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作文10篇[通用]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
今天早晨,媽媽早早的起了床,她去超市,買回來一些粽葉、蜜棗和糯米。媽媽一回到家,先把粽葉用開水燙一下,讓后把蜜棗和糯米放進鍋里蒸一蒸。餡便做好了,這些準備做好之后,媽媽便包好了粽子。只見媽媽不慌不忙拿起粽葉,捏了個三角的形狀,接著放一些餡在里面,然后再用一片粽葉包起來,用一根線扎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包起粽子來。粽子包好了,媽媽立刻把粽子放進鍋里煮,過了不久,粽子煮好了,媽媽拿起一個粽子,剝開粽葉,細細的品嘗,我看著媽媽的表情象個剛吃完苦瓜的`臉,媽媽看我高興的樣子,也笑了。
端午作文 篇2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端午有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的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成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酒,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五月五日,端午節到了,我們一家吃著粽子,唱著歌曲:“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真好聽!媽媽和奶奶包的粽子味道不一樣,有甜的'、咸的,真好吃!
端午作文 篇3
端午節是一年一度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它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
傳說端午節的習俗與戰國時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據說屈原為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多次向楚王提出自己的`建議。楚王不但沒有接受,反而把他趕出朝廷。無奈之下,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那天懷著悲憤的心情投江自殺。人們聽到消息后,為了保護屈原的尸體不被江水里的魚蝦吃掉,就用糯米做成粽子撒在江中。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這種習俗保留下來了,只是把撒粽子改成了吃粽子。
過端午節時,最熱鬧的習俗莫過于賽龍舟了。嘉興每年都會在南湖景區舉行龍舟大賽。每到這個時候,沿南湖兩岸早已是人山人海,人們都在翹首以盼,等著龍舟的到來。龍舟來了,遠遠就能聽到震耳欲聾的鑼鼓聲。在人們陣陣歡呼聲中,一艘艘威風凜凜、“龍體”上涂滿了色彩斑斕的鱗甲的龍舟出現在眼前。每條龍舟上都整齊地坐著兩排賽手,他們穿著統一的民族服飾,劃著一模一樣的船槳。船頭還站著一個人用力地擊鼓、敲鑼、吹哨子。隨著“咚鏘,咚鏘”的鑼鼓聲,船槳齊飛,水花四濺,龍舟飛速前進。岸上的人激動萬分,大聲喊著:“加油!加油!加油!”龍舟就這樣你追我趕地到達了終點……
關于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像掛艾草、菖蒲,吃“五黃”,佩香囊等。我喜歡過端午節!
端午作文 篇4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之一。也是一個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
在戰國時期有一位名叫屈原的詩人,當時楚王非常喜愛他,因此給了他十分高的.地位,但好景不長,所有的貴族都十分恨他,其中一個貴族騙楚王說:“屈原每次出一道法令都會自夸:這條法令只有我一人能做出!”楚王聽了十分生氣,就把屈原趕走了,屈原寫下了許多書信,最多達到成千上萬字,用去了八百多條竹條,一直到現在也沒人能破得了這個記錄,他這是為了讓楚王能夠回心轉意,但這些都失敗了。因此,屈原十分無奈和絕望,最終他跳入了汨羅江自殺。人們為了紀念他,便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人們還把粽子投入江中,讓那些吃肉的魚,蝦,蟹不再去吃屈原的身體。端午節人們還要插艾草,包粽子,賽龍舟。
這就是端午節的來歷,在我國,端午節也是一個合家團圓的節日。今天一大早我便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買了許多禮物來到外婆家。外婆和外公早已準備了一桌子豐盛而美味的午餐,有雞,鴨,魚,紅燒排骨,咸鴨蛋,莧菜,鹵豬蹄……我早已饞得直流口水,在美美地飽餐一頓后,我的小肚皮就像一個大西瓜了。吃過飯后,我和表妹開心地玩了一個下午,最后我和爸爸媽媽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外婆家。
端午作文 篇5
今天是農歷五月五日端午節。
我給你們先說一下端午節的由來吧!
