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的由來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各位同學們,我們看看下面的端午節由來作文,看看端午節是怎么樣來的吧!
端午節作文的由來1
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
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
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
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于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
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們過節的習俗卻大同小異。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吃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逐漸消失外,其余習俗至今已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的國家。
端午節作文的由來2
在中國人的印象里,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形成的.,唐代詩人文秀在《端午》詩中這樣說:“節分端午自誰言,千古傳聞為屈原。”對此,也有專家持不同看法:“其實端午節的起源要比屈原早,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先秦時代。民間和典籍中有各種說法,如紀念屈原說、仿效勾踐操演水師說、紀念伍子胥或曹娥說、吳越民族祭祀龍圖騰說、古代越人新年說等,但從學術考究上來說,端午節應該起源于遠古人們的辟邪觀念。”
端午節在兩千多年的傳承過程中,從名稱、內容到象征意義都發生過很大變化。在不同的時代端午有過很多不同的名字,比如端五、重午、重五、端陽、天中節、浴蘭節、蒲節、女兒節、娃娃節、五月節等。到了漢晉之際,人們才把憑吊屈原與端午節結合起來,賦予了這個節日更多的文化意義和愛國意義,并給予了競渡和吃粽子等文化習俗豐富的內涵和想象力。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很豐富,從早晨天蒙蒙亮開始,一直持續到正午才結束。
【端午節作文的由來】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由來_作文09-04
端午節由來06-21
端午節的由來高中作文10-25
端午節的由來小學作文10-22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作文05-28
端午節的由來短篇作文02-05
端午節的由來作文07-08
端午節由來的英語作文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