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端午節的作文700字匯總八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700字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1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我就會想起家鄉的端午節來。
五味草
家鄉在壺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飄香;山下綠水環繞,田野肥沃。在一片郁郁蔥蔥的枇杷樹邊,有著整齊的紅磚綠瓦。一派安靜和諧的鄉野村落,這就是我的家鄉,也是明代狀元柯潛的故鄉。每年端午節來臨,我們便會挎上籃子和姐姐一齊上山去采艾草,并配上石榴葉、枙子花等合為“五味草”。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上艾草,據說艾草會鎮邪辟災。當然在我們看來,只要聞一離那清新又奇異的艾草的清香,對我們來說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們都爭著到山上來,采下大片的艾草,也采下大片的快樂。
當然媽媽會用“五味草”給我們煮上好多的鴨蛋,據說小孩吃了還不咳嗽呢?而對我們小孩來說我們總是拿著心靈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線編的袋子,裝滿鴨蛋到處炫耀。吃過午飯,媽媽又會用“五味草”煮鴨蛋的水給我們洗澡,真是又香又舒服,整個夏天都不長痱子呢……
粽子和賽龍舟
在我們的記憶中,端午給人的印象除了玩就是吃。在端午節期間,我們除了能夠吃上香噴噴的鴨蛋,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粽子呢?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用水少泡著,洗干凈碼好。粽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后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后,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著蒸籠轉,等待粽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念書才明白,包粽子的習俗和我國歷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后,群眾為了不讓水里的魚咬著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于是,為了保護并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之后有了更為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里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艷隨風飄揚,小伙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著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2
大家都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吧,這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吃粽子、賽龍舟,目的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兩千多年前,愛國詩人屈原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入泊羅江,百姓們很傷心,為了寄托對他的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再后來就有了端午節。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至今已經延續了兩千多年,因而屈原而被后代的世人所銘記,但是在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今天,一些傳統的東西正逐漸消失:包粽子變成了買粽子,而劃龍舟比賽也逐漸變少,端午節的氣氛也沒有以前那么熱烈,傳統的端午習俗也逐漸被人們淡忘,人們也許只能從一些書籍或報紙上回憶端午節的氣氛。
大家可能有關注之前的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受到廣泛關注。我們期盼中國申遺成功,因為端午節本來就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但是如今韓國獲勝,我們多少會有一種失望和不解。從端午節起源來看,我國的端午節最應該被批準,因為端午節起源于中國,但是為什么韓國獲勝了呢?因為端午節逐漸在我們的生活消逝。
現在許多古老傳統文化都在消逝,以前的寒食節、現在的重陽節……也許現在端午節可能還有很多人在吃粽子,但是知道端午節真正意義的人多嗎?也許有些人就只知道吃粽子,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了。對傳統節日的熱情都沒了,連傳統節日的意義是什么都不知道,還怎么能夠繼承傳統節日呢?我還從網上了解到端午節還要采艾草,但是知道為什么要采艾草的人微乎其微……
傳統文化雖然在消失,但是許多人卻置之不理,還一昧地過什么圣誕節、萬圣節,我覺得這才是傳統文化消逝的主要原因。
傳統節日要流傳,民族文化要發揚,不是靠白發老人的回憶能實現的。尤其是我們青年學生應當學習了解這些節日內涵、文化底蘊,而不是一味地過洋節?v觀西方各種節日,比如什么圣誕節、復活節、感恩節、愚人節等,都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并不符合我們國家的文化內涵,趕形式過這樣的節日也缺乏應有的意義。而我們應當去思考和身體力行的,該是怎樣讓我們的傳統節日和民族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時至今日,我們這個年齡還能過這些傳統節日,但是在我們后面的孩子還能不能過到端午節,實在不好說,或許他們過不到端午節,甚至可能連傳統節日是什么都不知道,這將是一個悲劇……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3
五月初五,淚羅江邊,你——屈原,內心充滿矛盾,充滿無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夠報效國家,為國捐軀,可天妒英才,不識人才得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把大好江山毀于一旦,你被眼睜睜地看著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存在。大江彭湃,洶涌著向東流去,你的心隨著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滄桑,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你輕輕地哀嘆,眼角間流下難以掩飾的淚水,一滴滴那么晶瑩,發出多么柔弱的淚光,蒼白的臉色中,勾住過往,遙望藍天長長地哀嘆一聲,無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詩歌,歌聲響徹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義”。悲哀的聲音中,表達了你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表達了你懷才不遇的無奈心情;表達了你對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哀憐之情!但是不管你如何大聲,可是“伯樂”卻不知在何處,你的一腔熱血只能夠演變成滿腹悲憤。你無奈,發出千嘆萬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心情!
