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端午節的作文700字錦集8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700字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1
今天,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具有偉大紀念意義的懷念故人屈原的日子——端午節。
一大早,爸爸就帶我們回奶奶家了,還沒進門就聞著奶奶家不時傳出的清香,我趕忙三步并作兩步邁進屋,我的口水差點就“飛落三千尺”了,一會奶奶端來了清香四溢,熱氣騰騰的粽子,只間有菱形的,橢圓形的,三角形的,為了好區分粽子餡,有的用桑皮纏的,有的用玉米繩纏的,還有的用線繩纏的……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個大大粽子,三下五除二就剝開棕皮,看著鮮紅的大棗,粘滑的糯米,飛揚的熱氣,我迫不及待地狠狠咬了一大口,又香又甜,奶奶的手藝可真算得上精益求精,絕妙無雙,我狼吞虎咽的吃完一個,又順手拿起一個。
“加油!加油!”聽見門外的叫喊,我詫異的探出頭,原來是小孩子們在小河邊賽“龍舟”阿!我也和姑家弟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只見一個個紙做的精巧別致的小船漂在水中,每個小船都被畫得五顏六色,還起上了好聽的名字,看著一個個名字浮在水上,“神龍號”,“白虎號”……,甚至還有一些時髦的名字,如“潮人號”,“神馬浮云號”……一個個小船順著水而下,又接連著被浪給打翻,激起了一陣陣水花,嘩嘩聲,嘻嘻聲,吆喝聲接連不斷,此起彼伏,熱鬧極了。
一些老人將棕皮放在水中,看著它順江而下,聽奶奶說,這叫“避水”,讓水里的妖魔鬼怪吃飽,以后就不會纏著我們,不傷害人們了。
不一會,奶奶有約我回家吃荷包蛋,只見奶奶用艾蒿、麥穗、豬埡槽等五種珍奇異草熬成的湯,再放上紅糖,吃完蛋,再喝湯,喝了能治頭暈,我其實肚子早已撐得鼓鼓的,沒胃口再吃了,可迫于奶奶熱情和諄諄教誨,還是勉強喝了點。不一會,鄰居家伙伴都來找我玩,奶奶讓他們吃粽子,荷包蛋,他們都說自己家有,吃過了。
以前我記得每年端午節,農村很少有包粽子的,奶奶每次煮一大鍋粽子,光送親朋好友和鄰居就送去一大半,現在新農村變化可大了,不光是體現在街道、樓房,家電、生活物質上,農村的鄉村文化大院也體現著農村的精神文明,也體現著農村天翻地覆的變化,也體現著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
端午節,是古代人民勤勞與智慧,勞動與品質的象征,是中國的自豪凝成的寶貴鉆石,看著農村人家也如此重視這個紀念故人的節日,由此可見,屈原可真是一位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偉大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必定會流芳千古,永垂不朽的。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2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現在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每家每戶的端午節似乎都一樣,現在就由我來介紹我家的端午節吧!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高手——老媽。今天的早上,我跟老媽學習包粽子。老媽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然后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雉形。我學著老媽的樣子,拿了三片子想把它卷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老媽見了就在旁指點:“左手捏住粽葉的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在老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接著,老媽在空心圓錐形里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味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緊緊的。我也在粽葉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的時候不是把粽葉刺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老媽說;”搖動筷子的時候要輕一些,把粽葉捏緊一些。你看……”老媽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些樣子了。最后一道工序是捆繩。只見老媽兩手握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各宗字。隨之,第2個,第3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老媽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了一會兒就上桌了!雖然我們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老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三十分鐘后,再泡在湯水里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這些粽子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欲。
我與爸爸著兩只小饞貓一聞到香味就圍著鍋子,問老媽:“老媽,老媽,什么時候能吃呀?”老媽總會笑著說;“你們這兩只‘小’饞貓!”
