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門投止的成語故事

時間:2022-01-25 12:27:06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望門投止的成語故事

   望門投止:在窘迫中見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況急迫,來不及選擇存身的地方。多用來形容在逃亡途中的惶急情狀。投止,投宿。小編收集了望門投止的成語故事,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望門投止的成語故事

  【拼音】: wàng mén tóu zhǐ

  【成語】: 望門投止

  【解釋】:

  投止:投宿。在窘迫中見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況急迫,來不及選擇存身的地方。

  【出處】:

  《后漢書·張儉傳》:“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

  【同義詞】: 急不擇路 病急亂投醫(yī)

  【用法】:

  緊縮式;作謂語、分句;含貶義

  【例句】:

  你兄弟在外,隱姓埋名,或是找一個地方藏身,或是到處漂泊,望門投止。(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章)

  【成語故事】

  張儉是東漢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西南)人,出身名門望族,祖上是楚漢時代曾和劉邦并列諸侯的趙王張耳,他以操行高潔聞名當世。張儉曾做過山陽東部督郵,深受漢桓帝寵信的中常侍侯覽,家鄉(xiāng)就在山陽郡。侯覽是當時權勢很大的宦官,他不但橫行朝廷,而且稱霸鄉(xiāng)里。侯覽先后奪占民宅三百余所,良田一百多頃。他自己建造住宅十幾所,和宮廷的規(guī)模一樣,他還給自己建造了規(guī)模宏大的陵族。

  侯覽如此殘害百姓,作惡多端,張儉非常憤慨。于是,他上書漢桓帝,告發(fā)侯覽的罪行,要求從嚴懲辦侯覽。因為侯覽是皇帝身邊的人,張儉的奏章還沒到皇帝手里,就被侯覽扣下了。從此,侯覽對張儉懷恨在心,伺機報復。

  張儉有個同鄉(xiāng),名叫朱并,是個惡棍。張儉曾經(jīng)嚴厲地懲處過他,因此他對張儉懷恨在心。后來,朱并投靠侯覽,在侯覽的指使下,朱并給朝廷上書,誣告張儉勾結同郡二十四人,結成黨羽,圖謀不軌。宦官曹節(jié)抓住這個機會,吩咐他的心腹上奏章,要求漢靈帝下令逮捕黨人。漢靈帝才十四歲,根本不懂得什么是黨人。他問曹節(jié):“為什么要殺他們,他們有什么罪?”曹節(jié)指手劃腳把黨人怎樣可怕、怎樣圖謀造反等所謂的罪行亂編了一通。漢靈帝居然相信了他們,連忙下令逮捕黨人。

  張儉得知消息后,只得連夜逃走。侯覽假借皇帝命令,向各郡縣發(fā)出搜捕張儉的通令,對于敢擅自收藏張儉的人,一律格殺勿論。張儉見官府人馬來勢洶洶,只好匆匆逃跑,看到誰家可以避難,就投在誰家門下,暫時安身。

  當時,人們恨透了宦官,都知道張儉歷來正直,名聲很好,所以人們都甘冒風險收留他。一天,張儉逃到魯郡,投奔好友孔褒。孔褒不在,孔褒的小兄弟孔融當時只有十六歲,他熱情地接待了張儉。張儉走后,官府聞訊趕來,逮捕了孔褒、孔融及他們的老母親加以審問。孔融說:“是我招待了張儉,要治罪就治我吧!”孔褒說:“張儉是來投奔我的,要辦就辦我的罪,與我弟弟無關。”孔母說:“我是一家之主,要辦就辦我的罪。”他們一家爭著承擔責任,鬧得官府不知如何處置。

  由于大家的保護,朝廷始終沒有抓到張儉,直到公元184年,爆發(fā)了黃巾農(nóng)民大起義后,漢靈帝才下令解除“黨錮”,張儉結束逃亡生括。這時候,東漢王朝已瀕臨滅亡。

【望門投止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望門投止的故事08-15

神話成語故事歷史成語故事08-25

成語故事大全 成語故事:移風易俗11-12

經(jīng)典的成語故事08-25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2-22

成語故事精選01-28

成語故事12-17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2-16

成語故事02-0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综合区夜久久 | 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 | 永久免费中文字幕在线 |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