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作文7篇【精華】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作文 篇1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于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們過節的習俗卻大同小異。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吃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逐漸消失外,其余習俗至今已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的國家。
端午作文 篇2
商場、超市里擺滿了各種粽子,說明端午節越來越近了。大街小巷都彌漫著粽子的香味,仿佛連空氣都彌漫著粽子的淡淡香味。
我小學生涯的最后一個學期是在近幾年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書籍中度過的。我幾乎每天都看問題,回答問題,閱讀和記憶。如果不是滿街都是粽子,我差點忘了端午節的.到來。
停下手中的筆,屋子里已經彌漫著粽子的芬芳,孩子們正在開心地玩耍,等待著美味的粽子被扔到鍋里夠到餐桌的那一刻。拿起熱氣騰騰的粽子,迫不及待地扯下裹在粽子衣服上的絲線,剝去最后一道保護美味的食物,蘸上甜白糖,小心地塞進嘴里,呼出一口帶有濃烈粽子香味的蒸汽,閉上眼睛,一路品嘗被粽子香包包裹的滋味。真是太美了!
我父親總是說我很笨,不會做粽子。我試過很多次,但我不知道。今天,我妹妹不在家。我媽媽只能自己做粽子。我想幫助她。事實上,我幫不了媽媽做粽子。撿起竹葉,看著母親熟練地擺動。很快,一個完美的粽子就會形成。但我玩了很久。它不緊也不緊。我媽媽看不見。她及時停止喝我的酒,把我沖到一邊。我不得不坐著看媽媽的包。
那一個接一個的粽子,是一種強烈的愛,一種強烈的感覺,那一粒米,一顆棗子是一顆跳動的心,一種愛啊!
端午作文 篇3
隨著中國在世界地位的提升,今天的端午節,正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和內涵走向世界,成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向世界傳遞中國文化的軟實力,端午舉辦龍舟比賽不僅吸引了來自祖國各地的人們,同時也架起了中國與世界文化交流的橋梁,成為知名和富有影響力的項目。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里,還別說只有端午最具文藝范。端午二字原為端五,端為初,端五為初五。先秦時人們認為農歷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于是,各家各戶準備艾葉和其他草藥去除毒氣。現如今,很多地方,端午節前后,家里熏蒼術、白芷,大門上插菖蒲、艾葉,小孩子佩戴各式各樣,玲瑯滿目的香囊,大人們喝雄黃酒以驅邪避疲,應是先秦民俗的綿延保留,同時也反映出古人敬畏自然,祈福求安的'樸素心里。
端午節還未到,母親就忙碌起來,開始準備包粽子的食材。周末回家,看見母親帶著老花鏡仔細挑選紅豆、紅棗和江米,囑咐姐姐上街看看有沒有粽葉可買,儼然一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架勢。我笑她,媽,端午節還早那,干嘛那么著急包粽子,再說,超市里什么樣的粽子沒有,還勞您這么辛苦?母親不以為然的說,超市里雖然品種很多,怎么吃起來總是沒有自己包的好呢,好像缺點什么?就是,姥姥說得對,一家人圍在一起包粽子要的是那種文藝范,感覺實在是好啊。外甥應和母親的話,逗得一家人開懷大笑。
每年端午節,鄰居們在為自己家插上艾葉的同時,也不忘給我家的門上插上一株,當我品嘗著鄰居送來的粽子時,香甜可口的滋味溢于言表,那份濃濃的鄰里之情彌漫在整個小區,讓我倍感溫暖。
小時候,每到端午節包粽子時,我總是纏著母親講關于端午的各種民間習俗。長大后,我從書本上了解到,端午一詞。最早見于西晉周處所著《風士記》;仲夏端午,蒸鶩黍,黍即粽子,可見西晉時端午節已有吃粽子的習俗。今天為什么包粽子,流傳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屈原聽聞楚國國都被秦人所破,頓生悲涼,于五月五日投了汨羅江,與國同殤。楚國百姓聞之悲慟不已,紛紛到汨羅江邊祭拜憑吊,擔心詩人的身體不能保全,將飯團、雞蛋等食物投入江中,希望水下的魚飽腹后不食詩人之肉。因為有了屈原這一元素,端午節經過幾千年的演繹豐富,逐漸由人們避之不及的惡日,演變成懷念先賢與詩人,內容古樸新鮮,形式熱鬧多樣,充滿中國傳統文化的節日。
包粽子、吃粽子,賽龍舟、佩香囊、浴百草,在傳承這些中華民俗的同時,端午節早已超越了紀念屈原這一單純目的,正以嶄新的姿態和內涵向世界展示中國人所特有的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世界觀。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必將引領中國人在實現偉大民族復興夢的道路上走的更遠,更遠。
