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那些風俗作文

時間:2021-02-09 09:22:36 春節 我要投稿

春節的那些風俗作文(通用10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節的那些風俗作文(通用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節的那些風俗作文(通用10篇)

  春節的那些風俗作文1

  要說到春節的習俗,那我明白的可就多啦!比如放鞭炮啦,走親訪友啦,貼春聯啦,吃餃子啦,簡直這樣多的數不勝數。但這樣對于我這個美食愛好者來說,最最期盼和喜愛的,當然還這樣吃湯圓咯!

  湯圓味兒好,做法很重要!這不,今年的春節,我們家又要準備吃湯圓了,我也不時會在廚房中打打下手。

  其實湯圓的做法也很簡單。這第一步,當然就這樣和面了。面和好以后,就能夠取下一塊,或大或小都能夠,然后將它捏成一個厚度中等的小餅子,再將原有的湯圓餡兒放一些在小餅子的中央,之后將小餅子慢慢地團起來,先團成碗狀,最后團成球狀。而第二步,就能夠將這些做好的湯圓放在有著開水的鍋中煮,直到煮熟為止。

  湯圓一出鍋,頓時就香氣四溢,讓人聞了就垂涎三尺。

  最后能夠吃湯圓啦!此時的我,情緒可真的這樣興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這天的湯圓。過了一會兒,餐桌旁的人都到齊了,湯圓也一碗一碗地端了出來。我手里拿著筷子,看著碗里那又鼓又熱的湯圓,心里總這樣熱乎乎的。——實在等不下去了,于這樣我從碗中夾起一只湯圓,然后留意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塞!這味道簡直這樣美不可言哪!那軟軟的面皮,還有那又香又甜的餡兒,直朝我的喉嚨奔去。這滋味,可真這樣給人一種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

  湯圓,在某些地方又叫團子,讓人有一種在新的一年中能夠團團圓圓的完美期盼。

  怎樣樣?聽了我的介紹,你這樣不這樣也對我喜歡的這個春節習俗有種一種期盼的感覺呢?心動不如行動,此刻就開始做湯圓吧!期望今年的春節,你也能吃到美味的湯圓。在新的一年中,你也能和你的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春節的那些風俗作文2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里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里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這樣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后,此俗漸漸淡漠。

  春節期間,江蘇地區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初一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閑活動,卻一向延續下來。

  春節的那些風俗作文3

  春節這樣我國各民族的傳統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里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這歷史上關于歲首春節的生動定照。

  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這個節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辭中,亦有關于春節的記載,有慶祝風首春節的風俗,但當時歷法,這樣靠“觀象授時”,這樣否準確,尚難確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造了“太初歷”,明確規定以農歷正月為歲首,從這時起,農歷新年的習俗就流傳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后,這個節日就改為春節。

  在我國最古的.文字記載中,有許多關于歲首的故事,臘月和新春,正這樣“秋收冬藏”以后的農閑季節,漢鄭玄也說過,歲未年初“勞農以休息之”。拿我們這天的話來說,就這樣勞逸結合的意思。

  那么春節到底這樣怎樣來的呢?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想把節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方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日晷儀。但這樣,天陰雨霧,影響測量,之后,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復一遍。

  那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時風云的不測,使他很苦惱。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為討好皇上,奏稱要設天臺敬祭天神,祖乙認為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于事,萬年明白后,忍不住帶著日晷儀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后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于這樣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筑起日晷臺和漏壺亭,并派了十二童子服待萬年,祖乙對萬年說:“期望你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光,建立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傳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狀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寫了一些字,阿衡看見后,明白萬年的歷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殺萬年,結果刺客被士衛抓住了,祖乙明白后,懲處了阿衡,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此刻正這樣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道,就叫春節吧。”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之后,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了準確的太陽歷,之后為了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日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后,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傳說就這樣為了紀念萬年的。

  此刻我們過年也有一些習俗,如倒貼“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

  春節的那些風俗作文4

  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完美愿望,這樣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這樣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這樣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期望。守歲除夕守歲這樣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

  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這樣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這樣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齊包餃子過年。

