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作文(精選9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書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書作文 篇1
書,在人類歷史上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或許每個人走上讀書的路都有所不同,而對我來說,一個人帶著他一生的積累引我走上了讀書之路,他的積累叫詩詞……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的耳邊便時時傳來讀書之聲。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一首首詩帶我走進一個又一個的`世界,讓我領略人生的風采。
從我記事起不久,小區旁便搬來了一家新住戶,家里有誰是記不清了,但那位老爺爺卻一直令我難忘。老人60多歲,聽我爺爺說,那老人以前是名語文老師,只是因為身體不好才回來休養。
我記得小區里的大人們總愛到廣場上“搓”幾把象棋,每當這時那爺爺便開始展現他的一項特殊能力:邊玩邊唱。“將軍,”他哈哈笑道,“小子你還嫩,這叫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人總愛顯擺。”我和小伙伴這樣評價道。但很快,我們就被他吸引住了。
他愛給我們講故事,但與大人們不同的是她總愛用幾句詩將歷史串聯起來。從春秋開始,再到秦漢。從北冥有魚至樂府詩。在他這里,我不僅聽到了許多歷史,更為他的文學素養所折服,按他自己常說的一句話,“史書可以修改一國之史,但改不掉的永遠是詩詞。”
就這樣我被他引入了讀書之路,又因對他所講知識的不滿足,轉而我渴望探求更多的知識。《山海經》將許多神異之獸帶入我的幻想,我與莊子共同化蝶遨游四海,與李白一起看長安風光,或是與王安石一同看遍浮云遮眼……而在這過程中,我學會了閱讀,對于老爺爺的那句話的感觸也是越來越深:中國的精華在于書籍。
現在想想,覺得挺不可思議,他哪是在給我們講故事,這分明是在為我們打開一扇大門!時光流逝,現在,他的面容我已記不清,只是記得我們好像叫他老劉頭,記得他吟誦的詩詞。
走到文學殿堂前,將這扇大門打開,乘詩詞之舟,歸于天際,踏書籍之路,去探索今世與舊世的差別。心有書籍之舟,自可釣遍學海之魚。
讀書作文 篇2
我愛讀書,更愛讀好書。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從小就很喜愛書,甚至可以說是嗜書如命。不必說《綠野仙蹤》里曲折離奇、出人意料的故事;不必說《三國演義》里諸葛軍師的神機妙算,單單是《水滸傳》中的俠肝義膽,就已令我沉醉其中。
記得有一次,我突然想上廁所,便隨手從書柜中抽出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急急忙忙的向衛生間跑去。卻正好與媽媽撞了個滿懷。
媽媽一臉嚴肅的問我:“怎么了?”我支支吾吾的回答到:“想……想上廁所。”媽媽一眼就發現了藏在我背后的書,喝道:“把書拿來!”我只好極不情愿的我心愛的書暫時“告別”。
書是一劑良藥。在盛夏里,書會給人帶來些許的清涼;在寒冬里,書中的精華又會給你溫暖,產生心靈的'共鳴;在心靈憂郁時,書籍會吹拂陰暗,還你一片光明。
前人曾言:“書猶藥也,善讀之者可以醫愚也。”我卻要言:“書猶如一杯咖啡,從中品盡了人世間百態。”在書中,你可以惟妙惟肖的感受到人情世故,可以細致的感受到作者的筆力和如水的情思,更可以走進他人的心靈的空間,與賢人對話,與作家探討人生的哲理。
學習有樂趣,發現和探索有樂趣,讀書更有樂趣。它是我成長的樂園。
讀書作文 篇3
來到圖書館,我終于覓到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凈土——圖書館。圖書館在8:30開門,而我喜歡在晨讀中等待。
每當我陶醉在書中的海洋時,一種奇妙的感覺充溢著我的心房,我似乎聽到自己的心底發出由衷的感慨:“讀書真好!”
非常小的時候,我就結識了書。在書中我發現了一個又一個秘密。原來世界這么奇妙。我有一種甜蜜的感覺:“書,真好!”
