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作文

時間:2022-05-20 13:03:09 創新 我要投稿

【精選】創新作文匯總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創新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創新作文匯總6篇

創新作文 篇1

  一、“契機”創新。

  一個人物,一句話,一點回憶,一個場景等,都可以觸動同學們的思緒,成為作文的“契機”。有了這個契機,頭腦中雜亂無章的生活積累突然會變得有序,一個原本平凡的事件突然會閃耀著光彩,幾個本來毫不相干的人物、事情,突然會產生特殊的聯系。寫父親的文章可謂多矣,朱自清卻寫出了與眾不同的《背影》,這就是因為父親的一封信成了他寫作的契機。中學生作文也是如此。曾獲得“世界郵政日”征文一等獎的遼寧省學生曾暉在總結經驗時寫道:“苦思冥想幾天,也沒想出一個思路,收到朋友來信,我腦子里便來了靈感。”“找準契機就把握住了綱領,我寫得很輕松,很瀟灑,可以說是一氣呵成!蔽覈敶骷液未罅卦蛄艘粋比方:“好像有一堆柴在那里冒煙,就是燒不起來!彼晕覀兘處熞朴凇皳芘、引導,為學生作文提供契機。

  二、“逆轉”創新。

  俗話說: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徑才能通幽,曲折才能生姿。作文最忌的就是平鋪直敘,要在自然中求變化,流暢中求跌宕,才能做到引人入勝,扣人心弦。例如楊朔《的荔枝蜜》由“不大喜歡”蜜蜂起筆,接著是吃蜂蜜而“動情”,聽蜜蜂事跡而“心顫”,最后愿“自己也變成一只蜜蜂”,欲揚先抑,波瀾起伏。魯迅是逆轉達手法的高手,《藥》中老栓為兒子治病而買人血饅頭,結果小栓在一片“好藥”的議論之后死去;《一件小事》中,“我”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后來在人力車夫的實際行動教育下,終于進行了深刻的自我解剖,起初覺得有些迂的車夫成了“我”須仰視才且“時時記起”的人物。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巧設文章“轉折點”。

  三、“求異”創新。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蔽覀円龑W生多角度觀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來,擯棄陳規,發前人所未發,立意求異。文學史上有許多求異創新的成功范例。xxx的《卜算子·詠梅》就是“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寫成的名篇。一樣的詠梅,兩者迥然不同。陸游筆下的梅花,處境偏僻,心情寂寞,飽受風吹雨打,極度消極孤苦,然而互相爭權奪利,勾心斗角,目空一切,孤芳自賞;而xxx筆下的梅花,不怕狂風暴雨飛雪,敢于傲雪開放,并且昂然向上,向百花報春,充滿了樂觀主義精神。曾有一年高考作文題就是“近墨者黑”與“近墨者未必黑”,前者為“常規”,后者就是“求異”。平時可以從一些成語或俗語入手進行訓練。如“班門弄斧”與“弄斧到班門”(前者諷刺在行家面前賣弄,后者提倡能手競爭),“毛遂自薦”與“自遂自退”(前者指自告奮勇,自我推薦,后者提倡能上能下,反對終身制);再如“物極必反”與“物極未必反”,“欲速則不達”與“不速則不達”,“大器晚成”與“大器未必晚成”,“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與“各人自掃門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等。因此,我們要培養學生辯證求異正反說理的能力。

