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優選]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自然的啟示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1
今天,我來到鯊魚館看鯊魚。我看見一個工作人員把一條受傷流血的茴魚放進魚缸里,這時一條鯊魚實然沖過來將它撕咬。過了一會兒,工作人員又將一條沒流血的茴魚放進了魚缸里,奇怪了,那條茴魚卻沒有被兇殘而嗜血的鯊魚吞食,這是為什么呢?正好我家就養有一條小鯊魚。走,去驗證一下吧!
我把一條小金魚和一條受傷的小金魚一起放進了鯊魚缸里。那條小鯊魚一直被我們半野生飼養,但它總是對我們和清道夫都很友好。可是,它一看見受傷的金魚,就像野性覺醒一樣,瘋狂地撕咬那條受傷的小金魚,和剛剛在鯊魚館里看到的情景一樣,這是為什么呢?
于是我又翻閱了《世界鯊魚百科全書》,又查找了《海洋鯊魚歷史百科》,終于在書中找到了答案。原來,鯊魚最敏銳的.器官是嗅覺,可以聞到十里之內的血腥味,并且野性解放,特別厲害,無人能比。
這一次發現,讓我明白一個道理,生活中,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留意觀察,我們還會從大自然中發現更多的奧秘。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2
大自然中有許多的啟示,比如說自然中的電魚,他就給了科學家的啟發,發明出了伏特電池。
18世紀末,經過科學家們對電魚的解剖研究,終于發現在電魚體內有一種奇特的發電器官。這些發電器官是由許多叫電板或電盤的半透明的盤形細胞構成的。由于電魚的種類不同,所以發電器的形狀、位置、電板數都不一樣。電鰻的發電器呈棱形,位于尾部脊椎兩側的肌肉中;電鰩的發電器形似扁平的腎臟,排列在身體中線兩側,共有200萬塊電板;電鯰的'發電器起源于某種腺體,位于皮膚與肌肉之間,約有500萬塊電板。單個電板產生的電壓很微弱,但由于電板很多,產生的電壓就很大了。
19世紀初,意大利物理學家伏特,以電魚發電器官為模型,設計出世界上最早的伏特電池。因為這種電池是根據電魚的天然發電器設計的,所以把它叫做“人造電器官”。對電魚的研究,還給人們這樣的啟示:如果能成功地模仿電魚的發電器官,那么,船舶和潛水艇等的動力問題便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大自然給人們很多啟示,只要你細心觀察,一定能創造出對人們有益的東西。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3
大自然對我們的啟示有很多,例如:人們看見蝙蝠能在夜間飛行,就發明了雷達;人們看見了小鳥能在高空自由自在的飛翔,就發明飛機……還有很多。
比如有一種蛇叫響尾蛇,他有一種紅外線的眼睛,人類通過這種蛇的眼睛,研制出一種有著響尾蛇一樣眼睛的導彈,它的'名字叫響尾蛇導彈,因為人類是仿照響尾蛇眼睛制造出來的,所以命名為響尾蛇導彈。
響尾蛇導彈能和響尾蛇一樣,能用“熱眼”準確無誤的跟蹤敵人,直至把敵人摧毀。因為響尾蛇的“熱眼”是根據敵人的溫度來判斷敵人的位置,飛機,戰艦,坦克等這些東西,響尾蛇導彈都能準確無誤的命中,法國機動式低空近程全天候地空導彈。
大自然中林林總總的動物、植物以各自獨特的生存方式,向我們暗示著一個個自然的奧秘!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4
我們生存在大自然中,它教會我們很多東西,仿生學的運用幾乎都來自大自然給我們的啟示:人們學習鯨,把船改成“流線型”,來減少阻力;研究鳥類飛翔,制造出了飛機;根據蛙的眼睛構造,設計 出了電子蛙眼……今天,我帶大家了解大自然給我們的另一項啟示。
一次偶然,我在網上看到“電魚”,讓我想起上學期科學課曾學過:自然界有許多都會產生電,僅魚類就有500余種,人們將會放電的魚統稱為“電魚”。
各種魚放電本領各不相同。能力較強的有電鰩、電鯰和電鰻。不同種類的電鰩產生的電量都不一樣,有高達220伏的,也有低達70伏的。電鯰最高產生能產生350伏電壓。有一種南美洲電鰻竟能產生高達 880伏的電壓,稱得上電魚界的冠軍。
電魚的'這種非凡的本領,早在19世紀初就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意大利物理學家伏特,以電魚發電器官為模型,設計出世界上最早的伏特電池。
這些都讓我懂得自然界的很多生物都是我們的好老師,讓很多發明方便了我們的生活。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5
大自然是人類的好朋友,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我們會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示,并且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在生活中,當人們發現火野豬的鼻子能夠測毒,于是發明了防毒面具;有青蛙眼睛的啟示下,機場工作人員發明了“電子蛙眼”。而且,大自然也帶給了我和王思然一個啟示。