游弋書海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好讀書,讀好書”也列入了我的行為準則。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我不奢望自己成為一個妙語連珠、出口成章的大學者,但我深知,讀書可以使人思接千載,通古知今;使人明智,聰慧,啟迪心智,培養高遠的境界與坦蕩的胸懷;讀書能引導我們悟徹人生真理,永遠保持一顆進取之心。
走進圖書館,在這書香四溢的空間里,穿梭于古色古香的書架間,與我欣慕已久的好書相約,然后端上一杯平淡的清茶,捧一本墨香馥郁的書,尋一隅清靜的天地。在書里,你可以領略大自然的勃勃生機,重溫偉人的生命歷程,還可以與但丁共同朗誦《神曲》。感慨“大江東去浪滔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的豪邁,聆聽“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的`吶喊,與劉墉侃談人生,與金庸暢敘千古英雄,與黛玉一起因花落而傷感,聽霍達講述穆斯林文化的真諦……
書中雖然沒有實實在在的千鐘粟,但它可以滿足饑渴的心靈,書中雖然沒有夢寐以求的黃金屋,但它可擁有高貴的品質。好書猶如知識的海洋,揚起求知的風帆,乘風破浪,你會發現,彼岸,不只是夢。
讀書作文 篇4
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變得多了。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每當我讀到了一本好書,我就像是交到了一位益友。
我從小就非常喜歡閱讀書籍,這一點還源自我的媽媽。因為媽媽說過讀書對學習很有幫助,一定要多讀書,讀好書。所以,我在五六歲時學會拼音和一些漢字后就開始讀書。起初我看的都是一些幼兒讀本,像什么《小幫手》、《大衛,不可以!》、《摘月亮》等。慢慢的,我認識的漢字多了,便開始看一些作文書中的文章。我在看作文時的過程中還發生過一件有趣的事情呢,那天我在讀作文時,一直覺得佚名這個人很厲害,許多書中都有他的名字。后來,我才知道佚名的意思是因為不清楚作者名字而這樣記錄的。那些各種各樣的文章在我眼里真是有趣極了。
漸漸地,我已經上了五年級,我讀的.書也有所變化。原來喜歡看繪本的我,現在卻喜歡看一些長篇小說,像是我們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紅樓夢》中一個家庭的興衰變化,《三國演義》中那鮮明的人物性格,《水滸傳》中那令人著迷的故事情節,《西游記》中那精彩的各種片段。我有時還會看一些外國的書籍作品。如《綠野仙蹤》中曲折的故事情節都讓我深深地沉醉在其中。書看的多了,我也學會了比較內容,比如當我看了精彩的《城南舊事》,就不會看那沒有人物性格的《邊城》。我最喜歡看的都是那些充滿了作者的真情實感的文章,而不是那些沒有順序和情感的文章。
書籍帶給了我許多的快樂,讀書可以開闊我的視野,也可以增長我的見識。但最重要的是它教會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
讀書作文 篇5
讀書是什么?作家行走在天地之間,于是筆落留下驚世的華章,文章自然也會帶些天地靈氣。因此讀書也算是采集天地之靈氣的一種修行吧。
修行日久,功力越深。讀書多了,整個人的心境也就不一樣了。我所認識的幾位前輩,有研究莊周的博士,有廣東省作協的領導,還有默默無聞但是藏書汗牛充棟的學者,無一不是博學之輩,而讀書給他們帶來的不同則體現在日常生活之中。他們混入人群,或許轉身便難尋蹤影,但是與他們談話,方覺他們的語言飛珠濺玉,他們的聲音如同昆山玉碎。談到一個晦澀的典故,一個巧妙的拆字謎,對視會心一笑,便仿佛獲得了讀書的最大快樂。真正的讀書,是在與作者對話,讓智慧沉淀,把靈魂升華。
世界上的好書那么多,不讀怎么能行呢?我曾自詡在同齡人中閱讀量算大,尤以古詩詞為最。可是光唐代留名的詩人就有一萬多位,我所讀過的詩詞哪有一萬首呢?還有外國的呢?自然更不必說了!古代沒有現代這么多書,可是古時的文壇卻遠比今日英才輩出。明代流傳民間的一部《金云翹傳》,一到越南便被當人的巔峰之作,當歐洲人聽說中國有無數這樣的作品時,嘴張得能塞入一個雞蛋。而我在語文課上聽老師講張三影時,還在為只有我讀過一首他的《醉垂鞭》而自豪,殊不知此人曾經是婦孺皆知。我輩應該爬上先人的肩膀,看得更遠才能走得更遠。若是我們連先人之踵武都看不到了,那我們還能走多遠呢?