  四、“巧合”創新。

  人們在閱讀時常常有這樣一種體驗,當讀到那種出乎意料的情節時,往往會激動地贊嘆:真是“無巧不成書”。這里的“巧”主要指碰巧、湊巧、巧遇、巧合。精巧的構思,巧合的情節,確實能使作品錦上添花、出奇出新。正如南京師大文學院院長何永康教授在作高考作文考前指導時說的:情節要巧妙得讓人驚嘆“虧你想得到”。古代許多作品中就有令人難忘的巧合情節。如《紅樓夢》中,當賈寶玉與薛寶釵結婚之日,正是林黛玉離開人間之時。魯迅更是善于借助于巧合讓偶然性的事件表現出必然性的規律。祥林嫂兩次死夫之后做工都在魯四老爺家,當魯四老爺陳列福禮恭請福神的時候,祥林嫂卻懷著疑惑和極度的痛苦死在雪地里;夏四奶奶和華大媽在墳場相遇。這些都是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驚人巧合。孫犁的《荷花淀》中,女人們去找丈夫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卻在敵人追來時在荷花淀里“得來全不費工夫”,還引來敵人送給游擊隊消滅個徹底,你說巧不巧!曹禺的《雷雨》中,夫妻、父子、父女、母親、兄弟、兄妹的奇遇與巧合,更是令人拍案叫絕。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認識并合理地創設“巧合”。

創新作文 篇2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國度,是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這個經久不衰的國度在五千年文明史中有著燦爛輝煌的一面,它孕育了中華兒女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它不僅是我們的母親,更是中華圖騰中一條舞動的龍。它是中華文明史的璀璨明珠。

  中華傳統文化是在五千年文明史中沉淀下來的,縱觀世界,中國在世界上有著必不可缺的作用。古老的絲綢之路開創了中國與世界各地的聯系,而絲綢之路上一顆閃閃發光的明星——敦煌莫高窟。它記錄著絲綢之路的過往塵事。而對于是否對傳統的敦煌莫石窟加入新的元素這一問題,我認為這應從發展的角度看待它,我們不能因循守舊,既要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也要從創新之中謀求發展。

  現代社會,現代世界,是一個開放的、包容的、具有一定價值體系的組合體。它需要有著創新、有著發展眼光的人來組裝。我贊成對傳統文化的石窟加入新元素,但不全都是,它更需要以傳統的中華文化來作基石,這樣,石窟藝術才能更加完美。

  魯迅先生曾在《拿來主義》一文中提及到“送去主義”與“拿來主義”,他說道我們必須自己去拿來,而不是被別人送來。同樣,對于石窟藝術的創新,我們不能走極端主義,從創新中求發展才是正確的方向。只有從創新中謀求發展,這樣石窟藝術才會更吸引人,這就需要我們采取正確的方法,堅持“棄其糟粕,取其精華”。

  從創新中求發展是我們每個中華兒女都做的事情。中國近代史是恥辱的,從閉關鎖國到甲午戰爭,從各種不平等條約到日本侵華戰爭,這一幕幕慘痛的例子警醒我們不能閉關自守,我們要“走出去,引進來”,去創新,去將中華傳統文化傳播至世界各地。石窟藝術是中華文化世界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僅需要我們去保護,它更需要我們從創新中謀求石窟藝術的發展。

  自古以來,寧愿做被動者的人,一無所成。而那些主動去探索,去奮斗拼搏的人卻終將成功,石窟藝術亦是如此。

創新作文 篇3

  在當前競爭白熱化的時代,不創新就要落后。只有求新求變事物才會有生命力。

  故步自封自毀長城,談及汽車導航,凱立德公司可以說是曾經的統治者,從1999年開始涉足導航領域,在巔峰時期凱立德獲得了很多大公司的支持,市場份額一度超過了百分之五十,可如今凱立德卻面臨倒閉的危機,在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為了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其競爭對手大膽變革企業發展策略,積極創新企業成長機制,拓展導航之外的業務招為消費者提供綜合性服務方向發展,比如實時更新地圖,并提供許多周邊資源等,而凱立德卻無能適應互聯網發展趨勢,依然堅持死守導航服務,實乃故步自封的.守舊之舉。這讓本來處于領先地位的凱立德陷入了困境失去了優勢從而導致市場份額急劇下降。