瞧,這就是我們家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3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節日,粽子、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周,因為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說起粽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泡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與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鍋里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后,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后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早晨,起床后,母親在我們的手腕與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后一直帶著,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里,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時,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與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然后先放一個棗,接著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后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后,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的時候,我總是吃得很多!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4
芭蕉綠了,櫻桃紅了,歲月如梭,眨眼之間又到了粽子飄香時。望著漫天星辰的夜空,我懷念起故鄉的端午節來。
農歷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這個節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歷史。關于端午節有很多古老的習俗和傳說,而每個習俗又都是那么的溫馨,那么的讓人回味。真正讓我刻骨銘心的是“紀念楚國的大夫屈原”這個故事。據說那時屈原投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都劃出自家的小船撈救,一直劃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尸體。當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場面甚是壯觀。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原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后來也就逐漸演變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喂魚。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賽、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故鄉的端午節那天,每家每戶一大清早是要插艾葉的。艾葉是一種普通植物,生長在野外的田間地頭,不需要呵護,卻長得郁郁蔥蔥,蓬蓬勃勃,很容易讓人想起夏日里瘋長的秋菊。趁著太陽還沒有升起,人們就把前一天傍晚采回來的的艾葉插在門頭,掛在窗口。且不說可以去瘟辟邪,僅那沁沁潤肺的馨香,就像是穿越田野的鄉風,讓老人孩子們都心生歡喜,正在戀愛的年輕人更是陶醉其中,倚在窗下舍不得離去。
我記得小時候在家鄉,包粽子一般在端午節前兩天就開始包了。每年端午前,河岸兩邊到處都是背著小筐采摘粽子葉的人。那個季節的河岸邊,綠樹成蔭,青翠欲滴,風情萬千,采粽葉的人們邊是勞動了也是欣賞了大自然的美景。采回的粽子葉,要先在鍋里煮,然后放在水里泡,最后一片一片洗干凈。在洗粽子葉的同時,外婆也已經將糯米和紅豆泡好。泡好的米放在一個大盆子里,盆子旁邊擺好一個木材質的靠背椅,從椅背上垂下捆綁好的草來,以便能掛住包好的粽子。
外婆喜愛端午節,大概是因為總能在這時候大顯身手吧。每每看見外婆包粽子我都是迫不及待的,趴在一旁觀賞一下午,看外婆的皺紋里都要溢出蜜,來偶爾還偷偷抓幾顆蜜棗塞進嘴里,樂得鼓起腮幫子使勁兒地嚼,不知有多甜!
故鄉的端午節,就是這樣浸透著濃濃的鄉情、親情。如今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又想起家鄉的艾葉,想起了外婆包的粽子。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5
五月初五,淚羅江邊,你——屈原,內心充滿矛盾,充滿無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夠報效國家,為國捐軀,可是天妒英才,不識人才得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把大好江山毀于一旦,你被眼睜睜地看著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存在。大江彭湃,洶涌著向東流去,你的心隨著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滄桑,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你輕輕地哀嘆,眼角間流下難以掩飾的淚水,一滴滴那么晶瑩,發出多么柔弱的淚光,蒼白的臉色中,勾住過往,遙望藍天長長地哀嘆一聲,無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詩歌,歌聲響徹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義。悲哀的聲音中,表達了你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表達了你懷才不遇的無奈心情;表達了你對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哀憐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聲,可伯樂卻不知在何處,你的一腔熱血只能演變成滿腹悲憤。你無奈,發出千嘆萬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心情!
淚羅江邊,大風狂吹,江水更加洶涌,憤怒地拍打著江岸,一男子輕輕一躍,就此殉身。你,就是這一躍。從此,大地上就少了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從此,中國傳統節日中就多了一個。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為你而淚流滿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為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愛國情懷讓我們贊嘆不已,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一定會繼承和發揚你的愛國精神。從你殉身的那一日,賽龍舟便出現了,和吃粽子一起成為端午節的特色,和你一起成為中國的傳說。為了什么呢?為了紀念你——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和緬懷你的愛國精神!
