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實用的中華傳統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華傳統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華傳統作文 篇1
有人喜歡舉國同慶的國慶節,有人喜歡火樹銀花的元宵節,有人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還有人喜歡賽龍舟的端午節,但我最喜歡的卻是熱鬧的春節。
春節的習俗還不少呢。吃餃子、放鞭炮、貼春聯,樣樣喜氣洋洋。在春節里吃餃子是必須的,餃子的餡兒有很多樣,有韭菜雞蛋餡兒、豬肉白菜餡兒、肉三鮮餡兒、素三鮮餡兒……其中我最喜歡吃韭菜雞蛋餡兒。“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響個不停,像下雨的時落到屋頂上的聲音一樣,好不熱鬧。紅紅火火的春聯像紅色的火焰,給節日帶來喜慶的氣氛。
春節和親人團聚在一起真是熱鬧極了。那天晚上,我、媽媽、奶奶和姥姥一起包餃子。我和媽媽搟餃子皮,搟好的餃子皮,再遞到姥姥面前,姥姥把餡兒放到餃子皮上,順著餃子皮的邊再捏緊,包好的餃子由奶奶負責擺。就這樣反復著,其樂無窮。不一會兒,我們就包了好多的餃子,大家一邊干活,一邊說著有趣的事情。一會兒哈哈大笑,一會兒手忙腳亂。真是熱鬧極了。最丟人的`是我一不小心把餃子皮掉在了地上,當時我很不好意思,可媽媽卻安慰我說:“沒事兒的,下次注意點就可以了。” 一包完餃子后,就下鍋煮了。煮了一會兒餃子就熟了,再把美味的餃子擺上了餐桌。大家團聚在一起吃餃子的時候最是熱鬧、開心。吃著餃子 ,我自言自語道:“還是親手包的餃子最好吃。”
這難忘的春節總是讓我記憶猶新。這樣的春節你難道不喜歡嗎?
中華傳統作文 篇2
中國已有悠久的傳統美德,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德,它體現了一個人的品質和行為。美德的定義是:凡是可以給一個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東西包括攻擊,力量,勇氣,自信,團隊合作精神等。所以,我們應當時時刻刻都體現美德。
讓美德漂白世界,地球變成生命的圣潔花園,是人人向往的天堂。心中有正義善良的規則,猶如靈魂有了信仰,人們的生活才享受更多的明媚陽光。
雷鋒說過:“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枯,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所以,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要時時刻刻體現美德,一群大雁結伴飛行,它們為什么可以飛得更遠呢?我們有了團隊,在團隊的努力下,我們為什么就能實現更高的目標呢?這些只能說明集體是個人戰勝困難,獲得勝利的力量源泉,是獲得友誼的橋梁和紐帶,是我們施展聰明才智的廣闊舞臺。
荀子說過:“人無禮則補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千百年來,禮儀之風傳承至今,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于世。美德是禮儀中必不可少的禮儀,所以,文明禮儀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的習慣。
寒假的一天,天氣非常寒冷,鵝毛大雪從天上灑落下來。幾分鐘后,胡同里、屋頂上、電線桿上——都積了一層厚厚的雪。幾天下來,雪越下越大,積雪也越來越厚,最深的地方大約有5多厘米呢!路面上堆積的雪已經成了冰,給行路帶來了很大的不便,一不小心就會摔跤。
正在這時,有幾位居民穿著雨衣,戴著手套,拿著鐵鏟到胡同里鏟雪。他們把鏟子扎進厚厚的雪里,再往上一提,把雪扔到馬路邊。不一會兒,馬路被鏟出了一條通道,使行人更方便了。大家都紛紛感謝他們,可他們卻說:“沒什么,這是應該的。”
許多人看到這樣的情景,也紛紛加入到他們中去,在馬路邊的小孩們都在為大家加油,好像那激動人心的勞動號子。“人心齊,泰山移。大家努力干哪!”大人們個個滿頭大汗,但卻越干越有勁,沒多久就把雪鏟除了。馬路又恢復了正常通行。
可是,由于雪沒有停止,不一會兒,馬路又凍上了。大家不顧一切,只要雪凍上路,就把雪鏟除。小孩們也伸出了手,把路上的`雪做成雪球,和小伙伴們玩打雪仗,堆雪人。這樣不但給鏟雪工作出了一份力,使鏟雪工作能更快完成,而且自己也玩得很開心。這幾天里,大家都輪流出工鏟雪,道路總是非常通暢。沒過幾天,雪停了。在明媚的陽光的照射下,雪慢慢融化了。
美德由如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一些事情最能顯露惡德,但一些事情最能顯露美德。生活中的一切的一切,都在永恒的愛心之下,只要你懂得珍惜,懂得真理,相信美德永遠佇立在心中。
美德本身就是一種報酬。私德如同根本,公德如同枝葉,公德是由私德而生。若無公德也不配講私德。獨善其身,就是講美德的第一步,在路面結冰的時候,我們如果多付出自己的一份美德,迎接的將是一片片和煦與明媚。 在燃燒,美德在傳送,讓我們協起手來,讓美德流傳,流傳給所有人。
中華傳統作文 篇3
中華民族悠悠5000年歷史長河,閃爍著華夏兒女的勤勞與智慧,孔子曾經說過“民無信則不立”。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華美德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不竭進步之源。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個故事:一個國王有3個兒子,一天他給3個兒子各一袋種子,說“誰種出來的東西讓我滿意,我就讓誰繼承我的王位”。過了一段時間,三個兒子都來了,大兒子拿出許多果實,二兒子拿出鮮艷的花,只有三兒子什么都拿不出來。國王好奇地問三兒子。他說“你給我的是熟種子,怎能種出東西呢?父親滿意地笑了,把王位給了敢于說實話的三兒子。他的誠實守信使他當上了國王。
不但這樣,在社會主義文明高度發展,人與人相處難見真情的今天,誠信的品質極為重要。而在原來,在我們身邊缺失誠信的事情卻時有發生:虛假廣告橫行天下;劣質商品充斥市場;考生作弊現象嚴重……所以,“信用危機”已成為阻礙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大因素。
而近幾年來,人們把最具有中華傳統美德的青少年稱為“最美少年”,它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也是我們正要尋找的正能量。為了建立人人都有的良好品德的社會風氣,我們要爭當“中華民族最美少年”,要熱愛祖國,樹立遠大的理想,為了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今天的生活是無數前輩們用肩膀扛起來,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有什么理由來虛度青春呢?
