是一次心靈與思想的對話。

  黑龍江哈爾濱南崗區奮斗小學四年級:史泉悅

兵馬俑作文8

  這次休假的時候我和家人來到了中國的文化古都——西安。在秦始皇陵周邊的俑坑原址,我們親眼見到了曾深埋在地底下20xx多年的秦始皇兵馬俑,它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觀。

  為什么這些陪葬品會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觀之一呢?原來一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7000多個兵馬俑他們的表情、眼神、外貌、身材、都不一樣,你找不出任何一模一樣的兵馬俑。兵馬俑的手還和人類的手一樣有關節,清晰得看到每根發絲,甚至是腳上鞋扣的勒痕,多么精致啊!令人嘆為觀止!

  38年前楊爺爺在打水井時偶然發現了兵馬俑殘片,之后考古學家們對陪葬坑進行了發掘,費盡心思拼裝兵馬俑,可是保留了形狀,卻保留不了顏色。所以在技術還達不到的情況下有許多兵馬俑都被密封起來,以免氧化掉顏色。

  說到兵馬俑就不得不說秦始皇。秦始皇的名字并不叫秦始皇,而叫嬴政,嬴政的父親去世后,年僅13歲的他就登上了王位。但是嬴政當時還小,國事需大臣辦理。但是嬴政22歲時開始親政,花了十年的功夫將韓、趙、魏、楚、燕、齊六個國統治起來,并自稱始皇帝,希望他的王朝能千秋萬代。秦始皇自認為有雄才大略,統一了六國,建立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君主制國家,但是他并不滿足于此。所以他生前一邊尋找長生不老藥一邊建造了龐大的地下王國和千軍萬馬。如果不能長生,即便死后他也要有替他繼續開疆擴土的軍隊。他認為這些兵馬俑并不是普普通通的泥娃娃,而是裝有靈魂的陪葬品,是實現他死后繼續他的王朝統治的必須品。可惜的是他的殘暴讓他的王國僅持續了12年,他千秋萬代的夢想終究只是泡影,只留下這些陶俑訴說著他的不甘。

兵馬俑作文9

  秦始皇兵馬俑是我國西安臨潼出土的,是我國首批5A旅游景點之一,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兵馬俑規模宏大。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達二萬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么大。在三個俑坑里,一號坑最大,坑里的兵馬俑也最多,有八千多個。

  二號坑位于一號坑北端,有陶俑、陶馬、木質戰車、青銅兵器等,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二號坑布陣更為復雜,兵種更為齊全,是三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它可以分為四個小陣:弩兵方陣、車兵方陣、步兵方陣、騎兵方陣。它們既可聯系起來成為一個火陣,又可分開構成四個獨立的小陣,能攻能守,靈活機動、反應迅速,是最具戰斗力的部隊。

  三號坑的`規模比較小,別看它小,它可是一、二號坑的指揮部,是整個軍隊的核心。三個俑坑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軍事營壘,面東背陵,是守衛寢室皇陵園的衛戍部隊。

  兵馬俑博館里的不是坑,而是兵馬俑。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燕尾長冠,身披鎧甲,昂首挺胸;武士俑身穿戰袍,腳蹬戰靴,手執兵器,整裝待發;騎兵俑上身穿著短甲,下身穿著緊口褲,足長靴;右手執繩,左手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沖殺;陶馬與真馬一般大小,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

  秦兵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

兵馬俑作文10

  秦始皇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跡”。這里分別為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和兵馬俑坑組成。我們跟隨著講解員先來到了一號坑,這個坑是所有俑坑中最大的一個,也是發掘最早的一個,據說是農民打水井時發現的。進到館內只見坑道內,排列的站立著許多人俑,還有一些馬匹。人俑的形態各異,連發型都不一樣,有的梳著發髻,有的帶著軟帽,有的只是簡單束發,精致到連面容都不一樣,有的'是年輕的士兵,有的是年長的將軍。就這樣一排排、一列列,面朝一個方向,整齊劃一的站在坑道中,看上去很壯觀,很有氣勢。講解員告訴我們,這些都是經過復原的兵馬俑,剛發掘出來時,這些都是碎片,沒有什么完整的,全部是經過專家一點一點修復出來的。

