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戰爭成語故事--樹上開花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借局布勢,力小勢大①。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也。②
、俳杈植紕,力小勢大:句意為借助某種局面(或手段)布成有利的陣勢,兵力弱小但可使陣勢顯出強大的樣子。
、邙櫇u于陸,其羽可用為儀:語出《易經·漸》卦。漸,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艮下巽上),上卦為巽為木,下卦為艮為山。卦象為木植長于山上,不斷生長,也喻人培養自己的德性,進而影響他人,漸,即漸進。本卦上九說“鴻漸于陸,其羽可為儀,吉利。”是說鴻雁走到山頭,它的羽毛可用來編織舞具這是吉利之兆。
此計運用此理,是說弱小的部隊通過憑借某種因素,改變外部形態之后,自己陣容顯得充實強大了,就象鴻雁長了羽毛豐滿的翅膀一樣。
古人按語說:此樹本無花,而樹則可以有花,剪彩貼之,不細察者不易發,使花與樹交相輝映,而成玲瓏全局也。此蓋布精兵于友軍之陣,完其勢以威敵也。
用假花冒充真花,取得亂真的效果,前邊已作過分析。因為戰場上情況復雜,瞬息萬變,指揮官很容易被假象所惑。所以,善于布置假情況,巧布迷魂陣,虛張聲勢,可以懾服甚至擊敗敵人。
此按語的最后—句,是將此計解釋為:把自己的軍隊布置在盟軍陣地上,以造成強大聲勢懾服敵人。不過,古今戰爭史上,還沒有發現這方面的出色例子。
樹上開花,是指樹上本來沒有開花,但可以用彩色的綢子剪成花朵粘在樹上,做得和真花一祥,不仔細去看,真假難辯。此計用在軍事上,指的是:自己的力量比較小,卻可以借友軍勢力或借某種因素制造假象,使自己的陣營顯得強大,也就是說,在戰爭中要善于借助各種因素來為自己壯大聲勢。無人不知張飛是一員猛將,而他卻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大將。劉備起兵之初,與曹操交戰,多次失利。劉表死后,劉備在荊州,勢孤力弱。這時, 曹操領兵南下,直達宛城,劉備荒忙率荊州軍民退守江陵。由于老百姓跟著撤退的人太多,所以撤退的速度非常慢。曹兵追到當陽,與劉備的部隊打了一仗,劉備敗退,他的妻子和兒子都在亂軍中被沖散了。劉備只得狼狽敗退,令張飛斷后,阻截追兵。張飛只有二三十個騎兵,怎敵得過曹操的大隊人馬?那張飛臨危不懼,臨陣不慌,頓時心生一計。他命令所率的二二十名騎兵都到樹林子里去,砍下樹枝,綁在馬后,然后騎馬在林中飛跑打轉。張飛一人騎著黑馬,橫著丈二長矛,威風凜凜站在長板坡的橋上。追兵趕到,見張飛獨自騎馬橫矛站在橋中,好生奇怪,又看見橋東樹林里塵土飛揚。追擊的曹兵馬上停止前進,以為樹林之中定有伏兵。張飛只帶二三十名騎兵,阻止住了追擊的曹兵,讓劉備和荊州軍民順利撤退,靠的就是這“樹上開花”計。
戰國中期,著名軍事家樂毅率領燕國大軍攻打齊國,連下七十余城,齊國只剩下褸莒和即墨這兩座城了。樂毅乘勝追擊,圍困莒和即墨。齊國拼死抵抗,燕軍久攻不下。
這時,有人在燕王而前說:“樂毅我不是燕國人,當然不會真心為了燕國,不然,兩座城怎么會久攻不下呢7恐怕他是想自己當齊王吧,”燕昭王倒不懷疑?墒茄嗾淹跞ナ溃^位的惠王馬上用自己的親信名叫騎劫的大臣去取代樂毅。樂毅知道于己不利,只得逃回趙國老家。
齊國守將是非常有名的軍事家田單,他深知騎劫根本不是將才,雖然燕軍強大,只要計謀得當,一定可以擊敗。
田單首先利用兩國的士兵都具有迷信心理,他要求齊國軍民每天飯前要拿食物到門前空地上祭祀祖先。這樣,成群的烏鴉、麻雀結伙地趕來爭食。域外燕軍一看,覺得奇怪:原來聽說齊國有神師相助,現在真的連飛鳥每天都定時朝拜。弄得人心惶惶,非食害怕。
田單的第二手,是讓騎劫本人上當。田單派人放風,說樂毅過于仁慈,誰也不怕他。如果燕軍割下齊軍俘虜的鼻于,齊人肯定會嚇破膽。騎劫覺得有道理,果然下令歌下俘虜的鼻子,挖了城外齊人的墳墓,這樣殘暴的行為激起了齊國軍民的義憤。
田單的第三手,是派人送信,大夸騎劫治軍的才能,表示原意投降。一邊還派人裝成富戶,帶著財寶偷偷出城投降燕軍。騎劫確信齊國已無作戰能力了,只等田單開城投降吧!
