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三峽的八年級論文
三峽已經完成,但卻鮮為人知。下面個大家帶來關于三峽的八年級論文。
第一篇:三峽水庫建成的利與弊
三峽工程首要的建設目標是防洪,使荊江大堤的防洪能力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三峽工程總裝機容量1820萬千瓦。年發電量達847億千瓦時,將給沿江的工業城鎮和廣大地區提供廉價而清潔的電力。這是三峽工程最主要的直接經濟效益,也是三峽工程建設的充分條件。
三峽水庫的形成,改善了峽谷河段的航道,萬噸級船隊有半年時間可以直達重慶,通航能力可從現在的每年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而且可降低航運成本30%~37%。
建成后的三峽工程,作為中國的大西南同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有機聯系的紐帶,以其巨大的綜合效益,必將有力地帶動和促進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和騰飛。這對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提高綜合國力具有重要意義。
三峽工程及市場機遇。三峽工程規模宏大。它由世界最大規模的水庫移民工程,世界最大規模的攔河大壩、水力發電廠房、通航建筑物以及大規模的遠距離輸變電工程組成。
三峽工程巨大的建筑規模,給中國長江流域乃至全國的建筑業、材料工業、機械電氣制造業以及電力、信息產業提供一個不小的市場機會,也促進這一地區和全國的經濟發展。
三峽工程需要當今世界的最新技術,也將為國際工程界、機械、電氣、電子信息界提供一個不可忽視的市場。
關于水庫移民。水庫移民搬遷約達100萬人口,需要重建家園。水庫淹沒區都是沿江比較貧窮的地區,大量移民資金的投入對這個地區來說是一個新的發展機遇。“開發性移民”的移民方針將促進庫區經濟繁榮。動遷庫區100萬人口換得下游尤其是荊江地區1500萬人口和2300萬畝耕地的安全保障,從政治、社會、經濟等任何一個角度看都是合理的。這就是為什么興建三峽工程能得到庫區人民的擁護和支持的原因。
水庫誘發地震與庫岸穩定
誘發地震研究對三峽水庫分段進行評價的基本結論是:從壩址至廟河長16公里的結晶巖低山丘陵庫段,巖體完整性好,歷史和現今有感地震活動稀少,蓄水后不排除發生淺源小震,最大震級預計不大于里氏4級;自廟河至白帝城長142公里的碳酸鹽巖峽谷庫段,可能發生巖溶性的水庫誘發地震,最大震級也不超過里氏4級;白帝城以上以砂巖、泥巖為主的庫段,無大斷裂通過,巖體透水性弱,不具備發生水庫誘發地震的條件。
根據長期的地質勘測研究和水庫誘發地震研究成果,三峽壩區和庫區地殼穩定,均不孕育發生嚴重地震的地質背景。三峽水庫蓄水后,雖不排除發生水庫誘發地震的可能性,但從高估計,影響到壩區的最高地震烈度不會超過VI度,不會影響按Vll度設防的主要建筑物的安全。
三峽水庫庫岸主要由堅硬巖石和半堅硬巖石構成,大的斷層不多,新構造運動和地震活動也不強烈,因而庫岸總體穩定性是好的。但三峽河段岸坡在長江河床下切的過程中,在岸坡上發生一些崩塌和滑坡,屬于河流發育過程重點正常自然現象。歷史上曾有發生,水庫蓄水后也有可能繼續發生。經查明,庫區岸坡分布有大于100萬立方米的大型崩滑、危巖體共284個,總體積約30億立方米。其中穩定性差和較差、蓄水后可能失穩的大型崩滑體共64個,總體積3.4億立方米,即使全部失穩滑塌入水庫,對水庫庫容和壽命也無實質性的影響。距大壩26公里以內的庫段,不存在可能失穩的大型崩滑體,故可能發生的庫岸崩滑不會影響樞紐建筑物的安全。三峽水庫蓄水后,由于水位抬高,水深加大,可能發生庫岸局部的滑坡和崩塌,不會影響航道通航。水庫蓄水后,可能受庫岸局部滑塌影響較大的是庫岸的新老城鎮和居民。因此,要充分重視移民新城鎮和集中居民點選址的地質條件,同時要建立對可能失穩的崩滑體的監測和預報工作。
第二篇:即將絕版的三峽
百年夢想,十年奮戰,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今夏首次蓄水完畢,實現船閘通航和發電的目標。這是三峽工程歷史性的轉折,也是她正式為人民服務生涯的開始,標志著這個歷經百年風雨滄桑、凝聚著華夏兒女頑強不屈精神的跨世紀工程進入了收獲期。為了讓一些沒領略過絕版前的三峽,特將本人六年前的小游記提供發表以作再一次的見證。
為了即將告別的紀念,我等懷著“別后難再”的念頭,今夏在結束中編辦業務培訓后拐到重慶,來到了一個半世紀以來國人魂牽夢縈的地方——長江三峽,終于圓了我二十多年的夢!
