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聯的作文

時間:2025-02-06 11:19:52 志華 對聯 我要投稿

對對聯的作文集錦20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對聯吧,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對聯一般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對對聯的作文集錦2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對對聯的作文集錦20篇

  對對聯的作文 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一年一度的春節又到了。

  每過大年,最重要的就是貼對聯了。以前,過年的時候,爸爸就開始忙活起來——爸爸的毛筆字可是老家出了名的好,他的朋友總會請他寫對聯。這不,他拿出了一本書,書里滿是對聯。只見他翻開書,看了看,又小心翼翼地把紅紙鋪在桌上,提起筆,沾了沾墨,開始一筆一劃地寫了起來。

  看著看著,我手癢癢的,心想:“今年我已經開始學習毛筆字了,不如,露一手讓大家開開眼界!”

  “今年的春聯我做主!”我拍著胸脯大聲說道.

  “我怕買回一籮筐紙也不夠你浪費呢。”媽媽打趣道。

  “可以是可以,我就怕寫出來后你沒膽量貼在墻上.”爸爸也說。

  “哼,都不相信我!我就讓你們跌破眼鏡!”說到做到,我取出一張紅紙,也把它鋪在桌上,準備好了毛筆和硯臺。正準備寫,一只手就擋住了我的“道路”。“先在報紙上寫!”爸爸頭也不抬地說。他往報紙上寫了一句:“開門迎春春滿園”然后叫我把這幾個字各練十遍。

  “什么,十遍!”我吃驚卻不敢反抗。

  一會兒,第一遍寫好了。我看著自己的字,呵!可真是“龍飛鳳舞”啊!爸爸歪著嘴笑了笑,然后用戲謔的眼神看了看我:“還寫嗎?”

  “當然寫了!”我咬咬牙,又埋下頭寫著。

  過了許久,讓爸爸滿意的對聯終于“新鮮出爐”了!我興奮得一蹦三尺高,接著,又用同樣的方法寫出了下聯和橫批。

  爸爸豎起大拇指說:"有長進!有長進!”

  “功夫再高,也怕菜刀;功夫再菜,,也能參賽!爸爸,你沒聽說過嗎?嘻嘻!”我既靦腆又得意洋洋地說。

  走出書房,手有些酸,渾身卻充滿了成就感。中午,我的.對聯被貼在了門口,雖然不是很好,但是,我卻為它付出了努力。我看著對聯,滿心的愉悅。

  對聯是吉祥的象征,今年,我創造了吉祥,我為之自豪。我家的對聯我做主!

  對對聯的作文 2

  今天,我吃飯的時候,想起了《少年文學》上的一個對聯,就對爸爸說:“老爸,出個對聯考考你。上聯是:在上是仙。橫批是:天蓬元帥。請問下聯是什么?”“在下是豬”老爸脫口而出。我哈哈大笑,說:“老爸,你說對了,但是,古人說‘在下’是自己的意思,再加上是豬,不就是罵自己是豬嗎?”

  呵呵,好笑吧。

  對對聯的.作文 3

  春節到了,家家戶戶洋溢著歡樂的笑聲,今天是除夕,吃完中飯,我和爸爸就開始貼對聯了。

  首先我們把舊對聯拿下來,表示去舊迎新,我和爸爸抓住對聯用力地往下一撕“嘩啦啦”舊對聯就掉了下來,接著,又把門框上的小紙片一點一點地撕下來,再用濕抹布將門框擦干凈。

  接著就是貼對聯了。先分開橫幅和左右聯。爸爸拿出左聯,在桌上攤平,在對聯的四周均勻地涂上漿糊。然后,他小心翼翼地輕輕地在門框上按平壓緊。過了一會兒,煥然一新地對聯掛在了門框的`兩旁,我搖頭晃腦地念起來,平安如意步步高,人和家順年年好,橫幅是一帆風順。

  當然,還少不了貼“幅”字。我正想把“福”字端端正正地貼在門中央,爸爸卻搖了搖頭說:“不行這樣不行,中國人喜歡把“福”倒著貼。”“什么”我文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爸爸輕輕地刮了一下我的鼻子說:“不懂了吧,把“福”倒著貼諧音著福氣到了。”我哈哈大笑,原來古代人也這么有趣啊!和我一樣是個別字大王。