  在二號坑洞中,還出土了彩色的兵馬俑,由于當時技術的不發達,兵馬俑碎片上的顏料全被氧化了,只剩下光禿禿的土銅色。但在介紹的照片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剛出土的碎片上有非常多鮮艷的顏色,有紅色、黃色、紫色、綠色和藍色等,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在土里埋葬了20xx多年的兵馬俑,竟然還能有那么鮮艷的顏色,當時工匠的技術真的是很高超啊!在這里還出土了一批削鐵如泥的青銅寶劍,更神奇的是這些劍在經過這么長時間的沉寂后,出土時仍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同時還出土了大量的銅矛、銅弩機等冷兵器。

  三號坑面積最小,出土了兵俑、陶馬、戰車等,據專家考證,這里可能是一號坑和二號坑的“軍幕”,也就是現在指揮排兵布陣的作戰指揮部。

  看著那精美的陶俑、戰車等,我不禁感嘆過去工匠的高超技藝,更加感嘆秦始皇兵馬俑的壯觀!

兵馬俑作文11

  偉大的工程—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中國的偉大工程之一,它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

  去年暑假,我隨爸爸媽媽一起去西安旅游,還參觀了我期待已久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因為我聽說秦始皇13歲就開始修陵墓了,而且一修就是38年。

  進入展廳,我一下子就被一號坑里的景象驚呆了,只見兵馬俑個個栩栩如生,一行行,一列列的兵馬俑氣勢磅礴,有的身穿戰袍,手持弓弩;有的頭戴長冠,手握寶劍……除了樣貌,他們的神態各異,有的怒目圓睜,似乎要與敵人決一死戰;有的十分悠閑,似乎打敗了敵人般,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有的`俑臉上帶著憂愁,可能是害怕自己戰死在沙場,再也見不到自己的家人。大部分肅然屹立,神態堅定,似乎在說:”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二號坑雖不像一號坑,面積大,兵多,但是布局像八卦陣一樣復雜。這里的陶俑、陶馬一共約1300左右,戰馬八十余輛,青銅兵器數量大約幾千件。其中有一輛精致豪華的馬車,車上雕滿了花紋飛龍,被稱為”青銅之冠”,其制作工藝令人驚嘆不已。

  三號坑呈凹字形,面積雖不像一號坑大,數量也不像二號坑那么多,但這里的兵馬俑挺背直腰,精神抖擻。我佇立良久,不禁浮想聯翩——-當年秦馬俑帶著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朝敵軍沖殺的場景!

  看完兵馬俑后,我真是感慨萬千,這不僅僅是藝術品,還是古代人民勞動智慧的結晶。我真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

兵馬俑作文12

  去年,我和媽媽一起參觀了名揚中外的秦始皇兵馬俑。

  我們隨著人群走了進去。啊,這個博物館好大呀!有許多展廳。其中一座圓頂建筑最引人注目。我迫不及待的拉著媽媽走過去。此時,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激動,不由驚嘆道:“太神奇了!”我掃視了一周,被那比我想象中不知雄偉多少倍的場面驚呆了。只見打聽的地面上有一個非常大的坑,坑里站滿了排列得密密層層整整齊齊的陶俑武士,一個個跟真人一般大小,仿佛就像活人正站在那里操練。你看,他們穿戰袍,套鎧甲,蹬戰靴,多么威武。有的拿著長戈;有的拿著利劍;有的持著盾牌。各個圓睜二目,緊閉雙唇,神態嚴肅,栩栩如生,好像正等候與敵人決戰。還有許多弓箭手,一手拉弓,一手搭箭,一聲令下,就會萬箭齊發。還有許多騎士,他們牽著馬,挎著刀,正準備上馬出征……

  參觀結束了,我陷入了沉思。腦海里總閃現著一個個兵馬俑的形象。以前,我聽老師講過,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今天,我親眼看到了。我為我能生長在這個有著燦爛文化的古國而感到無比自豪。

  暑假里,我一游西安,參觀了秦始皇兵馬俑。

  秦兵馬俑是秦始皇陵周圍的大型陪葬俑陣,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的發現震驚世界。法國總統希拉克曾留言說:“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跡,秦兵馬俑的發現,可以說是第八大奇跡了。”果真如此。走進兵馬俑的1號坑,看到如此壯觀的景象,我真的是嘆為觀止了。

  聽導游講,秦始皇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9米。陶馬俑高1。5米左右,身長2米左右,戰車與實用車的大小一樣。人、馬車和軍陣都是通過寫實手法的藝術再現的。