  春節的那些風俗作文5

  春節踏著農歷12月24日零時的鐘聲,走入桂林的城鄉。這天這樣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這樣“過小年”。過小年這天,人們宰狗、殺鴨,慶賀春節來臨。這天的爆竹聲,帶著人們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響,聲傳高宇。人們認為灶神這樣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惡功過禍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將盡,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為全家降福免災。祭灶的儀式多由家里的長輩去辦,他們將糖果放在灶頭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這樣讓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讓他甜甜的嘴巴盡說好話。除夕夜幕降臨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爺下凡。這這樣桂林“過小年”的古俗,此刻即便這樣鳴放鞭炮,也僅這樣古俗遺存的儀式罷了。

  從臘月二十四到三十,人們忙著置辦年貨,打掃居室內外,以干干凈凈迎接新年。過節的傳統食品種類繁多,且寓有完美的愿望:臘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葷、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們喜歡闔家團聚,菜肴中必有“圓子”、“歡喜”,取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之意。這個夜晚,萬人空巷,都在家中守歲。守歲時,要把火盆的炭火燒得紅紅火火,以象征生活歲歲興旺。當零時一到,老老少少喜氣盈盈,以爆竹聲聲迎接新年。這喜炮聲不絕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靜,人們仍無睡意,爐火依然旺著,就這樣要去休息,也依然不會忘記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種,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種猶如人的生命,它這樣新年財旺、家旺的好兆頭。人們對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許這樣因為火給人類帶來了禮貌、帶來了溫暖吧。愛火就如同熱愛自我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春節的那些風俗作文6

  春節這樣中國一個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期間,全國這樣上下舉國歡慶,處處洋溢著歡樂和諧的氣氛。

  佛山的春節一般在農歷的二十幾就開始了。主要的活動包括逛花街,辦年貨等。佛山人喜愛逛花街,久而久之,這便成了佛山人過春節必不可少的活動。因此,按歷代習俗,都會舉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這句這樣廣東話。佛山人會在農歷二十八的時候把家里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干干凈凈。把這一年不好的東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來臨。年前,佛山人還會開油鍋、蒸年糕。開油鍋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來年的日子像只油鍋,油油潤潤,富富足足。佛山人還愛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這一天,這樣整個春節的高潮。這一天,孩子們都會到處燃放煙花爆竹。不僅僅如此,大家還會忙于做年夜飯。佛山人對年夜飯的菜色十分講究,既要美味可口,還要好意頭。一般的年夜飯都會有雞,俗話說無雞不成宴,所以,雞這樣少不了的。其次,就這樣一些應景的菜,例如:魚,代表年年有余;發菜,代表發財;蠔豉,代表好事……吃過晚飯,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點,人氣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會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過午飯后,佛山人會到公園去看表演或到親友家去拜年。拜年時,不論帶了多少禮物都不能這樣單數,因為俗話說好事成雙。進了門,首先要對象說不一樣的祝福語。對老人要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對有工作的人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于新年大賺,發財利市了。拜年時,長輩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利這樣給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帶給他們。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這樣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在佛山,有這么一個俗語行通濟,無蔽翳。這意味著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們都會拿著行運風車和與生財同音的生菜走通濟橋,祈求身體健康、財運亨通。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吃湯圓,寓意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春節的那些風俗作文7

  我的家鄉習俗中,春節最為隆重,接下來,我就介紹兩個習俗吧!

  首先是放鞭炮。相傳,在古時候有一個叫年的怪獸,它每到春節就來搗亂,后來,人們發現年獸害怕紅色、火光和爆炸聲,人們們便用鞭炮來趕走年獸,便有了放鞭炮這個習俗。

  之后,便是壓歲錢了。相傳,在除夕晚上,歲便會來吃人,某一回,一個大人把錢放在小孩枕頭底下,歲來吃孩子時,只見枕頭下紅光大放,把歲嚇跑了,于是民間就有了過年給小孩壓歲錢的習俗,因為可以趕跑歲,不讓它吃到人,因此叫“壓歲錢”,壓歲錢的習俗也就隨之而來。

  這就是我家鄉春節的習俗了。

  春節的那些風俗作文8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中國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還有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相傳至今。比如,掃塵、發紅包、貼春聯、貼窗花、倒貼“福”字、畫年畫和守歲等等,這些風俗都體現著我國民間的文化。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在古書《呂氏春秋》中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習慣了,此外,掃塵還有“除陳布新”的含義。

  春聯也叫對聯、桃符,它以對偶、精巧的文字抒發美好的愿望,是我們中國獨特的文學形式。春節貼春聯這一習俗起源于宋代,春聯分為上聯、下聯和橫批。

  “福”字,指的是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是為了表達對親朋好友的一種祝福。可是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祝福,人們干脆把“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倒’了”。

  現在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已很是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家家戶戶帶去了興旺和歡樂的喜慶場面。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

  在此我再送大家一副對聯:“焰火耀長空,色彩斑斕歡度除夕度,金龍騰大地,人聲鼎沸喜迎吉祥年”!祝大家過一個開心年!