有一天,王思然受到我的邀請,跟我一起去城市鄉村玩,他正在玩自動飛機的.時候,我突然想:自動飛機的動力來自彈簧,雖然時間短而速度快,要是安在輪船上會是什么樣的呢?我馬上跟王思然說了這個奇想,他表示贊同,于是我們立馬回了家,做好船,安好橡皮筋開始試驗,船雖然能在水面上走,但我們卻無法讓它快起來,我正在著急呢,碰巧想起劉老師給我們講的《大自然的啟示》一課,上面說鯨很容易超過在海上航行的輪船,因為它的外形是一種極為理想的“流線型”,而“流線型”在水中受到阻力是最小的。回到家之后,我上網十分仔細地觀察鯨的外形,又把我的小船改造成跟鯨魚身體外形差不多的樣子。
第二天,我又找來王思然一起去看試驗,我沒想到,我改造過的“鯨魚號”竟然超過了王思然的教練機“我最行”,我激動地哭了。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6
大自然真是包羅萬象、奧妙無窮啊!只要我們用心去發現,它就會回饋給我們無盡的創造力。
一天,我跟爸爸回到鄉下老家玩兒。爸爸摘了一藍子榆錢蒸菜吃。我看見藍子里比較雜亂,不但有榆錢,還有葉子,我就用手在藍子里推扒著挑著,要把葉子挑出來丟掉,只保留能吃的榆錢。突然,我的手指上傳來一絲疼痛,我抽出手一看,發現一根手指上被劃破一道白印兒,露出了血絲,顧不上疼痛,我趕快查找原因,看看到底是什么東西劃破了我的手指……
我在藍子里扒拉了一會兒,也沒有找到劃破我手指的硬物。正當我迷惑不解的時候,我忽然眼前一亮,只見榆樹的葉子邊沿有一圈密密的.鋸齒,難道是它嗎?我有手指輕輕沿著那一圈鋸齒快速劃過去,手指立刻傳來疼痛感,我恍然大悟,原來劃傷我的“兇手”真是它呀!沒想到一片看似柔軟的葉子,竟然有這么大的威力呀!
通過這次受傷的經歷,讓我不由得想起魯班大師造鋸的故事。當年魯班大師也是在尋找木料的過程中,手被茅草劃破了而產生靈感,最終發了鋸子,提高了工作效率,成就了自己一代木匠大師。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7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我在小區里散步,看到了一群螞蟻正在搬運一塊面包屑。我想:“這附近一定有蟻巢,要不然,怎么會有這么多螞蟻呢?”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便四處開始尋找蟻巢,終于在一個小花叢下找到了蟻巢。
我繼續觀察螞蟻搬運面包屑。幾只小小的螞蟻扛著一塊面包屑,吃力的向前爬著,它們有的推,有的用嘴使勁咬著向前拽,有的鉆到面包屑下面用身體扛著。這期間,不時有其他的螞蟻加入搬運隊伍,螞蟻越來越多,它們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過了一會兒,螞蟻們來到了一個最辛苦的階段上小土坡!而小土坡上就是蟻巢。只見螞蟻們努力往上抬,其中一兩只螞蟻還會輪流跑到隊伍后去支援。看它們這么辛苦,我忍不住想幫他們,于是,就用小樹枝幫螞蟻們向上推,這下可不得了了,螞蟻驚慌失措,嚇得四處亂竄,眨眼間,就只剩下一塊面包屑。我大喊:“不要跑,我不會傷害你們,我只是想幫你們。”可沒有一只螞蟻肯停留,沒想到,它們辛苦了半天,卻因為我的幫忙,沒有任何收獲。我只好離開,真心希望,過一會兒,他們還會回來取走自己的.食物。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幫助動物,就要尊重他們,不要打擾他們的生活。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8
大自然既是一位母親,又是一位偉大的老師,她給人類眾多的啟示。
有一天下午,我看見一只家燕落在馬路上,啄著人們留下的面包屑,正當家燕吃得津津有味時,從遠處行駛來一輛汽車,當汽車快速行駛著,快靠近家燕時,家燕正吃得入神,根本沒注意到危險正在向它逼近。我真替那只家燕捏一把汗:快跑,快跑呀!有危險!可是,最讓我不想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因為貪吃,那只家燕被來不及剎車的汽車給軋死了。大量鮮紅的血從家燕的'身體里涌出來,家燕的身體瞬間被血覆蓋了,這讓我悲痛不已。
為什么那只家燕會被汽車軋死呢?因為貪吃,因為那些好吃的面包屑而留下,才會被軋死。
這時,又從天空中飛來一只家燕,它發現自己的同伴躺在馬路山,還在流血,趕忙用爪子使命推著同伴,在那一直叫,放佛在說:“快醒醒,快醒醒啊!家燕還企圖用爪子想帶走它的同伴,一次,兩次……都沒有成功。
它只好放棄它的同伴。可是,走一走,就一個回頭,我從家燕眼里看出了不舍,它不愿意放棄自己的同伴。是什么力量,讓家燕不肯走?是團結。
大自然還有許多的奧秘,還需要我們去探索它們。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9
在大自然中有很多有趣的事。而人們如今的一些科技成果就是從大自然中啟發的。
我們都應該對動物們都很熟悉,而我們卻不知道它們身上的秘密。人類根據鯊魚的身型仿造出了飛機;根據蝙蝠的聲波原理做出了雷達等等。