我們作為新時代的繼承人,我們有責任和義務背起這偉大復興的責任,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一件件小事做起:在學校,我們對待同學,應該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相愛護。同學之間如果有矛盾,多進行自我反省,不要把錯誤推向別人。它就像潤滑油,使粗糙的摩擦消跡。互相理解,寬容待人,才能使班級更團結,友誼更深厚。使我們全校學生心連心,共創和諧校園。在家里,行動上幫父母多做家務,言語上多多夸獎父母,不要與父母頂嘴,最重要的.一點,認真學習,每次都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父母;在大街上,不隨手丟垃圾,不吐痰。用我們的真誠和最熾熱的心,澆灌出人生最美麗的花朵。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讓我們成為社會建設的骨干,樹立健康社會社會美德,奔向祖國繁榮富強的現代化,使中國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華傳統作文 篇4
又是一年春節到!突然就想起魯迅先生的小說《祝福》的開場白:“舊歷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上不必說,就是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于是,揮之不去的有關兒時過年的記憶便如春潮般涌上心頭,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春節。
兒時過年,越是接近年底,孩子們就越是興奮,早早盼望過年,心情十分迫切,整天扳著指頭盤算天數,怎么還不過年?心兒就像被貓抓似的,要的就是過年的那種喜氣氛圍。大人們越來越忙碌,忙著掃塵跡,忙著添新衣,忙著辦年貨,過年的氣息,就在年前的準備中,一點一滴地流淌出來。
印象最深的還是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始,總會有兩三個四、五十歲的婦女挎著個蓋一塊好看花布的小竹籃,在各村各家游走,里面放著一些印有灶王爺的畫紙--油印的、很薄,還有就是在祭拜灶王爺時用來燒的香,價格也很便宜,只要五角錢,對啦,在老人們面前千萬不能說是買灶王爺,要說請,為這事我們小孩子可沒少挨訓。灶王爺那是誰?是天庭派到人間的使者,每年都要向玉皇大帝報告每家每戶的善惡舉動,玉皇大帝則根據灶王爺的述說來決定家家戶戶的吉兇禍福,為了祈求來年一家人都能平平安安、避免災禍,家家都要多供奉瓜果點心,包些水餃來先讓灶王爺先享受,好讓灶王爺的嘴巴變甜一些,在玉皇大帝那里多說些好話,祈福來年風調雨順,糧食缸滿囤滿。
小時候過年,可以跟著大人們趕趕集,洗洗澡、理理發整個煥然一新,給男孩兒買個泥老虎,給女孩兒買朵花帶,捏個糖人,粘個糖葫蘆。接下來新年的腳步就越來越近了,周圍響著零星的鞭炮聲,那是孩子們從那串長長的鞭炮上偷偷取下來的幾顆,幾個頑皮的孩子聚在一起找來一個破舊的茶缸,最好是底下有洞洞的,把單零零的一個炮扣在下面,捻子露在外面,然后找一根長長的干柴,杵到旺旺的爐火里點燃,帶著火苗點燃了炮捻,然后迅速逃離,轉身時那個舊茶缸已被氣浪拋到半空,招來一片天真無邪笑聲。這時大人往往會嗔怒孩子一些注意安全的話,而淘氣的孩子們則早已一溜瘋跑到別處去表演下一個精彩節目。鄉村里處處彌漫著濃濃的年味,左鄰燉雞,右鄰煮鴨,家家戶戶炒花生瓜子、炸丸子炸果子、蒸起白面餑餑一籠屜接一籠屜,預示著來年的日子會芝麻開花--節節高,就這樣燉著、煮著、炸著、蒸著年就到了。
中國人沒有誰不看重春節的,尤其是在寫春聯和貼春聯上。過去街上很少有出售春聯的,一般都是自己買來紅紙、墨汁、毛筆,帶上一包價格稍貴的香煙,在村上找一個會寫毛筆字有學問人,根據需要給寫幾幅大吉大利的春聯,春節祝福語《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春節》。年三十中午以前一定要貼在門楣上,給人以萬象更新,大地回春的喜悅感,使新年的味道越來越濃,那種濃濃的年味,才叫有滋味。
過年了,可以穿上盼望已久的新衣,可以和伙伴們一起到大門外已經收獲的田野里盡情嬉戲,可以無拘無束地瘋玩,可以不再要寫作業上學,可以晚睡晚起,可以得到望眼欲穿的壓歲錢,可以得到劈啪作響的小鞭炮,可以吃上平時看著直咽口水的好吃的東西,米花糖、年糕、炸果……一大堆零食將肚子撐得飽飽的。
