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粽子作文(通用22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介紹粽子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介紹粽子作文 1
家鄉的端午有許多風俗和外地一樣:裹粽子,把一張張粽葉里放上餡,有的放肉、有的放豆沙、還有的放蛋黃;掛艾草,把一株株曬干了的`艾草掛在門上,可以“辟邪去妖”;喝雄黃酒,用雄黃酒在孩子們額頭上畫一個王字,這些都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而我一到端午,就最愛吃奶奶裹的粽子了,我們嘉興五芳齋的粽子是出了名的,只要外地的人一談起嘉興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嘉興五芳齋的粽子。
雖然說,五芳齋的粽子名氣很大,也很好吃,但是我奶奶裹的粽子也不賴,選用的都是上好的糯米,又白又香,連粽葉也都是最好的,還帶有竹子的清香。
說到了粽子,就不得不提提迷你型的一口粽了,這一口粽就如同這名字,咬一口就沒了,這只能是放在餐桌上,大家一直喝酒餓了,就每人一個,墊墊肚子。在家里,大家一般都是裹一些比較正常大小的粽子。裹粽子的程序非常復雜,而且裹粽子的手法、技巧都非常難,我就簡略的介紹一下:先把糯米洗干凈,把粽子在水中浸一夜,把洗凈的糯米倒些醬油(包括白抽和老抽),再放些鹽和味精,把糯米攪拌均勻,切一些肉,要切成塊狀,也放些白抽和老抽,接著把肉和糯米裹到粽葉里。
這就是我家鄉的粽子。
介紹粽子作文 2
提前幾天媽媽就買好了粽葉、紅棗、花生、還有香腸。全家起了個大早開始,看起來簡單,包起來可有點難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粽子,卻像個“受傷兵”,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來又倒下了。媽媽看看不像樣子粽子拿過棕葉教起我來:“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粽子葉靠近葉尖那一半折成三角斗裝,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葉尖部分,其余四指在葉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顆紅棗把尖部堵嚴,再放入江米蓋住紅棗,再把棕葉長出來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在拿繩子捆好扎緊,多余葉和線剪掉。”
我聽了心想小小粽子還有那么多學問,還是乖乖學吧!我把兩個差不多大粽葉按順序疊好,做成了漏斗狀,先放了一顆棗再放入糯米,三繞四卷,哈哈!一位大將軍出現了,給他系上腰帶他更神氣了!
中午,吃著自己包粽子,心里美滋滋,真實又香又甜啊!
介紹粽子作文 3
家鄉的端午節有著二千多年的歷史,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今天農歷初五,這一天有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它能和家鄉的春節、清明、中秋節一樣熱熱鬧鬧,處處洋溢著人們歡歌笑語,歡度節日的快樂。
家鄉的端午節更加隆重,端午節前幾天家家戶戶就準備迎接它的來臨,后幾天準備劃龍舟慶賀。這天人們買好箬葉、棕、?米和肉等物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更加具有節日氣氛,你看現在離節日還有四五天,挨家挨戶都在緊鑼密鼓地包粽子。原來單調的粽早有了改進,現在有豆沙餡的、板栗餡的.、蜜棗餡的……真是五花八門,口感好極了。滿街都能聞到粽子飄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帶來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這天,每家每戶早餐桌上都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早點,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過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圓、粽子、茶蛋和大蒜,這是家鄉傳統的佳肴。大家歡度在一起,團團圓圓,吃得熱熱鬧鬧,津津有味,但對我來說到沒有什么新鮮感,因為這些東西我早就吃厭了。聽外公說,他們小時候多么盼望節日這一天的到來,因為只有過節才有這樣的幸福生活,平時那有這樣好的生活呢?
