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蕩三十年讀書筆記

時間:2021-08-10 18:13:45 讀書筆記 我要投稿

激蕩三十年讀書筆記1500字三篇

  《激蕩三十年》讀書筆記1500字

激蕩三十年讀書筆記1500字三篇

  這段時間里,我沉浸在這本《激蕩三十年》中久久不能自拔。作者吳曉波先生站在國際視野的高度,透過民間觀察的角度,用真實和激情相交融的優美文字,整體和個體相結合的描述手法,將一部改革開放30年的中國企業發展史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客觀、全面、細致、生動地再現了幾代企業家在歷史創造中的激情與迷惘、喜悅與傷痛、成功與沒落、經驗與教訓。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借用這樣一句頗為矛盾的話語可能的確反映了1978到2008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程。

  作者按照編年的體例介紹了改革開放三十年每年出現的重要事件或現象,并歸納出這些事件或現象的原因,并在每年都附上一個典型的案例介紹,如廣為人知的禹作敏倒臺、健力寶的沉寂等。可以說頗有當代中國經濟資治通鑒的感覺。作者以尖銳的視角幫我們概括了中國這三十年這樣一個發展模式。

  改革開放早期、初期,在國家呵護和政策扶植下一批國營企業拔地而起,茁壯成長,但當時代漸漸步入改革開放成長期后,國家開始放手這些溺愛的“孩子”時,他們開始掉隊了,他們原有的市場開始不斷遭到自主能力更強的民營企業和私有企業的猛烈蠶食,有些國企甚至砰然倒下。這10多年間,國營企業、私有企業、以及股份制公司的興衰變化,中國的經濟發展帶有強烈的政府和民營資本博弈的色彩,改革之前,政府掌握了基本上所有的經濟資源,而改革便是讓民營資本一步步向國有經濟領域發起進攻,這其中有成功,有失敗,有掙扎,于是便有了書中一個又一個的故事。

  中國企業的三十年歷程,有多少激動人心的輝煌,就有多少令人揪心的隕落。過去我們講,“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但現在我們發現,中國絕大多數的企業只能各領風騷三五年,一時風光無限,不久就銷聲匿跡。即便是一些巨型企業,也難以幸免地經歷了從神話到噩夢的輪回,“泰坦尼克現象”此起彼伏。究其原因:正是在這個激情年代中,中國企業界和企業家形成了一種非理性的市場運營模式和思維,涌動在激情之中的那股不可遏制的投資和擴張沖動,上演了一出令世界矚目的中國企業崛起大戲,可也正是這種過度泛濫的激情把中國的市場推向了新的無序和盲動,使如今的中國市場呈現出非線性的迷亂態勢。更要時刻警覺的是,一旦我們因盲目自信、自我膨脹、急功近利而喪失理性,就有可能撞上那足以令船毀人亡的冰山一角。

  這本書讓我深深地懂得了兩個道理,時勢造企業,識時務者為俊企業。在中國特定的國情背景下,事業要有所成就,一定要及時關注中央的政策走向,把握歷史的風向,因為根據“叢林法則”——存活下來的物種,不是那些最強壯的種群,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種群,而是那些對變化做出最積極反應的物種。只有能夠不斷適應政策及時代變化的企業才能長治久安,才能長盛不衰。企業這樣,人亦如此!

  讀罷《激蕩三十年》,不禁讓我想起《三國演義》中的卷首詞《臨江仙》中那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三十年的中國企業史,在歷史的長河只能算是很短的一段,但由于處在改革開放這個時代背景中,卻顯得尤為不平凡。在歷史的機遇面前,有人窺見先機,一躍而起抓住了機遇,獲得了飛躍的發展和急速的膨脹;有人隨改革的進程,在不斷廓清思路的拉鋸中起起伏伏;亦有人始終站在政策的前端,撈取著轉型時期中國經濟的厚利;還有更多的人,他們以自己的勤勉、奮斗在這個英雄的年代,大寫英雄的歷史。作者的寫作目的絕不是簡單地為這段高歌猛進同時又充滿曲折的30年商業史歌功頌德,恰恰相反,他正是要用飽醮激情的筆觸,“在事實和理性的層面上抽絲剝繭”,為我們揭示“一個空前復雜而大半面目未清的時代”。同時也告誡我們,在進入改革發展事業的“深水區”,更要摒棄早已泛濫的激情和“自我崇拜的熱焰”,以一種更理性的思想狀態,更良好的職業操守、更奮發的拼搏精神,努力走向希望的春天,真正成就企業的不朽。