我今天要講的.是人們通過觀察水母的特點發明了風暴預測儀。水母在我們眼里就像一個袋子一樣不停的在海里飄動,而且它還非常的美麗。在海洋館里我們只會看它的美麗卻不知道它有什么功能?當海上風暴來臨之前,海浪與空氣產生摩擦時,我們人類的耳朵聽不見這種聲間,而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仿照水母聽覺系統,發明了風暴預測儀。把這種儀器安裝在艦船前的甲板上,當受到聲波時可以旋轉360度,它所指向的地方就是風暴前進的方向。為我們人類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人類的科技與大自然密不可分,所以我們要保護環境,愛護大自然,為了讓我們從動物身上得到更多的啟示造福全人類。大自然不但是我們朋友,而且還很有趣,等待著我們去探索研究吧!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10
大自然里有許許多多的奧妙。我曾經觀察過一種動物,并發現了它的秘密,那次發現讓我記憶猶新。
有一天,我偶然在我家樓道里的一個角落發現有一個蜘蛛網,上面還有一只小小的蜘蛛。這時,我突然看到一群螞蟻經過,其中有一只不慎掉入了蜘蛛網里。它拼命地掙扎,可是依然掙脫不出那黏黏的蜘蛛網。只見小蜘蛛迅速地爬過來,它想要吃掉螞蟻。過了十幾分鐘,蜘蛛網上的螞蟻變成了一個空殼。看到這里,我心中產生了疑惑:為什么蜘蛛不會被自己織的網黏住呢?為什么螞蟻被蜘蛛吃掉后會剩下空殼呢?
帶著這些疑問,我上網查了一下,原來蜘蛛織的網有兩種絲。橫的絲是黏的,豎的絲是不黏的。即使蜘蛛碰到了黏的絲,它也不會被黏住。因為它的腳可以分泌出一種油性物質。那種油性物質可以使蜘蛛不被網黏住,從而在蜘蛛網上行走自如。而螞蟻為什么會剩下一個空殼?則是因為蜘蛛會吐出一種消化液,它會把螞蟻的.肉消化成液體,然后再進行吸食,所以最后螞蟻剩下一具空殼。
通過這件事情,我懂得了平時要多觀察身邊的事物。只要留心觀察,我一定能發現更多自然界的奧秘。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11
大自然是人類的好老師,人們利用鳥兒飛翔的原理發明了飛機,利用鯨魚的流線型造成了輪船等等,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好多發明都是從大自然中得來的'。
豬籠草大家并不陌生,它是一種吃蒼蠅和害蟲的植物,它的形狀像一個瓶子,在“瓶口”處有一根根的刺,也可以說是豬籠草的牙齒,在它的肚子里有一些粘稠的液體,它還會散發出一種香氣,把害蟲引來為它傳授花粉。當害蟲在豬籠草傳授花粉時,豬籠草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吃掉它,害蟲被黏在液體里動不了,就只能等死了。
我想利用豬籠草吃害蟲的原理,發明一種滅蚊器。這種滅蚊器的樣子像一朵鮮花,它里面裝有噴射器,它會發出很濃的香氣,這種香氣對人體無害,還能讓人心曠神怡。當害蟲被香味引到滅蚊器上時,滅蚊器就會把害蟲吃掉,但具體怎么把害蟲消化,就不說了,要保留一些秘密嘛。
我一定要努力學習,認真觀察大自然的萬物,將來當個科學家,發明出更多更有用的事物,為人類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12
大自然是人類最好的老師,它給了我們很多啟示!你知道為什么嗎?讓我告訴你科學家從動物身上學到了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和英法聯軍為爭奪殖民地展開了激戰,雙方僵持了半年。1945年,德軍為了打破這種局面,首次使用化學武器。他們在陣地前放置了5730個氯氣鋼瓶,并在英法聯軍的下風方向打開瓶蓋。180噸氯氣以每秒3米的速度迅速到達英法聯軍的位置,最終導致5萬盟軍中毒,許多珍稀動物也未能幸免。但是有一種生物奇跡般地躲過了野豬。它引起了無數科學家的興趣。經過研究,科學家發現野豬喜歡用嘴拱地,這使得它逃跑了。
野豬為什么可以弓著嘴逃跑?原來,當野豬聞到刺激的'氣味時,它會用嘴避開氣味。當土壤被野豬拱起來,就會變軟,可以過濾毒氣。根據這一發現,科學家們很快制造出了第一批防毒面具,實驗后確實有效,可以避免有毒氣體的入侵。雖然現在防毒面具越來越先進,但科學家們還是遵循著野豬拱地的原理。
生活和研究離不開我們可親可敬的天性,大自然給了我們很多啟發。我們應該努力學習,仔細觀察和研究,相信在未來我們也可以從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獲得靈感,為人們發明有益的東西。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13
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都在用它們的行動,它們的堅毅,讓我們懂得怎樣去生活,讓我們明白生命的真諦。
一棵芽,可以振奮一灘荒原;一場雨,可以喚醒一方旱地;一滴水,可以拯救一個生命,一個啟示,可以造福一個地球!所以,請帶著思考去融入大自然,帶著愛心去與自然和諧相處吧!