想想現在,我們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這真要感謝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們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午節。家鄉的端午節有很多的風俗習慣:有包粽子、賽龍舟、洗龍舟水、吃雞蛋……但在我的記憶里,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最有趣的是——端午的洗龍舟水。
記得七、八歲的時候,媽媽就帶著表妹。弟弟。還有我一起去洗龍舟水。我們帶上一些干凈的衣服去換。拿幾條粽子。幾個熟雞蛋。我們來到洗龍舟水的地方,立刻下到水里不停地嬉戲。打水仗,我用水潑一下你,你用水潑一下我,大家互相潑水。互相玩樂,彼此之間毫不介意地弄濕了身上的衣服,我在一邊非常自傲地說:“你們快來看我學運動員跳水?s,我學得還差不多吧。”媽媽在一邊說:“小心一點”。說時遲,那時快,剎那間,我立刻往水里跳,誰知卻被灌了幾口水,引得表妹跟弟弟哈哈大笑,而我哭笑不得,隨后,媽媽就說:“別玩了,快天黑了,快上來吃個雞蛋吧,吃了個雞蛋就歲歲平安了。”
家鄉的風俗真的有很多的花樣,包粽子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每到端午節的那一天都會有各式各樣的粽子映入眼簾,有咸的。甜的。辣的……家鄉的粽子別具風味,任何地方的粽子都不如家鄉粽子呀,我到中山吃過粽子,覺得它根本就不是什么粽子嘛,哪里有家鄉粽子的好吃啊,“凡是故鄉明”家鄉的粽子令我回味無窮,久久忘懷。
我愛家鄉,更愛家鄉的端午節!
介紹粽子作文 4
粽子是我的家鄉著名的美食。每次回外婆家外婆都會包給我吃。
包粽子所需要的食材并不多,只是做起來有些麻煩。外婆會從小河邊采摘來葦葉帶回家清洗。洗凈的葦葉是暗綠色的.,把它曬干就可以做粽葉了。把粽葉曬干放好后,外婆就去集市買來糯米和蜜棗,可別小看這小小的糯米,它可是做粽子必不可少的食材。把買來的糯米淘凈,蜜棗洗干凈后,外婆就開始包粽子了。
外婆先拿兩片粽葉放在一起,用手指理了理邊,然后在粽葉下端窩了一個酷似漏斗形狀的角,當然,它的底部是封口的,不然糯米就會漏出來。第一步做好后,外婆把適量的糯米倒進去,放一個蜜棗再順勢把粽葉折過來,呈一個三角體,把邊角理一理,第二步完成了。最后一步就是用線綁好,如果是包粽子能手,那包出來的是很精致的。
看著一個個粽子放進蒸籠,我就目不轉睛的盯著,生怕蒸熟的粽子飛跑了。
蒸好的粽子散發著淡淡的粽葉味和濃濃的糯米香,真是讓人垂涎三尺!
嘉興不僅有著名的五芳齋粽子,還有屬于外婆手藝的鄉村粽子,有肉粽子,也有蜜棗粽子等。粽子的各式各樣,真是讓人贊不絕口,吃了還想吃。
介紹粽子作文 5
每一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食品,即使是同一種食品,在不同的地方,做法和吃法也會有所不同。
我第一次在家里的時候,我的奶奶端來不知是什么東西?當時我很好奇,那是什么呢?奶奶就走過來告訴我,這個是“粽子”。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能吃到奶奶包的'粽子。她先買來優質的大米,再找來粽子葉。首先,把粽子葉放在鍋里煮。奶奶說:葉子煮煮就能發出香味。奶奶又把葉子兩頭剪掉,把不好的挑出來。然后,開始包了。拿兩三個粽葉圍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再把大米放到葉子里再拿一根粽葉包住頭部,不讓大米漏出來,最后用線把粽子系的嚴嚴實實。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三個……直到包好為止。
粽子的味道是那么美味,那么的香,有些人可能很喜歡吃粽子,吃粽子也是件美好的回憶。
當我們吃粽子的時候,都應該想起愛國詩人——屈原,關于“粽子”的由來我自己也不是知道很多,但是,粽子卻實在是一種值得品嘗的食品哦。
介紹粽子作文 6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時候吃粽子嗎?哈哈,告訴你們吧,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每年端午節的時候,人們都會把粽子扔進河里,給魚蝦鱉蟹吃,據說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