  貼春聯是我國傳統習俗,代表在新的一年里辭舊迎新,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我看著對聯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給大家增加了一份喜悅,明年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對對聯的作文 4

  傳說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書法家,臨近新年,他揮筆寫了一副對聯“春風春雨春景,新年新歲新色”讓兒子貼在大門上。不料,當天晚上,對聯就讓人揭走了。書法家只好又寫了一副“鶯啼北里,燕語南鄰”叫兒子貼了出去。這副對聯貼了沒多久,又被人揭走了。這也難怪書法家的'一手好字——“一字千金”,肯定是熱愛他書法的人“盜”走了。

  春節一天天臨近了,他家大門上還是空空的。對聯貼上就被人揭走,怎么辦呢?書法家有些犯難,沉思半天,終于想出了辦法,他又高興地寫了上聯“福無雙至”和下聯“禍不單行”,貼出去后,果然不出書法家所料,這樣不吉利的對聯,再也沒有誰去管它了。

  到了年初一的黎明,書法家又把對聯補成“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人們看了這副對聯,無不交口稱贊。

  這位書法家就是我國東晉時候的王羲之。

  對對聯的作文 5

  每年的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在忙著貼對聯。

  吃過午飯,我們急急忙忙地把舊的對聯撕下來,再貼上新的.對聯。我先把奶奶準備好的漿糊和對聯拿出來。奶奶叫我把漿糊粘在對聯的背面,然后,貼在門口的左右兩旁。奶奶說:“對聯有兩條,分上聯和下聯,要看清楚再貼上去。”她還說:“因為對聯是從右向左寫字,所以上聯要貼在門的右邊,下聯貼在門的左邊。”哇!原來貼對聯都要那么的細心啊!我按奶奶的說法去做,先分好上聯和下聯。對聯的上聯是:家和業旺萬事興。下聯是:福到財來千秋富。貼完了上聯和下聯。奶奶說:“還有橫批沒有貼呢!”接著,我和奶奶把橫批也貼到了大門的正上方。橫批寫的是:出入平安。意思是說:“我們每個人平平安安出入,開開心心地回來。”終于貼完了一對對聯了。

  原來,貼對聯都可以讓我懂得很多學問。貼對聯真是一件快樂的事啊!

  對對聯的作文 6

  “叮鈴鈴”上課的鈴聲響了,把我從遐想中拉回到現實,我立即坐得端端正正。門被輕輕推開,只見樊老師大搖大擺、“英明神武”地進來了。大聲宣布:“今天我們學習對聯!”該話題并未引起大家的興趣,倒是引來幾位同學的不屑:“對聯天天見,

  誰還不知道?”

  老師神秘的一笑,并不作答。他打開面前的電腦,介紹說,對聯是對偶句,分為上聯、下聯和橫批。一般為句式相同,字的`意思相對。貼對聯時要注意,因為古時人們讀書都是從右往左,所以上聯貼右邊,下聯貼左邊,橫批貼中間。在一副對聯中,你們想寫多少字都行,簡單的甚至只有一個字。

  老師邊說邊在黑板上列出幾個單字的上聯讓我們對下聯。“上。”“下!”“大。”“小!”同學們喊道。“‘人’呢?”老師問,“‘物’。”“不對,是‘豬’!”幾個同學搶答。老師又是狡黠的一笑。“我們來把上聯連起來,并加上‘我是’兩個字。”老師瞇起眼睛,準備釣大魚。

  我們可愛的劉同學“噌”的站了起來,瞪大了眼睛。樊老師慢條斯理的念道:“我是上大人。”劉同學喊道:“我是下小……”硬生生地把最后一個字咽回了肚子。老師揶揄道:“說啊?”小劉乖乖地低下了頭,接受全班同學排山倒海的笑聲。我禁不住贊嘆:“姜還是老的辣呀!”

  老師接著轉換了話題講到,明朝時日本倭寇常常入侵中國,并出了一個“三光日月星”的上聯伺機挑釁。而我們也對出了“四書風雅頌”的下聯,長了中國人的志氣。

  最后,樊老師說:“大家學了這么多,給你們一次實戰的機會吧。這兒有一副萬年聯,也就是可以永久使用的對聯。銀□辭舊歲,金□迎新年。大家只需要根據所需,更換方塊中的字就OK了。”

  我們大家一起開動腦筋,“銀龍辭舊歲,金蛇迎新年”這幅對聯就脫口而出了。

  “新年到,為大家送上一幅春聯,帶來濃濃的年味兒,祝你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真是一堂有趣的課,原來對聯也有這么多是我所不知道的呀!樊老師帶領著我們穿越了幾千年,了解了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我自豪、我驕傲,因為我是中國人!