淚羅江邊,大風狂吹,江水更加洶涌,憤怒地拍打著江岸,一男子輕輕一躍,就此殉身。
你,就是這一躍。從此,大地上就少了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從此,中國傳統節日中就多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端午節。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為你而淚流滿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為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愛國情懷讓我們贊嘆不已,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一定會繼承和發揚你的愛國精神。從你殉身的那一日,“賽龍舟”便出現了,和“吃粽子”一起成為端午節的特色,和你一起成為中國的傳說。為了什么呢?為了紀念你——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和緬懷你的愛國精神!
一本《離騷》,使中華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個端午節,使中華民族擁有傳奇的一面;一種愛國情懷,更使中華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蛟S在你投江之前,你為自己無法救黎民于水深火熱之中,而感到遺憾,但我想你現在知道你為中華民族的人民做了那么多事,一定會感到很欣慰。
我為你而驕傲,又為你而悲哀。驕傲的是我們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而自豪;悲哀的是時代的背景讓你的才華無法施展,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卻不常有,你是何其不幸地遇到這樣的“主”!
今天,我們仍然過著這耐人尋味的端午節,為的是紀念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4
端午節,這個隨著幽遠的歷史一起走來的傳統節日,現在已成為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之一了,喏,從端午例行的三天國假,就能看出中國人對于端午節的青睞了。
我最喜歡的莫過于端午之日漫步于街了,一種濃郁的節日氣息與風兒同行,吹遍了大街小巷,所到之處必定熱鬧非凡。不同于家鄉閩浙一帶,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江淮人家的家門上多是懸掛著艾葉菖蒲,據說也有祛魔驅鬼之效。但這些并非我最在意的,說到我最在意什么,那自然是激蕩人心的賽龍舟了。
出了家門右拐直往前走,不要五分鐘就是十七橋了,橋下的河流雖不著名,但每年的東圃鎮的賽龍舟都是從這兒訖始的。你看,水流平緩的河面上,停放著一艘艘被紅漆漆滿船身的龍舟,碧綠的'水,透紅的船乍一看活像黛綠的錦緞上鑲著盛開著紅牡丹。船里的競賽者,以二十多歲的小年輕居多,也有少數的中年人。每船十三人,十二個槳手,一個鼓手。黝黑的肌膚是他們共同的標志,也是力量的象征。
鑼聲響起來,比賽開始了;鼓聲響起來,隆隆、隆隆、隆隆,冗雜卻不乏節奏,疾速而卻不乏力量。兩旁的紅槳像一條條金紅色的大鯉魚,跟著鼓聲整齊歡快地跳躍。超過了!超過了!一只紅艇漸行漸速,如離弦的箭一般。觀眾們的心驀地緊張起來,與牛皮鼓面共同跳躍,呼喊聲、鼓聲匯成一片。另一只船當然不甘示弱,也迅速追了上來,兩船旗鼓相當,猶如二龍水中爭霸,鼓聲立即電閃雷鳴一般,兩岸的人更歡了,吶喊聲更大了。終點快到了,只見三只船如疾馳的戰馬齊頭并進,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遲緩!冠軍出現了,喝彩聲,鼓掌聲響成了一片,在水面上激蕩!