  春節的那些風俗作文9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節日。這不,春節到了,家家戶戶貼春聯、舞獅子、放鞭炮……可熱鬧了!最讓我們小孩子興奮的是可以拿壓歲錢,你可知道為什么只有在春節才有這些習俗呢?

  相傳,在古時候有一個叫“年”的怪獸生活在海洋里,每到除夕就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人們每到除夕就逃到深山去。后來,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色、火光、響聲。于是,每至年末歲首,人們就在家門口貼紅聯、放鞭炮、掛燈籠、舞獅子,來驅趕“年”,嚇得“年”跑回了海里,再也不敢出來。而這些驅趕“年”的方式被一代代地傳了下來,成了我們的習俗。

  除夕夜是我們小孩子最開心的時候,因為不但可以玩,長輩們還會給我們壓歲錢。那你們知道為什么長輩要給我們晚輩壓歲錢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睡熟的孩子的頭,孩子醒來之后也會變成“祟”。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著燈坐著不睡,叫守“祟”。有一對夫妻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與孩子玩。孩子睡了,他們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身邊,他們不敢合眼。半夜,“祟”剛伸出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發出了道道閃光,“祟”嚇得趕緊跑了。他們把用紅紙包八枚銅嚇退了“祟”的事告訴了大家,大家學著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原來八枚銅錢是人仙變的,暗中來保護孩子的。

  知道了這些習俗,認識了這些傳統文化,我們更應該守候我們的精神家園,讓我們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春節的那些風俗作文10

  過年啦!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早早的起床了。今年我是在鄉下老家過年的,在那里家家戶戶門口都掛著紅紅的大燈籠,門上貼著對聯,喜氣洋洋,爺爺家的大門上張貼著一付年畫,上面分別寫著“虎年吉祥,虎虎生威”,吃過早飯,我們舉行了鄉下特有的“謝年”儀式,爺爺說:“謝年就是感謝過去的一年大家幸幸福福,期盼新的一年更加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事業、學業蒸蒸日上”。謝年的時候,把雞、豬肉、水果等擺在祭奠桌上,點上蠟燭,倒上酒水,我把一串長長的鞭炮擺成一個大大的元寶形狀,在祭拜時,我心里默默地想:‘過年啦,我又長大了一歲,我要變得更加懂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我會做到的,我一定要做到……’

  “砰啪”把我的思緒拉了回來,鞭炮聲震耳欲聾般在空中響了起來,一聲聲的炮竹代表一串串的祝福……

  “吃年夜飯嘍!”哇!只看見圓桌上擺了滿滿的菜,有魚、有豬肉、雞肉、鴨肉、牛肉、羊肉、對蝦、三鮮(這可是我奶奶親自做的);有芹菜、青菜、筍、藕;還有八寶飯、西施豆腐羹……看到這么多的美味佳肴,我口水已經流下來了,迫不及待的趕快坐下來拿起筷子往盤子里夾菜,我們大家吃的津津有味,開心地聊著天,說著祝福的話語。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給我發了壓歲包。

  吃好年夜飯,我和小朋友一起玩著我們的游戲,新年晚會開始,晚會節目豐富多彩,一個個節目都是那樣的精彩,我最喜歡的是小品《一句話的事》。直到新年的鐘聲敲響,我才慢慢的進入夢鄉!

  過年真好,要是天天都是過年那該多好呀!我喜歡過年!

【春節的那些風俗作文(通用10篇)】相關文章:

中國春節的風俗作文04-22

春節的傳統風俗作文04-29

春節風俗100字作文(通用5篇)02-22

春節風俗作文700字(通用5篇)02-22

春節風俗作文700字(通用6篇)02-22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通用38篇)03-30

春節的那些事作文5篇03-15

春節的那些事作文14篇03-15

【實用】春節風俗作文700字(通用10篇)01-21

風俗作文春節800字03-0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 亚洲成AV人的天堂在线 | 在线观看AV网站永久免费观看 |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 | 久久综合丝袜国产 | 中文字幕一级午夜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