  五年級:xxx

  對對聯的作文 7

  過年了!過年了!這是每個小朋友都最喜歡的事,連我也不例外。

  三十早上,爸爸一大早帶回了一幅春聯,大紅的紙上寫著金色的大字,透出喜慶和吉祥。上聯寫的是“人旺氣旺身體旺”下聯是“財旺福旺運氣旺”橫批是“恭喜發財”。爸爸很忙,春聯在桌子上放了一上午還沒有貼出去,看到這個情況,我自告奮勇地要求貼到大門上。爸爸這時趕過來,接過春聯,對我說:“好!我們一起貼對聯。”我去準備好剪刀和粘膠,協助他貼春聯。我很快拿來了粘貼的`工具,發現爸爸拿著春聯,站在門邊自言自語:“上聯到底是貼在左邊還是右邊呢?”經過一番思量,位置很快就定好以后了。我拿出粘膠,用剪刀“喀嚓喀嚓”地剪成小段,幫助爸爸順利地把上聯、下聯和橫批貼了出來。我和爸爸站在大門外,欣賞著我們的杰作,看到紅彤彤的對聯,我們便有了自豪感。馬路上的的鞭炮聲響起了洪亮的聲音。過春節了!我們全家人的心情多么快樂啊!我祝爸爸媽媽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我今天真是太開心了!

  對對聯的作文 8

  年三十這天,是傳統節日里最重要的一天。這天下午家家戶戶都忙著貼對聯。

  我、爸爸和叔叔先去奶奶家貼對聯,奶奶早已準備好漿糊和對聯等著我們。看到我們來爺爺也趕緊來幫忙,我看到了一副最長最寬的對聯就說:“爸爸,這是貼在大門上的吧?”

  “是的,趕快拿過來!”爸爸說。

  我拿著對聯,來到爸爸身邊,看見爸爸拿了一個小笤帚,端著漿糊,把笤帚抹上漿糊,在大門的門框上來回涂了幾下,然后,我把對聯遞給爸爸,爸爸把對聯貼上,最后,爸爸再用新笤帚掃一下門框上的對聯,這樣一幅嶄新的對聯就貼完了。爸爸說:“看著我貼了一個,你也學著貼一貼吧!”

  我說:“好的,這有什么難的,看我的。”

  說著,我也學著爸爸的樣子,拿起帶漿糊的笤帚就往門框上抹,抹完之后就去找對聯,結果叔叔在一旁笑了,我說:“叔叔,你笑什么呢?我做的`不對嗎?爸爸不就是這樣做的嗎?”叔叔說:“做法對,只不過你還太矮,你抹的漿糊只能貼一半對聯。”

  “那怎么辦?”我說。

  叔叔說:“你說呢?”

  “不知道?”我說。

  “來我抱你吧!”說著叔叔就抱起了我,我把上面的門框也涂好了,爸爸給我拿來對聯,我貼上,看著我貼的對聯我高興的跳了起來。剩下的對聯有我和爸爸、叔叔一起給奶奶貼完了。爺爺奶奶還夸我長大了。貼完之后,我們回家也把自己家的貼完,光等著吃年夜飯了……

  貼對聯真是一件快樂又有趣的事。

  對對聯的作文 9

  小時候,每年過年,大人忙著蒸饅頭、榨肉,我和二哥的任務就是寫對聯。那時候二哥上初中,我上小學五年級。

  年除夕的前一天,寫對聯的工作就正式拉開帷幕。先把對聯紙裁好,擺好桌子,準備好毛筆和墨汁,我們兩兄弟一人坐一邊,就開始邊構思邊寫。主筆當然是二哥,我的職責也就是幫著按按紙、參謀參謀,二哥心情好的時候也會讓我寫幾張橫批。

  一般大人寫對聯都是學著農家歷上的春聯照搬照抄,二哥在初中學了幾首古詩和毛主席詩詞,自以為學問很大,認為那些現成的春聯都是陳詞濫調,總想別出心裁搞創新。但編對聯是很考驗文學功底的事情,他絞盡腦汁也沒編出一副像樣的,就把課文里學的詩詞當對聯寫,象什么“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之類的。