端午作文 篇4
小時愛吃粽子,只圖它的香甜可口,玲瓏別致。
現在愛吃粽子,則更多出于懷念,懷念那位千年前,在浮塵亂世中投入汩羅的古人——屈原。
關于屈原,先前只知他是一位憂國憂民的大詩人,曾著有《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后來,一首唐代文秀的《端午》,使得我更想了解這位“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愛國詩人空間有著怎樣的故事。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屈原是楚懷王的大臣,主張“修明法度”“舉賢授能”,實行使國家富強的美政。在外交方針上,他主張與強秦對抗,眼光遠大。而楚懷王貪利受騙,楚襄王畏怯受協,都不能接受屈原的正確主張。到了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萬念俱灰,仰天長嘆,投入了滾滾激流,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愛國樂章。
相傳屈原死后,楚國的百姓都十分哀痛,劃起船只,來回地打撈他的尸體。有位漁夫拿出食物,投入江里,說是讓魚都吃飽了,就不會再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但又害怕飯團被龍所食,便又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人們紛紛效仿,此風流傳至今,發展成了粽子。
汩羅江水靜靜流淌,歷史長河源遠流長。屈原,他那一腔的愛國情,卻只能在凄涼無奈中化作兩行辛酸淚。屈原雖死,他的詩作流芳千古,但任時間飛逝,也帶不走他留下的《離騷》,它綿亙千古而不衰,歷經百代而不敗。屈原雖死,他的愛國情懷卻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他那“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長嘆,曾讓多少人的臉上滑過冰涼的淚滴。
子規鳥,相傳乃屈原的妹妹所化,每年端午,此鳥便叫“我哥回呦,我哥回呦”,以提醒人們做粽子,修龍舟,準備迎接端午節,祭祀屈原。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我們的祖國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江南北蒸蒸日上,各行各業欣欣向榮。我中華神舟這一巨龍已然騰飛,香港澳門投入了祖國的懷抱。“神舟系列號飛船”上天,實現了國人的夢想。申奧成功,使我們國家作為奧運的東道主,向世界展現神舟風采,這不正是屈原當初想要建立的人間仙國嗎?
我們緬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崇高品德和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魅力,景仰他憂國憂民的思想,敬佩他以身殉國的壯舉,讓我們時刻用行動來弘揚他那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端午作文 篇5
今天是端午節,我高高興興“坐”在椅子上吃粽子。“這,這怎么回事,這個粽子好奇怪,怎么通紅的?”我問“老媽”(對媽媽的尊稱)“老媽”說:“快別吃了,估計壞了。”“啊!我已經咬了一口。”我驚訝的說。我一急,把粽子咽下去了,我立即昏倒了……
我醒來,爸媽都不見了,我心想:兒子暈倒了,你們也不管,哼!
我來到鏡子面前,看了看,我又突然想起爸媽走了的事情,氣憤得一拳頭打向鏡子,我沒打破鏡子,反,反而進入了鏡子里。“啊!”
(“我”在下文是其實是鏡子人,括號里的是我的思想。)
我馬上回過神來,我忽然說了許多我自己也不知道的話:“其實,我們‘鏡子’人是和你們現實人一體的,你們現實人干什么,我們鏡子人就干什么,不過,嘿嘿,我讓你吃了魔法粽,你和我互換了身體,我再也不用受你的控制了,哈哈哈哈!”
這樣一說,我好像明白了許多。“我”(肉體實際已經不屬于我,受了那個“鏡子人”的控制。)不知怎么了,干了許多壞事,以下都是罪證:
“我”飛速的跑到了公園的小草坪旁,破壞的心思如潮水般涌來,穿過護欄,在草坪里跳起了“芭蕾舞”,一扭一跳,還沒長起來的小草又低下了頭,“我”像收了許多奴隸似的,哈哈大笑起來。(天,這,這,我怎么能這樣呢,這不是我呀!)
“我”在公園里亂跑,看見樹林,掏出口袋里的小刀,在樹上亂刮,樹木被我折騰得不像樣。(哎,這不是我所想的.,誰能理解我?)我又拿出更鋒利的小刀,刻下“姚遠到此一游”的字樣,哈哈大笑。(真希望這場災難能快點過去)
“我”往家走去,看到有人在路上打群架,“我”也過去湊熱鬧,我被揍得鼻青臉腫。(啊,可真痛,該死。)不過,“我”還一個勁的往上沖,又被海扁了一頓。(痛啊!)
