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與創新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孤獨與創新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孤獨與創新作文1
作家赫胥黎說:“越偉大、越有獨創精神的人,越喜歡孤獨。”確實如此,孤獨往往是創新的重要因素。
孤獨為創新提供了空間條件和時間條件。著名數學家陳景潤曾天天泡在圖書館里,他沉浸在數學王國里常常達到入迷的程度,對于他而言,圖書館是他享受孤獨的自我天地。因為總是孤身一人,他才得以將時間投入到學習中去。最后,他在數學領域獲得巨大成就,他提出的“哥德巴赫猜想”成為數學皇冠上的明珠,引領世界數學走向新高度。
孤獨使人的心真正沉靜下來,而創新恰恰需要一個沉著的靈魂。貝多芬常常將自己深鎖在房間里,面對黑白鋼琴,他的心總能與大大小小的音符融為一體。那偌大的房子里雜亂不堪,似乎從來沒有整理過,沒有人愿意踏進他的家門,因此貝多芬經常好幾天沒有和人說話,但是他并不在意這些,當他沉浸于音樂創作中時,那孤獨感轉化成心靈的鎮定劑,一個個嶄新的音符從腦中蹦出,一部部偉大的作品誕生于世。正是孤獨,讓創新有了可能。
愛因斯坦從小就被老師斷言為:“將來不會有成就的孩子。”因為長相丑陋而被同學嘲笑,愛因斯坦的童年是孤獨的,但他一旦對新事物有興趣,就忘了自我地去研究,在孤身一人時,他總能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這可能也是他為什么能提出《相對論》的一大重要原因吧!
創新并非一定是孤獨的產物,但不懂享受孤獨的人一定不會有所成就、有所創新。“詞壇圣手”方文山曾是一個防盜系統安裝工程師,依他的說法,“就是和水電工差不多的工作。”他邊干活邊寫歌詞,在同行眼中,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異類,但他總說:“我很享受和珍惜獨處的感覺。”半年內,他竟積累了200多首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終于得到了重視,他的橫空出世,令沉悶的華語詞壇掀起一股濃郁的“中國風”,他樹立起了無可代替的“方式”品牌。享受孤獨,亦是在創新的道路上搭起一座橋,使人走得更遠。
孤獨注定是難熬的,而那些脫穎而出的人們往往是能耐的住寂寞的。所以在孤獨苦旅中的人們啊,請你們不要灰心,創新之門正為你打開!
孤獨與創新作文2
達爾文最堅定的支持者赫胥黎曾說過:“越偉大,越有獨創精神的人越孤獨。”他們的孤獨在于他們創新思維超越了這個世界太多,沒有人能夠理解他們。這樣的客觀現實使得他們只能在自己的思維世界遨游,獨自為人類的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
而令人失望的是,這樣的人卻越來越少。自愛因斯坦、玻爾等人逝世后,科學界進入寡頭時代,除霍金外,再無類似的科學巨匠出現。科技雖仍然快速發展,可再無跨越式發展出現。人們越來越多的向權威屈服,學生們面對教科書上的定理和老師的觀點,選擇拋棄自己的疑問,藝術家們只一味模仿前人的風格,卻漸漸迷失了自己的風格。文學家們只知仰望前輩,卻從未想過去超越。新世紀是創新的時代,但創新的思維卻好像漸行漸遠。
社會在變化,我們還需不需要創新精神呢?答案顯而易見,創新仍然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151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推翻了統治人們思想一千多年的地心說。哥白尼以其超越眾人的思維,向權威發起挑戰。1543年,《天體運行論》出版,拉開了伽利略的科學研究的序幕,為牛頓建立經典力學體系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然而,哥白尼也是孤獨的。在教廷占據統治地位的中世紀,哥白尼的思想無疑是不被接受的。教廷開始了對他的迫害,不允許他發表自己的學說,甚至不允許他在大學任職,后期更是將其軟禁。1543年,《天體運行論》出版,這本書出版一天后,哥白尼逝世。哥白尼是孤獨的,但他用天才般的幻想,拉開了人類科學飛越的大幕。