我的老家在浙江,那里每年過端午節都要吃粽子,包粽子也是一年當中最熱鬧的時候,人們都會聚集到海邊,邊吃粽子,邊懷念屈原。粽子的味道非常的好,碧綠的粽葉上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剝開粽葉,一股粽香撲面而來,吃一口,讓人回味無窮,每家人包粽子,都有人聞著香味而垂涎三尺。
粽子的做法也非常簡單,只是時間長些罷了。首先我們要選最好的糯米,放到水里泡一上午,當看到糯米光得白白胖胖的'時候,用粽葉包成三角形的樣子后放到蒸籠里煮。一開蒸籠,一個個色香味俱全的粽子做成了。
你可別看粽子小,可是能吃飽肚子的,早上如果沒有吃早飯的話,餓了的話就可以拿上一個小粽子放進碗里,再加一把糖蘸著吃,可香了,吃完后,我們的肚子立即就飽飽的了。有的粽子里加了紅豆,放進嘴里嚼一嚼,十分可口,有時往往沒有嘗出味道,一個粽子便沒有了,又說服自己再拿一個吃吧。
我們這一口,那一口,不到幾口,粽子便沒有了,嘴馬上粘滿了粽米。
世界上每個人都一定喜歡吃粽子,特別是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都彌漫著粽香。
介紹粽子作文 7
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傳說,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米粒灑在江河里,但是米粒很快就被魚兒吃完了。后來,人們想了個辦法,用粽葉把米粒包住扔下河,魚兒以為是粽葉就游開了。從此粽子就流傳下來了。
下面我來告訴你們做粽子吧!先要準備糯米、紅棗、粽葉和肉。糯米要浸泡一個晚上,肉要把它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粽葉要洗干凈。第二天一早就可以包了,把粽葉打開,在中央放一些糯米,再放一小塊肉和一個棗子,還可以放幾粒豆子,再用繩子把它捆成一個三角形,這樣就做成了。最后一道工序是把它放進鍋子里蒸一個小時,就可以了。蒸出來的`粽子有點綠色,聞起來很香,真叫人口水直流。吃起來甜甜的,有點粘口。
你們想吃嗎?想吃就到我家來,我一定做給你吃!
介紹粽子作文 8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
一大早,我就在臥室里聞到了一陣陣粽子的香味,我急忙起床來到餐桌前。哇!今天的早餐是吃粽子!媽媽說:“今天的粽子品種可多了!有紅線捆的紅豆粽,有白線捆的清水粽,還有花線捆的五香牛肉粽呢!”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五香牛肉粽,剪開線,撕掉粽葉,只見一粒粒飽脹的糯米像一顆顆珍珠相擁在一起。我使勁咬上一口,覺得香香的,還有一絲絲甜味呢!也許是我吃得太快,連牛肉的'影子也沒看見。在看看媽媽的紅豆粽,紅色的豆子像一顆顆紅寶石鑲嵌在糯米團里,里面還有花生呢!突然,爸爸說:“我這個清水粽像什么?”我說:“像一個寶塔!”于是爸爸粘上白糖,我一口就把寶塔的塔尖咬去了。我們一家三口吃得津津有味,爸爸還告訴我:“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因為當時朝廷,屈原不堪奸臣陷害,含恨投江自殺。老百姓知道后,為了不讓魚蝦啃食屈原的尸體,于是老百姓劃船到江中,投下粽子、咸蛋等食物喂魚蝦。所以,每到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咸蛋,甚至劃龍舟比賽。”
今天,我不但吃到了香甜的粽子,還增長了不少課外知識,我會記住這個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介紹粽子作文 9
端午粽飄香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又要到了,這是我最喜愛的節日,因為我不僅喜歡吃各種各樣的粽子,尤其喜歡那粽葉飄香的味道。
粽子可以做出多種口味,有紅豆粽、蜜棗粽、豬肉粽……每年的端午節,爺爺和奶奶都會包粽子。我偶爾也會跟著搗亂,試著他們的樣子,開始包起來。我精挑細選的挑出兩片又寬又綠的粽葉,左手拿著粽葉,用右手卷出一個圓角,然后把糯米和蜜棗放進圓角中,我胸有成竹地把粽餡壓緊抹平,粽葉蓋上,正準備拿一根細繩把粽子扎緊時,一不留神,手稍稍松動些,卷好的粽餡竟像開閘的水,一條線地從底部松開的洞口“唰唰”的.流了出來。沒一會兒,原本滿滿的“粽子”就變得空空如也。奶奶見狀,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說:“傻孩子,你別小看了這手頭功夫,這可是一門手藝,想包一只即漂亮又結實的粽子可不容易了!別泄氣,再來一次吧!”在奶奶的鼓勵下,我又開始包起來。
包粽子是有趣的,煮粽子是享受的。粽葉的清香撲面而來,彌漫著整個屋子,令人心曠神怡!