過了一陣子,人們端來了清香四溢的糯米粽子,但這不是給自己吃的,而是把它扔下河里,以祭祀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投江之日距今也有兩千多年了,但人們永遠懷念著他。是啊,那些對人民對國家對民族全心全意的人,是千百年,直至永遠也不該被忘卻的。今天,我們仍以屈原為驕傲,我們會用我們的快樂永遠紀念著他!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5
“節分難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边@首詩是為紀念屈原而寫下的。端午節也是因為屈原而流傳于世的。包粽子、賽龍舟等端午節特有的習俗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傳說,賽龍舟是因為當時撈救投泊羅江而死的屈原所傳承下來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賽龍舟不再只是單純為紀念屈原而舉行的了。它演變成了一項最富激情、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努力奮爭,拼搏向上的精神的運動。賽龍舟這項具有紀念意義的運動,不僅突破了時間、地域的界限,還成為了國際性的賽事,得到了新的發展。
包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紀念意義;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蘆葦葉在外圍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當然,粽子也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地區,就會包出不同的粽子。雖然形狀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雖然風味大不相同,但都寄托著老百姓對屈原這位偉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到了;可是,心中卻有一種淡淡的失落感。隨著社會的發展,端午節的節日氣氛也在逐漸減弱。端午節和眾多的中國傳統佳節一樣,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是我們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關于端午節的由來之說不只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個,但卻是最有說服力的一個。關于端午節由來的傳說,雖是眾說紛紜,卻也為它增添了不少神秘與魅力;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中華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端午節在我國已延續了二千多年的歷史,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的積淀,從而賦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內涵。
其次,端午節還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節的每一種延續下來的紀念活動,無不是寄托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與心愿。如果說端午節是因為傳說而顯得更加動人,那浸透在端午節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則讓它散發出永恒的魅力。傳說可以動人,而情更加感人!
節日豐富的人文內涵,在于挖掘和弘揚,有時我們的傳統節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不夠。我們的社會,應該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覺保護意識,傳統文化絕不是“封建”、“落后”的代名詞,而應該成為新時代我們引以為豪、為傲的民族瑰寶。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6
朦朧中記得,有這樣一些畫面——一群人在湖上比賽劃舟;人們身上帶著個散發清香的荷包。同樣吃著清香可口的粽子……
小時候的我很喜歡過各種各樣的節日,因為過節時熱鬧而又開心。春節時媽媽給我穿新衣新鞋,還可以吃餃子收壓歲錢;元宵節時可以吃湯圓……而在端午節不僅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還可以獲得一個香香的荷包…。端午節可以說是繼春節之后我最喜歡的節日了。
曾多次聽奶奶給我講端午節的由來,奶奶說在戰國時啊有一個楚國詩人,叫屈原。屈原他忠事于當時的楚懷王,但是卻屢遭排擠、欺侮。等到了楚懷王死后,這個屈原又因為頃襄王聽信別人的讒言,從而把屈原流放了,屈原呢很氣憤,最終投汨羅江而死。當時的百姓們聽說了這事后馬上劃船撈救但一直撈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后來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成為了現在的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好像每次我都聽得津津有味呢。
當端午節這天,父母會領我出去玩。那天是去爬山,遠遠望去山好高,連綿起伏著,像一條剛剛崛起的龍,又像剛剛從睡夢中悠悠醒來般。一點左右我們爬上了山峰,低頭看,一切都變得好渺小;晚上回到家就會吃上奶奶包的充滿愛的美味的粽子,還可以觀看電視中的劃龍舟比賽,其樂融融啊;每每這天時間好像長了翅膀飛快的前進著,不給我留一點享受的時間。但是有一點我想我必須記住那就是這是以前的端午節,而不是現在。有人肯定會奇怪吧,端午節還分現在以前嗎。嗯,端午節雖不分現在以前,但現在和以前明顯不一樣了,F在遠不如從前的盛大了隆重了。現在只是按例放假兩天,興起時或買或包些粽子吃罷了。
像端午節這樣的還有,例如:春節已不熱鬧、國慶的閱兵儀式在去也沒來到…。。是的,我想這些年,科技更加發達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隨著提高,但在提高的同時也有一些東西漸漸被人們淡漠了,甚至遺忘,成為美好的回憶。
又是一個端午節,它勾起了我的無限美好回憶。吃著平淡的粽子,望著買來的荷包,輕嗅著荷包所發散出來幽香,微笑著。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7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跳入汨羅江的日子。為了不讓魚蝦們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粽葉包裹著糯米,投放到汨羅江里。并且人們也要吃粽子、咸鴨蛋,在家門前掛菖蒲和艾草,還要喝放了一些雄黃的酒,人們還要舉行賽龍舟。這不,我們一家人帶著外婆、舅舅、舅媽、小表妹去江津中山古鎮觀看賽龍舟。
在經過1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來到了舉辦賽龍舟的地方——江津中山古鎮。因上午下雨,原本在上午的賽龍舟改在了下午(下午是晴天)。爸爸見我對賽龍舟很感興趣,便滔滔不絕地為我介紹起來:“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劃手。有26個劃手,1個舵手,2個鼓手,還有1個喊號子的。”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下午,我們走出客棧,來到了河邊。河邊的吊腳樓懸在巖石上。為了遮擋強烈的太陽光,家家戶戶的陽臺頂上都掛著藍布。我們走過了石橋,繼續向前走去……
“哇!看到龍舟啦!”表妹叫道!罢娴氖牵 蹦憧矗堉鄣念伾鞑幌嗤乎r艷的紅、明亮的黃、黯淡黑和清爽的藍。原來,龍舟的顏色是跟據四海龍王的顏色刷的漆來定的。
我們剛一來到河邊,劃手們就出場了。喝,一個個都非常強壯。并且不同的龍舟上的人都穿著不同顏色的背心。“請參賽選手入座!”裁判員用擴音器叫道。劃手們按照序號坐好位置!1——2——3!出發!”