小時候,不知道為什么,好像過年就應該下雪,不下雪就不叫正意義上的.過年。過年的時候下雪,白皚皚的雪地襯著紅彤彤的對聯,那一縷淡淡的墨汁飄香,真是沁人肺腑。奶奶則喜歡貼門神,白臉兒是秦叔寶,黑臉兒是尉遲恭,再放著幾個小花炮,說不出來的熱鬧。大年初一清晨家家戶戶都要燃放鞭炮,叫做開門紅。
如今年復一年,隨著“爆竹聲中舊歲除,總把新桃換舊符”。
30多年來,我們見證了改革開放的風雨歷程,真切感受到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深深體會到現代的生活天天都如過年般的富足與幸福。現代城市里,商業社會的快節奏早已沖淡了人們對新年的憧憬。過年的東西都是現成的,走在街上,滿眼望去,皆是商家貼出的各色花花綠綠的商業廣告和春年節期間的優惠活動告示,熙熙攘攘的人群潮來潮往。商場里的年貨琳瑯滿目應有盡有,隨用隨買。家里的清潔衛生提前聯系了家政公司,年夜飯也是早在酒店預訂,省時省心省事!可是卻缺少了小時候對“年”的那種期盼,絲毫感覺不到曾經記憶中的年味,曾經的激情,帶給孩子們更多、更美好的歡樂,留戀起兒時那熱熱鬧鬧的年了,無法揮去那份鄉情與童年色彩斑斕的夢。春節將至,實際上我是更希望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能夠延續我們記憶中的傳統風格。
中華傳統作文 篇5
甲骨文作為中國古老的象形文字,是中華優秀傳統的一部分。南粵中學高三年級用甲骨文寫標語,陳教授借助電腦技術重新解讀象形文字,無疑是將這一文化與時代潮流結合起來,構成了時尚的傳統文化,賦予了傳統文化新的生命。
要讓傳統文化跟上時代潮流,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推動。科學技術能夠創新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結合現代時尚元素,讓傳統文化煥發光彩。甲骨文通過網絡成了表情包,陳教授設計出具有幾何審美效果的甲骨文字體,G20峰會將中國畫通過全息投影技術展現出來,這些都是依靠科技的發展,讓我國傳統文化跟上時代潮流,跟上時尚的步伐。
我們除了要用科學技術創新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還要創新傳統文化的傳播方式。一個文化的發展離不開人們的宣傳,弘揚傳統文化對其繼承有著重要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精神需求也不斷增加。科技手段出現,并在大眾生活中用網絡流行語宣傳了甲骨文的知識,南岳中學高三年級用標語在宣傳欄上弘揚了甲骨文文化,讓同學了解甲骨文。《舌尖上的中國》通過電視拍攝,讓大眾了解到了中華傳統美食文化。無數的新型傳播手段,有助于中華傳統文化進入人民視野,跟上時代潮流,向時尚邁進一步。
雖說推動中華文化跟上時代潮流需要科學的創新,傳播,但更多的是需要人們的'繼承意識,保護意識。沒有這些意識,何來的創新、傳播呢?陳教授受“藝術與科學”學術運動的啟發,有了繼承象形文字的意識,多少志愿者為了不讓民間文化消失,主動學習、繼承。甲骨文也成功入選了《世界記憶名錄》。這些都是在繼承意識,保護意識的前提下完成的。
繼承、創新和傳播傳統文化,都是讓文化跟上時代潮流的必由之路,但這并不意味著接受一切傳統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地進行繼承和創新,傳播優秀的傳統文化。同時,我們還要保留其本質,不讓優秀傳統文化變味,要實事求是的去繼承、創新和傳播。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了跟上時代步伐,成為時尚的標志,我們要在繼承的基礎上用科技手段去創新、傳播。
【中華傳統作文】相關文章:
中華傳統作文(精選)08-25
中華傳統作文[經典]08-08
(精選)中華傳統作文05-07
中華傳統作文11-24
中華傳統作文07-15
中華傳統作文11-23
中華的傳統作文12-16
關于中華傳統作文12-03
(通用)中華傳統作文09-05
(精)中華傳統作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