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成功作文六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成功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功作文 篇1
經過這次使我知道了教練那一句話的意思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不錯,我知道了這句話的意思,但更重要是我嘗到了成功的歡快,成功的喜悅,成功的滋味!!
經過了漫長而又枯燥的“年代”后,教練終于讓我們用他的“秘密武器”——長槍。這時候的我既興奮又興奮。接著,教練首先用子彈放進進彈口,接著坐下來將槍的后端搭在胳膊上,然后用左手握著槍的前端,右手捉住開槍處,臉趴在開槍處的上面,然后閉上左眼瞄準后一扣槍,就可以打出往。那時候我非常害怕,由于開槍時的聲音非常的大聲,每次師姐師兄開槍的時候,我都會提心吊膽,由于我不知道他(她)們會什么時候開槍。為了這件事情我經常拿家里的ND把聲音調到18來聽……直到我不怕了為止。
剛開始教練為了鍛煉我們的臂力,就拿來了幾個啞鈴過來后,示范給我們看,讓我們隨著學,這下,我可遇上了麻煩,叫我一個女孩舉起一個30KG的啞鈴起來好幾十下,怎么行啊!于是,我靈機一動,想了個好留意,我先舉幾秒,然后再舉幾秒……
幾天過后,教練終于拿出了幾顆子彈讓我們試試,到我了,我按照教練告訴我的動作做了一遍,然后我瞄準了后,便開槍了,這時我好害怕,由于我怕我射不好,離靶了,又怕……“砰”“不錯,3環”,聽到了結果后我才松了一口氣,當時我開心得不得了,心里有說不完喜悅,終于到了師姐師兄她們了,只見他(她)們每槍都是8環以上,我非常的羨慕,于是我便暗下決心要好好的向他們學習學習,每次練習我都非常認真……
一轉眼,又過了幾天,教練給了6顆子彈讓我們射,由于這是我這幾天來練習后一次的試驗,所以我做好了開槍的姿勢,“砰”的一聲,“好,10環。”教練變得非常興奮的說。當時我聽后非常的開心,由于我覺得在這段時間里我的練習是沒有白費。
成功作文 篇2
有時候看來,成功很容易,一努力就成功了。可是成功的背后充滿了艱難。俗話說得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電視節目主持人李詠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說:“成熟的稻谷才會彎腰。”多么樸素而又深刻的哲言。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不少人忽視了這個道理。難道孟買佛學院將彎腰作為學生入學的第一課。
孟買佛學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學院之一。在它的正門旁邊開了一個小門,門高1。5米,寬40厘米。一個成年人過去,不僅要側身,而且還得彎腰,佛則就是碰了壁也無法入內。所有新來的學生,都會由他的老師帶領著來到這個小門,彎腰進去一次。老師教育大家說:大門當然進出方便,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要進入的地方沒有很寬闊的大門,或者,有得大門不是隨便可以進入的。這個時候,只有學會了彎腰側身,暫時放下尊貴和體面的人才能進入。否則你只能被擋在門外。這是佛家的哲理,其實也是人生的哲學。
原來,彎腰并非是軟弱,而是一份彈性,一種韌性,是生命的一種更深刻的睿智!藺相如“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魯迅“俯首甘為孺子牛。”這些彎腰成就了他們,讓他們從凡人走向圣賢。
彎腰并非毫無原則的妥協,而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標志。對于外界的壓力,我們要盡可能的去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時候,不妨彎一下腰。使得,有時彎腰就如同蟬蛻。那不是倒下,而是通過自身的改變,來創造一個全新的自我。
成功作文 篇3
在生活中,我們會成功,也會失敗,但在你失敗時,要相信,站起來,你就是成功的!