端午節,是快樂的,到處情意濃濃;端午節,是熱鬧的,到處粽葉飄香。我愛端午節!
介紹粽子作文 10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里,我最喜歡的是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準備好包粽子的材料。傳統的餡子,有上等的圓糯米,這樣口感非常糯。其次是寬窄相同的,嫩嫩的粽葉。餡子以蜜棗、紅豆為主,如今創新的人們各有所求,也有幫水果、肉等依據個人喜歡做為餡子。輔助工具是長長的尼龍繩或棉線。
包粽子可以分為以下幾步:首先,浸米,將糯米浸泡半個小時,因為這樣煮起來粘性大;接著溫水洗煮粽葉,這樣不光去除粽葉上的.灰塵而且煮過的粽葉不易爛,包起來也方便。現在重頭戲來了-包粽子先用兩三個粽葉卷成一個倒圓錐形。在里面先放上一些糯米,再放上一些蜜棗或其它餡料,最后在加入糯米,但不能放滿、不能有空隙,有利于包裹。在按照螺旋的手法,從另一端卷起來,卷到最后要留點尾巴,然后用拇指按住尾巴,把卷起來的那一面折過來,用用棉線捆緊包住,做到捆好不散開,這樣煮起來方便。
開始煮粽子,有的人用高壓鍋,煮得快。放入粽子,加入8分水,最好要漫過粽子。經過一個小時左右,打開鍋,濃濃的粽葉加上糯米的清香撲面而來。撥開粽葉,吃上一個。糯米的香和蜜棗的甜,讓人覺得齒頰留香。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包粽子是我們中國人的絕活。同學們,為了中華民族的優良文化傳承,動起手來,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包粽子吧!
介紹粽子作文 11
五月初五將至,端午節來了,又到吃粽子的時候。
粽子在潮汕,價格高低不同,低價的三元一個,只有白白的米披上綠綠的衣,高價的十幾元一個,餡料應有盡有,五香豬肉、咸蛋黃、花生、板栗……更是必不可少。
不過,我們從來不買,都是自己包,餡料更是隨心所欲。我準備的是一束咸草、一份竹葉,到市場買了幾斤五花肉,一斤綠豆,一瓶陳皮,半斤蒜頭,還有香菇、咸蛋黃、鹽鵪鶉蛋等等。
回到家,洗涮竹葉、咸草,再用鹽水煮沸算是消毒。趁此時機,我把五花肉切片,下鍋油炸后放了醬油、料酒、蠔油、糖與鹽,腌制一會好入味。再把糯米、綠豆淘洗,香菇切丁,陳皮切碎,一起攪勻。臘腸切成拇指厚之后,一切準備就妥當了。
我拿起兩片竹葉,折疊成漏斗狀,先在底面斜鋪一層臘腸,放進半兩糯米,按壓緊致后放兩片五花肉,再加一層糯米,放個咸蛋黃,最后又鋪一層臘腸,餡料便裝填完畢!將竹葉折疊蓋密餡料,壓實、整出菱形,用咸草按十字包法扎緊打結,粽子便大功告成!
“看來,包得還算緊實。”姥姥評價著。受到姥姥的肯定,我十分振奮,又加快了速度。可是,包著包著,竹葉、咸草還有,餡料卻沒了。我不甘心,異想天開想包幾個甜粽來。
說干就干,我洗凈鍋,放入紅豆、陳皮、加了水和冰糖便熬起來,再拌上米與綠豆,甜餡料準備就緒后,依樣畫葫蘆,甜粽子很容易就包好了。
接下來就是煮粽子。我把粽子放入高壓鍋,倒入適量的'水,蓋上蓋子后便大火蒸煮,待冒氣后轉小火保持30分鐘。
鍋剛打開,粽香即刻飄逸開來,外面正玩得起勁的弟弟們聞香而動,立馬沖進來伸長脖子準備吃粽子。
年年有端午,端午有粽子。可大家知道粽子的來歷嗎?
