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讀書筆記
醫學讀書筆記1
讀研入科已有一個半月了,每天忙碌而又充實,做一名臨床醫生,首先需要有大量的知識儲備,自己工作有十多年了,一直奮斗在醫學教育戰線,仍感自己知識的匱乏,立志讀研,臨床實習,深感自己“紙上談兵”。在醫學書店買了《積水潭實用骨科學》,斷斷續續下班回家讀了第六篇《創傷骨科學》,記一點心得筆記。
北京積水潭醫院是一所以創傷骨科和燒傷科為主的綜合性醫院,以院長田偉教授,策劃及引領骨科各專業的資深專家,發揮各自特長,分頭撰寫了這部《積水潭實用骨科學》,這部書是以臨床實用為主,從骨科的基本功講起,包括運動系統的功能解剖、生理、病理、檢查法、各種影像、化驗結果的閱讀,相關基本理論與最新進展的介紹,手術入路的描述,骨科康復以及矯形器、義肢的設計與制造等。這本書實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骨科工具書。
隨著機械化和交通事業的飛速發展,肢體創傷的發病率旱升高的趨勢,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殺手之一。為了保障人民健康,除了完善工業和交通設施,提高公民防范意外損傷的意識,盡可能減少和避免損傷之外,提高創傷骨科的診療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只有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才能使生命垂危的傷員擺脫死神的威脅,讓傷殘肢體的功能盡可能得到保留、恢復或重建,而這正是從事創傷診治的骨科醫生們的神圣義務和職責。
多年來,骨科界的同道們在肢體創傷的診治方面已經開展了大量的臨床和研究工作,創造、掌握和推廣了一些用于嚴重損傷的急診修復、肢體復雜傷殘的:1期重建和再造的先進技術,使許多肢體傷殘的病人重新獲得生活和上作的能力;同時也引進、消化和應用國際上通用的創傷骨科診療新技術,成為拯救病人生命、重建肢體功能的重要于段,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但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肢體傷殘者治療的期望值越來越大,對醫療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加上肢體損傷的情況本來就是千變萬化、錯綜復雜的,臨床上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我們需要加強創傷骨科的臨床研究,推動這個領域的學術交流,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提高創傷骨科的診療水平一定要高度重視急診的處理。因為,能不能讓傷病員在受傷后的第一時間里就得到及時和準確的治療,將直接影響到傷情的預后。就四肢骨折的治療而言,雖然已經有多種固定的方法可供選擇,但是為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除了要求學習掌握必要的技術技能之外,還要認真研究手術適應證的確定,手術時機的選擇,以及手術后的止確處理,尤其需要費神費力去研究新的方法和技術,用于治療那些威脅肢體存活和影響肢體功能的嚴重和疑難病例。
當今是信息爆炸的年代,醫學也像其他科學一樣,每天都有新的技術出現。創傷及其修復的概念和技術都在發生改變:骨折的治療正由堅強內固定轉向生物學固定,微創技術應運而生;骨缺損的修復除了手術植骨以外,又增添了一些新的成骨因子和填充材料;周圍神經損傷的修復和重建不僅有了新的技術和方法,一些神經營養因子也已經在臨床上應用等。要趕上技術發展的步伐,我們只有不斷更新知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需要積極參與學術交流,善于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不是單純模仿引進,而是有機地消化吸收,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融會貫通,加以拓展和改進,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