  最后剩下豬圈門上的對聯,他決心無論花多少時間,都要構思一副自己的原創作品。可是,一直構思到晚上11點,還是沒有眉目。一般豬圈門上都是寫:“春出千車糞,秋收萬石糧”、“六畜興旺”之類的,還沒見哪一家寫出不一樣的對聯,當然一般人也沒有那個閑情逸致,不會在這上面花功夫。

  農村人睡覺早,到11點大人們已經睡了一覺,母親起夜的時候發現我們還沒睡覺,就過來視察,問:“怎么寫個對聯費這些事?”二哥擺擺手說:“您別管,別打擾我,我正在構思。”母親就回去睡覺了。

  二哥揉揉眼睛,說:“不行,我得提提神。”然后,吩咐我:“你去給我泡一壺茶,記著里面放幾片橘子皮。”

  我說:“不行,我要看爐子,你自己怎么不去?”

  “我這不是正忙著嗎!”

  沒辦法,我打著手電筒,到堂屋找到茶葉,給他泡了茶。

  二哥喝了幾口茶,連打幾個哈欠,說:“不行,我得迷糊一陣。”說著,腦袋倚著被子閉上了眼睛。

  看看座鐘,時針很快就指向12點,二哥這邊卻依然沒有動靜。說實話,我作為助理人員,伺候了大半天也很累。我走到二哥身邊,用手里的火鉤捅捅他肩膀:“你到底能不能想出來?不行就寫個老對聯算了。”

  二哥睜開眼,說:“別急,有了,已經有了。”就用鋼筆在對聯紙的背面寫了兩行小字,遞給我,說:“你看看怎么樣。”

  “頓吃糠食五斤整,日增骨肉十兩余。不錯啊,很工整。”我先念了一遍,又仔細琢磨了一下,覺得有點不對勁:“一頓吃五斤,一天就是十五斤,然后只長一斤肉,是不是長得太慢了?”

  “是有點,但換了別的斤兩,又不順口。”二哥道。

  “要不這樣,我們把‘五斤’和‘十兩’位置顛倒一下,變成‘頓吃糠食十兩整,日增骨肉五斤余’,是不是要好一些?”我參謀道。

  “好像也有問題,一天吃三斤食,長五斤肉,不太合理。”二哥指出了關鍵的漏洞。

  “對聯就是圖個吉利,誰管合理不合理?以前還寫‘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呢,不是也不合理嗎?”

  “好吧,時間關系,就這么定了。”

  第二天,趁著中午天氣暖和,我和二哥把對聯貼好。這時我站在院子里,舉目四望,在冬日暖陽照耀下,火紅的對聯映入眼簾,彩色的落門前兒隨風搖曳,過年的感覺便油然而生了。

  父親照例走出來,挨個門口檢查。豬圈門上的'對聯,引起了父親的關注,他嘴唇蠕動著默念對聯,念完后卻沒有提出不同意見。我估計,他可能沒來得及仔細算賬。

  父親在廚房門前停住,說:“這個橫批,‘鷹擊長空’是從哪里學的?”

  二哥道:“這是毛主席詩詞。”

  “嗷。”父親答應著,卻沒有馬上離開。我猜測,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與仙鶴、神龜等吉祥動物相比,鷹,顯然過于兇猛,看到“鷹擊長空”,父親不會聯想到“魚翔淺底”,他聯想到的,有可能是“禍從天降”之類的詞語。所以他心里不太接受,但得知是毛主席詩詞,他也不好公然反對。

  等看到影壁墻上的橫批,父親很有把握的提出了反對意見:“‘突飛猛進’,太不吉利!土匪,來一個就夠你受的,你還讓他‘猛進’。你們沒有經歷過,土匪可不是好東西,那真是無惡不作。”

  母親蒸好一鍋饅頭,剛走出廚房就聽到了父親的話,也急急忙忙的趕過來發表意見:“這兩個孩子怎么這么不聽話!大過年的,寫什么土匪?”

  我知道母親不識字,怕她誤會太深,急忙解釋:“不是真的土匪!”