  《激蕩三十年》讀書筆記1500字

  又經過2個月的時間的沉淀,再加上2個月的案例收集,終于把激蕩三十年這本書再次溫習。先從近期一個故事開始吧,柳傳志在財經類回憶中,說,他不算是一個企業教父。其實,確實不算,因為在中國改革開放以后,國內的企業可以說是硬件上,別人100年才走完的,我們50年做完;別人在50年里完成的,我們甚至可以在10年內趕上;但軟件上,特別是在“企業人”方面上,我們還差得遠,甚至對于鄰國印度,我們也有一些過而不急,例如在此次沉浮的年廣九、張海、顧雛軍等人物,他們沉浮于世,有過輝煌,但最終短暫的輝煌結束了他們作為企業人的權利,因為中國現時企業的法制、環境還有待健全,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柳傳志只不過是抓住了趨勢,不犯錯誤,制定了些許合理的策略,所以我們還要繼續看下去……

  激蕩三十年是一部不算是正規的中國企業正規史,或者說,只為了在這30年中,為一些企業留在紙上,提供給后人一個案例,但至于這些已死或者還生的企業,能給到我們什么?這才是書的重點。以下是近期所悟的幾點:

  1,史玉柱只是一個個案,價值如何取?

  史玉柱從他的巨人到現在的巨人,完全是不一樣的概念,從壓倒最后一根稻草的潰敗,到利用壓倒的稻草翻身(保健品)。再把保健品賣個好價,進入網游市場,對于他來說,要學習這個個案,要做到類似這樣的一個人有點難。第一他的情商很高,懂得如何把握身邊的人,并管理自己的情緒,失敗沒能壓倒;這些在激蕩這書中,你很難找到一個相同,或者硬要找一個對比人物來說,那就是孫宏斌,蹲過監獄,但也在沉淀后開始精彩,但精彩時沒能控制自己情商而最終再次沉默。第二他的市場把握點高,無論是腦白金的轉手,還是對資本市場的把握,他能真正做到一個穩定點,甚至可以說,他是一個低買高賣的人,如果你參與過股票投資就應該知道,什么時候進入,什么時候出來,這很難把握,但他把握到了,高賣了腦白金,用這資金進入到需要更多資金的網游行業,再上市,再收購,一系列動作將巨人網絡變成了一個網游巨人。這些精確的判斷,不是一般人做到,沒有多少數據可以支撐他,也沒多少人能給他建議,所以這樣的一個人,這兩點,也足夠讓他成功。

  雖然學他很難,但我們要取出這一案例的價值確也可以,可以值得我們學習,一方面,不是讀MBA,或者EMBA就能獲得養分,更多的是應該總結,可以說史玉柱此次的回歸,與以前的史玉柱,激蕩中前半段的史玉柱是不同的。他的總結,他的情緒控制都起到了作用,特別是腦白金的起家,我們更應該學習,如何用低姿態,去做事,并一定要吃透企業失敗的原因與過程,并控制情緒,將企業成長所需要的人,需要的事凝聚起來,受你,企業人的意志而轉動;再者,是對市場的把握,無論是藍海,紅海,其實只要你潛心去做,確實會有好的收獲,如果你去看潮州、汕頭等沿海的小城市,他們的小企業不斷在倒閉,但實際上,倒閉的,是那些沒有潛心開發市場的企業,這些企業的定位在于代工,或者只是隨著市場大流走的,沒真正潛心去做這個市場,沒能細分,而這個細分不但包括受眾,歡迎程度,成本,等等,還應包括一點,市場對這產品未來的一個走勢期望。史玉柱就是把握到保健品類在腦白金突起后,保健品市場走勢將回歸到一個混沌點,所以轉戰網游市場,因為這個市場,雖有巨頭盤踞,但它的走勢確實非常明確,需求只會增多不會衰減。