運動會那天,陽光格外燦爛,到校后,我們才得知,一名800米的運動員生病了,需要一名女生來頂替。
800米是一個十分考驗耐力的項目,沒有一個女生舉手。而在教室一角的我,猶豫了一會兒后,把手舉起來。就這樣,我成為了一名臨時運動員。
候場是在一塊綠蔭下。強烈的陽光穿透樹葉灑下來,碎碎的,一片一片的。此時,看著前面的幾組運動員表情很艱難,甚至有昏過去的,我開始有些忐忑不安了。看看我身邊的運動員,她們都顯得很輕松,好似這場比賽只不過是走幾步就到終點的樣子。我知道自己不是體育方面的優等生,她們輕而易舉就可以把我甩在身后,但是,我站上了跑道。
陽光,就像聚焦在我身上,讓我睜不開眼睛;跑道,又好似一個巨型微波爐,開到了最熱火,讓我邁不開腳步。
我望了望我的班級,同學們也望著我,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加油!”同學們一起吶喊了起來:“加油!加油!”那一刻,我隨著加油聲跑了起來,第一圈,我緊隨其后;第二圈,我仰起頭,邁著大步,雙手努力地擺動著,已在最后一名;第三圈,我的腳步愈發沉重,就像灌了鉛似的;第四圈,最后一圈了,意外也不巧發生了。
我的雙腳有些麻木了,好像不是我的腳似的,一不注意,腿一軟,摔在了地上。我一下子清醒了,發現手和腳都有擦傷。看見幾名運動員早已沖過了終點,我橫刀立馬地爬了起來,一步一撲地跑向了終點。
清醒過來時,我迫切地想知道,我是第幾名。可是,老師和同學們齊聲說的這句話,讓我終生難忘:
“雖然這不是你的強項,但是,你站起來了!你克服了自己,突破了自己!在我們心中,你就是成功的!”
我知道,這一次,我真的成功了!
成功作文 篇4
“現在好像是你的收獲季節似的……”批作業時,語文老師輕聲對我說道。是呀,最近我的好消息不斷傳來:兩篇習作分別獲得市級征文一、三等獎,兩篇習作得了發表,多篇作文在校“XX”文學報上刊登,班級的作文角上已刊貼了六篇作文。想到這些,我不禁要為自己喝彩,但同時,也使我想起去年……
記得去年開學初,我剛去郵局投完稿,便盡情地享受著快樂,就連成功后的歡樂也一并享受了。接下來,我就耐心地等著習作能變成鉛印字,出現在刊物上。可是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一個學期過去了,還是沒有等到習作發表的好消息。我不得不灰心了,喪氣了。但是有一次,一篇《失敗者的魅力》使我茅塞頓開。我明白了,即便是成功者,沒有哪一個不是淌著泥水、沾著塵土從失敗里走出來的。而即便是成功者,攀上頂峰后放眼四望,周圍還有無數座山峰,遠處還有無數個希望在召喚你。總有一日,翻山越嶺、不知疲倦的勇士,也會跌倒在跋涉的路途中,了斷在無望的風少里。哪怕是一生輝煌如始皇大帝那樣的蓋世英雄,一旦面對死亡,也還是無可奈何。失敗者的一生,有時是最切實地反映出人生困境,甚至也最強烈地昭示著人類的美好追求,有如精衛填海、夸父追日。在失敗的面前,我們不能自怨自艾,應該像蒲松齡、愛迪生、愛因斯坦一樣,曾經歷過失敗,但通過努力,最終走向了成功。
明白其中的道理后,我又努力了,又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勞動,終于等來了這個豐收的季節。我更堅信:天道酬勤。只有付出辛勤的勞動,才會收獲豐碩的果實。我享受成功的快樂,但我更享受走向成功的過程。
成功作文 篇5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困難,還有坎坷,也有成功,這次我成功了,就是一個最好的事例。
我們班同學一起議論今天寫什么作文,有的說:“是玩游戲。”老師搖了搖頭,神秘地拿出了一個透明的杯子,上面掛著白色的線。老師先把水倒進杯子里,然后拿來一個紅色筆,一吹,紅色的筆油就出來了,仿佛是一個水晶泥,接著用筆桿一攪拌。最后老師把食指穿進線的孔里,輕輕地搖著搖著,好像在蕩秋千一樣。然后老師說:“我能讓它在空中轉圈。”真的轉起來了,水竟然沒灑,好神奇呀!老師讓我們一個人接一個人地輪著嘗試。輪到我了,我的腿顫抖了,我的懷里好像抱著一只活蹦亂跳的小兔子,在我懷中亂蹦。我做的時候我輕輕地搖著,我一看水不動了,我就讓它在空中轉圈,轉了幾圈后輕輕地讓它停下來,我成功了,我高興得想跳起來!