課堂上,數學老師問題:(4+3)+(7+6)-1=?(答案是19呀!)“我”被老師叫起來,“我”卻“玩世不恭”的樣子,不回答問題,老師過來就把“我”打一下(疼!)
……
我在鏡子里做“我”在外面做的事,啊,受了不少痛苦,我渴望回到現實世界,誰能幫我?
還好,我用腦子設置了一個命令,變了個魔法粽放到人間世界里,呵呵,我換回來了,否則我能打這篇作文嗎?
(注:碰到紅粽子千萬別吃,否則,呵呵……)
這次奇遇可真驚險呀!
端午作文 篇6
現在發覺,我像是離不開雨。
端午這天,下著稀疏的小雨,如夢,如幻。
每個角落都彌漫著端午的味道,那是一種獨特的氣味。
從我記事開始,每年臨近農歷五月之時,外婆便開始著手準備端午節的必要食品——粽子。
我愛看外婆包粽子,有時也幫忙包,可總是不能包得好。外婆包的粽子外形就很好看,有棱有角的,穿成一串一串的,提起像風鈴一般,還會旋轉。
昨晚,外婆還冒著大雨坐公車來送粽子給我們,看到那些粽子,我第一時間沖出房間,迫不及待地撕開了粽葉,香氣便直往我鼻子里鉆,我狠狠咬了一口粽子,味道肥而不膩,實在是美味!當即,我含糊地對阿婆說:“太好吃了!阿婆您包得真好吃!”外婆笑了笑,說:“好吃你就多吃點!”說完還合不攏嘴。粽子的'味道在口中漫延,端午的味道,清香淡雅。
當然,端午也是全家團聚的時刻。在外辛苦工作的人們在端午會聚一堂,多么幸福。一大家子能聚在一家叨家常、看電視、娛樂,忙碌的人們也可以在這天輕松一番。
我就和表弟、表妹,在這個晚上,在這個天空飄灑著小雨的天氣,打水仗。拿著水槍,玩得不亦樂乎。也不知身上的液體是雨、噴射出的水還是汗水了。總之,托屈原的福,大家才能在這天這么愉快。端午的味道,濃而愉悅。
坐在書桌旁,朦朦朧朧還聽見一滴一滴的水珠掉落在窗戶上的細小聲音。
這些雨滴也感覺到了端午的味道了吧。它們也在盡情享受著這個夜晚。
端午,這個詩情畫意的節日。
端午因屈原,而源遠流長。
端午作文 篇7
端午節假期的第二天,一大早,媽媽就嘮叨著要去逛街,買衣服。媽媽說從報紙上知道宏城廣場要拆遷了,那里的衣服肯定很便宜。于是,午飯后我們全家就出發了。
到了宏城廣場,媽媽精神抖擻地走在前面,我和爸爸慢吞吞地跟在后面。只見廣場的商鋪熱鬧極了,這邊寫著“揮淚甩賣,一件不留”,那邊寫著“虧本生意,全場清貨”、“全場低至1-2折”。這些極具誘惑力的字眼吸引著媽媽的眼球。店里賣的大多是女式衣褲,進去的全是各種年齡的.女性,里面不時傳來叫喊聲:“我買這個,要多少錢?”、“這雙鞋要多少錢?有沒有大一碼的呀?”媽媽一家店一家店地看,興致勃勃地擠進一家店,幾分鐘后又滿頭大汗地擠出來。我和爸爸無聊地站在店外等她。
就這樣不知不覺地到了傍晚,媽媽收獲了一條裙子和一條褲子,而我和爸爸已經精疲力盡了,媽媽因為穿著高跟鞋,也直嚷嚷腳疼。我想:終于可以回家啦!忽然,我聽到媽媽叫著:“啊!那條裙子真漂亮!我進去看看!”話音未落,已經不見了媽媽的身影!我和爸爸對看了一眼,苦笑著搖了搖頭。
對于媽媽的這種購物熱情,我真是服了!怪不得有人說:女人的衣柜里永遠少一套衣服!
【端午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端午作文03-24
端午趣聞作文-端午節作文03-07
端午的作文09-15
(精選)端午的作文12-10
端午作文(經典)12-10
(經典)端午的作文12-09
端午的作文12-04
端午的作文(經典)12-13
[經典]端午作文12-14
(精選)端午的作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