  我細細的觀察了兵馬俑一番,這才發現兵馬俑塑像的精致:俑的頭發都是一根一根刻出來的,眉眼鼻口逼真的像真人。俑的鎧甲層層密密,疊在一起。導游解說道:兵馬的鎧甲設計都是有目的的。這樣設計,戰斗沖鋒起來,人不會受到鎧甲的束縛,可以輕松應戰。哦,原來如此。可是真人需要用這樣的鎧甲,竟然連陶俑都“穿”這么精致的鎧甲,秦始皇對兵馬俑的設計可真是嚴格啊。導游告訴我:這鎧甲還不算點什么,你細細的看每個兵馬俑吧。我照做了。我發現每個兵馬俑的神情、姿態都各不相同。發現了吧?!導游笑著說,這1、2、3號坑中的這么多兵馬俑,沒有一個是一模一樣的!噢,我很驚嘆。

  我們同著導游,一個坑一個坑參觀過去。這些兵馬俑相貌各異:有的沉穩剛毅,有的英勇果敢,有的慈善含笑,有的兇神惡煞,真可謂是栩栩如生。那些穿窄袖戰袍外套,披掛齊腰短甲,腳登緊帶獸皮鞋,頭戴防風帽的,顯然是些機警的'騎兵。還有身穿胡服,外著鎧甲,頭帶軟帽,足登短靴,一手牽馬一手提弓的騎士;有頭帶長冠,兩臂前伸,雙手握髻,技術熟練的御手;有頭戴長冠,穿戰袍,著長甲,手執無鉤的下級指揮官;有頭戴?冠,身著彩色魚鱗甲,雙手扶劍,氣度非凡的將軍。

  導游講解道:原來這些都是彩陶的兵馬俑,可是出土的后三天,這些顏色都氧化掉了,真是可惜。我覺得彩陶的兵馬俑一定更神奇,更逼真吧……

  走出兵馬俑坑,我的心中十分激動。終于一覽兵馬俑坑的壯觀景象了,它展現了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沒錯,沒有看兵馬俑就不算到過西安!

  早聽說西安有著名的秦始皇兵馬俑,那是聞名中外的奇觀。這次我在報紙上看見,兵馬俑要運到福州來展出,馬上就能親眼目睹我向往已久的兵馬俑了,我高興極了,馬上要求媽媽帶我去參觀,媽媽同意了。

  一大早,我們就乘車來到福州博物館,買好門票,我們就朝大門走去,一進門,就看見一架氣勢磅礴四匹馬拉的古代馬車,上面有一個人駕御,原來它就是秦始皇的御駕——銅車馬。再往前走,在顯眼的地方擺著一把鋒利無比的刀刃,這就是青銅劍。聽講解員介紹,我知道青銅劍表面有著一層化學涂層,有良好的防腐性能,難怪兩千多年過去了,這把劍還是銀光閃爍。據說這把劍從來沒有被使用過。

  不一會兒,我跟隨講解員來到了秦俑最多的地方,有高級軍吏俑、鎧甲武士俑、戰袍武士俑、鎧甲軍吏俑、跪射俑、立射俑和百戲俑。除百戲俑以外都是軍官類,百戲俑是雜耍藝人的形象。只見秦俑身著戰袍,排成幾行,個個栩栩如生,形態逼真。這些與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態、服式、發型都各不相同。這些威風凜凜的兵馬俑,使我贊嘆不已。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用自己平凡的雙手創造了一個多么不平凡的奇跡呀!

  今天真是我最最開心的星期天,讓我大開眼界,真是不虛此行啊!

  聽說星期天臨沂體育館將舉辦西安兵馬俑展,我以前在書上讀過關于兵馬俑的介紹,早就想親眼看看兵馬俑了,爸爸說:“明天帶你去看兵馬俑,讓你開開眼界!”我高興地說:“正合我意!”

  清晨,我和爸爸坐公共汽車來到臨沂體育館。就看見館門前人山人海,非常熱鬧。來到售票口,我看見有老師帶著學生來的;有父母領著自己的孩子來的;還有的小學生和中學生是自己來的。他們都是慕名來觀看兵馬俑的風采的。我們好不容易才擠到前面,交上了票,進了展廳。

  我和爸爸先參觀了展廳中間的一張展臺。臺上有幾個秦朝的立射俑,高約半米,外形十分威武,英姿颯爽。左邊和中間的幾個立射俑,左手拿弓,右手拿箭,昂首挺胸地站著,瞄準敵人,時刻準備放箭。可右邊的就不一樣了,這些立射俑全部向后面看著,似乎后面有敵人進攻,他們神情嚴肅,嚴陣以待,好像要把后面進攻的敵人一網打盡。

  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一件青銅樂器,用小棒一碰,就發出悅耳的響聲,真好玩。聽爸爸介紹說,這叫編鐘,全部用青銅鑄造而成,是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發明。我不禁贊嘆道:“古代勞動人民真是有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呀!”

