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考語文閱讀詞語分析
理解詞語的含義及表達效果是理解和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也是中考語文的重要考點之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考語文閱讀詞語分析,歡迎閱讀參考。
中考語文閱讀詞語分析
一、聯系文章的主題思想。
一個好作者在遣詞造句的過程中,總是根據主題思想來選擇他認為最恰當的詞語。因此,當同學們品析一個詞語在文句中的作用時,首先要考慮這個詞語與文章中心的關系,想想這個詞語是否體現了文章的主旨。
二、聯系人物形象。
同學們在閱讀一段刻畫人物形象的文字時,一定要注意那些看似普通卻隱含有關人物形象深刻內涵的詞語,要從人物塑造的高度去把握這些詞語的作用。
三、結合作者的思想感情。
品析詞語,同學們不單要聯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還要聯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好的文章,總是有感而發,因情為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血脈一般貫串于文章始終,因此,當同學們分析詞語時,不可不考慮這個詞語所浸潤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聯系上下文。
縱觀近年來全國各地的中考語文試卷,我們發現,許多分析詞語含義的試題都需聯系上下文來進行分析、理解,因此,要認真掌握這一方法。當加點詞語處于文中的總起句中時,就需要同學們根據下文的具體表述來分析詞語;當詞語處于文中的總結句中時,則需要同學們根據上文的具體表述來理解。
閱讀理解詞語賞析類題型
一、考點解析?
賞析詞語就是分析和欣賞詞語在內容、表達(語言)、主題(情理)等方面的好處、妙處、表達效果。簡而言之,就是分析詞語寫了什么,怎么寫的,寫的怎么樣,為什么寫。
二、常考題型?
1、對句子中的加點詞語進行賞析。
2、結合上下文,分析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3、聯系上下文,從不同方面體會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妙處?
4、品味文章中某句中加點的詞語,談談使用這個詞語的用意和好處。
5、加點詞語能不能刪去,為什么?
6、加點詞語能不能換成……為什么?
7、加點詞語重讀好不好,請說明理由。(2022年青島中考)
三、答題公式及模版
(一)答題公式:
怎么寫的,寫的怎么樣,寫了什么,為什么寫。
或者:詞語的寫法+表達效果+寫了……內容+表達的情感(觀點、態度、道理等)
1、怎么寫的,寫的怎么樣,即分析詞語的寫法及表達效果,主要從詞性、詞語的感情色彩、詞語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描寫方法等四個角度進行賞析,(也叫語言賞析)
(1)、詞性角度賞析:
①、詞性,詞語的性質,常考的主要是指富有表現力的動詞、形容詞、副詞、疊詞、擬聲詞、以及詞性轉化的詞語,如動詞用做形容詞、名詞用做動詞等。
②、常考的富有表現力的詞語的表達效果如下:
動詞:生動形象;形容詞:生動形象;
疊詞:音韻和諧(節奏感強),形象逼真;
副詞:準確生動地修飾(限制)了……;
擬聲詞:“生動逼真的描繪了事物……特點(或者人物……的心情、動作、狀態),使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詞語單獨成句:突出強調了……意思(情感)。
(2)、詞語的感情色彩角度賞析
①、什么是詞語的感色彩?
詞語的感情色彩是指附加在某些詞語上的或褒揚,或喜愛,或肯定,或尊敬,或討厭,或貶低,或否定,或鄙視的情感。
②、依據詞語的感情色彩,詞語可分為那三類?