  奧力夫霍爾姆斯曾經說過,按部就班就是長眠不起,象征著死亡。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應該懂得創新。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教育事業如何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耙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爆F在的小孩都有 熊孩子 之稱 我們不僅要在 思想方法上創新,教育方法上創新,還要對每一個孩子身上有一個創新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某未來,作為教師這個光榮的職業,這個要有發展的眼光,關注國際教育的動態,學習人家的長處,立足于中國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套適用自己學生的方法,塑造他們的靈魂,生命,讓他們成為獨立的、有創造性的人。

創新作文 篇4

  網絡“博客”作為網絡寫作方式的一種,對傳統寫作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并為寫作教學研究提出了新課題。 “博客”寫作具有交流互動性強、個性化、多元化等許多優點,能否利用“博客”技術來助作文教學一臂之力,甚至構建起作文教學的新格局呢?筆者從去年開始探索利用“博客”技術為作文教學服務的路子,經過一年的實踐證明,利用“博客”進行作文教學大有可為。本文僅就利用網絡博客,進行寫作訓練作淺顯的嘗試。

  “博客”(blog),即網絡日志,是近年來互聯網絡上出現的一種新興寫作方式。一般指以網絡作為載體書寫和發表網絡日志或文章(圖片、音樂等)的個人網頁。①由于網絡寬松自由的氛圍,極大地張揚了博主的個性,展示自己魅力獲取一種成就感的同時,還能體驗和分享到與他人對話與交流的快樂,從而受到了廣大網民的歡迎,成為時尚的一種元素。這也讓利用網絡“博客”進行作文教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課題。

  一、 利用博客寫作的優勢

  與傳統的作文教學相比,博客寫作無論在寫作形式上還是教學形式上都呈

  現出很大的優勢,主要體現在:

  1、交流互動性強

  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學生與學生、老師以及其他人之間作文的互動和交流:“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 “要引導通過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 ②這一要求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上很難實現。傳統的作文教學集中在課堂上,老師教,學生寫,這樣的教學被限制在班內的個別學生與老師之間,不僅在時空上具有封閉性,信息的交流也很封閉。作文評講交流的范圍和深度也十分有限,一般只針對一兩篇優秀的作文,交流方式也是教師指向學生的單向交流,至于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交流(互相閱讀和評價),開展得很少,或者基本就沒有。所以,一般作文發下來,學生看看分數或者等級,草草瞟了一眼教師評語,塞入書包了事,交流互動的效果被最小化。

  而在博客上,作文交流互動的人群是多元的,有師生之間,有生生之間,有學生和自己朋友或者家長之間,學生可隨時寫作,同學、老師隨時隨地可以看到并給予評論、指導、修改,實現了課內外相溝通、校內外相溝通。學生對同學的作文想讀就讀,而且在閱讀同學作文的過程中,極易受到啟發,于是就來了靈感,找到了寫作的好材料,由讀轉入寫。老師也可非常方便地從學生的作文中找到合適的范文,讓同學們參考和借鑒。

  2、個性創作自由化

  紙質作文,一般都是一個班級統一題目,統一體裁,形式單一,很難調動起學生的寫作熱情。而博客作文借助網絡對學生的吸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興趣。其習作形式有統一的一面,也有學生自由創作的一面,學生在完成老師布置的寫作任務以后,還可以用自己喜歡和擅長的方式書寫他們對自然、人生、社會的獨特感受,或詩歌、或小說、或散文……這些“長處”的展示往往被訪問者所賞識,在別人的賞識中體驗成功和快樂,進一步激發他們熱愛作文的興趣和激情,樹立他們寫作的自信心,形成自己的特色。

  而且在博客里,學生與客觀世界和自己的主觀世界的對話都是自由而深刻的,以網易博客為例,學生寫作的日志可以分為三種發表權限,“公開”——讓所有登錄者閱讀和評論,“博友”——讓自己信任加為博友的人訪問,“私人”——讓自己一個人獨享,這就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一個多元個性化的自由空間,將作文的話語權真正交還給學生,有利于學生真情實感的表達。

