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
成語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匯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沿用下來的,通常每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有趣的故事。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 篇1
【成語】:
四面楚歌
【拼音】:
sì miàn chǔ gē
【解釋】:
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成語故事】: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后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于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里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么他的部隊里面楚人這么多呢?說看,心里已喪失了斗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虞姬自刎于項羽的馬前,項羽英雄末路,帶了僅剩兵卒至烏江,最終自刎于江邊。
以后人們就用四面楚歌這個詞,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而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例如某人因經常與壞人為伍,不事生產,游手好閑,但后來卻被那些壞人逼迫得無以為生,而求助于別人時,別人又因他平日行為太壞,絕不同情理睬,這人所處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
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 篇2
秦朝滅亡以后,項羽自稱西楚霸王,并封劉邦為漢王。項羽和劉邦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省境內)為界,互不侵犯,和平相處。后來,劉邦的實力逐漸增強,而項羽的實力卻日漸衰弱。
這時,劉邦的謀臣張良和陳平建議出兵消滅項羽,以免他日后威脅到劉邦。劉邦想了很久,接受了他們的建議。
劉邦動用了重兵一路圍追堵截,最后把項羽的楚軍包圍在垓下(在今安徽省境內)。楚軍被大量漢軍包圍,陷入了困境。項羽帶領楚軍殊死抵抗,雙方僵持不下。時間一天天過去了,楚軍的糧草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一天夜里,為了擾亂楚軍的軍心,劉邦召集了一群漢軍士兵,讓他們到山坡上去唱楚國的歌謠。項羽聽到楚歌從四面八方傳來,驚慌失措地問:“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唱楚歌?難道楚國的土地都被漢軍占領了嗎?”項羽再也睡不著了,他心亂如麻,不知道該怎么辦。
這天夜里,項羽率領八百多名騎兵沖進了敵陣,決定突出重圍,而劉邦則命令將領灌嬰率領五千名騎兵追擊。項羽和楚國士兵雖然奮勇抵抗,無奈寡不敵眾,最后全部被漢軍殲滅,而項羽也在烏江岸邊自殺了。
如果聽到別人的議論和指責,就像項羽一樣驚慌失措,處置不當,那么很有可能會失敗。所以我們遇事要三思,多想一想再行動。
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 篇3
成語故事四面楚歌的主人公簡介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人,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是與孫武、韓信等人齊名的頂級名將之一。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孫。
成語故事四面楚歌的典故
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決定楚國命運的大戰在垓下展開。
項羽首先率領部隊突擊前方的韓信部隊,項羽憑借一貫的勇猛,擊敗了韓信的先頭部隊。項羽全力追擊,但是韓信的部隊敗而不亂,反倒是項羽的部隊在追擊中陣型有點散了。由于孔熙、陳賀從兩翼包抄上來,后面跟著的是彭越、英布和劉邦的部隊,態勢變得對項羽非常不利。項羽的反應非常快,他見一時不能摧毀韓信的中央軍團,而自己卻又被包圍的危險,就立即下令撤退。但是,這時項羽的部隊已經被包圍了。被包圍在垓下,項羽縱然勇武也無計可施。韓信為了能夠更快的瓦解楚軍的士氣,使出了“四面楚歌”的方法,讓士兵們在包圍圈外吟唱楚地的歌謠。
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里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么他的部隊里面楚人這么多呢?”這就樣,楚軍戰士們聽到楚歌后,都倍感思念自己的家鄉,加上連年作戰,本來已經是身心俱疲,士氣低落,如今聽到四周的楚歌聲,于是開始了大量的逃亡。
項羽聽到楚歌聲后,也大驚失色,心想:難道楚地已盡失?他半夜里地來飲酒,對著自己的心愛的女人虞姬,對著自己心愛的坐騎烏騅馬,唱出了被后人們傳誦千古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聽了,滿眼淚水,也唱道: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此時此景真是悲凄,項羽如此人物,到了這個時候,也只能是英雄氣短,兒女情長。旁邊的人無一不是潸然淚下,為了不拖累項羽,虞姬當場橫劍自殺。
當虞姬了結了自己的性命后,悲憤的項羽率領騎兵連夜突圍,卻不幸誤入沼澤地。當他到達東城山頭時,被灌嬰的5000騎兵團團圍住。此時,項王身邊只剩28名隨從。他把28人分成四隊,分別向四個方向突圍,最后推到了烏江邊上。烏江的亭長已經給他準備好了渡船,建議項羽立即渡江。他說:江東地雖小,也足夠大王稱王了,況且而今江上只有這一只船,誰也沒辦法追上你。項羽大笑說:我項籍帶領八千子弟渡江,今天沒有一人能夠回來,還有何臉面去見江東父老?他把戰馬送給了亭長,和隨從一起與漢軍短兵相接,斬殺了漢兵數百人。項羽突然看見漢兵中有一個舊相識,就對他說:“漢王為購買我的人頭出資千金,懸賞萬戶侯,我把這個好處給你吧。”說完拔劍自刎。
成語故事四面楚歌的啟示
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腳踏實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錯,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運了。
【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相關文章:
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01-13
四面楚歌成語的故事來源05-25
成語故事四面楚歌02-16
四面楚歌的成語故事01-27
成語故事:四面楚歌05-22
四面楚歌成語故事09-15
有關四面楚歌的成語故事08-14
四面楚歌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2-10
關于四面楚歌的成語故事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