  “假土匪也不行!”母親斬釘截鐵的說。

  二哥說重新寫太麻煩,于是父親提出了折中方案:“多貼點落門前兒,把這個橫批蓋住,別讓人看到就行了。”

  于是,所有對聯順利通過驗收,寫對聯的工作終于宣告竣工。

  這時,街上傳來零星的鞭炮聲,一群孩子嬉笑著從我家門前跑過。我匆匆忙忙抓了一把鞭炮,裝進口袋,就一蹦兩跳的加入了他們的隊伍……

  對對聯的作文 10

  我還記得除夕的前一天,我和爺爺在我們家門口換對聯。爺爺說,每年春節的時候,家家都會把對聯摘下來,然后換上一副新對聯。有句話叫“千戶日”,老是以新換舊。這是事實。

  這是我爺爺第一次帶我在我們家門口貼對聯。我和爺爺準備了漿糊和刷子,來到我們家門口。爺爺先挪到一個高凳子上,然后一腳踩在凳子上,再慢慢爬上去。這時候爺爺讓我先把手里的對聯遞給他,然后讓我用一些漿糊刷刷,遞給他。于是爺爺先在門口涂了點漿糊,然后慢慢貼對聯。

  爺爺貼對聯的整個過程沒有超過十五分鐘,真的很神奇。然后爺爺爬到另一邊,用同樣的方法把對聯貼在另一邊。同樣,爺爺貼對聯的'整個過程可以說是非常迅速,所以我爺爺真的很神奇。明年一定要跟著爺爺在我們家門口貼對聯。

  對對聯的作文 11

  “半灣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萬斛珠。”這是一條意境多么優美的對聯啊!它是鄭板橋在一次乘船途中看到了當地景色與特產后,脫口而出的一幅佳對。同學們,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對聯的歷史呢?讓我來告訴你吧!

  首先,我來介紹一下對聯的來歷與形式吧!對聯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之一,它與書法有著美妙的結合。對聯即“楹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是我國最早出現的一副春聯。對聯起源于桃符,是一種對偶文學,對聯是一種對偶句,它字數相同,相互對比,寓意深刻。隨著唐朝“詩對聯”興起,從此被百姓喜聞樂見!

  對聯的.種類很多。有春聯,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會貼春聯。起初,大家是為了嚇跑“年”這種動物,后來,演變成了一種風俗。至今它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挽聯,是指人去世后贈與的對聯。婚聯,是指結婚時的對聯。還有,喜聯、壽聯、題聯、茶聯……我就不一一去說了!

  關于對聯,還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呢!

  從前有個財迷,他告老還鄉,置了千頃良田,開了當鋪,放高利貸,剝削坑害村民。心腸十分惡毒,可表面卻裝作慈善,吃齋念佛,又在大門上貼了副對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不恕我我恕人。”村民看了很生氣,于是偷偷改成了:“命即是錢錢既是命,人不害我我害人”。老財迷看了,臉都氣綠了!

  對聯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獨創,體現了中國文學的博大精神。同學們,讓我們將這種文化繼承發揚下去,在新的一年里許下我們的美好心愿成就自己!

  對對聯的作文 12

  過年了,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過春節時,我們大家看春晚,貼對聯,放鞭炮,舞龍燈。

  一早,媽媽叫醒我說:“起來了!起來了!今天我們要貼對聯。”我趕緊把衣服換好,去洗臉刷牙了。爸爸媽媽已經在大門前等我了。我興奮的跑過去,媽媽給了我一對金童玉女門貼叫我貼在門上,我到屋里拿了一個雙面膠和一把剪刀,我剪了幾塊雙面膠貼到金童玉女門貼的背面,然后揭開雙面膠。接著爸爸媽媽就拿起門貼比劃著高低,“爸爸,低一點,再低一點,再低一點,再往右一點,媽媽,右一點右一點,再左一點,高一點,再高一點,再高一點。”我仔細的看著,怕等會貼偏了。“爸爸,再往左一點,對,沒問題了,貼上吧!”于是爸爸媽媽把金童玉女貼上了。