讀了骨科研究生,使我想起父親20xx年夏,在單位組織的運動會上推鉛球,只是一個轉身動作,就造成左腿的股骨頸骨折,當年在晉中二院行左股骨頸骨折切開復位加壓螺釘固定術,術后一年,取出了螺釘。術后有一段時間特別害怕發生股骨頭無菌性壞死。
股骨頭壞死全稱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或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骨壞死的一種。骨壞死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骨滋養血管受損,進一步導致骨質的缺血、變性、壞死。股骨頭壞死也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股骨頭局部血運不良,從而進一步缺血、壞死、骨小梁斷裂、股骨頭蹋陷的一種病變,這種疾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以31——60歲最多,無性別差異,開始多表現為髖關節或其周圍關節的隱痛、鈍痛,活動后加重,進一步發展可導致髖關節的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和勞動能力,若治療不及時,還可導致終身殘疾。
股骨頭壞死原則上分為二種,一種是由于細菌感染所致的骨壞死,如骨髓炎,骨結核、化膿性關節炎等,另一種是由于缺血性造成的骨壞死,如外傷、飲酒、激素藥、寒濕、肝腎虧虛、骨質疏松、髖平寬、脊髓異常空洞癥等導致的骨壞死。
針對中早期患者有著極高的治療價值,建議采用中醫保守治療,采用“原位移植療法”,即通過藥物有效清除PAF因子、建立新鮮骨床、刺激滋養動脈側枝形成等原理,進一步促進血液循環,使血管暢通,疼痛跛行等癥狀慢慢減輕到消失,促使新鮮健康骨組織形成,并在原位爬行替代、覆蓋壞死骨組織,從而達到原位移植非手術治療股骨頭壞死的目的。
引起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糖皮質激素(強的松、甲強龍等)治療、酗酒、減壓病、血紅蛋白疾病、高雪氏病、放射治療、胰腺疾病、高尿酸血癥、動脈硬化、鐮狀細胞病、結締組織疾病、脂蛋白異常、柯興氏病、鐵中毒、糖尿病、支氣管哮喘、妊娠、白血病、血友病等,其中由糖皮質激素治療與酗酒引起的股骨頭壞死占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的90%以上。
創傷性股骨頭壞死一般是外傷引起,如走路時摔跤,滑倒時臀部著地受傷引起,未及時治療。在扛、背重物時,髖部扭傷引起。肥胖引起,身體過胖,增加股骨頭的壓力導致等。但創傷性股骨頭壞死發生與否、范圍大小,主要取決于血管破壞程度和側枝循環的代償能力。
引起這些創傷的因素有股骨頭囊內骨折、股骨頸骨折、髖關節脫位、髖臼骨折、股骨頭壓縮性骨折,這些外傷主要是造成股骨頭周圍的血管損傷,這些血管受損傷后,股骨頭部份失去血液營養,導致股骨頭內骨組織缺血而造成股骨頭壞死。一般情況下,受傷后骨組織的血運被阻斷8小時,即可造成缺血性骨細胞壞死。
股骨頭壞死是骨科常見病,屬骨科三大疑難病之一。開始多表現為髖關節或其周圍關節的隱痛、鈍痛,活動后加重,進一步發展可導致髖關節的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勞動能力,患者一旦負重、甚至正常踩地,極易發生股骨頭塌陷。若治療不及時,可導致終身殘疾。而目前對股骨頭壞死的分期國際上采用的是Arlet,Ficat和Hageffard的4期分法:即Ⅰ期、Ⅱ期、Ⅲ期、Ⅳ期。