相傳,那是戰國時期,三閭大夫屈原懷揣報國之志,即使“路漫漫”也“上下而求索”,勵精圖治,雖蒙受奸臣陷害,兩度流放,仍“雖九死其猶未悔”“舉世皆濁我獨醒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懷抱利器,縱身跳進汨羅江。當地百姓為防止魚蝦吃屈原,便把米放入竹葉投入江中,這就是粽子的原型。
在我們吃粽子時,千萬別忘記屈原的愛國之情,更該銘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核。
介紹粽子作文 12
據說,端午節很多習俗與屈原相關。戰國時期的屈原受楚懷王信任,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聯齊抗秦。后因遭貴族排擠誹謗,先后被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后,屈原于端午節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楚國。過后,當地漁夫為防止江中的魚蝦吃了屈原的身體而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羅江。再后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龍舟。端午節也成了紀念屈原的日子。
現在,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之一就是包粽子吃粽子。我們家就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能手——我奶奶。每到端午節,我們全家吃到的美味粽子,就全出自奶奶的手。奶奶常說“用竹葉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我們家的粽子就是竹葉包的。
我也常跟奶奶一起包粽子。在包粽子之前,要先做好準備。把干竹葉放在水里泡一泡,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竹葉濕潤后,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的模樣,再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后把葉子翻轉封口,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奶奶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披著綠衣裳的胖娃娃;可我包的粽子有點瘦瘦的,像吃不飽的饑民。等粽子包完后,奶奶就把粽子放到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出鍋就可以吃了!
雖然奶奶包的粽子原料簡單,卻是香噴噴的。那種香,你只要一聞到味,就立即想吃。我每次看到奶奶包的`粽子時,總是吃很多,連下一頓的量也一起裝進肚子里的。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
我最喜歡的是賽龍舟的節奏與力量。幾十個水手拼盡全身力氣奮力劃槳,鼓手情緒激昂,鼓點兒節奏明快。“加油,加油!”岸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雷鳴般的吶喊聲此起彼伏。龍舟賽壯觀、激烈的場面,讓我也熱血沸騰。在精神萎靡的時候,看龍舟賽會讓我消除頹廢積極拼搏。
吃粽子、賽龍舟,營造了熱熱鬧鬧的端午節,飽了我的口福,激發了我積極向上的意志,真好!
介紹粽子作文 1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來了,按照習俗在這一天人們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飲雄黃,游百病。有的地方還進行龍舟比賽,總之這一天既能體現本民族的文化內涵,又能體現民俗的歷史,展示了濃濃的民俗氣息。
這些民俗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包粽子了。
端午節這一天,媽媽早早地在廚房忙碌著。她拿出了造以準備好的糯米、粽葉和豆餡、小棗,準備包粽子。我湊上前去自告奮勇地說:“媽,我幫您一起包粽子吧”!“好啊!”媽媽爽快地答應了。說干就干,我擼胳膊挽袖子,捧起粽葉就包,不是生生撕開了粽葉,就是將其打成了其他有趣的圖形,一個也沒包成。我一急,又撈起幾片粽葉,這時掛在衣襟上的“小五毒”跑了出來。靈機一動,“媽為什么奶奶要把拴著蛇、蟾蜍、壁虎、蝎子的掛飾縫在我衣服上?”媽媽看出了我的窘樣,一邊手把手的教我,一邊對我說:“因為端午節在古代人們心中是毒日、惡日,在衣服上縫這種“五毒”是為了祈福解災。其實這是因為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加上蛇蟲繁殖容易咬人,我了驅災避害,所以形成了這種風俗。“噢!是這樣啊!奶奶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做這個掛飾,是希望我健健康康、沒病沒災。”“對呀!你奶奶可疼你了。那你知道,端午節這一天為什么要包粽子嗎?”“知道!包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相傳,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懷抱大石,悲憤投入汨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機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后來,改用艾葉包裹,用五色絲線捆好,投入江中,表達了后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粽子也就成為端午節的傳統食品。”
“行啊你!知道的挺多的”
“那是!”不知不覺中,盆里的粽子越來越多,我也能掌握了包粽子的要領。將一個個玲瓏的粽子放入高壓鍋,我陷入了漫長的等待。說來也真是氣人,這粽子在鍋中還沒蒸太久,那粽葉所散發出的淡淡清香就突然變得濃郁起來,將我們這些孩子的`饞蟲都勾了出來。等待也是對人的一種考驗啊......