  3、指導激勵多元化

  傳統的作文教學,老師因限于時間、精力,很難對每個學生進行最有效的指導和激勵。而博客寫作的指導激勵則是多元化的,首先,老師在網絡上可隨時對學生的習作點評鼓勵,學生在網上也可對同班同學的習作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會保留下來,人人都會看到,這極大地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欲。其次,博客本身就具有激勵機制,為了提高博客的訪問量,學生間隔一定的時間必須不斷地更新博客,這種“被迫”的方式經過一段時間,會養成一種自覺的習慣,良好積極性又能夠鞏固寫作習慣,從而提高他們的作文能力。在這種網絡多元激勵機制的鼓勵下,有些學生每天都寫網絡日記,寫作已不再只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而是一種記錄,一種傾吐和交流,回歸到了寫作的原本目的。再者,“網上揚名”對學生激勵的放大作用也顯而易見,因為有了博客的平臺,學生常把自己發表在博客上的得意之作在家長面前“炫耀”,家長也參與了進來,許多家長經常瀏覽自己孩子的網上作文,并留言鼓勵與提出意見,更激起了學生的寫作熱情。

  4.成長進步檔案化

  實施新課程教材教學的老師有一項重要而繁瑣的工作,就是為每個學生建立“成長記錄袋”.這確實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因為這能讓學生從自身的進步中建立自信心,激發積極性。然而傳統的紙質作文寫完一本丟一本,雖然現在強調學生“成長袋”的建立,但這些收集起來的“作文集”由于缺少再修改和編輯功能,也只能是作為一份材料存檔而已,形式大于功用。()而博客技術卻能很輕松地為學生建立他們成長電子檔案袋。由于博客是電子文檔,修改簡單方便,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的評價、別人的意見以及自己的新感受進行一次、兩次甚至無數次修改,每次寫作、修改、評論他人的作文或大家對自己的評論都記錄在案,不會丟失,而且整齊有序。這對于學生感悟作文之道,積累寫作經驗大有好處。同時“博客”園地也記錄了自己的成長過程、心靈歷程,對個人來說實在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所以說博客寫作既對作文教學是一種促進,又超出了作文教學的目的,對學生的個人成長也是極有意義的。

  二、運用網絡博客,創新作文教學的實施思路

  1、建立博客群,形成交流共享鏈

  教師首先確定網站的內容,然后選擇合適的網站空間(眼下提供博客系統托管服務的網站較多,大都是免費的,有網易的、有專門的博客網站的),然后進行博客注冊。教師先注冊一個班級博客,用以發布作文任務,提供寫作素材及學生的習作等,再統一全班同學在這一博客網站上進行實名注冊,相互加為博友,以便相互訪問,形成一個博客圈,這樣,博客就成了學生開展伙伴閱讀與伙伴互評的超級媒介。

  2、管理博客群,完善寫作資源鏈

  在建立好博客群后,教師在博客上根據教學實際設置一些欄目,諸如 “精品閱讀”(由教師或者學生推薦一些美文,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時事熱點”(關注校外時事新聞)、“詩歌園地”(用以發布學生創作的小詩)“成語故事”(精選著名的成語故事,提高學生運用成語進行寫作的能力)、“寫作新起點”(發布寫作任務,并對寫作進行指導)、“優秀作文”(發表學生的得意之作供大家欣賞、學習、交流)、“習作平臺”(學生提交教師布置作文的地方,方便教師批閱,免得登陸一個個學生的博客)、 “教師園地”(發表教師的文章、心得及對學生的寄語)等等。

  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在學生中挑選3-5名對網絡技術比較熟練的同學擔任

  班級博客的管理者,專門對同學們上交的周記及作文進行編輯、發布和管理。

  3、利用博客寫作,創新作文教學模式

  在這一切都建立完善后,如何利用博客網站進行有效的作文教學呢?我認為可以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課堂同步教學模式”,即在課堂上,教師把作文教學的各種內容制作成網頁,存放到博客網站上進行寫作指導,學生在 Internet 上獲得所需要的教學信息,進行在線構思、創作、發布并修改,評論。這一過程的教學模式可歸結為:確立主題、指導創作——搜索資源、篩選信息——在線構思、在線表達——探究交流、互評互改。