頓時,鼓聲大作,觀眾的喊聲和運動員的呼聲匯成一遍,響徹云霄。參賽隊員們用力把木槳向后劃。緊接著,船慢慢地移動起來漸漸地,漸漸地,每條船都越來越快,好似漂浮在水面上看不出來一絲波紋。漸漸地,漸漸地紅色的龍舟慢慢地超過了其它龍舟。黑色的龍舟顯然是體力不足了,落后于其它龍舟。啊,只剩下30米了,25米,20米,紅色龍舟遙遙領先,藍色龍舟又追趕上來,兩條龍舟不相上下。10米,只剩5米了!呀,藍色龍舟領先了。最后我不說大家也知道:藍色龍舟贏了。藍色龍舟的劃手們下船后,都擁抱在一起,表示他們心中的喜悅?赐瓯荣,我念念不舍地離開了風景如畫的中山古鎮。
我覺得今年的端午節最好玩、最有趣。因為這一次的端午節讓我領閱到了民俗風情。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8
看著那東升的太陽,又迎來了一個端午節的早晨。
從睡夢中醒來,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從人們的笑聲中美好的遐想中感受到了端午節的美好和神圣。端午節的早晨既讓人鍛煉了身體,又讓人們知道了先民們對美好生活的盼望。
吃完了兩個雞蛋,我們便背著包袱來到了三角山的腳下,我們順著山間那蜿蜒盤旋的小路,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看到了龐大的巖石、強壯的綠樹、香氣撲鼻的鮮花、活潑的昆蟲、清澈的小溪,綠油油的小草......走著走著,終于走到了三角山的山頂。站在山頂眺望遠方,俯視下方,人們常說:“功夫不負有心人”,站得高,望得遠。看到了那幢幢高大的樓房,條條川流不息的街道.......,站在山頂上,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令人流連往返。走了一段路,我們都筋疲力盡了,就坐在大巖石上,欣賞著美麗的風景,吃著香噴噴的的飯菜,讓人更加貼近大自然,體會出大自然的神秘和絢麗。伴隨著人們的吶喊聲,天空中的無數“小水兵”羨慕極了,也來到了人們的身邊,天空中雖然下著蒙蒙小雨,但大家一點都不遺憾,而且更加喜歡三角山了。
等回到了家,已經七點多了,吃著媽媽包著美好愿望的粽子,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在那美好的端午節的早晨,我們又盼望著明天,我們每個小朋友的節日“六一”兒童節。
我國傳統節日比較多,有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其中端午節我最喜歡。
端午節的一大特點就是吃粽子。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吃粽子,有的自己包,有的上街買。我非常喜歡吃粽子。我還聽過一個關于粽子來歷的故事:在古代,有一個人叫屈原,他在戰場上戰死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做了一個透明棺材,放進了水池里。為了給屈原敬一些貢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糖棒一一扔進水池里。過了幾天,人們才發現水池里有魚,那些糖棒都被魚吃掉了。人們很生氣。這時,有一個人叫道:“大家伙們,魚最怕菱角,可以用干凈的草葉去包糯米糖棒,做成菱角形的!”以后,人們將包好的糖棒扔進水池,魚看到糯米糖棒以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所以人們把糯米糖棒叫成“粽子”。煮熟的粽子又香又好吃。有綠豆味的,有蜜棗味的,有香腸味的等等,我們家通常包的就是這三種。這三種我都喜歡吃。
粽子和端午節是親密朋友。因為我喜歡吃粽子,所以我也喜歡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