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粽子三年級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粽子三年級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粽子三年級作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聽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楚國的都城被秦國攻破,他身為楚國的大夫,悲憤交加,投汨羅江自殺,老百姓為了使他的身體不被魚蝦吃掉,往河里投放用筍殼包住的米飯,后來發展成為粽子。
早上媽媽剛煮好粽子,香味就撲鼻而來。開飯了,我看見粽子有四個角,從不同的側面看上去很像三角形,筍殼是嫰綠的,繩子的顏色能分辨類型,有豆沙粽、鮮肉粽、蛋黃粽等等。爸爸拿起一個系著白繩子的粽子,解開繩子,剝開外層筍殼,再剝開里層筍殼,就露出了一個棕色的小腦袋。爸爸把筍殼攤在桌上,把粽子放在筍殼上,一艘綠色的龍舟揚著棕色的帆出現在眼前。爸爸咬了一口“帆”,一條小豬肉和一個雞蛋黃出現了,不用說,這是蛋黃粽了。爸爸又拿起一個系綠繩子的粽子,這個粽子也是棕色的,可里面全是肉,所以是鮮肉粽。
我的粽子上桌了,不用說也知道這是豆沙粽。媽媽幫我剝好筍殼,我看見了一只白的發青的粽子。我不想把手弄得粘乎乎的,就用筷子挖開粽子的肚腸,里面的豆沙像河水一樣躺在糯米鋪成的河床上,還掀起一些小型波浪,卻又好像被紅色的東西凍住一樣。我用筷子夾起一塊粽肉,送到嘴巴里嘗了嘗,真甜。
我還嘗了一口鮮肉粽,覺得太咸了,不好吃。所以我覺得我很幸運,能吃到甜甜的豆沙粽。不知道下次端午節,會吃什么呢?
端午節粽子三年級作文2
端午節的習俗總少不了吃粽子,粽子的味道甜甜的,外面包著一層層竹葉,里面有各種各樣的餡兒。
說到粽子,我還有一個故事,在兩千多年以前,也是農歷的五月初五,屈原抱石投江,老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家家戶戶包粽子,來到江邊把粽子都扔進了江里,用這種方法來保護屈原的尸體。
粽子分為兩種,有圓筒形的叫竹筒粽,一種是三角形的叫竹葉粽。家人還給孩子戴五絲線,頭上畫“王”字,在家門上插艾草……端午節的風俗還真不少。
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然后先放一個棗,接著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后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后,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粽子三年級作文3
我媽媽一直不會包粽子,所以以前的那些年里,我們都是去超市買粽子回家煮著吃。
今天,媽媽買了做粽子的材料,買了兩捆煮過的棕黃色竹葉,還有江米和結結實實的白細繩。我和媽媽看著手機一部一部的開始進行。我們做的是江米粽子,她比較簡單,畢竟是新手,學太難的“貪多嚼不爛。”首先拿著一片竹葉,卷成像錐子一樣的形狀。得把葉子卷緊,保證不漏米,開始往里面灌江米,我要灌太多,也不要灌太少。
然后,用另一半葉子蓋住江米,用繩子繞一圈兒。一定要緊緊的綁住粽子。就這樣一個粽子便包好了,這時你便覺得你好棒,因為你超越了,以前的'自己。又會了一樣絕活。
我和媽媽一起包.,雖然包的外表沒有媽媽好看,但我自己覺得也不那么丑陋。我包的粽子個頭大,卻總是漏米。“沒關系,慢慢來,熟能生巧嗎!”聽了媽媽的鼓勵,我更用心地包起粽子。
我一會兒,第一波粽子便出鍋了,我一看,有好幾個粽子漏了米,而且都是我包的。爸爸媽媽都不開,我包的漏米粽子。蘸著白糖吃起來。一邊吃還一邊說兒子包的粽子真好吃。我也不開了一個漏米粽子,蘸著白糖咬了一大口,真好吃!我覺得自己包的粽子比超市里賣的還好吃。
在以后的端午節,我們家都要自己包粽子,下回我們要試著蜜棗粽或豆沙粽。
端午節粽子三年級作文4
端午節那天,奶奶在家里包粽子。我也想學著包幾個,便央求奶奶教我。奶奶笑著答應了。
我看見奶奶的面前擺放著一盆醬油米、一盤切塊的五花肉,一盤咸蛋黃,還有很多洗好浸好的粽葉。只見奶奶拿起兩片粽葉,疊在一起,輕輕一卷,把粽葉卷成了漏斗形,然后抓起一把米,放了進去,還在米的上面放了一塊肉。再放上一把米,跟著又放了一個咸蛋黃。這時粽葉做的小漏斗已經差不多都裝滿了。
這時,外婆加了最后一把米,還用力地按了按。外婆說:“一定要把米按結實了才行。這樣粽子才不會散開。”說著,外婆熟練地把粽葉的兩邊往下折,順著“漏斗”的形狀包裹起來,最后用繩子牢牢地系住。就像變魔術似的,三下兩下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在外婆的巧手中誕生了!