一本《離騷》,使中華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個端午節,使中華民族擁有傳奇的一面;一種愛國情懷,更使中華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或許在你投江之前,你為自己無法救黎民于水深火熱之中,而感到遺憾,但是我想你現在知道你為中華民族的'人民做了那么多事,一定會感到很欣慰。我為你而驕傲,又為你而悲哀。驕傲的是我們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而自豪;悲哀的是時代的背景讓你的才華無法施展,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卻不常有,你是何其不幸地遇到這樣的主啊!
今天,我們仍然過著這端午節,為的是紀念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6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這一天有許多風俗和習慣都是古人留下給我們的財富,值得我們去打撈……
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插一把菖蒲艾草,家家門前就香這一股特殊的香味。我搞不懂這是為什么,就去問媽媽:“媽媽,為什么要在門前掛菖蒲和艾草呢?”媽媽摸了摸我的頭,微笑著說:“我國民間把五月初五叫做‘毒日’。因此在端午節要把艾草和菖蒲掛于門庭;菖蒲乃天中五端之首,葉片呈劍狀形,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可以嶄千邪;而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以使身體健康。”我聽了,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另外,五月是夏季的開始,蚊子越來越多了,菖蒲和草都有一定的香味,可以驅趕蚊蟲,讓人們避免蚊蟲的侵擾。
后來,媽媽還給我講了一個傳說:傳說巢領兵造反,所到之處,殺人甚多。老百姓對黃巢有很多誤解,只要一聽見黃巢來了,就急急忙忙地逃難。
有一天,黃巢騎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見一批批老弱婦孺涌出城外,他看見一個婦人背著包袱,一手拉著一個年紀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卻抱著一個年紀較大的男孩。黃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馬問問原因。那婦人就說:“懷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牽的才是我親生的兒子。萬一情況危急時,我寧可丟掉自己的兒子,也得為大伯家留下這根獨苗。”
黃巢聽了,深受感動,就對那婦人說:“大嫂,好,你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門口,這樣,黃巢的隊伍就不會傷害你了。”婦人聽了,將信將疑,不過她還是回到城里,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初五端陽節,黃巢的隊伍果然攻下了鄧州城,只見城里家家戶戶門上都掛著菖蒲、艾草。為了遵守對那位婦人的承諾,黃巢只得無可奈何地領兵離去,因而全城得以幸免于難。
為了紀念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節,人們就在門上插菖蒲、艾草,這個習俗一直流傳,而且從河南流傳到各地。
聽了媽媽的故事,望著門前插著的菖蒲、艾草,我覺得他們分外妖嬈,這一只只菖蒲、艾草,不僅可以給人們屈毒、辟邪,更代表著人們對和平的追求,對幸福美滿生活的向往。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7
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這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雖然離端午節還有近一個月,可超市里早已賣起了各種口味的粽子。這不禁使我想起了去年的端午節。
每年快到端午之前,姥姥、姥爺就忙活起來了。他們早早地去市場買回粽葉,還有白白的糯米,把花生、金絲小棗、豆沙等輔料都準備好。