端午節,又稱五五節,因為端午節是在農歷五月初五日,這是三個重要的中國重要的節慶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中秋節和農歷新年。
這個節日的由來是古代中國有一位博學多才的官吏屈原,他就是一位愛民而且又受到尊崇德官吏,但是,由于一位充滿嫉妒的官吏陷害,從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由于無法獲得皇帝的重視,屈原在猶豫的情景下投汩羅江自盡。
由于對屈原的愛戴,汩羅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劃船在江內尋找屈原,并且將米丟入汩羅江中,一平息汩羅江中的蛟龍,即使他們當時并沒有找到屈原,但是,他們的行為直到今天在端午節的時候,仍然被人們傳頌紀念著。
然后,我再說說我怎么過的吧!
端午節的習俗就是吃粽子,賽龍舟。
我家有一位名副其實的包粽子能手——我的媽媽,媽媽說,包粽子用蘆葦葉包最好吃,媽媽先拿了山片蘆葦葉包卷了一個筒,然后放了點米,又放了一顆棗,接著又放米,又放了幾顆棗,包滿了以后用線捆住,就這樣一個粽子就完成了,然后又包了幾十個。最后放在高壓鍋里煮40分鐘后,放出來后等四個小時入味后吃,香甜可口。
在端午節那天晚上,我們院里的許多小朋友都出來玩,他們有的打羽毛球、有的玩蛇板、有的騎賽車,熱鬧極了,就這樣我度過了一個愉快而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作文 篇6
今天是端午節,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我想端午節應該是每個地方都有的.吧,可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這下我可明白。
我和奶奶來到大街上,四處都會傳來熱情的喊聲。聽"賣粽子啦!甜的,咸的,香噴噴哦!"但最令我注意的是小孩子,他們的脖頸,手腕或足裸上都系著紅,黃,藍,白,黑五色的絲線,奶奶說,那是長命縷。
奶奶從大街上買些艾草和蒜頭,中午12點,就拿出去放在太陽下曬,說是可以避邪。
晚上,一家人吃著飯菜,當然少不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還有一道菜叫黃龍出海,媽媽說:"今天是龍的紀念日,所以要燒這道菜。"電視機里,小朋友們正在做游戲,瞧他們的頭上畫著"王"字,身上還佩戴著五色香囊。
端午節可真是有意思啊!
端午作文 篇7
端午——為紀念一個忠心愛國的詩人
五月初五,汨羅江邊,你,內心充滿矛盾,充滿無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夠報效國家,為國捐軀,可是天妒英才,不識人才得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把大好江山毀于一旦,你被眼睜睜地看著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存在。大江彭湃,洶涌著向東流去,你的心隨著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滄桑,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你輕輕地哀嘆,眼角間流下難以掩飾的淚水,一滴滴那么晶瑩,發出多么柔弱的淚光,蒼白的臉色中,勾住過往,遙望藍天長長地哀嘆一聲,無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詩歌,歌聲響徹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義”。悲哀的聲音中,表達了你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表達了你懷才不遇的無奈心情;表達了你對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哀憐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聲,可“伯樂”卻不知在何處,你的一腔熱血只能演變成滿腹悲憤。你無奈,發出千嘆萬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心情!
汨羅江邊,大風狂吹,江水更加洶涌,憤怒地拍打著江岸,一男子輕輕一躍,就此殉身。
你,就是這一躍。從此,大地上就少了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從此,中國傳統節日中就多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端午節。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為你而淚流滿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為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愛國情懷讓我們贊嘆不已,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一定會繼承和發揚你的愛國精神。從你殉身的那一日,“賽龍舟”便出現了,和“吃粽子”一起成為端午節的特色,和你一起成為中國的傳說。為了什么呢?為了紀念你——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和緬懷你的愛國精神!
一本《離騷》,使中華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個端午節,使中華民族擁有傳奇的一面;一種愛國情懷,更使中國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或許在你投江之前,你為自己無法救黎民于水深火熱之中,而感到遺憾,但是我想你現在知道你為中華民族的人民做了那么多事,一定會感到很欣慰。
我為你而驕傲,又為你而悲哀。驕傲的是我們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而自豪;悲哀的是時代的背景讓你的才華無法施展,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卻不常有,你是何其不幸地遇到這樣的“主”啊!
今天,我們仍然過著令人充滿思緒的端午節,為的是紀念你——屈原!