I期(超微結構變異期):X光片顯示股骨頭的承載系統中的骨小梁結構排列紊亂、斷裂,出現股骨頭邊緣毛糙,臨床上伴有或不伴有局限性輕微疼痛。
II期(有感期):光片顯示股骨頭內部會出現小的囊變影,囊變區周圍的環區密度不均。骨小梁結構紊亂、稀疏或模糊。也可出現細小的塌陷,塌陷面積可在10-30%臨床伴有疼痛明顯、活動輕微受限等。
III期(壞死期):X光片顯示股骨頭形態改變,可出現邊緣不完整、蟲蝕狀或扁平等形狀,骨小梁部分結構消失,骨密度很不均勻,髖臼及股骨頭間隙增寬或變窄,也可有骨贅骨的形成,臨床表現疼痛、間歇性的跛行、關節活動受限、患肢有不同程度的縮短等。
IV期(致殘期):股骨頭的形態、結構明顯改變,出現大面積不規則塌陷或變平,骨小梁結構變異。髖臼與股骨頭間隙消失等。臨床表現為疼痛、功能障礙、僵直不能行走,出現脫位或半脫位,牽涉膝關節功能活動受限。
哪些原因導致股骨頭壞死發生:
⑴外傷:如股骨頭囊內骨折、股骨頸骨折、髖關節脫位、髖臼骨折、股骨頭壓縮性骨折,這些外傷主要是造成股骨頭周圍的血管損傷,這些血管受損傷后,股骨頭部份失去血液營養,導致股骨頭內骨組織缺血而造成股骨頭壞死。
⑵激素:在醫療上使用激素藥物病種增多,有些農、牧、漁業也不同程度使用添加含有激素的飼料等,造成了激素原因導致的股骨頭壞死患者大量增加,因此也導致了股骨頭壞死的發病率上升。
﹙3﹚酒精:酒精中毒,特別是慢性中毒,與發生股骨頭壞死有明顯關系,這一發病原因愈來愈引起學者們的注意。通過臨床觀察和分析表明,慢性酒精中毒可以導致股骨頭壞死。
⑷強直性脊柱炎引起病變: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骨內科疾病,此病主要破壞脊柱關節、髖關節等四肢大關節。導致髖臼及股骨頭軟骨面蜂窩樣的改變,髖臼及股骨頭軟骨面粗造,活動時摩擦力增大,造成髖關節疼痛。導致髖關節功能障礙,形成強直性脊柱炎合并股骨頭壞死。
⑸兒童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由于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髖臼發育與正常人相比過淺,造成股骨頭中心應力點在髖臼的外緣上,破壞了平衡的髖關節生物力學關系,引起股骨頭壓力負重區外移,增加股骨頭的外脫力。同時造成髖臼及股骨頭缺血,而形成髖臼及股骨頭骨質硬化、囊狀改變,髖臼及股骨頭軟骨下的骨小梁消失,而形成股骨頭壞死。
⑹兒童骨骺外傷:兒童股骨頭壞死,在早期時一般無疼痛癥狀,當發現跛行時才能診斷為股骨頭壞死 兒童髖關節外傷,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兒童在玩耍時,不注意即會造成髖關節脫位、骨骺滑脫,股骨頭挫傷。這些外傷主要是造成兒童股骨頭周圍的血管損傷,血管受損傷后,股骨頭骨骺部分失去血運,造成股骨頭骨骺缺血性骨壞死。當兒童出現跛行時才被發現兒童股骨頭骨骺壞死。兒童股骨頭骨骺壞死要早發現,早治療,大多數患者股骨頭還可以修復,少有后遺癥。
⑺其它綜合原因:造成股骨頭壞死的發病原因到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因此在股骨頭壞死的命名上也不統一,有稱股骨頭無菌性壞死、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非創傷性股骨頭缺血壞死、特發性股骨頭缺血壞死等,目前多數學者認為,股骨頭壞死的主要病因有股骨頭外傷,股骨頸骨折,髖關節脫位,股骨頭的擠壓性損傷,醫源性(激素所致),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強直性脊柱炎,兒童骨骺外傷或骨骺滑脫,酒精(飲酒所致),鐮狀細胞貧血,脂肪栓子,減壓病,骨髓占位性疾患,骨髓脂肪化,毒性作用,痛風,放射所致,特發性骨質減少,骨質疏松等。同時,股骨頭壞死臨床的表現有:髓內骨壞死大部分是靜止的,無臨床癥狀,小范圍骨壞死多有癥狀,但對功能影響較小。