我們滿腦子里都是問號,一直追問老師,后來老師幫我們解答了。原來這個實驗是根據“向心力”來做的。
人要想成功,就要敢于嘗試,如果不嘗試,就永遠不會成功。
成功作文 篇6
努力就能成功?想得美!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的《異類》一出,10000小時定律,就飄洋過海,來到中國,成為一種人人奉之的成功定律。
這個定律很簡單,即,堅持10000個小時,人人都能變成天才。
比如,達芬奇、貝多芬、莫扎特、喬丹等世界級天才,都是經過了一萬小時的苦練,方成一代大師。
我也相信過。
甚至給自己定過計劃,每天投入5小時,一年至少投入300天,6.66年后,就有了10000小時,那時候,不說成為世界級,國家級碼字工,應該可以做到了吧?
然而想得美。
因為我慢慢發覺,這10000個小時,名堂大著呢。
比如一個白領,做著她不太喜歡的接電話工作。
每天拿起電話,喂,您好。喂,再見!
如此循環一萬小時,她能成接電話大師嗎?
當然不會。
因為,這不是她真心熱愛的工作。
不愛,一切投注的勞力,都只是應付敷衍,只是茍且無奈。
不得已為之的事情,對靈魂的滋養、技能的精進、經驗的.獲取,毛線用處都沒有。
那么,喜歡的事情做上10000小時,會成天才嗎?也不會。
舉個例子,吃飯。
飯人人愛吃,甚至許多人,都自稱吃貨,以證明自己對食物的謎之狂熱。
那我們來做一個算式。
一個正常人,每天花在進食上的時間,平均算起來,大約是2小時。
2小時365天80年=58400
也就是說,人的一生大約有58400小時花在吃飯上。
58400,幾乎6個10000小時,但吃出大師了嗎?沒有。
為什么?
沒有專業技術含量。
舉筷,下箸,挑選,夾,提起,塞入口中,咀嚼,吞咽這一串動作,是人的本能,也就是說,只要是個人,無論智商超人的天才,還是智商為零的傻瓜,都能把它完成。
零技術,零經驗,零邏輯,零知識,零門檻。
058400=0
一件事情的技術難度為零,花在上面的時間,就是零回報。
反之,一種技術難度越高,花在上面的時間越值錢。
所以,如果在吃飯這件事上加上技術難度,在好吃不好吃之余,吃貨還系統而專業地,去研究食材、食譜、食系、食法、食物故事就會成為廚師,或者美食家。
但有了興趣和技術難度,還是不夠的。
比如說,打網球。
網球喜歡嗎?喜歡。
網球難吧?難。
但是,每周打4小時,一年52周,共打208小時,打上50年,45250=10400小時,會成為天才嗎?
不會。
為什么?
這只是業余愛好,而非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是佛羅里達心理學家安德斯埃里克森提出的概念。
什么意思呢?
你要做到以下:
1,只在學習區練習。
2,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
3,大量重復訓練,從不會到會。
4,在整個練習過程中,隨時能獲得有效回饋。
真正的刻意練習,是非常令人不爽的。
比如,鋼琴家們的練琴,籃球運動員們的訓練,舞蹈家們的練功都不是一件彈著玩玩、打著玩玩、跳著玩玩的事。
所有在業界獲得卓越成就的人,不僅在時間上投注很多,而且在訓練強度、專注度、有效度上,同樣投注很大。
以今天的自媒體為例。
如果天天寫故事故事故事一點結論、我朋友我朋友雞湯式的文章,那么,寫上十年,大概也不會有太多精進。
因為,這種訓練強度太小了,對作者的智識、專注度和訓練有效度的需求太過低微。
所以,如果想偷懶的時候,我就會用半小時,寫出一篇這種文章。
因為,幾乎不經大腦。
簡易方便,人人能學。
但對我個人訓練有用嗎?沒用。然而奇怪的是,這種文章是最受歡迎的唉
為什么沒用呢?
因為,這種技能,是我的舒適區,而不是學習區,更不是恐慌區。
心理學家NoelTichy曾提出,人的知識和技能,分為三個區域:
最內一層是舒適區。
是我們習以為常的知識,嫻熟得近乎自動化的技能。
比如鋼琴家彈《兩只老虎》,籃球運動員運球,舞蹈家劈叉,我寫故事故事故事結論;
中間一層是學習區。
指目前尚未掌握,具有挑戰性的知識與技能,它會令我們不適,但長期訓練,依然可以掌握。
比如閱讀一本感興趣但有難度的書,偶像演員飾演一個歷盡滄桑的女人,我寫一篇專業度、精準度非常高的文章;
最外一層是恐慌區。
這里就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圍太多的事務或知識,心理感覺會嚴重不適,可能導致崩潰以致放棄學習。
因此,呆在舒適區做事,只是生活。
呆在學習區做事,才是練習。
而在這種持續的挑戰中,學習區會慢慢變為舒適區。
舒適區越變越大,一部分的恐慌區也會相應變成學習區,長此以往,你就會越來越厲害。
若窮盡一生,必然天下無敵。
那么,有了興趣,有了技術難度,有了刻意練習,10000小時后,就能成功么?