端午作文 篇8
端午節習俗的中心是祛毒禳災,保健康,求吉祥。插菖蒲、艾蒿、菖蒲、艾蒿長期被相信具有避邪和藥用的雙重價值,因此而生成一系列的習俗。艾蒿歷來被制成艾人、天師艾、艾虎等厭勝之物。艾人早見于梁宗懔《荊楚歲時記》,該書記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有斗百草之戲。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我國傳統醫藥學認為,艾蒿性味辛、苦,溫,入肝、脾、腎三經,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調經安胎、除濕止癢、通經活絡等功用。艾蒿可以食用也可以用來針灸。據說,野生的艾蒿到了端午節一般就成熟了,端午采艾蒿是最合適的時候。
家鄉端午節吃的東西有兩樣不能少。粽子和油糕。粽子南北方都可以見到。油糕的做法北方比較常見。
發好的面,取可以包一個餃子那么多,用手搟開,中間放上面粉白糖拌成的餡,團成圓形,上鍋油炸。出鍋的油糕酥脆甜香。純白糖做餡糖多容易溢出,活一些面粉可以避免那樣的流失。
現在,城里的端午節,一樣的熱鬧和有趣。掛艾蒿、吃粽子、 帶花花繩、佩戴香囊一樣都不少。只是這一切都不像老家那樣需要親自動手了。一切都已經商品化。端午節那天,街上買什么的都有,艾蒿也是附近村里的.農民早早用車子運到城里來,兩元錢一小把艾蒿。花花繩香囊也是街上買的,現在這些年輕的媽媽們,常常得算計做和買那個更劃算。買得劃算,只是少了一份動手的樂趣。
去年端午節那天,我也曾早早起來,乘著外出跑步的機會,想和朋友一塊體驗一下采艾蒿的樂趣。轉了大半個早上,一無所獲。不知是現在的艾蒿少了,還是城市的附近沒有適合艾蒿生長的環境。總之一棵艾蒿也沒找到。也許艾蒿原本只喜歡生長于荒野溝渠,天生與繁華和喧鬧無緣了。
端午節一切活動,都是體現一個中心。那就避邪驅瘟。我們西北沒有喝雄黃酒的習慣。據說喝了酒、帶了花花繩和香囊,五毒不能近身。《白蛇傳》里的許仙,就是因為一杯雄黃酒,斷送了一世仙緣。想來白娘子也是沒有眼力,千年就修來那么一個糊涂軟弱對她還疑神疑鬼的許官人……
年年有端午,歲歲人不同。明年的香囊為誰香,明年的雄黃酒何人送……
端午作文 篇9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
以前只記得端午節會有好吃的粽子吃,一查資料才發現原來端午節也有這么多的學問。雖說書上寫著“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粽子倒是十分美味,但賽龍舟卻只是在電視上看到過。帶著好奇我去問了老師才知道賽龍舟原來是南方的.傳統,而我們家鄉的習俗是“男女戴艾葉,幼童則系百索于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
家鄉的端午節不僅有好吃的粽子,同時也是習俗的傳承,以后再吃粽子時,我也會想起還有一位古人“屈原”也在與我們一起過節的。
端午作文 篇10
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啦!在端午節可以包種子和看賽龍舟了!
今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和媽媽早早地起了床一起包種子。再桌面上看到干的河葉、糯米和包種子的材料。我們開始包了。首先把材料放在河葉上,然后就包起來,最后再用干的草把種子捆起來,種子就包好了。一開始我總是包不好,媽媽說:“孩子一開始是包不好的,只要你能用心去包就會包的好的'。”我邊包邊問媽媽:“媽媽為什么端午節要包種子呢
媽媽說:“因為古時候有位仙人每天都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情。有一天這位仙人報告人間的事情,玉皇大帝不聽他的話,便把他掉職位。這位神仙決定跳進黃河里,人們為了紀念他在端午節里做一些糯米飯給魚們吃希望不要把這位神仙吃掉。糯米飯就被稱為種子,所以端午節要包種子。”不一會兒我果然把粽子包好了。
吃完了種子我們到珠江兩岸看賽龍舟。珠江兩岸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找到了一個好地方看賽龍舟。只看一條條龍船在飛快地駛過江面。我看中了一條龍舟,心里想:“你快游啊,快游啊!”
愉快的端午節就過了。
【端午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作文(經典)01-12
(經典)端午作文05-13
(經典)端午的作文04-10
[經典]端午的作文02-29
端午作文[精選]01-19
端午作文02-16
(精選)端午作文03-04
端午作文【經典】02-24
(經典)端午的作文12-09
(精選)端午作文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