  緊接著,我又減剪下幾塊雙面膠貼在對聯背面,對聯上面寫著“迎春迎喜迎富貴,接財接福接平安。”橫批上面寫著“五福臨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揭開雙面膠,我們打算先貼上聯和下聯,這一次就有經驗了,每個人只用我糾正一次了。“嗯,挺好的,不過爸爸你往左一點,等等,媽媽在往上一點,嗯,讓我再看一下,好啦好啦,貼上吧。”我說。爸爸媽媽把對聯貼上,再使勁的'按了按。“最后我們來貼橫批。”爸爸宣布。我搬了一個椅子和一張報紙,把報紙墊在椅子上,爸爸踩在報紙上,媽媽和我異口同聲地說:“右一點,好了。”于是爸爸就把橫批貼上了。

  貼對聯真好玩!爸爸媽媽說:“明年我們家自已寫對聯來貼。”

  對對聯的作文 13

  春節是我們最期盼的節日,春節習俗有很多,如:放鞭炮、看花燈、貼春聯、家人團聚、發紅包等等。由于近幾年大氣污染嚴重,市城區內禁止燃放煙花炮竹,春節少了鞭炮聲的喧鬧,但貼春聯是家家戶戶都要貼的,我家也不例外。

  一大早我就被爸爸叫醒了,爸爸對我說:“小懶蟲,快起床!幫我去貼春聯了!”“好的,馬上起!”我興奮得一個激靈從床上蹦起來。吃完早飯就隨爸爸去貼春聯了。

  爸爸問我:“知道怎么貼嗎?”“當然知道啊!不就是門框左、右各貼一個長的,門框上面貼這個短的,最后把這個“福”字貼的`大門上。難道不對嗎?”我十分自信的說。爸爸卻皺了皺眉頭,說:“沒錯,春聯貼的位置你全說對了,但這兩個長的,哪一個貼在左邊,哪個貼右邊,你知道嗎?”“呃……不知道。”我支支吾吾說不出來,爸爸嘆了口氣對我說:“我就知道你不懂,一副春聯是分上、下聯的,區分他們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根據字尾聲調區分,上聯字尾聲調是仄聲,也就是普通話中的三四聲,而下聯字尾聲調就是平聲了,也就是普通話中的一二聲;第二種方法,根據邏輯關系區分。比如說:先是“天”,再是“地”,先是“國”,再是“家”。分辨好上、下聯后,再面對大門將上聯貼在右邊,下聯帖在左邊就OK了!還有這個“福”字也是有講究的,一般大門貼“福”字是正著貼,家里面貼“福”字可以倒著貼,代表福到家里的意思。”我感嘆道:“哦,還真不知道春聯有那么多講究呢!真是處處留心皆學問吶!”

  明白了上下聯的區分,我和爸爸分工合作不一會兒就貼好了春聯!看著那一片紅艷艷的春聯,頓時感受到了春節的味道!

  對對聯的作文 14

  春節到了,家家戶戶都貼上了紅通通的對聯,有的人是買的,可是爺爺說我學了書法,要我寫。

  我為了寫好對聯,一星期之前就開始練寫,我寫啊寫啊,這幾個字外公說我寫得很好,我便開始拿紅紙寫,開始寫時,我的手嗦嗦發抖,還是沒有練寫的字好,在外公的鼓勵下,我鎮定下來,終于把對聯寫好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成功的后面要付出多少汗水。

  當爺爺把對聯貼在門前時,大家都夸我字寫得很好,看不出是七歲兒童寫的`,我聽了心里樂滋滋的高興,但是我會更加努力寫好書法,他們的鼓勵就是我前進的方向,明年我會把對聯寫得更好。

  對對聯的作文 15

  長長的寒假開始了,最開心快樂的時刻莫過于春節了。春節的前幾天,爸爸為了鍛煉我吃苦耐勞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我商量讓我去賣對聯,我只要能堅持下來,爸爸就每天給我30元錢的薪水,我想,30元錢對我來說真是一個可觀的數目,我有了錢就可以捐給貧困山區上不起學的孩子們,我很高興得就答應了。

  第一天賣對聯我有些緊張,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做生意沒有經驗,不知應該如何向顧客推薦,不知哪種對聯的內容適合什么樣的人群。于是我就向有經驗的爸爸請教,經過爸爸三番五次的“羅索”,我的心里有了底。攤子剛擺上不久就圍上來不少的顧客。他們問問這問問那,我耐心的、不住地給他們解釋和推薦。

