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由來的作文

時間:2021-10-12 13:37:04 端午節 我要投稿

有關粽子由來的作文(通用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關粽子由來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粽子由來的作文(通用5篇)

  粽子由來的作文1

  屈原,端午節因他而生。傳說屈原被楚襄王放逐到湖南。本來他抱著救國救民的志向,反而被奸臣們排擠出去,他簡直氣瘋了。屈原經常在汨羅江一代邊走邊唱傷心的詩,江邊漁父見他委屈的樣子問:“您不是楚國的大夫嗎?怎么弄到這種地步?”屈原答曰:“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漁父反問到:“既然別人都臟、都醉,您又何必清高和清醒呢?”屈原答曰:“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終于,屈原不愿隨波逐流的活著,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一天,他抱著石頭跳入汨羅江里自殺了。從那一年開始的第二年,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把粽子投入江中紀念屈原,這就是我們今天仍然在過著的端午節。

  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粽子由來的作文2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民間有吃粽子的習慣,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都是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幾千年前,屈原投入汨羅江自殺,為了不讓江中的魚吃屈原的尸體,人們包了很多粽子投入江中,所以幾千年來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俗。

  屈原投江后,楚國人民為了不讓江里的魚蝦鱉蟹吃屈原的尸體,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這樣年復一年,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每逢端午節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夢里夢到屈原,就問他:“我們給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沒有?”屈原說:“你們送給我的飯,都讓那些魚蝦鱉蟹吃了。”老人問“怎樣才不會被他們吃掉呢?”

  屈原說:“你們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們以為是菱角就不敢搶著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節,人們就照著屈原說的話,向汨羅江里投下尖角粽子。可是,過了端午節后,屈原又給老人托了個夢,說:“謝謝你們給我送來了那么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數仍是被魚蝦鱉蟹吃了。”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粽子由來的作文3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于粽里見楊梅”的詩句。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后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粽子由來的作文4

  包粽子,是端午節的一個傳統風俗習慣。關于包粽子的由來,較為流行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相傳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屈原投入汩羅江殉難后,楚國百姓每年五月初五這天,大家都駛著船把飯裝到逐筒里,投到江中祭奠屈原。到了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年間,長沙有一個名叫歐回的人,說他白天見到一個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人對他說:“你們每年祭我的竹筒米都被蛟龍吞了。今后你們可以用艾葉塞在竹筒口上,再用五色絲線捆牢,因為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說完人便不見了。后來,歐回把此事告訴大家照辦。據說,人們包粽子,就是從這時開始的。

  此外,在我國云南傣族群眾中還流傳著端午節包粽子由來的另一個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對傣族男女青年,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深深相愛。可雙方家長硬是不贊成這門親事。五月端午這天,他們便一塊跳進了老丙大龍潭。為了紀念這對青年,每年五月初五,傣族人們便聚集在元陽縣烏河灣壩老丙大龍潭邊,讓青年們自己選擇理想的情人。青年男女圍成一個大圓圈,唱歌跳舞。跳完歌舞后,小伙子將事先包好的粽子丟給看中的姑娘。如果姑娘對小伙子有意,則拾起粽子。然后手拉手,分散到綠樹下,去傾訴衷情。

  粽子由來的作文5

  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后,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為什么后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后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于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并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的端午節食品。

【粽子由來的作文】相關文章:

粽子的由來的作文11-19

粽子的由來作文07-23

粽子的由來的作文(精選3篇)06-16

吃粽子的由來作文05-03

粽子的由來作文400字06-08

以吃粽子的由來作文(精選10篇)03-25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06-19

粽子的由來作文300字(精選3篇)06-12

粽子的由來作文500字(精選13篇)03-2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色综合久久综合欧美综合网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妇久 | 在线日本aⅴ免费网站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和欧美四区 | 中文字幕国内自拍 | 亚洲第一网址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