疼痛常常是骨壞死的主要癥狀,通常是慢性隱痛,在某些情況下癥狀可較重.疼痛可隨關節活動逐步增重,最后發展至休息時也疼痛,常需要服用藥物才能緩解。受累關節常有活動受限,有時局部有壓痛,可有跛行,嚴重者雙側股骨頭完全壞死吸收,無法站立及行走。癥狀較輕者如懷疑股骨頭缺血壞死,須進一步做特殊檢查。我們要強調的是利用MRI檢查,對早期診斷股骨頭缺血壞死是比較好的方法,我院治療的近500例FicatI及II期病例,X線拍片均未發現明顯異常,而MRI檢查發現骨壞死。因此,對于有髖部疼痛癥狀、X線拍片無明顯異常的病人,應考慮雙髖MRI檢查。也可行包括X線片、CT、MRI、核素骨掃描、髓內壓測定、組織活檢等。
單純口服中藥為什么效果不好:⑴中藥的有效成分是經血液循環到達治療部位的,而股骨頭壞死,恰恰是血液循環受阻引起的。⑵中醫中藥講究整體綜合調理,且往往起效慢,療程長,治療趕不上股骨頭內骨細胞壞死的發展速度。﹙3﹚口服中藥,經腸道吸收后到達股骨頭病灶區的藥效,往往會丟失大部分藥力。中藥不能迅速解決股骨頭壞死引起的組織粘連問題,所以不能快速地解決肢體的功能障礙。⑷股骨頭產生無菌性壞死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股骨頭血液循環障礙,供血不足引起。也就是說只有充分的血液供應才能使股骨頭產生骨細胞,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股骨頭壞死的原因是血供受阻,吸收不好,單純的藥物效果不是很理想的,建議采用綜合性的治療單純的服用中藥,經過胃腸的吸收,真正有效到達病灶的藥物成分已經很少了,這是很多患者采用中醫治療效果不好的原因。
這是我對于創傷與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的一些總結筆記,寫讀書筆記是醫學學習的一個好方法,但關鍵是形成一個習慣。我希望自己能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就從讀《積水潭實用骨科學》開始吧.
醫學讀書筆記2
孫思邈為唐代著名道士,著名藥學理論家和臨診大家。被人稱為“藥王”或“藥王爺”。《大醫精誠》選自其名著《備急千金要方》(即《千金要方》)卷一。作者認為“人命至重,貴于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故以“千金”命名其書。該書共計二百三十三門,合方論五千三百首,涉及了婦、兒、內、外等各科疾病診治的原則和方法,保存了唐代以前不少珍貴的醫學文獻資料,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研究價值,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臨床實用百科全書。
《大醫精誠》論述了有關醫德修養的三個最基本核心的問題及其醫學價值,一是“精”,即醫技要精湛。孫思邈認為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告誡學醫的人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二是“誠”,即品德要高尚。作者從“心”、“體”、“法”三個方面,對醫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首先要確立“普救含靈之苦”的志向,其次在診治上要“纖毫勿失”,同時在作風上不得炫己毀人,謀取財務。三是“戒”(即戒私欲,不謀錢財),作者認為“醫人不得恃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運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貴,處以珍貴之藥,令彼難求,自眩功能,諒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濟,故亦曲碎論之,不可恥言之鄙俚也”!