  在爸爸的指點下,我明白了顧客就是上帝的道理,要想留住顧客就必須服務周到,首先要有好的服務態度。我記得有一次來了一位阿姨,我面帶微笑的`迎了上去,請問:“阿姨,您買對聯嗎?”阿姨說:“是啊!可我不知你的對聯有什么好的內容適合我啊!麻煩你給我推薦幾幅好嗎?”我考慮了一下說:“阿姨,是您貼還是還是給家里的老人貼啊?如果是您貼您就選這幅,‘光輝事業年年旺,錦繡前程步高’如果是給老人貼您就買這幅,‘富貴榮華滿門樂,福壽康寧合家歡’您看怎么樣?”阿姨一邊不住地點頭一邊回答說:“好!推薦的好極了!沒想到你小小年紀就懂得這么多,這兩幅我都要了。”我高興得給包好了目送著阿姨里去。

  我就這樣忙碌了幾天,結束的時候爸爸按當時對我的承諾每天給我30元的薪水,五天150元,又給了我50元的獎金。雖然很辛苦很累,可我很開心,因為這些錢是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我捧著這來之不易的200元錢,此刻才明白了錢財入手非容易,失時方知得是難的道理。

  對對聯的作文 16

  我喜歡過年,因為家鄉的傳統文化深深地吸引著我。

  過年貼對子,風俗久,年味濃.每到年前的集市,有很多賣春聯的。走在街上,到處是紅紙黑字,讓人眼花繚亂。這邊有“花開富貴,竹報平安”,那邊來了個“祖居綠瓦下,家住北下河東。”有楷書,也有行書,樣樣齊全。但東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透露出喜氣,洋溢著濃厚的年味。

  我們過年時不會買春聯,我們會自己寫。記得小時候,我爺爺過年時會寫很多春聯,然后拿到集上賣。爺爺寫春聯時,我總是在桌旁看。爺爺寫得很認真,空閑時也會握著我的手寫幾個字。他教我毛筆怎么拿,寫字的姿勢,讓我收獲不小。我還記得爺爺曾經送給我一本書法練習冊,還在上面寫著“好好練字,天天向上”,可惜我已經丟了。但我仍要好好練字,用筆書寫出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書寫出美好的人生。

  我的腦海中又浮現出以往除夕貼對子的情景來,蘿卜錢在微風中嘩啦嘩啦地響,紅艷艷的春聯顯得特別有年味。喜氣洋洋,歡天喜地,真是美好的回憶呀!

  對對聯的作文 17

  對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一,是一種裝飾品,也是一種文學作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對聯的世界,問候一句:你好,對聯!

  對聯的前身是桃符,在古代,每到過年時,人們都在大門兩邊掛兩塊用桃木制成的木板,上面雕刻著神像或神的名字,用于驅鬼辟邪。到了宋代,對聯還叫桃符,有王安石的詩為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而真正的對聯,則起源于五代十國時期。當時的蜀主孟昶突發奇想,有一年過年時,在桃符上寫下了一副對聯:新春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就是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第一副對聯了。在這之后,對聯逐漸在王公大臣間流傳,不過還是沒有普及。

  到了明朝,對聯得到了廣泛普及。有一年過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令,在過年時,都城金陵每家每戶都要貼對聯。而他自己,則微服私訪,去巡視欣賞對聯。當走到一家門前時,朱元璋見門上沒有貼對聯,心有不悅,就問手下的大臣緣由。問后才得知,這家主人是屠夫,因過年時人們爭相買肉,便沒有時間寫對聯。朱元璋聽后,就欣然提筆,為這戶人家寫了一副對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然后就離開了。

  又一時日,朱元璋再次光顧這一家,見仍沒有貼對聯,勃然大怒,于是把屠夫叫來,質問他緣由。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原來屠夫認為這是皇恩浩蕩,御賜對聯,掛在門外是暴殄天物,便掛在堂中,日日供奉以示尊敬。皇帝聽后,龍顏大悅,便賞了屠夫三百兩白銀。其他人見有如此福利,就積極粘貼對聯,對聯由此進入鼎盛時期,迅速在全國傳播開來。

  到了現代,對聯更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過年時家家戶戶貼春聯;結婚時,大紅喜字旁邊還有配上一副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婚聯;家里的老人過壽時,壽堂兩邊也要貼上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的壽聯;更有人們為了表達自己的志向追求的`自題聯,例如林則徐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孫中山的愿乘風破萬里浪,甘面壁讀十年書等等。除此之外,還有挽聯、風景聯、行業聯、交際聯和諧趣聯等等。

  可以說,對聯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國傳統文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它從古到今,流傳千年,搖曳多姿,獨放異彩,讓我迷醉其中,不能自拔,我要衷心的說一句:你好,對聯!