  《激蕩三十年》讀書筆記1500字

  新中國成立至今,已有六十年有余,若以1978年召開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分界線,則前后兩個時期剛好在這六十年中各占三十年的時間。而我出生于上世紀七十年代,三十年來所生所長的環境正是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濟取得飛速發展的年代。對于新中國成立的前三十年,我對那個時代的認識只能來自父輩的描述以及歷史課本,而這最近的三十年,卻是親身經歷并體驗著國家、社會乃至身邊的生活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改革開放的前些年正值懵懂孩提時代,對于很多那個時代所發生的事情并無太多感觸,但是當讀到吳曉波先生所著的《激蕩三十年》一書時,卻如同又被打開了一扇時光之門,讓我回歸到那個時代,重新審視了從改革開放至今我國改革開放波瀾壯闊、激蕩人心的三十年歷程。

  《激蕩三十年》這本書主要為我們描述了數百位中國當代著名的企業家們在1978年至2008年的三十年間的奮斗歷史。文中真實記錄了改革開放這三十年來,代表著中國改革開放縮影的這些企業家的成長歷程。其中不乏王石、劉永好、任正非、柳傳志、史玉柱這一代人的發家史和奮斗史,也有像丁磊、陳天橋、馬云、江南春、求伯君這樣在當代中國IT界叱咤風云的精英人物。同時,也詳細記錄了年廣九、孫大午、褚時健、牟其中、唐萬新、禹作敏、張國等人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的命運沉浮錄。時至今日,無論這些曾經叱咤風云的名人是成為福布斯富豪榜上的翹楚,又或是鋃鐺入獄成為階下囚,又或是泯然眾人成為一個普通老百姓,《激蕩三十年》都將他們作為這本書中一個個鮮活的例子,用他們的成功或者失敗之路勾繪出一幅白描版的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畫卷,同時,也為世人講述了一段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崛起的歷史。

  《激蕩三十年》這本書之所以能夠引人入勝,在于它既不是空洞無物的歷史書,也不是虛擬縹緲的幻想小說,正是一個個真實而鮮活的個人經歷,栩栩如生而又樸實無華的將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程記錄了下來。作者理性的站在各位普通企業家的角度,以一種完全不同的視角分析了這些企業家的崛起史或是從成功走向末路的過程。這樣,就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從這些活生生的例子中,我們才真正了解到了衣著光鮮的成功者背后,也曾付出無數不為人知的艱辛和努力,更加了解到這些創業者成功以后面對各方面出現問題時的種種困境。也許我們并不能深層次的去挖掘到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真正原因,但是起碼我們通過這本書,真正還原了歷史,感受到了那個時代。而這,恰恰是當今很多青年人所缺乏的。我想,吳曉波先生是否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才以這樣一種特別的方式,意在提高大家關心、了解國家經濟發展歷史的興趣。事實上,這本書的確做到了這一點。

  同時,通過這本書中對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回顧,透過這些各種各樣的現代中國企業和企業家的成長和發跡史,我們可以看出,一方面:時勢造英雄,這些風云人物跌宕起伏的命運離不開時代的大形勢,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無古人并無成功的道路可借鑒,因此在這個改革的過程中,正如嬰兒蹣跚學步,需要不斷調整自我,不斷明確目標,這樣就不可避免影響到個人發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先學會做人才能學會做事,個人的性格和為人處事的方式是決定是否能夠成功的關鍵因素。改革開放是對受數千年封建主義思想緊緊束縛的人性的一次解放,但是并不意味著做事可以完全自由主義,如果不能堅持基本的價值觀、道德觀,在改革的過程中急功近利不擇手段,則最終必然要走向旁門左道甚至鋃鐺入獄。

  以上是讀完《激蕩三十年》后的一點點感觸,我想再過三十年來讀,《激蕩三十年》仍然是一本好書,不僅在于其以紀實手法描述了改革開放三十年這段激動人心的歲月變遷,更在于它激發了青年人對國家經濟發展史的興趣。

【激蕩三十年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激蕩三十年》讀書筆記10-12

激蕩三十年讀書筆記02-22

《激蕩三十年》讀書筆記范文07-28

《激蕩三十年》1300字讀書筆記02-20

螞蟻精神的激蕩作文12-01

信任還在我心中激蕩作文08-22

信任還在我心中激蕩作文精選2篇02-12

信任還在我心中激蕩作文(精選31篇)06-16

信任還在我心中激蕩作文2篇01-2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五月天AV在线免费观看 | 热久久99精品综合久久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中文字幕永久免费视频最新 | 欧美华人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