褒義詞:帶有褒揚、喜愛、肯定、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詞語。
貶義詞:帶有討厭、貶低、否定、鄙視等感情色彩的詞語。
中性詞:不能體現某種情感傾向的詞語,例如悄悄、忙碌、白發、無聲無息、筋疲力盡。
③、褒詞貶用、貶詞褒用分別有什么樣的表達效果?,
褒詞貶用是指把帶有喜愛、贊美等褒義感情的詞語靈活運用,轉化為貶斥、憎惡的感情,更具諷刺性,效果更突出。
貶詞褒用有助于表達特定語境中的贊美、喜愛之情。
(3)、修辭手法角度賞析
①、什么是修辭?“修”是修飾,“辭”是言辭,因此,修辭的本義就是修飾言詞,也就是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使用多種語言手段對語言進行各種修飾,以取得更好的表達效果的一種語言形式。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反復、反語、夸張、排比、對偶、對比、借代、雙關、引用等十三種。
②、為什么要運用修辭(修辭有何作用)?
使用修辭手法,可以使語言更生動、更形象、更準確、更鮮明,對讀者具有更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
③、常考的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作用):
比喻:生動形象擬人:生動形象。反復:突出強調;夸張:突出特點。
排比:增強氣勢、突出特點。
對偶:音節勻稱、音律和諧、整齊凝練。
設問:提出問題,引發思考。反問:加強語氣,突出強調。
引用:①說明文、記敘文:既形象地描繪了……又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趣味盎然。②議論文:增強說服力,使論證更加充分。
借代:引發聯想,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
雙關:內涵豐富,表意含蓄,幽默風趣、引人深思,令人回味無窮。
反語:使表達的感情更加強烈,耐人尋味。
對比:能鮮明地顯示事物間的差別或者突出說明某一方面,從而增強說服力。
(4)、描寫方法的角度賞析
①、什么是描寫?描是描繪,寫是摹寫,是指通過一定的寫作手段(如生動形象的語言、樸素直白的對話),對人、事、景、物、環境等等對象進行具體的描繪、摹寫。
②、描寫方法的分類:
根據描寫的對象,可分為:人物描寫、環境描寫;
根據描寫的角度,可分為:正面(直接)描寫和側面(間接)描寫、場面描寫、細節描寫;
正面描寫:也叫直接描寫,即直接描寫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心理、神態.
側面描寫:也叫間接描寫,即通過對其他人、事物的描述中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形象(心情、性格等)。自然環境描寫、社會環境描寫、以及周圍人物的反映、評價等都屬于側面描寫。
細節描寫是指文學作品中對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外貌、心理以及景物、場面等細小環節或情節,所作的具體、細致、深入的描寫。它是刻畫人物性格、推進情節發展、表現生活環境的重要因素。
根據感官的角度,可分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根據特征可分為:白描、細描、情景交融、襯托、等等。
根據描寫的狀態可分為:動態描寫、靜態描寫。
③、為什么要運用描寫(描寫的作用)?
運用描寫,借助生動、形象的描繪,摹寫,可以把客觀對象寫得有聲、有色、有味、有形,可以客觀對象寫得繪聲繪色、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歷歷在目、惟妙惟肖,使讀者有親臨其境、如堵其人、如聞其聲、如見其形、如聞其聲、如嗅其味,如歷其境,如歷其事。
④、什么是人物描寫?人物描寫方法一般分為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正面描寫(或直接描寫)包括: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側面描寫(或間接描寫):包括別人的描述、評價,次要人物的襯托、對比,環境烘托等。同時在人物的各種描寫方法中都可能存在細節描寫。
⑤、為什么要運用人物描寫?(人物描寫有何作用?)
通過人物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表現人物精神面貌,進而突出文章的中心。
⑥、不同人物描寫方法的作用(表達效果):
外貌描寫。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處境/……經歷以及……心理狀態/……思想性格等情況,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的樣子。
語言描寫。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質,有時還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動作描寫。運用一系列動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的情形/畫面/場景,表現了/突出了/表達了……心理或情感。
心理描寫。生動形象地反映出人物的……的心理,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品質。
2、寫了什么,即分析詞語寫了什么內容,即結合詞語的含義,分析詞語寫出了人(物)……樣子(情態、情形、情況、狀態、技能等),表現了人物……形象,或者物……特點。(也就是內容賞析)。
思考:1、詞語寫出了什么內容,如何概括?