  對對聯的作文 18

  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在忙著干活,當然,也少不了貼對聯。

  大年三十,我們家,奶奶家,姑姑家,都在忙碌,我在自己家里也幫忙干活——貼對聯。

  我拿起對聯又是摸,又是蹭,愛惜的不得了,知道為什么嗎?因為這回的對聯是我親手寫出來的,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總覺得看不夠,我來到門前,拿著沒用的毛筆和漿糊準備開工了。

  我搬個凳子放在門口,顫顫巍巍地站了上去,一手拿筆,一手拿漿糊,做好了要干活的架勢,不知道是因為要貼自己寫的對聯還是因為什么,我也真是按彩球的乞丐-----高興的發傻,我兩手都拿著東西,卻不拿對聯,那我怎么貼呀!我也真是被自己的蠢給逗笑了。

  調整好后,我一手拿毛筆,一手拿對聯,漿糊放在凳子上。我先把墻最上面抹一道,最下面抹一道,然后我把對聯的最頂和抹的最上面一道對齊粘了上去,接著根據對聯的寬再抹一道豎的`,不完全抹完一豎列,再抹一道橫的,再把對聯用手壓著慢慢向下捋,捋到剛剛抹到的地方然后接著向下抹,一直貼到最底下才算貼好一張,另一張我也這樣貼,很快就貼好了。

  到了中午,我回到奶奶家,一到門口,映入眼簾的也是我寫的對聯,我心里美的滾水泡米花——開心,我真是太高興了。

  對對聯的作文 19

  今天是臘月二十九,每家每戶都要貼對聯。爸爸一大早就起床準備貼對聯了。我的任務是去買漿糊。

  我們把準備好的對聯放到桌子上鋪平,再用刷子往上面刷漿糊。雖然用的是刷子,但還是弄得我滿手都是漿糊。還不如直接用手往上抹。不管那么多了,我二話不說就開始使用我的“如來神掌”,嘩嘩兩下,漿糊就被我均勻的涂在了春聯上,接著就到外面遞給爸爸。

  貼完這些,我們就去爺爺家貼,因為爺爺家的房子小,所以一會的功夫就完事了。

  我閑著也是閑著,好生無聊,于是就去鄰居家幫忙。看到大家院里院外都是大紅色的春聯喜氣洋洋的,好漂亮啊!瞬間我就感覺到了一種過年的.氣息,這種感覺既熟悉又陌生。

  雖然我的手已經被漿糊沾滿不成樣子,但我想說“過年前的努力都是幸福的!”

  對對聯的作文 20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是貼對聯的日子,我這個“小小書法家”心里不禁癢癢的,如果讓我寫的對聯貼在自己的門上該多好呀?經過我的央求,最終征得爸爸媽媽的同意,我們家對聯任務由我來完成。

  說干就干,首先我從手機上搜索出我喜歡的對聯內容,上聯“舊歲又添幾個喜,”下聯“新年更上一層樓。”橫批“辭舊迎新”,我先找來些廢紙把這二十個字練習幾遍,練的差不多時,把寬5厘米左右長條型紅紙折疊出七個一樣方格,用來控制字體的大小一樣。

  一切準備就緒,我右手輕輕提起毛筆,蘸足墨水,準確把握字體的輕重頓筆,不敢絲毫馬虎地寫出每一字的.筆畫,在每寫一個字之前,我先觀摩一下字的組成結構,經過我的努力,不大一會,自我感覺還不錯的一幅整潔美觀對聯大功告成。

  望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心里美滋滋的,雖然沒有外面買的對聯好看,但今年門上貼對聯的是自己親筆,這是多么有意義的一件事呀,新年,我來了,加油!

【對對聯的作文】相關文章:

貼對聯作文06-21

貼對聯作文03-14

經典的對聯02-06

經典的對聯05-21

對聯作文(精選29篇)12-16

貼對聯作文[精]01-25

經典山水對聯07-21

檔案對聯01-19

婚事對聯08-13

家風對聯精選02-0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 日本美女一级视频 | 色鬼7777在线观看 | 日本a级按摩片春药手机在线 | 男人先锋影音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