康德一輩子沒有離開柯尼斯堡,卻寫出了《純粹理性批判》,全世界的哲學家都被他的新思維吸引。帕斯卡11歲發表《聲音的本質》,16歲寫出《圓錐曲線論》,而后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數字計算機,緊接著是《流體平衡論》和《大氣重力論》兩部著作,晚年寫下哲學巨著《思想錄》;然而他終生沒有戀愛,更沒有后代,去世時年僅39歲。梵高,后印象派的先驅,并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然而他生前一直沒有被承認,37歲時,因精神病自殺。
他們都是天才,在各自領域中為世界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用創新的思維開路,在茫茫的人類進步之路上跋山涉水。
斯蒂芬。霍金坐在輪椅上已經半個世紀了,帕金森病魔一直在折磨這位科學巨匠,沒有人知道他還有多少時間。但宇宙的.奧秘無窮無盡,還需要有人去探索挖掘。我們這一代人需要有人繼續這項事業,去做那個在孤獨前行的人。
孤獨與創新作文3
孤獨一直是隱士的烈酒,高位者的眷屬,天才的附庸。他們充滿了創新的激情卻被當代人所冷落。他們不是選擇孤獨而是被動孤獨。因為,既然無法擺脫孤獨的宿命,何不沉醉其中,慢慢享用,究之創新呢?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酒樽、明月、李白。清清月華下的三人,倒不如說是一人兩物。即使是這樣,也要歌到月徘徊,舞到影零亂。這樣的孤獨,這樣的無奈。是因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即使是“力士脫靴,貴妃捧硯”也無法束縛他追尋自由和新事物的心。在繁盛的大唐,他像是面條里的一枚泡椒,清新無比,卻又增添了幾分刺激。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白皚皚的雪充滿了視線,這是無法想象的寒冷。但與其說是這天冷,倒不如說是柳宗元的心冷。這個早年積極參與政治革新的創新人士,卻是沒有想到改革失敗的結果,被貶謫到永州。即使是面對滿眼的白雪,即使是體驗刺骨的冰寒,即使不能再面對繁華的長安城。也固執地堅持自己的人格,堅持自己的觀點。創新思維的火花永遠不會熄滅。有如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他像是汽水中的一塊冰,使本就刺激的汽水更加刺激。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狂風吹落春花,究是有多少還在樹上,又有多少落在了土地之上。孟浩然踏上漫漫長路為求仕途,終是圣前失口。不才明主棄,棄之自歸山,隱歸鹿門寺,這個在唐詩中有獨特風格的詩星,最終是追求自己的文字創新。仕途隨不通,詩路卻大通,開創出一條通往盛唐山水田園的道路,用興象的鐮刀斬斷荊棘,直到頂點。他醉心于詩歌,沉迷于創新,將創新的種子撒向盛唐詩壇。他就像花茶中的一片檸檬,既增添了清爽的口感,也提出花茶的鮮香。
“不為五斗米折腰”。自陶淵明開創了先例以來,這句話幾乎成了每個仕不順意,路遇坎坷而隱居山林的隱士們自我安慰的句子。他是古中國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也幾乎是第一個為了自己的理想和政治抱負而隱居歸山的文人,而不是為了完全地逃避現實,在歸隱的這些酒醉的隱士中算最清醒的一個。他在歸隱的日子里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創新著。
在封建時代的他們都如此的思索創新,那么在思想開放的現代的我們呢?我們還在循著古老的思維方式,解決新的難題嗎?那么請行動起來,一起創新吧!
【孤獨與創新作文】相關文章:
創新是孤獨的作文09-24
孤獨的創新作文09-08
創新在孤獨中前行作文09-12
創新在孤獨中前行高中作文09-09
創新是一場孤獨的跋涉作文01-11
創新在孤獨中前行作文800字01-09
強者在孤獨中創新作文09-08
孤獨的作文01-01
孤獨作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