  我和爸爸又參觀了另一張展臺。展臺旁有介紹說,這是兵馬俑中數量最多的士兵俑。只見一個士兵扶戟而立,一個士兵右手舉著一面盾牌,其他幾個手里拿著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兵器,他們好像在保衛自己的國家。

  參觀完了兵馬俑,我想:西安兵馬俑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要是能看到西安真正的兵馬俑,那該多好呀!

  今天我和媽媽去天津博物館看“秦兵馬俑”珍品展,從小我就在電視里看過秦始皇兵馬俑的新聞,今天我真是大開眼界。

  秦始皇是戰國時期秦國的皇帝,年近13歲的秦始皇剛稱帝不久,就下令為他自己修建墳墓,他認為自己是開天辟地以來第一位皇帝,所以他處處要占第一。據說秦朝首都咸陽是當時世界上第一大城市。講到這兒真令人贊佩。

  來到展覽廳,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兵馬俑映入眼簾。跪射俑單腿撐地,另一條腿膝蓋向上,眉宇間透出警覺,一副蓄勢待發的模樣;步兵俑面目清秀,身材矯健,身上的盔甲制作精細,是秦軍中的主力軍;騎兵俑神情穩重,一手握住牽馬的韁繩;而將軍俑則顯得異常魁偉,特別是它們的鎧甲甲片小而細,前胸還系著彩色花結,足可看出他們的身份。

  最為獨特的是中央的一輛馬車,它由四匹馬組成,在馬車的傘下有一位駕車人。車蓋是圓形的,馬車是方形的,代表著天圓地方。在每匹馬中都有橫梁,是為了保持馬的平穩性,也是為了使馬與馬之間保持距離。駕車人手中握著四條韁繩,在車上也有四條韁繩,這是為了保持車的穩定性。這樣復雜而龐大的工程,凝結了當時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

  通過參觀兵馬俑展,我感悟到了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他們能在幾千年前制造出巧奪天工的兵馬俑非常了不起。這充分顯示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非凡的創造性和卓越的藝術才能。它不愧為世界第8大奇跡。

兵馬俑作文13

  20xx年8月1日,我第一次踏入了中國的歷代古都——西安,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我們一下火車就去了大名鼎鼎的秦始皇陵兵馬俑。

  二十世紀的時候,陜西省臨潼縣晏寨公社西楊村的一個農民正在打井,突然,看見一個陶人頭,頓時嚇得不輕,村里的人都把這個陶人頭當做老祖宗看待,發現陶人頭的農民卻堅持要把陶人頭交給有關部門,最后,陶人頭還是落到了當地文物部門手里,文物部門卻沒當回事,給農民五十塊錢就打發走了。過了一段時間人們意外發現這個陶人頭已經有幾千年歷史了,這才重視起這件事來,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終于被人們所發現。

  早在公元前247年,十三歲的贏政繼秦王位,他繼位后統一了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封建王朝,同時給我們留下了長城和秦始皇陵兵馬俑兩大世界奇跡。秦始皇找了當時最有名的風水大師,命令他們找到建造陵墓最好的地方,風水大師來到驪山,看到這里依山傍水,還有一座金山,立馬就去向皇帝報告:“啟稟皇上,驪山很有王者之氣,周圍還有座金山,在那建造陵墓最好。”接著說:“可是如果在那動工,伏龍便會飛走,除非在墓邊用男童女童圍一堵墻,方可防止伏龍逃跑。”秦始皇聽后甚是開心,命令大臣李斯立即開工,李斯聽后覺得太殘忍了,對皇上說:“男童女童不一定能鎮住伏龍,不如派鐵甲士兵去鎮住伏龍吧!”秦始皇說:“好是好,但以后怎么打仗呢?”李斯說:“可以用土做的鐵甲士兵代替呀!”秦始皇聽后眉開眼笑,立即命令李斯照辦,費時整整三十九年兵馬俑誕生了。