夏天,我去外婆家玩,看見草木茂盛的地上,有許多蝗蟲在活動。我想捉一只蝗蟲拿回家觀察,可正當我去用兩只手遮它的時候,它便“嗖”地一跳,便無影無蹤了,我決定好好觀察一下蝗蟲。
于是我捉了一只蝗蟲,把它帶回家。我把這只蝗蟲放在地上,并用放大鏡觀察起來。只見蝗蟲有一對小翅膀,有六條腿,它的'后腿非常強壯;看起來很有力,可它的兩條腿卻很短很小。這時它的后腿突然朝上一蹬,接著一跳,一下子跳高了四五米左右,我一下子不知道它跳到哪里去了。這么看來,蝗蟲能跳這么高,也是生存的必要啊。它即使在被捕獲的情況下,也不放棄拯救自己。我一下子被它感動了,不再去捉它了。
大自然真是人類的老師呀!人們從大自然身上學會了許多東西,增長了見識,同時也豐富了自己的生活。
我們應該保護大自然,保護生態環境。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14
大自然真是位好老師呀!人們觀察身邊的動植物,發明了很多東西。
一天下午,我把作業做完了,很無聊,就拿起五彩繽紛的卡紙,做了一個礦泉水瓶那么大的紙火箭,想拿去飛。
我在三樓的平臺上把火箭往上一丟,以為它會飛得很高,可萬萬沒想到火箭剛飛起一米遠,就掉了下來。我不甘心就再試了幾次,結果可想而知!
我氣惱的坐在地上,大聲喊著:“為什么我的火箭就是飛不高!太可惡了!老天爺你好壞!”
忽然一只青蛙從我前面跳過。這只青蛙把腿彎曲,然后用力一蹬,再把腿彎曲,然后又用力一蹬……我看著,心里想:如果有一個可以伸縮,有彈性的'東西就好了!但什么東西有彈性能伸縮呢?“啊!我知道了!”我大叫著,以光速沖下樓,找出了一個大小剛合適的彈簧。“就是這個啦!”
我激動地將彈簧裝在火箭的底部,然后把彈簧壓到最緊,突然一松手,火箭果然飛得更高了!
大自然真是一位好老師呀!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15
從小到大,我有過很多發現,但我記憶猶新的是那天。
那是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我在家沒事干就出來溜達溜達,突然看見一只較大的蝸牛,它正拼了命地向前爬去。我好奇地看著蝸牛,它到底要爬去哪里呢?我帶著好奇心跟了上去,一邊走一邊想:前面可是個小池塘,它是要去游泳嗎?這時,我想起了書上說過蝸牛最喜歡潮濕陰暗的地方,難不成它是想去池塘那邊乘涼嗎。
當它快要爬到池塘的時候,我玩性大發,把蝸牛從地上抓了起來,它立馬將頭給縮進了殼里,就像害羞的小姑娘,一動不動。我把它放在剛開始見到它的地方,沒過幾分鐘,蝸牛把它那又長又小的眼睛探了出來,怯生生地打探外面是不是安全的。發現安全后,它又慢慢地爬啊爬,當它快爬到目的'地時,我再次把它拿到了原來的地方,心里暗暗想:這下你不會再爬了吧。可沒想到它又爬了起來,慢慢地爬向了池塘,在樹蔭下呆著了,我也沒有再捉弄它了。在它身上,我看到了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通過這次發現,我明白了只要細心觀察,在這個美妙的大自然中,會有許多神奇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