田單最絕的一招是:齊軍人數太少,即使進攻,也難取勝。于是他把城中的一千多頭牛集中起來,在牛角上綁上尖刀,牛身上披上畫有五顏六色、稀奇古怪圖案的紅色衣服,牛尾巴上綁一大把浸了油的麻葦。另外,選了五千名精壯士兵,穿上五色花衣,臉上繪上五顏六色,手持兵器,命他們跟在牛的后面。
這天夜晚,田單命令把牛從新挖的城塘洞中放出,點燃麻葦,牛又驚又燥,直沖燕國軍營。燕軍根本沒有防備,再說,這火牛陣勢,誰也沒有見過,—個個嚇得魂飛天外,哪里能夠還手。齊軍五干勇士接著沖殺進來,燕軍死傷無數。騎劫也在亂軍中被殺,燕軍一敗涂地。齊軍乘勝追擊,收復七十余城,使齊國轉危為安。
田單可以算是善于運用各種因素壯大自己聲勢的典范。
公元383年,基本上統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堅,率領90萬兵馬,南下攻伐東晉。東晉王朝任命謝石為大將,謝玄為先鋒,率領8萬精兵迎戰。
秦軍前鋒苻融攻占壽陽(今安徽壽縣)后,苻豎親自率領八千名騎兵抵達這座城池。他聽信苻融的判斷,認為晉兵不堪一擊,只要他的后續大軍一到,一定可大獲全勝。于是,他派一個名叫朱序的人去向謝石勸降。
朱序原是東晉官員,他見到謝石后,報告了秦軍的布防情況,并建議晉軍在前秦后續大軍未到達之前襲擊洛澗(今安徽淮南東洛河)。謝石聽從他的建議,出兵偷襲秦營,結果大勝。晉兵乘勝向壽陽進軍。
苻堅得知洛澗兵敗,晉兵正向壽陽而來,大驚失色,馬上和苻融登上壽陽城頭,親自觀察淝水對岸晉軍動靜。當時正是隆冬時節,又是陰天,遠遠望去,淝水上空灰蒙的一片。仔細看去,那里桅桿林立,戰船密布,晉兵持刀執戟,陣容甚為齊整。他不禁暗暗稱贊晉兵布防有序,訓練有素。
接著,苻堅又向北望去。那里橫著八公山,山上有八座連綿起伏的峰巒,地勢非常險要。晉兵的大本營便駐扎在八公山下。隨著一陣西北風呼嘯而過,山上晃動的草木,就像無數士兵在運動。苻堅頓時面如土色,驚恐地回過頭來對苻融說:“晉兵是一支勁敵,怎么能說它是弱兵呢?”
不久,苻堅中謝玄的計,下令將軍隊稍向后退,讓晉兵渡過淝水決戰。結果,秦兵在后退時自相踐踏,潰不成軍,大敗北歸。
成語故事:
劉備起兵之初,與曹操交戰,多次失利。劉表死后劉備在荊州,勢孤力弱。這時曹操領兵南下,直達宛城。劉備荒忙率荊州軍民退守江陵。由于老百姓跟著撤退的人太多,所以撤退的速度非常慢。曹兵追到當陽,與劉備的部隊打了一仗,劉備敗退,他的妻子和兒子都在亂軍中被沖散了。劉備只得狼狽敗退,令張飛斷后,阻截追兵。張飛只有二三十個騎兵,怎敵得過曹操的大隊人馬?那張飛臨危不懼,臨陣不慌,頓時心生一計。他命令所率的二三十名騎兵都到樹林子里去,砍下樹枝,綁在馬后,然后騎馬在林中飛跑打轉。張飛一人騎著黑馬,橫著丈二長矛,威風凜凜站在長板坡的橋上。追兵趕到,見張飛獨自騎馬橫矛站在橋中,好生奇怪,又看見橋東樹林里塵土飛揚。追擊的曹兵馬上停止前進,以為樹林之中定有伏兵。張飛只帶二三十名騎兵,阻止住了追擊的曹兵,讓劉備和荊州軍民順利撤退,靠的就是這“樹上開花”一計。
【戰爭成語故事--樹上開花】相關文章:
有關戰爭的成語故事06-02
戰爭成語故事--借刀殺人03-02
戰爭的經典名言10-12
友誼的“戰爭”02-20
經典成語故事03-12
經典成語故事12-22
成語故事01-30
成語故事02-04
經典成語故事02-16
關于戰爭的詩句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