今年的端午節,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更親自感受到了端午節濃濃的民俗氣息,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飽含長輩對我們的愛。我們要把祖國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讓世界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介紹粽子作文 14
記得小時候最喜歡過的就是端午節,那個時候外公還在世,他老人家很喜歡吃粽子,外婆總是早早的就開始包起了粽子,我放學回家經過她家時,饑餓的我就開始狼吞虎咽,很是滿足的樣子。外婆是位很勤儉的舊時婦女,她最注重過節,每逢過年也好,端午節也好,只要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該有的東西從來不會少做,她總是說忙乎了一年了,也該好好的過個節了。似乎孩提時,對端午節的記憶,就是從粽子的香味開始的。
后來,母親也沿襲了外婆的傳統,讓我們有口腹之欲的享受。記得那年剛好是非典盛行,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母親去藥店購買了相關藥材,為我和弟弟制作了香囊,讓我們掛在脖子上。如今,已過去這么多年,那幾個香囊依然還在母親家里掛著。
同時,農村習俗里,家家戶戶還會用雄黃和酒調和的雄黃酒揮灑屋里屋外以及孩子身上,寓意辟邪、去晦氣。小時候的我,似乎對這些很不解。
在端午節那天,全家人早早地起來開始忙活。母親吩咐我去地頭上拔些艾草,但是我并不知道這個叫“艾草”的東西到底是一種怎樣的草。母親告訴我,艾草具有濃烈的香氣,葉子類似于芹菜。在母親的帶領下,我終于認得了艾草。母親把拔來的艾草掛在大門兩側,說是能把不好的、邪惡的東西擋在門外。看著母親虔誠的樣子,我暗自好笑:一把草,能有這么大的作用嗎?
日月更迭,歲月帶走了慈祥的外公,也讓當年那個不諳世事的我漸漸長大。現如今,又是一年粽飄香,端午節到了,在氤氳的香氣中,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時代,又聞到了那粽香中包裹著的愛的味道……
其實,中國的這些傳統節日是值得我們記憶的,這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縮影。在物質生活不斷豐富的今天,中國的'一些傳統節日和食物漸漸被我們淡化。因為對我們而言,再也找不到過去過節時的那種心情和渴望了。其實,過節過的就是一種心情,雖然現在已經找不回兒時過節的那種期盼心情了,但是看著滿桌的菜肴和各種端午必備的食品,看著圍著桌子平時忙碌很少能坐到一起的家人,歡歡喜喜地吃著喝著,所感受的是濃濃的親情和溫暖。
介紹粽子作文 15
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說到端午節,大家一定會想到端午節的粽子,我也是如此,因為端午節的粽子非常的好吃。
端午節的粽子外面包著粽葉,它的顏色一般都是深綠色的,它還有四個角,六條斜斜的邊,有四個面,而且每個面都是三角形,樣子非常好也非常可愛。不知道粽子可不可以包成我最喜歡的金雕形,五邊形,六邊形,菱形,還有我喜歡的.恐龍和火龍的形狀呢?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味道,我們瑞安有甜咸的粽子,四川有辣粽,廣州有酸粽。甜的粽子有:蜜棗,豆沙,水晶粽等等;咸的粽子有:肉粽,咸蛋,菜干,蠶豆,香菇粽等等。其它種的味道,我就不知道了。不過,粽子的味道應有盡有。
要是你想吃粽子也要有講究,首先要解開繩子,再剝開粽葉,里面露出黃色的糯米團,而且黏黏的,像小小的金字塔模型,又像一個小朋友露出了黃色的笑容,誘人極了!你把粽子放在鼻子底下一聞,又誘人又甜的香味撲鼻而來,讓人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粽子的味道讓我回味無窮,我還想再吃一個。
這就是端午節的粽子,不僅好吃,而且還是為了紀念屈原才誕生的,找我真喜歡端午節,喜歡端午節的粽子。
介紹粽子作文 16
說到端午,就一定會想到粽子。粽子用翠綠的箬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后,箬葉轉為墨綠色,剝開后,之間潔白的米團里嵌著幾粒深紅油亮瑪瑙般的紅棗。輕輕夾起一角,沾上白糖,送入口中,軟糯的糯米夾雜著紅棗的香甜,喚醒了每一個熟睡的.味蕾。