于是我們要讀書,車塵馬足貴者趣,孤燈寒窗貧者緣。書那么多,我們的時光這么少,怎樣讀呢?
我曾以為自己是詩歌控、歷史迷、崇古癖,便專讀古典文學。一部《興唐傳》我弄到了老版本,書頁發黃發褐,我連讀三十遍,幾乎將四本大書倒背如流。一位譚先生卻在此時給了我當頭棒喝,你才讀過幾本書,這么早開始專攻,不免錯過許多精彩。
他告訴我讀書分三個階段,首先是廣而博,什么都看上一點,才能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即使找不到自己特別喜歡的領域,也能學到不少知識。第二個階段,則是專而精。喜歡哪種類型的書,就專讀哪種書。第三個階段,回到廣而博。某種類型的書讀得多了后,為了更好地充實自己,便又需要博覽群書了。
開始只是不明覺厲,于是放下手中的馮延巳,找來《bible》,《罪與罰》,找來《百年孤獨》,才深深為外國文學所折服。以至于至今,馬孔多這個小鎮和鎮上的`奧雷里亞諾和麗貝卡等人仍霸占著我的夢境。隨后是前輩們對我輪番上陣,柏拉圖的《理想國》,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甚至余英時的《中國文化史通釋》,亞歷山大的《毀滅》,還有史前生命和瀕危動物圖鑒,槍械介紹等等,五花八門。而我也意外地發現,什么書都看一點還能避免審美疲勞。
或許很多人都覺得讀書累,明明不喜歡的書卻要硬逼自己讀完,讀完后還要感悟一番道理,不然便等于白讀。可其實,何必悟理呢?讀書的目的本該是讀書,本該是找樂子,本該是用一種相對有意義的方式消磨時光,而不是感悟道理,感悟一些大而無當的哲理。不喜歡的書,就算再有名,又何必讀下去呢?讀書本該是娛樂,就跟喝酒唱歌一樣。不喜歡的酒,倒了便是,不喜歡的歌,暫停便是。人應該順從本性,書若不能帶來快樂,何必讀呢?快快扔了,去找下一本書。讀到喜歡的書,方使產生共鳴,方才欲罷不能,方會使人思考,方能達到讀書的價值。
讀書吧!為什么不讀書呢?不停地讀所愛的書,不停地思考,通過書來看另外的世界。當你習慣了獨坐默讀,你就會產生一種孤獨感,并慢慢享受這種如同獨自坐在駕駛艙中操縱飛船遨游太空一般的感覺,因為這說明你成為了少數人,而少數人,才是這個社會中真正成功的人。
讀書作文 篇6
讀書何所求?幼時無知,無法解答,但當讀書漸漸步入內心深處,深入骨髓,刻進靈魂,才終明白了讀書的意義。每次“與作者深入對話”,都讓我獲益匪淺。在讀書中了解了各式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經歷,給我以生命的啟迪。
“喜愛讀書,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無聊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漫漫假期,當你整日困在房中,碌碌無為時,何不拿上一本書,讀一讀,心中的`的苦悶不知不覺中就消散了些,而沉浸在書中的你,在不知不覺中也忘卻夏日的悶熱,與作者一起找尋文字中隱藏的奧秘。或者,當你因工作的壓力,學習上的問題而苦惱時,拿出書,讀上一讀,心情也不禁會平靜下來。
學,就像一只鉆頭,去開掘知識的深井。問,就像一把鑰匙,去啟開疑團的大門。世上所存在的所有真理,始于問,而止于問。孔子學問淵博,可是仍虛心向別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廟去祭祖。他一進太廟,就覺得新奇,向別人問這問那。有人笑道:“孔子學問出眾,為什么還要問?”孔子聽了說:“每事必問,有什么不好?”。因此,在讀書時,我們不應匆匆掠過,而應細細去品味字里行間所隱藏的細膩的情感。去揣摩作者留給我們的一個個問題,進而獲取走進書籍世界的鑰匙。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學習的根本是讀書所以我們當代青少年更要勤讀書、善讀書、讀好書。在讀書中擴大知識儲備量,而后你會慢慢發現學習變得更簡單,人也變得更穩重,富有涵養。
