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朝三暮四的成語故事新編
朝三暮四的成語故事新編可以追溯到《莊子·齊物論》,原意是指一養猴人以果子飼養猴子,通過改變分配方式來欺騙猴子。后來這個成語用來比喻變化多端、反復無常的行為。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朝三暮四的成語故事新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朝三暮四的成語故事新編
有一個動物園,養了二百五十只猴子,特成立一飼猴室,并任命侯老大為室主任。
侯老大召集眾猴開會,說:“我們的食物是桃子,每猴每日定量七枚,每天早晨各吃三枚,下午各吃四枚……”
話沒說完,眾猴就喊起了口號:“我們要吃桃!”“反對朝三暮四!”“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打開動物園,砸爛飼猴室!”
侯老大給眾猴解釋,朝三暮四完全符合營養的需要,再說,今年風災,桃子歉收,人吃都不夠,每猴每日七枚是最高限額。眾猴根本不聽,侯老大想起莊子當年的啟示,便說:“這樣好不好,每天早上四枚,晚上……”
一聽到早上吃四枚,眾猴鼓起掌來。便喊口號:“侯老大好!”、“堅決贊成朝四暮四!”
侯老大糾正說:“不是朝四暮四,是朝四暮三!”
眾猴沒有注意他的話,反正都很高興。
最難管理的猴子們都踏實了,動物園園長獎給侯老大二百塊錢“管理有方獎”。
侯老二妒火中燒,便伺機去找猴子,說是如果侯老二管飼養,他每天早晨給各位吃五枚桃子,晚上吃……
不等他說完,眾猴鬧將起來,他們高呼:“要老二,老二好!”把侯老大轟走,接受了侯老二。
侯老三不服氣,便來搞朝六暮一。弄了一段。侯老四不服氣,便提出一早就把七枚桃子分下去,愛怎么吃怎么吃。眾猴非常高興。侯老四終于當上了主任。眾猴狂歡三天。
不久,便亂了。有的猴一上午就把七枚桃子吃光,下午又叫又打又鬧,搶別的猴的桃子。
……只好從飼虎室調來了侯老五,侯老五帶著一只老虎來到了飼猴室。他對眾猴說:
“轉了一圈,咱們還是早上吃三枚,晚上吃四枚吧。夜長肚餓,晚上多吃一點是對的。而且各位猴先生猴女士莫忘,反正每猴每日七枚,不可能多呀!”
眾猴很不滿意。正要鬧,只聽虎說:“雖說我是餓虎,朝三暮四我可吃不了。像這樣的猴子,早晨吃一個,晚上吃二個我也就夠了。”
猴子一聽,面面相覷,魂飛天外,一聲不響了。
侯老五見問題已解決,便要求老虎回洞。偏偏老虎不肯回洞,表示愿意協理飼猴。惹得侯老五掏出靜電棒來,才把老虎請了回去。
侯老五問:“各位猴君。一天七枚桃子,到底夠不夠,到底缺額是多少?明年我們可以向游客申請贊助嘛!”
眾猴各說各的。侯老五便請人寫了一個“缺桃告示”。這張告示打動了許多樂善好施的游客的心,并且引起了國際動物保護協會的重視,一位大國的總統夫人親自來捐贈桃子。夫人眼淚汪汪地抱著猴子親嘴。第二年,桃子富富有余,吃得眾猴得了腸炎,仍然吃不了。便附設了一個小賣部,把游客捐贈的桃子的一部分再賣給游客。不久,因為經濟上賬目不清的問題,侯老五又換掉了。
故事背景和主要情節
故事講述了一個養猴人因為糧食不足,決定減少猴子的食物。他告訴猴子們每天早上給三個橡子,晚上給四個橡子。猴子們聽到后非常不滿,認為太少。養猴人于是改變策略,說每天早上給四個橡子,晚上給三個橡子。猴子們雖然早上多了一個橡子,但總量不變,仍然感到滿意。
現代應用和啟示
在現代社會中,“朝三暮四”常用來形容那些經常變卦、反復無常的人。這個成語提醒我們在面對復雜多變的情況時,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表面的變化所迷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不同版本的故事
《莊子》版本:養猴人通過改變橡子的分配方式來欺騙猴子。
現代版本:一個動物園的飼猴室主任侯老大通過調整每天分發桃子的時間來管理猴子,最終成功讓猴子們接受新的分配方案。
這些不同版本的故事雖然情節有所不同,但都傳達了相同的道理:在面對變化時,關鍵是要看清事物的本質,不被表面的現象所迷惑。
【朝三暮四的成語故事新編】相關文章:
朝三暮四成語故事11-11
關于成語故事的新編作文(精選27篇)12-30
《烏龜賽跑》新編04-18
《故事新編》作文03-26
龜兔賽跑新編08-02
新編《狐貍和烏鴉》02-25
新編龜兔賽跑04-06
新編《龜兔賽跑》04-18
新編狐貍與烏鴉作文02-15
《狐貍和烏鴉》新編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