  但這一模式在實施過程中受到一定條件的限制:一是在教學設備上,學生需要人手配備一臺電腦,并且連成一個校園互聯網絡,這些只有在有條件的學校才可以嘗試;二是在時間上,由于學生搜索資源,篩選信息和在線構思、在線寫作的時間比較長,教師很難在一到兩節課內對學生的作品逐一作評價,提出建議,學生也沒有過多的時間去賞析同學的作文并進行交流互評。而文章的作者也不能根據老師和同學的建議進行進一步的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這些問題都限制了這一教學模式的有效實施。筆者從本學期開始擔任了學校的一個網絡

  特色班的教學,對這一教學模式尚處于初步的探究中。

  另一種是“課外異步教學模式”,即利用博客網站的特性進行課外作文教學的指導。“異步”是相對于“同步”而言的,指的是不再局限于課堂,而是通過借助博客網站、E—mail等完成整個教學過程。 這一過程的教學流程大致如下:教師把寫作任務發布到博客網站(如每周周記的主題、作文要求等) → 學生瀏覽網站上的寫作任務及相關的資源信息 → 學生搜索、篩選作文資源完成寫作 → 學生把完成的作文以E—mail的形式發給管理員→管理員在博客上發布 → 教師在線點評,學生互評 → 學生綜合老師和同學們的意見,修改后重新發布作文,供讀者瀏覽評論→學生將最終的寫作成果發布到自己的博客中。

  “課外異步”的教學模式還可以給學生帶來許多自由創作的空間,學生常常把自己平時寫的心情隨筆或是得意之作發到班級博客里,與同學和老師分享,并接受大家的建議和鼓勵,以滿足自己的創作欲望。具體實施流程:學生自主命題、自選話題創作→通過管理員發布到班級博客→ 教師、學生或網絡“游客”留言發表評論 →作者及時回訪,針對大家的評論加以反思→學生修改后重新發布。

  這一模式不受時間和教學設備的限制,同學們的創作發揮也更為淋漓盡致。筆者曾經在擔任的畢業班中做了多次嘗試,效果顯著。學生到了初三,迫于各方面的壓力,特別是升學的壓力,他們特別需要傾訴,可是當老師要求他們寫周記時,他們顯得非常不樂意,所寫的周記大多都是膚淺應付了事,對他們來說每周的練筆就是一種負擔。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在郁悶煩惱的時候也喜歡在QQ空間或是博客上發泄一下,何不把學生的寫作訓練也轉化成一種對心靈的宣泄呢?于是,我把每周的書面周記改為博客周記,有時布置相關的主題,如“十六歲的天空”、“我的青春我作主”、“初三的人生也精彩”等,有時讓學生自由發揮。同是一樣的作業卻出現了完全不一樣的效果,學生參與的熱情空前提高,他們在這里用文字放飛自己的理想,宣告青春的誓言,同學之間進行交流,鼓舞打氣,那些寫出了自己煩惱和心聲的作文,更是評論如潮,連家長和我也常常被他們所感動,就連平時不愿寫作的差生也積極地參與其中。

  利用“博客”引導學生網上寫作的活動開展一年多來,我深感網絡力量的強大,但同時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如網絡信息五花八門,如何更有效對學生實施監管;如何解決學生熱情過后的懈怠等問題,都有待于在進一步的探究中思考和解決

創新作文 篇5

  飛人喬丹說過:“創造,就是整個球隊的勝利。”

  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說過:“不創新,就死亡!