當你看到別人在回答問題侃侃而談時,當你看到別人的文章語言優美而引人深思時,你是否也常常心生慕意?其實這很簡單,卻也很難,那需要你讀一些好書,卻要求長年累月的讀書與積累。但是,不要猶豫。因為,寧靜的午后,拿上一本書,或坐在桌前,或坐在樹下,品著微澀的茶,鼻翼間彌漫著淡淡的書香,細細揣摩那字里行間的真實與美好,不正是繁忙的生活中的我們所一直向往、追求的安逸嗎?
也正如高爾基所說的那樣,讀的書愈多,就愈親近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義,愈覺得生活的重要。不是嗎?
讀書作文 篇7
“橫折,橫折鉤,豎,點”就這樣寥寥幾筆,就拼成了這樣一個簡單又美好的字——書。書,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朋友,我愛讀書。不過,我喜歡的書籍類型可不是一成不變的。
小學時代的我很愛看作文書,那一片片被作者精雕細琢過的文章真是精彩至極,有時使我樂得捧腹大笑,有時使我感動得熱淚盈眶,我的心情會隨著文章的情景跌宕起伏。順便提一下,我那時格外崇拜一位名叫”佚名“的作者,幾乎每本作文書上都能看到他(她)的作品,而且每篇都是經典之作。后來,當我得知”佚名“的真正意義后,回想起之前對他(她)的崇拜,實在是令我啼笑皆非。
上了五年級,我開始接觸長篇小說。并深深地愛上了它,但是我看的小說是有選擇的,我并不喜歡看那些名著小說,譬如我國的四大名著,還有國外的《巴黎圣母院》、《復活》······這些小說簡直無聊透頂,我知道這些對世人的影響很大,只是我無論如何也沒有耐心讀下去,我認為作者筆下的世界離我太遙不可及了。相反,我喜歡讀故事情節曲折的、情節跌宕起伏的小說。《福爾摩斯》是我的最愛。我用了相當長的時間才把它看完,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是個性格極其古怪,但偵查力和推理能力非常強的家喻戶曉
的大偵探,他精妙絕倫的推理使我大為驚嘆,甚至我曾有一段時間也幻想過當一名偵探,與社會上的邪惡勢力作斗爭!此外,我還非常喜歡沈石溪的動物小說,他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把動物們的故事描繪得栩栩如生,使我對動物的了解更加深刻了。《一只獵雕的遭遇》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也是我十分喜歡的一部小說,書中獵雕巴薩查對主人的忠心耿耿是我敬佩,我也為巴薩查的.死去感到悲傷。
最近,我開始喜歡看《青年文摘》了,它的內容十分豐富,有關于友情的、有關于親情的,有關于哲理的······篇幅短小精悍,感人至深。我最喜歡《沒關系,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我受了很大的觸動:人生的旅途中,我們都會遭遇大大小小的挫折和產生大大小小的煩惱,當你被苦難折磨得遍體鱗傷的時候,要對自己說:”沒關系,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讀書,真的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讀了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位益友“,不妨從今天開始,每天抽出一點時間,拿一本書,靜靜地品味,那是季享受的事情啊!