聯系詞語所在句的上下文來進行提煉、概括。概括成:誰干什么/誰怎么樣,物是什么,物怎么樣,概括時盡量用原文中的詞語、句子。概括時可根據原文內容適當加一些修飾性的詞語,如定語、狀語等。
2、詞語的含義包括本義(表層含義)和語境義(文中義、深層含義),本義指詞語本身的意思,語境義指詞語在文中的意思,常用“文中指……“表示”、
3、詞語的本義(表層含義)通常如何解釋?常用的10種方法:
①、串字成句解釋法:先逐個字(詞)解釋,再把所有字(詞)的意思綜合概括起來。
肆虐:肆,任意地干;虐,殘暴。肆虐:任意地干殘暴的事情。肅立:肅,恭敬地,莊嚴地;
立,站著。肅立:恭敬莊嚴地站著。不毛之地:毛,草木,之,的;地,地方。不毛之地:不長草木的地方。
致敬:致以敬意(表達敬意)。遙望:遙,遠處;望:看。遙望:向遠處看。
暴斃荒野:暴,突然;斃,死;荒野,荒郊野外。暴斃荒野:突然死在荒郊野外。
②、擴詞解釋法:將組成詞語的字進行逐個擴詞(組詞)而對詞語進行解釋的方法。
懇求:誠懇請求疾馳:飛快奔跑教導:教育指導幽香:清幽香味
幽靜:幽雅寂靜圣潔:神圣純潔誠實守信:為人誠實、遵守信用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重(大)輕捷:輕快敏捷
③、近義詞解釋法:找詞語的近義詞或同義詞進行解釋的方法。
增添:增加陌生:生疏恬靜:安靜、寧靜矜持:莊重、嚴肅、拘謹、拘束
慷慨:大方遨游:漫游、游歷純熟:熟練眷戀:(深切地)留戀渺小:(非常)微小
④、反義詞解釋法:找出詞語的反義詞,在前面加“不”(或“沒有”)進行解釋的方法。
緊張:不鎮定懦弱:不勇敢緩慢:不快速崎嶇:不平坦
陌生:不熟悉慷慨:不吝嗇朦朧:不清楚隱藏:不暴露
⑤、比喻解釋法:將詞語和一些常見的、具體的事物聯系起來,用比喻句式進行解釋的方法。
紅色:像鮮血一樣的顏色。綠色:像樹葉一樣的顏色。血洗:像用血洗了一樣,形容殘酷地殺人。
人聲鼎沸:人聲嘈雜喧鬧,像水在鍋里沸騰一樣。車水馬龍:車子像流水,馬像游龍,形容來往車馬連續不
⑥、重新組合法:對互文詞進行重新組合理解的方法。
心滿意足:心意滿足;翻山越嶺:翻越山嶺;風平浪靜:風浪平靜;調兵遣將:調遣兵將
無憂無慮:無憂慮;沒晝沒夜:沒晝夜;震天動地:震動天地
⑦、描寫法:對詞語進行具體描寫的方法,常用“……的樣子”的形式。
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且搖擺的樣子。忸怩: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樣子。
莽莽:①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②形容原野遼闊,無邊無際。
⑧、造句理解法:通過造句,結合語境,理解詞語的意思。
分秒必爭:非常珍惜時間。同學們對學習時間抓得很緊,一分一秒的時間也不放過。真是分秒必爭,惜時如金啊!
⑨、歸類解釋法:對一些比較簡單但又不好解釋的詞語,把詞語進行歸類再解釋的方法。
蘋果——一種水果;機槍——一種現代兵器;芬芳:一種香氣;玫瑰——一種花;火車——一種交通工具;
⑩、比喻解釋法:一些源自故事、寓言、典故中的成語等,不能單純按照字面意思理解,而要按照成語的引申意思來理解。
畫蛇添足:不能按照字面意思解釋為是畫好蛇,添上足:而要解釋為:原指畫好蛇,添上足,現比喻做多余的事情。
(3)、分析詞語文中義的方法是什么?