滾滾東逝的長江,全長6300米,東起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各拉丹東雪山,流經10省、市、自治區,最后注入碧波浩瀚的東海,整個長江以“滔滔長江騰蛟龍,巍巍群山威虎雄”為其顯著特點,是泱泱大中華的母親河,為世界第三大江。它多少年來不知引發多少人的奇想?又不知使多少人進入夢境?李白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等都是過往的絕唱。五十年代,毛澤東在暢游長江、品嘗武昌魚后,以“極目楚天舒”的心境,揮毫留下了浪漫之作《水調歌頭.游詠》,為我們描繪了“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羌,當驚世界殊”的壯美圖畫。
我們坐船順下,飽覽了重慶至宜昌的長江中游即長江三峽。它是長江風景線上最為壯美奇秀的一段,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西起白帝城,東訖宜昌南津關,全長196公里。峽中峭壁險峻,激流澎湃,濤如雷鳴,是萬里長江最為壯觀的大峽谷,坐在客輪峽中一行,可一覽舉世聞名的三峽風姿。
第一峽瞿塘峽最大特點:短、險、峻,它激流飛下,氣勢磅礴,兩岸青山聳立,蔚偉壯觀,早有“山似拔天來,峰若刺天去,鎖全川之水,扼巴蜀之喉”之說。
第二峽為巫峽,以奇、美、秀為其特點。峽中西岸擁簇
乳峰疊嶂,有12個山峰似乳峰,阿娜多姿。尤為神女峰更神
奇,恰似一個婷婷玉立的少女。峽中常常云霧繚繞,細雨蒙蒙,
好似薄薄面紗披在神奇的乳峰。
第三峽為西陵峽,以其灘多、水急、幽深為特點,越來
越開闊,兩岸山地由裸多變遮多,由巖多變土多,處處綠裝。
解放后,對這里的險灘進行了整治,現在有驚無險了,而且
出現高峽出平湖的奇跡。在自由自在、桀驁不馴流淌著千百年后,“高峽出平湖”的夢想真的很快要現實了。不是嗎?1986年開始興建的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有上攔河壩、泄洪道.水電站、通航道等建筑物,大壩全長1983米,壩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總庫容將近400米3,年發電在840億度,工程完工要18年,共要移民113萬人,是舉國上下和國際所特別注目的偉大工程。
近年又在葛洲壩上游興建三峽工程,這是跨世紀的宏偉
建設,要在2009年全部完工,使防洪、發電、養殖、通航
于一體,將成為世界最大水力發電站,萬噸巨輪可駛抵重慶。
峽區景色更加絢麗多姿。
長江,您那滔滔江水展示著無盡的豐彩,滿目蒼桑述說
著永不古老的故事,您不僅是中華的驕傲,華夏的希望,您
不愧為“中華奇觀,天下絕景”,而且是母素的乳汁,養育
著長江流域的子子孫孫,并以新世紀的眼光展現在世人面前,
為人類貢獻著不盡的甘甜!
別過了,奉節的白帝城;
別過了,豐都的“鬼城”;
別過了,秭歸的屈原祠;
別過了,巴東的秋風亭……
長江,萬歲!
【三峽的八年級論文】相關文章:
八年級游記作文三峽03-10
八年級節日論文10-12
八年級上六單元作文人教版:即將絕版的三峽10-18
美麗的三峽作文「精選」08-30
游玩三峽作文08-10
改寫《三峽》作文08-08
三峽山的優秀作文08-08
美麗的三峽作文08-08
描寫三峽的經典對聯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