  在如今這個高物質、高享受的社會里,大學生,碩士,精英中的精英比比皆是。他們大多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可捫心自問,有幾個是富有創新精神的?誠然,他們十分優秀,但也不過是應試教育下一個個出色的成品,大腦中靈動的思維已囚禁,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宛如一口枯井,雜草叢生。

  曾讀過個故事,某老師在上《小蝌蚪找媽媽》一文時,當講到“小蝌蚪終于找到青蛙媽媽”時,一同學反駁說:“老師,不對!小蝌蚪怎么知道那就是他們的媽媽呢?說不定……說不定,那只青蛙是公的呢?”全班哄堂大笑,老師一愣,滿臉通紅,憤怒地呵斥他,“我說是就是,你存心擾亂課堂是不是?給我罰站……”

  由此可見,創新需要勇氣。老師為何如此生氣?只因為她是權威,她認為學生只能按照她所說的做!是啊,誰敢反駁老師呢?在老師的上面還有監督老師的人,他們是思想保守的人,有著不可小覷的地位,有他們撐著,誰敢說“不”呢?他們一貫認為“太陽就是金色的!”,并強制性地灌輸給下一代,于無形中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扼殺了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使得他們綜合素質低下,成為應試教育下的犧牲品。

  一個人不能總是模仿他人,正如雨果所說:“即使你很成功地模仿了一個有天才的人,你也缺乏他的獨創精神!

  生活因創新而豐富,思維因創新而活躍。讓我們用知識,勇氣,毅力去編織我們美好燦爛的創新之夢吧!!

創新作文 篇6

  歷史的車輪在日日不息地向前運轉,當今的社會更是風云變幻,瞬息萬變。新的變化,需要用新的觀點、新的方法來面對,于是“創新”就成為眼下一個點擊率頗高的詞語。

  縱觀古今,關于創新的故事很多。

  我國清代書畫家、文學家、“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自幼愛好書法,立志掌握古今書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學苦練,反復臨摹名家字帖,卻進步不大,深感苦惱。有一次練書法入了神,他竟在妻子的背上畫來畫去。妻子問他干什么,他說在練字。他的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體,你體是你體,我體是我體。你老在別人的體上纏什么?”鄭板橋聽后,猛然醒悟:書法貴在創新,自成一體,老是在臨摹別人的碑帖,怎么能行呢!從此以后,他力求創新,探索將畫竹的技巧滲入書法藝術中,終于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從鄭板橋的例子,我們不難看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繼承以往的成果,并在此基礎上加以發展,但這并不是說,只要繼承就可以發展,發展貴在創新。假如中國的書法家都像鄭板橋起初那樣,拘泥于古人的成果而不懂創新,那第一位書法家又該向誰學習?退一萬步說,假設有一位天才書法家存在,眾人都跟他一板一眼地學,不敢創新,結果又會是怎么樣的呢?中國的書法可能就止步于此,不能再前進,更不能像今天這般,百花齊放,萬家爭鳴,多姿多彩。

  創新不僅在書法上十分重要,對文學、科學更為重要。所有優秀的文學作品都來自創新,沒有創新的文學就會淪落到“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可悲境地?茖W的創新,更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從史前的“石刀”到如今的鋼制菜刀,從茅草屋到如今的高樓大廈,從小樹枝到如今可替換的碳素水筆……這,不都是人們積極創新的成果嗎?

  創新,會讓世界更加鮮活多姿,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就勇敢大膽地求新求變吧!

【【精選】創新作文匯總6篇】相關文章:

精選創新作文匯總7篇05-18

精選創新作文匯總五篇03-08

【精選】創新作文匯總8篇03-05

精選我創新作文匯總9篇05-19

精選我創新作文匯總5篇05-18

精選我創新作文匯總7篇05-10

【精選】科技創新作文匯總10篇05-06

精選我創新作文匯總五篇05-04

【精選】科技創新作文匯總4篇04-27

精選我創新作文匯總八篇04-2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欧美在线中文理论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小片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69影院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爱 | 午夜福利在线91 | 亚洲日本人在线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