孫思邈的這些看法,對當今醫藥環境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醫生是份無比神圣的職業,選擇了這份職業就選擇了耐心、仁慈、誠實、審慎、公正、廉潔和敬業我們應站在高度對病人負責任的角度上,做一名“大醫”。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需要所有的醫生在擁有精湛的醫技、至信至誠的醫德之外,還要擁有一顆仁慈之心、無私之心。
醫學讀書筆記3
細細翻閱這幾本書,感觸良多,感恩亦多。
作為一個醫生,一個救人于生死一線的臨床醫生這些感觸真的啟人心弦。人生之路沒有平鋪直敘,總有溝回取直。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境至關重要。對領導要心懷感恩,沒有領導的支持和信任,我們的努力最后可能都空空如也。領導為我們提供機會和空間,使我們得以施展才華和能力,讓自身的價值得以體現。對同事,我們要心懷感恩,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大家都團結一心,才能更好的為我們患者服務,為我們醫療事業的發展凝聚更巨大的能量。對患者,我們要心懷感恩。他們把他們的生命放心的交給我們,我們一定要承擔起這個責任,尊重生命。
做一名懂得感恩的醫生,視患者如親人,但是跟親人之間的交流也是一門藝術。現今社會的醫患關系如此緊張,雖然有很多的復雜的原因,但是作為一個醫生是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去改善醫患關系的,“會說話”可能是其中的一種途徑。
醫生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職業,這一特殊的職業既賦予了醫生特殊的權利,更是賦予了醫生更大的責任。從事任何一個職業都要敬業,而醫生除了敬業之外,還要有愛心。“醫者父母心”就體現了這一點。自身做了這么多年的醫生,不禁發現良好的充分的醫患溝通是獲得患者信賴和良好療效的關鍵之一。
一、真誠面對
對每一位患者以及家屬,都要用足夠的時間來介紹病情、治療方案、預后估計和風險評估。患者的每一個疑問雖然不能夠得到回答,有的甚至還沒有確切的答案,但是作為醫生,你應該有責任去說明、去解釋。我經常對我的同事醫生說,“什么是滿意的治療效果?滿意的效果就是患者所期望的結果和醫生能夠做到的越接近,患者就越滿意”。醫生不是圣人,不可能做到一切,醫生要做的是讓患者對治療的效果有一個適當的期望值。假如手術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并發癥,醫生也應該坦誠面對,以獲得患者的理解。實際上這樣的情況絕大多數都會得到患者的理解的。
二、全面嚴謹
患者來求醫,他們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異常,也往往由于長期患病導致社會的不認同而存在心理上的壓抑或者自卑。作為醫生,也需要有這方面的常識,通過身體語言和話語,來疏導來說服。經常有患者或者家屬說我很嚴肅,給人難以溝通的感覺。其實一點自信的微笑、一個自信的手勢,往往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是從事高風險的手術,不夸大和實事求是的介紹情況也很重要。應該將所有可能的治療方法和意外情況全盤突出,不為患者做決定,但是要為患者做決定提供幫助。
三、多種途徑
醫患溝通不僅僅是面對面的溝通,電子郵件、論壇、留言板、QQ等,都是有效的溝通途徑。和自身每一位患者的溝通,尤其是重大手術者,更是要親自溝通,也還要換位思考,告訴他們如果我自身面對這樣的情況,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實際上,對一位患者的治療選擇和實施,都應該把如何對患者最有利放在重要的位置,這樣于患者于自身都會有益的。
盡管現在做醫生很難,做一個好醫生更難,但是如果你本著真誠、嚴謹的態度,相信會成為一名值得信賴的醫生的!