粽子,又叫“角黍”、“簡粽”。傳說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相傳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這天投身汨羅江,人們愛戴這位偉大的詩人,為了紀念他,也為了避免他的肉身被江里的魚蝦啃食,于是就在每年的這一天往汨羅江里投放米糧。不料有一年,屈原給百姓托夢,說原來那些米糧都被江里的蛟龍吃了。聰明的百姓為了避免再被蛟龍偷吃,就將米糧用箬葉包裹起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們現在常吃的粽子,而這一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粽子的南北差異很大。我是一個北方人,自我記事起,我吃的粽子就多是甜口的,比如豆沙餡、蜜棗餡……而爸爸媽媽是南方人,他們告訴我,在他們的老家,粽子的口味是咸的,人們會把糯米用醬油腌過,然后在里面裹上咸蛋黃、五花肉等等,聽到這里,我的口水都忍不住要流下來了。
正說著呢,我家粽子出鍋了。我一把抓起一個粽子,一層一層剝去它的外衣,漸漸的,一個粽色的,胖胖的粽子露了出來。一口咬下去,糯滋滋,五花肉那誘人的香味讓人垂涎欲滴,蒸過的肉肥而不膩,咸鮮可口,我差點把夾著的筷子都要咬下去了。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延續至今,我相信,伴隨著這個傳統節日,粽子這道傳統美食也必將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介紹粽子作文 17
翠綠的葦葉包著晶瑩剔透的糯米,再加上潔白的砂糖,這就是端午節一道獨特的風景——粽子。
賽龍舟、五彩繩、桃樹枝、插艾蒿,這都是端午節的習俗。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年輕人都不喜歡做了,但是只要一提到端午節,人們第一個還是想到粽子,吃粽子是解不開的一個情結。
蘆葦的清香,蔗糖的甘甜,糯粘的.口感,這些都是粽子獨有的魅力。我呢,歷來對這些古老的傳統食品就是“來者不拒”,我是很喜歡吃粽子的。
粽子,人們俗稱“掙子”,諧音“掙”,寓意著掙大錢,寄托了美好的愿望。所以開業的時候,每一個門店都要買兩個大粽子掛上,喜慶吉祥,期盼著開門大吉掙得多掙大錢。
我們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他力主聯齊抗秦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后流放,當國家滅亡的時候他就投汨羅江自殺了。人們為了不讓魚吃他的尸體,就包了粽子給魚吃。從此,就演變成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的粽子讓我懂得了愛國的道理,讓我知道了對富裕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很喜歡端午節的粽子。
介紹粽子作文 18
今天,媽媽告訴我,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假期了。我有些奇怪地問媽媽:“端午不就是吃粽子嗎?還要特地放一天假,就是為了讓大家好好地吃粽子?”媽媽說:“看來你對端午節還不大了解哦,上網查查資料吧,你就會知道,端午可不是簡單的粽子節呢。”
上了百度,在搜索欄里輸入“端午”——呀,真讓我大開眼界啊,一下子就搜到了3,950,000多個結果,看來比最紅的小沈陽還熱門呢。
我打開幾個網頁看看,端午真是個很有意思的節日。端午也稱端五,“端”的意思相當于“初”,“端五”也就是“初五”;端五的“五”字與“午”相通,因為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關于端午節的`來歷,也有好幾種說法,分別是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紀念孝女曹娥、紀念革命女詩人秋瑾、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百越族的祭祖節。
而端午節的風俗,就更是數不勝數……
介紹粽子作文 19
立夏過了,就要到我們喜歡的節日了“端午節”。那時街上到處都會飄著粽葉的香味。
每當吃粽子時,我都會想起我小時候跟奶奶學包粽子的故事。
到端午節時,我端坐在奶奶身邊,睜著一雙圓圓的大眼睛,看著奶奶包粽子,奶奶用手抄起兩張新鮮碧綠的粽葉,然后變戲法似的快速將粽葉彎成一個小小的漏斗狀,右手從面前的`小桌上用小勺挖些晶瑩飽滿的糯米,再放一些肉或一顆紅棗……放在米里。接著就看見奶奶指如蘭花,將長長的粽葉三纏兩繞,一個精致的粽子就誕生了。
我看得好奇,不禁心癢,手也跟著癢了起來,于是纏著奶奶也要包粽子,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奶奶終于答應了。
我在奶奶的指導下,很快就包好了,盡管總有缺點,但我并不灰心,一次次的練習,散了再來,終于,我包好了一個完美的粽子。
看著我包的粽子,我不禁想吃了,我問奶奶什么時候能吃到粽子,奶奶說:“明早給你煮好了吃!”我聽了,想快快到第二天吧!
