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亂世鄉愁讀書筆記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亂世鄉愁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亂世鄉愁讀書筆記 1
幾年前我在雜志上讀到一篇文章,名為《江上的母親》,作者以深情的筆觸描寫了關于母親的往事,令我熱淚盈眶,留意到文章出自《鄉關何處:故鄉·故人·故事》一書。今年偶然讀到此書,發現書中別的篇章動人之處也不亞于《江上的母親》。
作者野夫生于1962年。曾以泄露國家機密罪獲刑。服刑期間,父親癌癥去世;出獄之后,母親投江自殺,尸骨無存。他常年漂泊,但是即使“把天下道路走成了拖鞋”,也不曾忘記少年時代鄉人的囑托:“如果你長大后不能讓家鄉揚名的話,那你就沒有資格埋葬在家鄉。”當然,揚名只是個說法,窮鄉僻野中那些默默無聞而又可歌可泣的地名和人事,那些真切的榮辱悲歡,于情于理都不該被遺忘。
我也在鄉村中長大,盡管不在同一個時代,書中的鄉土人情還是常常能夠勾起自己的記憶,產生許多共鳴。篇幅有限,就《大伯的革命和愛情》與《別夢依稀咒逝川——悼故友如波》兩章談談自己的想法吧。
1919年,大伯張志超生于當時罕有的西醫之家,接受最新式的教育,19歲入黨,同年夏天,與同樣才貌出眾的王冰松相戀。
戰時王冰松跟隨家人逃難,而大伯誓要完成組織賦予的使命,二人分別。五年后有幸相見,王卻由于追求者羅某的挑撥離間對大伯態度大變,大伯以為她嫌棄自己落魄,自尊心使得他不問及原因便黯然離去,一別就是一生。
后來大伯被胡某陷害脫黨,經歷“反胡風運動”,被打成右派,熬過大饑荒,孑然一身,命途多舛;而王冰松嫁做人婦,四年后丈夫自殺,她獨自帶著兩個孩子度過余生。
為什么大伯會為了組織與戀人分別呢?如他自己所言:“人除開生命本能之外,還有更高的精神本能,這種本能就是追求自由!币驗辄h組織的理念符合他對自由的期望,所以他選擇服從,以尋求自由的名義將個人自由交付給了組織。這是怎樣一番令人無奈的邏輯啊。
半個世紀后重逢,大伯“換上整潔的服裝”,激動不已,當她真的站在面前,他卻“陡然像石雕一樣呆望著對方的容顏”,他們“幾乎對峙了一分鐘,才輕輕地彼此喚一聲名字,然后把蒼老的手緊握在一起。我看見他們依舊是無言哽咽,淚光在歷盡滄桑的眼眸中閃爍。沒有擁抱,沒有熱吻,他們非常自持地顫抖對視,最后把漫長一生的悲涼,化做了幾聲如泣般的苦澀!
大伯與資本家小姐王冰松之間的`愛情,讓我聯想到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公主般的菲爾明娜與窮小子阿里薩年輕時有過一段懵懂的愛情,但她最終還是嫁給與自己家境相符的烏爾比諾醫生。半個多世紀里,菲爾明娜與烏爾比諾過著平靜有序的體面生活,阿里薩則從別的女人那里尋求安慰。直到烏爾比諾去世,阿里薩才與菲爾明娜重拾舊情。
讀到菲爾明娜和阿里薩決定以霍亂之名留在船上守衛愛情時,我不為所動,因為他們兩個人一生過得都不算孤獨凄苦,老來重逢只是因為烏爾比諾醫生死了。
而大伯和王冰松不一樣,大伯不是出身低下又自我放縱的阿里薩,他一生未娶,驕傲又寂寞的一生是真實的,王冰松也不是活在幻想中的菲爾明娜,她的感情不會輕易因戀人的窘迫外表改變,革命、愛情,都是真實的,悲劇也是真實的,每次想到這一切的真實,都讓人唏噓不已。
即便沒有羅某的陰謀阻礙,大伯的命運就會更好嗎?看完《別夢依稀咒逝川——悼故友如波》一章,我明白了:生在亂世,無論入世還是避世,都難逃悲劇命運。
每個時代都有李如波這樣的人:多情而固守自我,苦于孤獨也甘于孤獨。
窮學生李如波,愛書愛煙酒而生活節制,通藝術而不賣弄,懂政治而輕官場,愛人而不索求,所謂“舉世皆濁我獨清”,在一個書生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夜半難眠,思白日瑣事而笑,遭樓上婦人責罵,他“磨牙囈語裝睡,復思看書受責,看電影也受責,漸有睡意,卻自垂淚,和淚入夢鄉也!边@樣一個無名之人,最終赴了先賢屈原的后塵,歸于無名之河。