非也非也。
比如說,我喜歡寫作,寫作這種事也很難,我也一直呆在學習區,每天挑戰新知識與新寫法。
但是,如果我一天到晚心不在焉,一心幾用,疲乏不堪,那么,哪怕熬再多夜,廢多少寢,忘多少食,離《異類》里的佼佼者,還是摸不著邊兒。
因為,成功還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
一個一邊聽音樂,一邊做事的人,其效果遠低于只做事的人;
一個讀趣味性專業讀物的人,其所思所得,也要遠低于全身心閱讀專業讀物的人;
一個精力旺盛的練習者,和一個精神昏聵的練習者,在同樣的難度訓練前,花了同樣的時間,但效果,明顯是前者勝出。
這也就是當前許多專家,呼吁我們不要熬夜的原因。
因為,當人的精力與注意力匱乏時,你的工作是低效的。強行為之,只成姿態,而且效果微渺。
很可能,他人在神清氣爽、耳聰目明時,學了1小時,所獲得的成就,就遠超了你10小時的成果。
除了以上,若想成功,還要反復練習基本技能。
比如,舞蹈家會反復訓練基本動作;
音樂家將樂曲,一段一段地摳出來,反復練習。甚至,能被人聽出來是什么曲子,都不算過關。
而一個高水平的美式足球運動員,只有1%的時間,用于隊內比賽,其他都是各種相關的基礎訓練;
我很佩服的一個作家,如今著作等身,但是,每天晨起,依然朗讀《唐詩三百首》,因為能帶來基本的語言錘煉和美感鑒賞。
不積跬步,無以成千里。
一種技能反復,就會變成套路,變成習慣,長在腦子里。
修煉漸多,掌握的技能就會逐漸增多。
還要隨時給自己反饋。
因為,基于自我提升效應,人都會高估自己。
比如說,經常性地,我在寫完自己的文章后,很有一種志得意滿之感,但在旁人看來,這也不過是非常普通的一篇文章。
文采與內容,都無甚出色之處。
如果不指出,強行矯正,我可能就會按此套路,繼續寫下去。
而在其他業界,同樣如此。
在互聯網時代,獲取知識與修煉技能,都便捷起來。
但是,為什么我們還需要一個好的教練、優秀的老師?
因為,人會自我美化,單獨訓練時,會對錯誤不敏感,甚至視而不見。
而一個好老師,卻能及時給你積極的回饋,指出問題,給予你針對性的具體指導。
當然,有一些真正的高手,比如貝多芬,工作的時候,會分裂出另一個自己,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體的小目標,對自己的錯誤極其敏感,并不斷尋求改進。
最后,我想說的是,天賦也很重要。
雖然我也不知道天賦是啥。
但某些與生俱來的東西,確實也會響你。
比如,一對雙胞胎,在練習音樂的時間上,相差了20xx小時,但他們的音樂水平,還是一樣的。
因此,成功這種事情,關聯的成分太多了。
它不是簡單地照搬這個公式:天才=天賦自制力刻意練習精力集中10000個小時。
而是:成功=天賦自制力刻意練習精力集中10000個小時。
也就是說,任何一方為零,成功就是一場空想。
但好就好在,我們在哪個方面,都能插上一腳,都占有一點份額兒,那么,既然成功之心正在胸腔撲撲作響,去試試又何妨?!大師成不了,無愧于自己,還是能做到的。
【【精選】成功作文六篇】相關文章:
成功勵志作文素材精選11-15
【精選】成功自信作文8篇04-07
【精選】成功自信作文六篇04-03
【精選】成功自信作文6篇03-18
【精選】成功自信作文7篇03-18
【精選】成功自信作文五篇03-16
【精選】成功自信作文10篇02-25
【精選】成功自信作文三篇01-30
【精選】成功自信作文5篇01-30
【精選】成功自信作文9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