現在,端午節快到了,我迫不及待地想吃到我包的粽子,聞著那醉人的青春,吃著,我自己包的香粽子,我心里會有說不出的高興。
介紹粽子作文 20
提起粽子,大家都會想到端午節吧,我非常喜歡吃粽子,自然就非常盼望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節要到了,今天媽媽買了三捆粽葉,準備回家包粽子。我卻突發奇想地說:“媽媽,讓我包一個粽子自己先吃,行嗎?”媽媽說:“好呀,先看我包一遍。”
回到家,只見媽媽把粽葉先洗干凈,然后拿出幾片卷成漏斗狀(底端不要有孔),把米倒進去,再把頂端用粽葉包好,然后用繩子一捆扎好放入鍋里。媽媽說包粽子有好多包法,她包的是東臺包法。我按照媽媽的包法,包出一個“四不像”的粽子,雖然這個粽子“奇形怪狀”,可我卻感到很開心,因為這是我的勞動成果。
媽媽把所有的.粽子放入鍋里,又倒進冷水開始煮,我焦急地等待著。大約過了半小時,我聞到了濃濃的粽葉香。又過了一會兒,媽媽說熟了可以開鍋了。媽媽拿出我包的粽子教我等等,冷一下再吃,我只好耐心等。終于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細細品味了我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現在真盼望端午節快快到來啊,到那時我可以大吃特吃一頓了,而且端午節我們都要到爺爺奶奶家吃團圓飯,我還可以和哥哥,姐姐一起玩。
介紹粽子作文 21
今年的6月8日是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這一天,中國人有吃粽子的習俗,家家戶戶的廚房里都會飄出陣陣粽葉的清香。
小的時候我不會包粽子,等到了8、9歲時,我開始跟著爺爺奶奶學包粽子了。瞧我的!先拿4片長長的粽葉,沾上點水,然后卷成漏斗形,在漏斗里放上糯米和棗子等用粽葉裹好。我試著包了十幾個,粽子裹好后放進高壓鍋里,打開煤氣,煮上個半小時左右就ok了。粽子煮好了,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拿一個粽子,剝開皮,吃一口,又香又甜!吃了一個保你還想再吃。
粽子好吃,可是你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的來源嗎?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介紹粽子作文 22
因為前兩天我說想吃粽子,今天奶奶就決定包些粽子給我解饞。
看著奶奶手腳麻利地包著粽子,我也覺得難不倒我。誰知,當我動手去包的時候,才知道要把粽子包得漂亮又結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先拿出一大一小的兩片粽葉,先折出一個角,接著放進糯米、豬肉、再鋪上一層糯米把豬肉蓋住。當我合上粽葉時,不是左邊的'糯米跑出來,就是右邊的糯米掉出來,試了好幾次都沒成功,最后還是在奶奶的幫助下才把糯米包好。
到了扎粽繩這一步了,我自作聰明地自創了新式扎法,把繩子打了好幾個美美的蝴蝶結,還沒等我展示自己的大作,那幾個蝴蝶結就全散了架。
我不甘心,又用了很長的時間慢慢學習,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總算讓我成功地包出了一只合格品,真是太不容易了呢!
【介紹粽子作文】相關文章:
介紹粽子作文(通用111篇)04-13
介紹粽子的作文(通用22篇)06-09
介紹粽子作文(通用42篇)05-29
介紹粽子作文(通用28篇)06-09
介紹粽子的作文(通用119篇)04-13
介紹粽子的優秀作文(精選50篇)06-16
精選介紹粽子作文(通用55篇)06-08
介紹粽子作文匯編五篇04-16
實用的介紹粽子作文(通用25篇)06-06
介紹粽子作文匯編六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