讀書作文 篇8
今天媽媽去上班了,叫我在家里看書。
我睡醒就開始看書了,慢慢地我喜歡看書了,因為里面有很多的知識。難怪大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以前一直以為書里面哪有財寶,里面都是密密麻麻的字,一叫我看書就頭疼,可是現在我喜歡上看書了,我發現書能告訴我們許許多多的奧秘。
我看了本名叫《搗蛋鬼日記》的書,這本書主要寫了主人公加尼諾的調皮搗蛋讓周圍的.人麻煩不斷。但我覺得加尼諾是一個聰明可愛的人,他單純、善良、機靈、能言善辯。他把姐姐的舞會搞砸,馬拉利失去了大筆遺產以及競選失敗……在大人看來這是不可原諒的事情。其實我覺得這些搗蛋事件都是因為好奇心,好玩心而引起的,希望家長們不要太過較真,原諒我們做過的種種錯事,多一些寬容吧!我們現在的這些過錯行為,是人生旅途上的一個過渡階段,本階段的“搗蛋”也可能有利于我們今后的健康成長,請家長們相信我們,我們長大了一定會讓你們感到自豪和驕傲的。
閱讀這本書,你就能認識到這不僅僅是一本令人捧腹大笑的少兒讀物,它會引起你去回憶、思考……這就是書里面的財寶。
讓我們一起多讀書吧!
讀書作文 篇9
從前,聽人們說文學經典的妙處。說《老子》大道極簡,說《論語》圣賢之言,說《周易》包羅萬象,說《史記》無韻《離騷》。我深受這些言語的觸動,便開始研讀那些經典。
但很快我就發現,這些經典對我來說猶如密碼緊排的電文,每一個符號我都認識,但組合起來的句子我卻一竅不通。我仿佛與他人看的并不是一本經典。如《周易》中的《乾》卦,既有龍也有君子,使我實在不明白其中的聯系。我突然間覺得,我離讀經典,似乎還太遠了些。
直至一天,我看到了一則故事。說宋朝的趙普每天晚上秉燭夜讀,一生從來只看一本書。他離世后,人們翻看他的遺物,發現他讀的那本書叫做《論語》。讀到這里,我不禁覺得十分奇怪,這位古人用一生的時間只讀一本《論語》,難道他的閱讀速度真的只有那么慢嗎?還是他還在用另一種方法,以另一個層次,來閱讀《論語》。我猛然想到,他一定是在做我現在做的工作——思考。
于是,那天我又懷著激動心情捧起了《周易》。將它的書頁一頁頁的翻開,細細品讀了《乾》卦。不斷思索著其中的意理,初九潛龍,九二見龍,九三惕龍,九四躍龍,九五飛龍,上九亢龍。正是在講述一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過程,而那龍。正是屈伸自如,靈性變通,心性乾乾剛健,自強不息的君子的象征。我讀出了三古三圣所要叮嚀給后人們的道理——君子應習《乾》卦之德,不滿而伏淵,小成見大人,終日乾乾惕之,不卑不亢,自強不息,以成就飛龍之姿,而無亢龍之悔。
歷經此事,我終于知曉的思考的重要。人之所以能區別于禽獸,正是因為有了思考,以此從自然中悟出道理,于是有了三圣所作的《易經》,老子所做的《道德經》,圣賢們的《論語》。讀書也正是如此,正因為讀書時有思考,才有了三國的神機妙算的諸葛、秉燭苦讀的趙普;才有了盛唐的詩歌燦爛,義宋的國魂傲骨;才有了明時通道明德的王陽明,慈悲為懷的明君。才有了中華五千年的輝煌。
所以,世間最重要的是思考。有了思考,便能讀天地這本大書,通道明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讀書作文】相關文章:
讀書作文:讀書的感悟01-27
讀書作文:讀書的樂趣01-27
讀書的啟示作文_讀書的啟示作文10-14
初中讀書作文:我愛讀書-世界讀書日作文03-07
讀書話題作文:談讀書01-27
讀書作文:讀書的三境界01-28
讀書作文:我愛讀書08-21
關于讀書的作文:學會讀書01-27
多讀書讀書好作文01-26
讀書苦 ?讀書樂?作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