醫學讀書筆記4
《行為醫學》是研究和發展關于行為科學中與健康和疾病有關的知識和技術,并把這些知識和技術應用于疾病的診斷、防治和康復的一門多學科領域。行為醫學作為一門與多個學科相關的交叉性學科,覆蓋面寬,應用范圍廣,目前,行為醫學的研究已涉及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社會學、人類學、流行病學、營養學、心理學、疾病防治、醫學教育、中西醫結合、醫學哲學以及健康教育等領域。
行為醫學發展迅速,但其基本的學科體系與研究內容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健康行為。如充足休息和睡眠,適度運動等。包括這些行為的特征、產生、發展、鞏固。
二是異常行為。包括飲食、吸煙、酗酒、致胖等不良習慣行為;包括這些行為的特征、產生、發展、鞏固、轉變的原因和機制。
三是行為評價和診斷。研究發展一套測量評價各種行為的方法和技術,包括心理測驗、智力測驗、人格測驗、神經心理測驗、行為評定量表等。
四是行為干預與治療。包括認知行為治療、行為矯治法、行為塑造法、經典分析療法、松心理咨詢等。
五是行為醫學知識和技術的具體應用。在應用研究方面,產生了行為流行病學、預防行為醫學、臨床行為醫學、女性行為醫學、等以應用研究為主要內容的分支學科。在基礎研究方面涉及到行為生理學、行為藥理學、行為解剖學、行為病理學、行為毒理學、,并逐步形成相對獨立的分支學科。
研究表明,人類46.7%的疾病均與自身生活習慣、行為方式等密切相關。在我國,占前三位死因順位的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和腫瘤的病因中,人類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因素已超過生物因素、環境因素而成為第一位與死亡有關的重要因素。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醫學模式的轉變及人們對健康的追,行為醫學將越來越被重視。因此,學習、研究行為醫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醫學讀書筆記5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著有《大醫精誠》,說:“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求含靈之苦勿避險希、晝夜、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行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對于“如何成為一名好醫生”這個困擾醫者幾千年的問題,孫思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給了我們標準答案——“大醫精誠”。所謂行大醫者以解決眾生疾苦為大,然而只有具備精誠者,可承大醫之名。“精”于高超的醫術,“誠”于高尚的品德。
在漫漫中華幾千年的歷史上,出現了一代又一代的“名醫”,例如:扁鵲救世濟人敢于直言,華佗則是廣施人道不分貴賤,孫思邈則是為民救世的精誠,李時珍遍嘗百草著書濟世,而葉天仕卻是謙遜好學樹醫德自古以來行醫者便十分注重道德修養,將“大醫精誠”奉為圭臬,更是以實際行動詮釋著。上述的名醫均是以德養性,以德養身,德藝雙馨的代表。也正因為他們畢生恪守著這樣的信念,才真正成為“歷代醫學家和百姓景仰的偉大先師”。
貧苦與羞辱多加的中國近代,中華民族被列強推向了生存的邊緣,連溫飽都已成了問題,何言求醫問藥。悲慘萬象深深刺痛著每位醫者的心。許多國外和本國的醫生放棄優越的生活條件,只身來到這片硝煙彌漫的土地上,用自己的生命譜寫著“醫魂”!也許紛飛的炮火將他們掩埋,也許汩汩的時光將他們的名字沖淡,但他們有一個共同而不朽的稱呼“醫生”。“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與此”。在一千多年前,孫思邈如是說,而一千年后的今天,千千萬萬的醫者依舊是如是行。“sars”帶來的白色恐怖,讓劫后余生的我們依感心寒。贊美的言語略顯蒼白,優美的詩歌變得平淡,風停了,鳥兒也不唱了,河水靜悄悄地流著。原來它們怕驚擾了長眠與此的醫魂們。為了搶救人民的生命,為了畢生的信念,在sars那樣無硝煙的戰爭中,他們獻上了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
醫生,擔負著“上以療君親之族,下以救貧賤之厄”之重任。古往今來,在社會生活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而新時代中,我們面臨的是更為復雜的現實。當代科學對某些疾病的局限性和病人的期待之間的矛盾,以及整個社會保障體系和病人要求之間的矛盾,把醫生推到了“風口浪尖”,一些醫療糾紛層出不窮。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是勇往直前,還是明哲保身呢?在我們剛剛步入神圣醫學殿堂的那一刻,“醫學生誓言”早以給了我們回答:“我志愿獻身醫學,熱愛祖國救死扶傷,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斗終生!”