“我們似乎打小就反叛,我們卻永遠留在某個隊伍中”,大伯和王冰松屬于隊伍,被隊伍編織了命運。李如波這個最徹底的反叛者,單槍匹馬敵不過隊伍,則被隊伍網住了命運。
亂世啊,隊伍啊,沒有最痛苦只有更痛苦,每一條路都通往悲涼,個人的自由,就是選擇一種自己相對更愿承受的悲涼,人性的美丑,都在這選擇與取舍中了,這就是作者要講述的,這就是我們要紀念的。
書中講述的故事并不都發生在故鄉:外婆長眠于他鄉,母親失蹤于他鄉,大伯輾轉無依,幺叔家族后人分散世界各地,故友如波始終與人世疏離……沒有流離何來鄉愁?亂世之中,故鄉與精神原鄉的失落或堅守,都彌漫著愁緒。鄉愁,就是作者投入整本書的情感之源。掩卷深思,愿亂世不再,鄉愁不苦,一個人的隊伍不遇硝煙。
亂世鄉愁讀書筆記 2
《亂世鄉愁》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它不僅僅是一部文學作品,更是一部歷史的縮影,一個時代的寫照。當我翻開這本書時,仿佛被帶入了一個充滿戰亂與紛爭的世界,感受到了那個時代人們的悲歡離合和家國情懷。
一、書籍概述
《亂世鄉愁》通過主人公的視角,展現了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背景。書中描繪了戰爭的殘酷、人性的復雜以及人們對于家鄉的深深眷戀。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仿佛與他們共呼吸、同命運。
二、主要觀點與感受
戰爭的殘酷與無情:書中對于戰爭的描寫讓我深感震撼。戰爭的殘酷不僅僅在于它帶來的死亡和破壞,更在于它對于人性的扭曲和摧殘。在戰爭面前,人們往往失去了理智和底線,變得殘忍而冷酷。
人性的復雜與美好:盡管戰爭帶來了無盡的痛苦和災難,但人性中的美好依然閃耀。書中的主人公以及他身邊的人,在困境中展現出了堅韌不拔、相互扶持的精神。這種精神讓我深受感動,也讓我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
鄉愁的深沉與綿長:書中對于鄉愁的.描寫是我最為感動的地方。在亂世之中,人們對于家鄉的眷戀和思念更加強烈。那種對故土的眷戀、對親人的思念,讓我深感共鳴。它讓我意識到,無論身處何地,我們的根始終在故鄉。
三、思考與啟示
閱讀《亂世鄉愁》讓我深刻地反思了戰爭與和平、人性與道德等問題。它讓我意識到,和平是如此的珍貴和脆弱,需要我們共同去維護和珍惜。同時,它也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人性的復雜和美好,讓我更加堅信人性中的善良和溫暖。
此外,《亂世鄉愁》還讓我思考了鄉愁的意義和價值。它讓我意識到,鄉愁不僅僅是一種情感上的寄托和思念,更是一種文化上的傳承和認同。它讓我們更加珍視自己的文化和傳統,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和祖國。
四、總結
《亂世鄉愁》是一部值得一讀的好書。它不僅僅是一部文學作品,更是一部歷史的縮影和時代的寫照。它讓我深刻地反思了戰爭與和平、人性與道德等問題,也讓我更加珍視和平的生活和人性中的美好。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會將這本書中的感悟和思考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去,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和勇敢。
【亂世鄉愁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作文:鄉愁改寫05-16
秋思鄉愁作文06-07
粽子里的鄉愁作文04-28
關于鄉愁的作文(精選34篇)09-23
鄉愁小學作文(精選25篇)08-30
鄉愁的散文(通用25篇)08-23
何處寄鄉愁作文(精選29篇)10-10
永恒的鄉愁作文(通用30篇)11-03
有關鄉愁的作文(通用27篇)10-27
杭州西湖——前世的鄉愁作文550字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