聯系上下文(前后句)解釋法,即聯系上下文的內容、緊扣文章的主題對詞語進行解釋。
如:真摯:本義指(感情)真誠懇切。文中指作者對自己的兩位母親都懷著同樣的敬意和真誠的愛意。
終天之恨:終身的遺恨。文中指作者因為失去了母親而感到終身遺恨。
(4)、人(物),指的是什么?
指詞語的表述對象。如果是動詞,指動作的發出者,如果是形容詞、副詞,就是指形容詞、副詞修飾的中心詞。
3、為什么寫,即分析詞語這樣寫的目的,緣由,作者這樣寫想表達作者(文中人物)……情感(觀點、態度、道理等)。(也就是主題賞析)
公式也可以記為:詞語含義(本義、語境義)+寫法及效果+所寫的內容+情感(觀點、態度、道理)。
(二)、答題模板:
1、從詞性角度:
xx詞語,動詞(點明詞性),本義……文中義指……生動形象(或生動傳神)的寫出了人(物)……的內容(比如,樣子、情形、情景、情態、狀態、場景等),表現了人物……形象(比如心理、性格、品德、技能等),或者表現了事物……特點,表達了作者(文章中人物)……的情感(態度、觀點、道理等)。
2、從詞語感情色彩的角度
XX詞語,本義是……是貶義詞(褒義詞),文中義是……貶詞褒用(褒詞貶用),生動形象的寫出了(辛辣諷刺了)人(物)的……的樣子(情形、情景、情態、場景等),表現了人……人物形象(心理、性格、品德、技能等),或者表現了物……特點,表達了作者(文章中人物)……的情感(態度、觀點、道理等)。
3、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
運用了……修辭手法,生動形象(準確傳神)地寫出了人(物)……樣子(情態、情景、情形等),表現了人(物)……特點(心理、性格、精神、品質、形象等),表達了作者(文中人物)……思想感情。
4、從人物描寫的角度
運用了……描寫方法(語言、外貌、心理、神態),生動形象(生動細膩、生動傳神)寫出了人物……(精神/品質/心理),表現了人物……性格(心理、精神、品質、形象等),表達作者(文中人物)……情感(態度、觀點等)。
四、中考真題解析
(一)、(2023年濟南中考)問:結合語境,賞析第⑤段中加點詞語。(3分)
我開始習慣那張缺了腿的書桌,爹卻開始不習慣我。他會沖著黑屋子吼:“柴火沒了,牛餓了,雞鴨也到處撲騰....日子不是紙上畫出來的!”確實,那時村里的孩子讀書都像趕集一般,在學校里要打幾年就回來了,然后該干啥干啥。爹吼出來的聲音很大很硬,我的心碎成一地畏懼。
【解題思路】:
1、審題,明確考點,本題考查詞語的賞析,先回憶詞語賞析的公式:
2、詞語賞析時先選角度:碎,是動詞,所以可以從詞性的角度進行賞析。
3、再回憶從詞性角度賞析的公式及模版:怎么寫的,寫的怎么樣,寫了什么,為什么寫,
xx詞語,動詞(點明詞性),本義……文中義指……生動形象(或生動傳神)的寫出了人(物)……的內容(比如,樣子、情形、情景、情態、狀態、場景等),表現了人物……形象(比如心理、性格、品德、技能等),或者表現了事物……特點,表達了作者(文章中人物)……的情感(態度、觀點、道理等)。
4、根據公式,逐項填空。
碎,動詞,本義,運用擴詞法可解釋為:破碎;運用描寫法可解釋為“把一個完整的東西破成零片零塊”。
文中義是什么呢?碎的主語是我的心,很明顯是我的心破碎,為什么了我的心碎了呢?結合第⑤段"他會沖著黑屋子吼:‘柴火沒了,牛餓了,雞鴨也到處撲騰……日子不是紙上畫出來的!那時村里的孩子讀書都像趕集一般,在學校里要打幾年就回來了,然后該干啥干啥。”可知,文中指父親的話讓我的心破碎。父親認為讀書無用,不支持我讀書,我因為擔心父親不讓我繼續讀書才“心碎”。所以,一個“碎”字,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對不能繼續讀書的擔憂之情,表現了我讀讀書的渴望。據此,標準答案為:
答:“碎”動詞,本義是破碎,文中指爹的話對我的心靈沖擊之大,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我對不能繼續上學的擔憂,表現了我對讀書的渴望。
(二)(2022年青島中考)小文交在朗讀《春之芽》中畫橫線的語句時,對“蹦”字做了重音處理,這樣讀好不好?請說明理由。(3分)
在母親的熏陶下,我開始對植物的芽上心了。天氣漸暖,我守候在院子里,等待某個小草的“芽芽”從地里蹦出來。這樣的過程不是徒勞的,好多次,我就發現了從土縫里冒出來的草芽。我還發現,小草芽都帶著鮮嫩的鵝黃色,就像剛孵出的小雞那樣的色彩,惹人憐愛。
解析:1、先審題,明確考點。這是一道綜合題,字做了重音處理,好不好?就是字的好處,妙處,馬上就
應該聯想到這道題重點考察的是字詞的賞析,那么就按照字詞賞析的題型進行解答。
對“蹦”字做了重音處理,要理解什么是重音,什么情況下讀重音?重音,簡單理解就是指說話、朗讀時句子里某個詞語音讀得比較重的現象。聯系生活實際可知,當一個詞語被強調時需要重讀。那么,再思考?一個詞語為什么會被強調呢?強調詞語為了突出重點、突出主題,突出表達某種情感。
2、回憶詞語賞析的答題模版。
xx詞語,動詞(點明詞性),本義……文中義指……生動形象(或生動傳神)的寫出了人(物)……的內容(比如,樣子、情形、情景、情態、狀態、場景等),表現了人物……形象(比如心理、性格、品德、技能等),或者表現了事物……特點,表達了作者(文章中人物)……的情感(態度、觀點、道理等)。
3、根據公式,逐項填空。
蹦,動詞,本義是雙腳離地跳。結合“小草的“芽芽”地里蹦出來,我就發現了從土縫里冒出來的草芽,可知,蹦,文中指草芽從土里冒出來。蹦這個動作的發出者是草芽,所以,“蹦“字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草芽冒出地面的情形擬人化,生動形象的寫出了草芽從土里冒出來時活力、生機勃勃。那么,表達了作者(文中人物)……情感呢?我守候在院子里,等待某個小草的“芽芽”從地里蹦出來。這個句子的主語是我,守候、等待等詞語表達了期盼、期待之情。
4、好不好,說明理由,需要先表態,好,再來闡述具體的理由。
把以上要點填空即可形成標準答案。
答:我認為這樣讀好。“蹦”動詞,本義是跳,文中指草芽從地里冒出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草嫩芽從土里冒出來的生機勃勃(靈動、充滿活力、調皮、俏皮)的情態(樣子),重讀這個字可以在朗讀時加以強調,更能表達出“我”對春天草芽萌發的熱切期盼。
【中考語文閱讀詞語分析】相關文章:
2015淺析中考語文記敘文閱讀方法02-13
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答題格式03-24
語文期中考試卷分析的作文09-02
語文重疊詞語成語09-23
語文積累:描寫夏天的詞語06-24
關于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攻略介紹11-22
關于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的滿分攻略11-06
關于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題訓練及答案03-19
閱讀的中考滿分作文05-06
中考語文素材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