我們剛剛步入神圣醫學殿堂的那一刻,“醫學生誓言”早以給了我們回答:“我志愿獻身醫學,熱愛祖國救死扶傷,不辭辛苦,執著追求”這亦是當代對“大醫精誠”的詮釋。我們曾莊嚴宣誓,是對歷代醫魂宣誓,以自己的靈魂起誓,而我們要做的是履行諾言,要銘記的是“性命相托”的重任。醫患關系緊張歸結為醫療體制的不完善和醫德醫風問題,隨著醫療體制的不斷完善,醫德醫風建設則成為我們要認真學習、體會的首要工作。
醫學讀書筆記6
細細翻閱這幾本書,感觸良多,感恩亦多。
作為一個醫生,一個救人于生死一線的臨床醫生這些感觸真的啟人心弦。人生之路沒有平鋪直敘,總有溝回取直。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境至關重要。對領導要心懷感恩,沒有領導的支持和信任,我們的努力最后可能都空空如也。領導為我們提供機會和空間,使我們得以施展才華和能力,讓自己的價值得以體現。對同事,我們要心懷感恩,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大家都團結一心,才能更好的為我們患者服務,為我們醫療事業的發展凝聚更巨大的能量。對患者,我們要心懷感恩。他們把他們的生命放心的交給我們,我們一定要承擔起這個責任,尊重生命。
做一名懂得感恩的醫生,視患者如親人,但是跟親人之間的交流也是一門藝術。現今社會的醫患關系如此緊張,雖然有很多的復雜的原因,但是作為一個醫生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善醫患關系的,“會說話”可能是其中的一種途徑。
醫生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職業,這一特殊的職業既賦予了醫生特殊的權利,更是賦予了醫生更大的責任。從事任何一個職業都要敬業,而醫生除了敬業之外,還要有愛心。“醫者父母心”就體現了這一點。自己做了這么多年的醫生,不禁發現良好的充分的醫患溝通是獲得患者信賴和良好療效的關鍵之一。
一、真誠面對
對每一位患者以及家屬,都要用足夠的時間來介紹病情、治療方案、預后估計和風險評估。患者的每一個疑問雖然不能夠得到回答,有的甚至還沒有確切的答案,但是作為醫生,你應該有責任去說明、去解釋。我經常對我的同事醫生說,“什么是滿意的治療效果?滿意的效果就是患者所期望的結果和醫生能夠做到的越接近,患者就越滿意”。醫生不是圣人,不可能做到一切,醫生要做的是讓患者對治療的效果有一個適當的期望值。假如手術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并發癥,醫生也應該坦誠面對,以獲得患者的理解。實際上這樣的情況絕大多數都會得到患者的理解的。
二、全面嚴謹
患者來求醫,他們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異常,也往往由于長期患病導致社會的不認同而存在心理上的壓抑或者自卑。作為醫生,也需要有這方面的常識,通過身體語言和話語,來疏導來說服。經常有患者或者家屬說我很嚴肅,給人難以溝通的感覺。其實一點自信的微笑、一個自信的手勢,往往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是從事高風險的手術,不夸大和實事求是的介紹情況也很重要。應該將所有可能的治療方法和意外情況全盤突出,不為患者做決定,但是要為患者做決定提供幫助。
三、多種途徑
醫患溝通不僅僅是面對面的溝通,電子郵件、論壇、留言板、QQ等,都是有效的溝通途徑。和自己每一位患者的溝通,尤其是重大手術者,更是要親自溝通,也還要換位思考,告訴他們如果我自己面對這樣的情況,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實際上,對一位患者的治療選擇和實施,都應該把如何對患者最有利放在重要的位置,這樣于患者于自己都會有益的。
盡管現在做醫生很難,做一個好醫生更難,但是如果你本著真誠、嚴謹的態度,相信會成為一名值得信賴的醫生的!
【醫學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全科醫學讀書筆記07-15
醫學類讀書筆記范文07-13
醫學類的讀書筆記(精選5篇)03-20
醫學書籍讀書筆記(精選5篇)07-13
醫學類的讀書筆記4篇03-14
醫學書籍讀書筆記范文(精選12篇)07-13
醫學類的讀書筆記范文(通用15篇)09-11
醫學燈謎及答案10-18
經典讀書筆記06-08