輪到我了。這包粽子看著不難,包起來可真不容易。我做的“漏斗”質量太差,裝進去的米總是漏個精光。試了好幾次,都不成功,我漸漸不耐煩起來,嘴里嘟囔著:“不包了,不包了。”奶奶笑著說:“寶貝別著急,奶奶來幫你。”于是,奶奶幫我捏住“漏斗”的邊,又在“漏斗”的尖尖里放了一顆花生米。哈哈,我的粽子也不漏啦。在奶奶的幫助下,我終于也能成功地包出漂亮的粽子了。
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我覺得這簡直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看著爸爸媽媽品嘗我包的粽子,我也覺得美滋滋的,心里樂開了花。
端午節粽子三年級作文5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它的來歷據說是這樣的:20xx多年前,楚國危機重重,楚王聽信小人的謠言,把屈原趕出楚國,后來楚國滅亡了,屈原傷心欲絕,投汩羅江自盡,大家得知消息,紛紛劃龍舟去打撈屈原的尸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尸體,就往河里扔粽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及在那天吃粽子的習俗。
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我也想體會這個過程,就向姥姥請教。姥姥告訴我,剝粽子要先拿兩片葉子,向中間折成一個類似金字塔的圓錐形,放一半糯米,上面放入蜜棗,再用糯米鋪平,用葉子把糯米包的嚴嚴實實,包成一個三角錐形,然后用繩子給扎緊就可以了。看姥姥做的如此輕松,可真正操作起來卻沒我想象的那么容易,我包的粽子不是糯米漏出來,就是葉子散開,根本沒有辦法包完整。原來包粽子沒我想得那么簡單,就象學習一樣,要想學好,就要勤學苦練。經過多次失敗,最后在姥姥的指導下,我終于包成了一個小粽子,雖然樣子不太好看,但也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
姥姥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加上水開始煮。一會兒廚房就飄來了陣陣香味,饞的我都直流口水,老是往廚房跑,就想看看粽子熟了沒有。過了一會兒粽子好了,我剝開嘗了一個,糯米軟軟、粘粘的,蜜棗甜甜的,美味無比。尤其是嘗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感覺心里美滋滋的。
端午節不但讓我嘗到了美味的粽子,又讓我學習了很多的知識,真是太開心了。
端午節粽子三年級作文6
端午,應該是人人皆知的日子吧!不但是中國人的節日,有些老外也開始動起手來包粽子、吃粽子、劃龍舟等。當然。我這個小中國人也要開動哦!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等。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劃龍舟,掛艾葉、菖蒲等。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而建立的日子。見天,我也來“嘗嘗”端午節的滋味。
“包粽子嘍”奶奶端著兩盆東西走過來,我莫名其妙“啥個?”奶奶笑咪咪的說“來,包粽子”我蹲下來,看著一盆糯米和一盆竹葉,滿心的歡喜,卷起袖子。首先取出兩三片竹葉,把他們卷起來,成一個漏斗形,再往里面灌上糯米。“哎呦”不好,竹葉沒整好全散了!我氣呼呼的喃喃“什么嘛,這么小的東西竟然這么難!不……”說著,又重新開動起來。啊!看,一個小巧玲瓏的小粽子出世啦!翠綠的外衣包裹著一顆顆白色的米珠。看著他就口水三千丈。一個、兩個……十個粽子,哎,總算包完了。
這回該煮粽子了,將粽子放入鍋中,開始蒸。沒幾分鐘粽子便出爐了。“嗯……”太香了,我擋不住粽子的誘惑,立馬打開一個粽子沾了沾糖,放入嘴中。啊,味道還真不錯呀。透露點小秘密,我在粽子里摻了點“假”,放了許多綠豆,所以才這么美味呢!
晚上,口中依然回味著粽子的味道,是那樣淳樸,那樣美味……
【端午節粽子三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做粽子作文03-11
《包粽子》作文-端午節作文02-24
粽子的作文-端午節作文02-22
端午節粽子的英語作文06-14
有關端午節粽子的作文05-03
端午節包粽子過程作文03-16
端午節粽子作文400字03-11
寫端午節粽子的作文03-11
小學作文端午節的粽子03-11
端午節食粽子_650字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