端午節那天,我和媽媽來到姥姥家。聽媽媽說,從她小的時候起,一到端午,姥爺就要包粽子,已經包了幾十年了。包粽子是個技術活,家里只有姥爺一個人會包粽子。可是今天,咱們一進門就看見姥姥正在和姥爺一起包粽子。媽媽奇怪地問:“媽,您怎么也包起粽子來了?”姥姥說:“你爸爸現在身體不好,一個人包不了那么多粽子了,等我學會了,明年就由我來給你們包粽子。”聽了姥姥的話,我和媽媽看向姥爺,只見姥爺戴著老花鏡,背微駝,拿粽葉的手有些微抖,他把兩張長長的棕葉并排重疊在一起,圍成一個小漏斗形,用勺放入糯米,再把棕葉折上幾折,然后系上棕繩,一個四角尖尖,小巧別致的粽子就包好了。姥姥手腳麻利,也學會包粽子了,只是粽子的個頭兒比姥爺包的總要大一號,而且棕葉裹的有些松散。不過我想,味道會同樣好吃。
媽媽對姥姥說:“以后您就別包粽子了,太辛苦了,咱們還是到超市買粽子吃吧。”姥姥說:“超市里的粽子哪有自家包的好吃。你們都愛吃粽子,現在我身體還好,還能包的動。”
粽子全都包好了,滿滿的一大鍋。姥姥放好了水,就上火煮起來,開鍋后要用文火整整煮上三個小時,滿屋子都飄散著粽子清香的味道。
粽子終于煮好了,我迫不急待地抓起一個,打開棕葉一看,被煮得發黃的糯米泛著亮光,放入口中既柔軟又滑潤,和著甜甜的豆沙,又帶著一股粽葉的清香,那味道直沁到人的心里。
在姥姥家吃完了端午飯,姥姥還給大姨、二姨,還有我家各拿了一大包的粽子。姥姥、姥爺可真好,這么疼愛咱們,可他們都已經是七旬的老人了。我望著他們滿頭的白發,心里在默默地祈禱,祝福他們永遠健康長壽。
今年的端午節,我和媽媽早已商量好,一大早就去姥姥家,我要和媽媽一起幫姥姥包粽子。
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可我最喜歡的還是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8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有許多風俗,如賽龍舟、吃粽子,懸艾葉等。在我的記憶里,每逢端午,奶奶都要包粽子,煮咸鴨蛋、蒸大蒜,給我做香襄,帶五色線。爺爺把買來的艾葉插在門上驅邪。今年的端午節是個星期六,爺爺奶奶星期五就把過節用的東西準備齊了,等著我們回去。
回到奶奶家,奶奶把做好的香襄和五色線給我帶上,我聞著艾葉的清香陶醉了。我主動要求學習包粽子。奶奶說,包之前問一個問題,看你知道不知道。粽子的葉為什么外面是青的,里面是白的的。我回答不上來。奶奶說,寓意是做人要清清白白,像屈原一樣。聽完奶奶的解釋,我感嘆道:端午節紀念屈原的傳統真好,不僅讓我們吃到美食,還有教育人的作用。
開始包棕子了,我從蘆葦葉堆里挑出一個又大又綠的葉子,碧綠似翡翠,筆直的紋理清晰可見,漂亮極了。我將葉子卷成一個類似金字塔的卷,不知怎么回事,調皮的棕葉總是不聽話,剛卷好,準備放米的時候,又恢復了原樣。看著奶奶她們已經包好幾個,我急的“滿頭大汗”。媽媽看著我的窘相,笑著說:“包粽子看似簡單,其實想包好是不容易的,就像你們學習一樣,勤學苦練,才能學會。”
聽了媽媽的話,我靜下心來,認真的看奶奶她們包,(原來我錯就錯在把粽葉卷成了類似金字塔的卷)而她們是把葉子卷成的是圓錐形的。
我又一次上了戰場,這次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將粽葉卷成了一個類似于圓錐體的樣子,然后抓了一大把米塞到了圓錐體筒里,誰知米寶寶玩滑滑梯呢——漏了下去,我又對筒進行了改造,終于好了,這下可不會漏了。然后我把餡塞了進去。
開始包了,我迅速將粽子繞成了一個密不露縫的“空間”,可再看看這個形狀,簡直是慘不忍睹,算了,好不容易包成這樣,算好的了,開始纏線吧。于是,我回憶媽媽纏線的過程,將粽子的中間纏幾圈,再打個結就可以了。
經過努力,一個粽子就包好了,雖然不好看,但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我還為我的作品驕傲呢!我還把我包的粽子照了相,放在QQ上,留作紀念。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別提有多高興了。我的粽子是天下最好吃粽子!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作文:端午節07-05
端午節節日作文_端午節作文03-05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_端午節作文03-05
端午節英語作文端午節作文03-24
端午節作文:端午節與粽子04-22
端午節英語作文:端午節06-14
端午節的作文:端午節的回憶05-01
端午節的期待-端午節作文09-21
過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05
狂歡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