  我們跟隨導游,步行來到一號坑,那天驕陽似火,一號坑里面熱得像蒸鍋,我本以為一進去就能見到雄偉壯觀的兵馬俑,沒想到見到是比兵馬俑更壯觀的“人涌”,我見縫插針,終于找到一個空隙,展現在我眼前的是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面積14260平方米的巨大俑坑,“唉!怎么坑中的兵馬俑除了中間那一排,全都缺胳膊少腿呀!”后經導游講解,得知中間那排完整的都是后來補上去的,看來這真的是一批老古董了。講解員仿佛猜到了我在想什么,說道:“這些兵馬俑雖然有幾千年歷史了,但是,剛出土的時候眼睛都是黑色的`,跟活人一個樣,只是,沒過多久就變成這樣了,基于這一點,一號坑的后半截直到今天都沒有開挖。”二號坑里的俑級別比一號坑高一點,其它的都差不多。三號坑的兵馬俑都是高級別的將領,他們聚在一起,眉頭緊鎖,像是在商量著什么大事。

  出了俑坑,我們來到紀念館,入口處有兩尊銅兵馬俑,一尊昂首挺胸,凝視遠方,另一尊單膝跪地,手在膝蓋上,皺著眉頭,注視遠方。我們的課本上也出現了這尊兵馬俑,講解員走進去拿起剛才那尊兵馬俑的縮小版,舉起來,讓我們對照山西省的地圖,“哇!竟然一模一樣!”媽沒給我買點啥,我撿了塊石頭當作紀念。

兵馬俑作文14

  6月9日下午,我懷著興奮又好奇的心情來到蕭山日報9樓,兵馬俑,我來啦!

  活動一開始水晶老師給我們看了一段西安的視頻,并告訴我們:長安(今西安)是世界四大文化古城,也是中華絲綢之路的起點,那里的古典文化可豐富了,連石器都有,而且美食也是應有盡有,聽得我差點兒流口水。

  兵馬俑共分為十一種,分別為將軍俑、鎧甲勇、戰袍武士俑、六射俑、騎士俑、御手俑、跪坐俑、立射俑、車士俑、軍吏俑、跪射俑,今天我們要制作的是將軍俑。

  我首先拿出石膏粉倒入裝著40毫升水的量杯里,快速地用筷子攪拌,時間大概一分鐘,攪拌好的石膏糊像酸奶一樣,兵馬俑模具已提前用3根橡皮筋綁上,每根綁兩圈,接著就是把石膏糊緩緩注入模具中,等待二十分鐘就可以拆模了。

  忐忑的等待著,感覺20分鐘好漫長,有個男孩子等不及了,還沒到時間就迫不及待地打開了模具,結果頭、手、腳全部斷裂,只剩下一個方方的身體,他哭笑不得的樣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20分鐘后,水晶老師說可以開模了,我們小心翼翼的拆開模具,一個個完整的威風凜凜的.將軍俑筆挺地站著,成功啦!大家歡呼著,高興地連蹦帶跳。

  剛出“爐”的將軍俑必須放24個小時才可以上色,并且剛剛出來的將軍俑還燙燙的一不小心就會斷胳膊斷腿。就是斷了也沒關系,24小時后用白膠粘好就行了,可如果碎了那就回天乏力了。

  這次小記者活動讓我懂得了堅持的可貴,有機會我想去西安看看兵馬俑。

兵馬俑作文15

  秦兵馬俑聞名天下,是世界第八大奇跡。

  到了目的`地之后,我們先參觀一號坑。坑道里排列著很多很多的兵馬俑,多的都數不清了。所有兵馬俑手都成握狀,導游姐姐說原來他們手里都拿著武器,只是后來木制的武器經過幾千年之后都腐爛了。

  三號坑是沒有經過挖掘的;二號坑很小,全部是指揮俑;四號坑是車馬俑,好漂亮。

  我覺得很驚奇,秦始皇真了不起。

【兵馬俑作文】相關文章:

兵馬俑作文06-26

兵馬俑作文【精選】09-21

【經典】兵馬俑作文08-09

兵馬俑作文(精選)08-07

(精選)兵馬俑作文09-12

兵馬俑的作文12-03

兵馬俑作文(精選)07-04

兵馬俑作文[經典]06-16

[精選]兵馬俑作文08-02

(精選)兵馬俑作文07-1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欧美永久在线 | 亚洲成a人片在线电影 |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3D视频 | 亚洲资源站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